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4-03-14 10:33:1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作文汇总(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作文汇总(10篇)

端午节作文 篇1

  我们老家的端午节是要全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因为以前古代是要考状元的,所以要全家一起吃粽子包粽子,代表了“全家中”。

  我们老家是这样包粽了的:先把两片叶子叠在一起,接着在上面放一层拌好的糯米,再放一层绿豆仁,接着放一层腌过的肥猪肉,最后再各放一层绿豆仁和糯米,把叶子卷起来,绑上绳子。一个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们老家还会划龙舟。一阵鼓声传来,“龙舟来了!”我兴奋地对妈妈说。人们也欢呼起来,“加油,加油。”这样的场面可真热闹啊!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端午节。有机会你也来看看吧,我们欢迎你哦!

端午节作文 篇2

  说起端午节,我马上就想到了一首童谣: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撒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遗体,赛龙舟是为了捞救屈原。

  端午节到了,我们在门口挂起了艾叶,并佩戴好了香囊,接着,就来包粽子了。奶奶拿出事先洗好的粽叶和泡在水中的糯米,还有一串红线,开始包粽子。首先,把两张粽叶叠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圆锥样的形状,再把盆子里的糯米塞进去、填满,接着把它封上口,最后用红线绑好,就大功告成了。我和两个弟弟照葫芦画瓢,包出了几个难看的粽子宝宝,远没有奶奶包的那么好。

  包完粽子,开始煮了,站在灶旁,闻着粽子被火蒸出来的.香味,大家都垂涎欲滴,我更是每隔几分钟就问:粽子煮好了吗?这时,奶奶总会笑我是只小馋猫。等了快一个世纪,终于,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一个最大的粽子,脱去它的外衣,蘸上糖,咬一口,流香四溢,软糯无比,让人飘飘欲仙。

  啊!家乡的端午,美味的粽子,我爱你们。

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五点便起床了,妈妈在脖子、手腕、脚脖给我戴上了五色丝线,说这可以驱除五毒,还告诉我五毒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

  早饭有粽子、鸡蛋,我们玩了斗蛋,结果我的蛋成了蛋中王,饭后妈妈和爸爸带我去了九溪,我问道为什么要这么早去九溪?妈妈告诉我在端午节用小溪里的水洗脸,眼睛会看得更清楚,于是我连忙跑到小溪边洗了起来,洗完后睁眼一看,哇,果然看得更清楚了,我连一根细细的蜘蛛丝都看得一清二楚!

  接着,我们爬了一座山,我们碰到了两只壁虎,一只蟾蜍,看来真是五毒繁多的季节,不过我一点也不怕,因为我带着去五毒的丝线呢!

  当我爬到山顶,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远处一片绿油油的茶园,钱江一桥犹如一条长龙横卧江面,山间开放着圆圆的、大大的、五颜六色的绣球花,有白的、蓝的、紫的、玫红的……真美呀!

  下山路上,火热的.太阳已经升到头顶,浓密的枝叶好像也遮不住这火辣辣的阳光,我们也该回家了,端午之行就此结束。我身带五色丝线、用溪水洗脸、登高祈福,都寄托着美好的寓意,愿我们全家都健健康康的。

端午节作文 篇4

  吃完了晚饭,奶奶把餐桌收拾干净,把下午已经洗好的糯米和红枣拿到了餐桌上。我又去帮奶奶把勺子和粽叶拿了过去。奶奶告诉过我,包好的粽子要在水里泡一泡,可是现在奶奶年纪大了,拎不动这么多水了,我就过去帮奶奶把水提到了餐桌旁。这些都准备好之后,我和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

  让我最苦恼的就是封口了,奶奶让我捏住最前面的一个角,把多出的粽叶折下来,捏住同样的地方,再把多出来的向右边一折,用绳子牢牢地把粽子绑住就可以了。包完粽子,我问了奶奶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里泡一泡呢?奶奶告诉我,米在水里就会发胀,蒸熟后更加软糯好吃。

  粽子煮好了。有那么几个散的,那是我包的。看来这技术还有待提高啊!粽子热热的,掺杂着粽叶和红枣的香味,让人特有食欲。蘸一点白砂糖,甜滋滋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也许是因为吃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吧。

  自己动手的感觉真好!这一天,我心里都像粽子的味道一样,甜滋滋的。

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超市,迎面扑来阵阵清香。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呀?”妈妈告诉我:“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叫屈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由于受到奸臣所陷害,五月初五这天他抱石投汩罗江而亡,以此表达他的爱国之心。老百姓为了防止鱼儿吃他的尸体,就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江中。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我们每年端午节都要吃粽子。”

  爸爸还告诉我:“端午节家家户户的房门上还要挂艾草,求平安。而且这天还要吃很多带黄的东西,比如:黄鳝、黄瓜、黄鱼、黄酒等等。有些地方还有赛龙舟比赛呢!”

  哇!端午节的风俗可真多,今天不仅品尝很多带黄的美味,还让我明白很多知识,真开心啊!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嘉兴过端午。

  我们从杭州出发去嘉兴,在高速公路的嘉兴服务区和二姑姑她们会合了。我们先开到了梅花洲,那里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千年银杏,还有硕果累累的白果树、青梅树,居然还有卡通头像的模型。我玩得太开心了,乐极生悲,不小心把脚摔坏了,但是摔跤也没有带走我的好心情。

  这里还有端午民俗文化节呢!二姑姑带我们去看了戏剧三打白骨精、做砖头、皮影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喜轿前的媒婆摇着身子走路,像个鸭子似的,难看极了!我们都被逗乐了。

  接着,我们去了美食会。我买了糖画,画的是惟妙惟肖的凤凰,奶奶还买了八珍糕和粽子,粽子可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哦!嘉兴的粽子果然名不虚传,还真好吃呢!

  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的短暂,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和嘉兴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嘉兴,心想:“嘉兴,谢谢你的美景!”

  今天真开心,下次我一定要再抽空来嘉兴过端午!

  今天是端午节,是一个纪念屈原、吃五黄和粽子的节日。

  外婆前几天包好了可口美味的粽子。有肉粽、白米粽、蜜枣粽,我最爱吃肉粽了。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的。古代屈原为了楚国投江而死,人们敬佩他,为了尽快把屈原尸体打捞上来,人们争先恐后地划船寻找,因为怕江里的鱼饿了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喂鱼,希望鱼儿不要吃屈原的.尸体。

  晚上,外婆除了准备粽子,还准备了五黄。有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黄和黄酒。全家人在一起吃着美味的佳肴,开心地过端午节。

  过端午真棒!因为有我最爱吃的粽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午我们去奶奶家吃午饭,我们品尝了“五黄”,咸鸭蛋、黄鱼、黄瓜、黄鳝,其中有一种我没敢品尝,那就是——雄黄酒。饭后我们又去参加端午节的活动。

  我们来到了工美学堂,学做香囊。我挑了一个金黄色的布袋,先往里面塞入一部分棉絮,再在棉絮中加入一些“香料”,然后把剩余的那部分棉絮塞进去,缝起来。最后找一些装饰的珠子缝起来。一个漂亮的香囊就做好了。我闻闻,好香哦,看看好漂亮啊。

  缝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哦,不要把手刺破了。我就是因为第一次缝,不小心把手刺破了。相信大家熟练了,就不会被刺到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品尝到了“五黄”,还亲手制作了香囊。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有意义。

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依稀记得,这是我儿时背的滚瓜烂熟一曲童谣。只是,当时的那个诵着童谣的孩子却早已不知去向。

  小时候的我并不是太喜欢粽子的味道,但是对粽子朴实的.外表却是情有独钟……或三角,或四角,外面结结实实的裹着一层层绿得发黑的粽叶,给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牢固的缠住。耐心剥开有些粘手的粽叶,便露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馅儿。大多是白糯米,晶莹剔透,千百粒糯米浑然一体,中间镶嵌着一两颗玲珑透亮的蜜枣,着实让人不忍下口。

  端阳这天,反而不及放假前两日繁忙,清晨,闲来无事的我早早起床,撩开窗帘,趴在窗台上扒着窗户看风景——天气在此时很美好,冉冉升起的太阳闯过一撞撞的高楼大厦,将自己的光芒照射在柳、杨上,把原本无精打采的树叶照醒。不算湛蓝的天空上为数不多的几朵云慵懒的飘荡着。枝桠间嬉戏着几只小鸟,叽叽喳喳,不亦乐乎。

  大街上,车来车往,好不热闹,却没有几丝的节日气氛,匆匆的赶去景点,又匆匆的赶回来,大有人在。他们只是想趁着端午三天假,好好的玩一通,却早已忘记了这个假期的初衷——那个看被永远传承其实是早已被人遗忘的传统节日——端阳。

  不知何时,大家开始从冰冷的食物柜中拿速冻粽子来过“端阳”。也不知何时,全家其乐融融团聚的场景开始渐渐离我们而去。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不知这童谣能否永久的传唱下去。

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就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就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就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就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此时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就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就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咪,妈咪笑了笑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我查阅资料,原来,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几天,家家包粽子,响鞭炮,插艾叶。这不,一大早,妈咪就煮好了粽子,好香啊。一层一层剥开,香气越来越浓郁,食材好多呀,有香滑的糯米,五香花生,多味红豆,蛋黄瘦肉。咬上一口,沁人肺腑,再咬一口,绵润悠长。香香的粽子,黏黏的亲情;香香的粽子,悠悠的乡情古韵。

  中午时分,我们又去逛超市,人好多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真是过节啊!买粽子的,买鱼的,卖鸡鸭的。

  今天是端午,好快乐!获得了知识,享受了美食!你呢?

端午节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可多啦,有挂艾香、吃五黄、包粽子、吃粽子、挂香包等。

  这天,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粽子了。奶奶先把买来的糯米淘好,浸在水里,然后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粽叶放在电饭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诉我,煮过的粽叶在弯折时不容易破。粽叶煮过后,水是红色的,所以棕叶还要清洗几遍才能用。噢,还差粽子里需要的蜜枣,我和奶奶把蜜枣买了回来。

  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包粽子啦!奶奶把棕叶向下弯成锥形,先在里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层糯米,把多出来的粽叶折好。奶奶扎粽子可熟练了。只见她一手捏着粽子,一手抽出一段线,线一端用嘴咬着,三下两下地在粽身上缠绕几圈,然后两手打个结扎好,一个大粽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来一个粽子,包粽子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哪!不一会儿,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粽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粽子五个五个地绑在一起,这样煮的.时候容易翻动。煮好的粽子香喷喷的,好吃极了。

  吃上几个粽子,爸爸提议我们去看赛龙舟。到了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比赛开始了,人们喊着:“加油!加油!”条条龙舟咬得紧紧的,时而这条快,时而那条快,龙舟过去了,但人们的加油声还没停。

  这个端午节,我们挂了艾香、吃了五黄和粽子、看了龙舟赛,过得特别有意义。

端午节作文 篇10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一生为祖国楚国强大而努力,楚国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农历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由此而来。

  车轮飞快地滚动,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外婆家。外婆家坐落在西溪湿地旁,景色非常优美,那儿的花草红似烈火、白似冬雪、青似碧玉。远远的,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花香,中间还夹杂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清香,我问老爸有没有闻到那让人神清气爽的`味道,老爸说那是粽叶煮出的香气,我禁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外婆在家里不停地忙碌着,她一边烧着菜一边对我说:“端午节要吃三黄,黄鱼、黄鳝和黄瓜。当然还有各种馅的粽子,大人们还可以喝点黄酒。西溪湿地还有赛龙舟比赛。”

  其实我知道:端午节不仅仅是简单的吃吃喝喝。中国人设立端午这个纪念日,是为了让屈原“爱国爱民,执着奉献”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永久不熄!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轶事作文-端午节作文01-11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作文:飘香的端午节02-03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01-16

关于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1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记事作文开心的端午节10-0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过端午节啦十四 - 体裁端午节作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