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

时间:2024-03-18 17:03:40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作文15篇【实用】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作文15篇【实用】

中秋节的作文1

  诗,是节日的灵魂,没有诗韵的中秋节,只剩一副空空的躯壳,做做样子罢了。

  ——题记

  中秋节的夜晚,总是显得唯美而凄凉。想象,文人墨客在这里对酒当歌,坐在庭院里,习习的凉风,与那十五的月亮团圆。但是,在这信息化的年代,我想更多的是坐在家中欣赏着中秋晚会,用手机发一条“中秋节快乐!”,吃着买来的月饼,谁还会像古人那样吟诗作对,如此情趣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愁思,谁又能明白?瑟瑟秋风,吹不尽古人心中的忧愁。八月十五本是团圆之夜,却为什么透着一股伤感?团圆之夜不团圆,孤身一人在他乡。这才是人们心中的病根吧。“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乡之情,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今夜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诗韵的中秋节,岂不是一种遗憾?

  多么希望有一天也能坐在庭院里,躺在摇椅上,手拿一把蒲扇,与星光为友,与明月为伴,沉浸在这皎洁的月光里,感受着古人留下的诗风雅韵,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昨日是中秋节,晚上在外赏月,忽听见两个孩童喊道:“快看!是嫦娥!我们把月饼寄给嫦娥吧!”听后不禁叹息一声,我们何时还会有这种童心呢?既没有诗韵也没有童心,这哪是真正的中秋节,分明是信息化的中秋节。

  虽然无诗。但中秋节过得却是格外别致,全家团圆,坐在一起吃饭,晚上一起赏月,中秋赏月的美感,可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中秋节的作文2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所以去年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开开心心地吃着香甜可口的大月饼。刚开始,由于月饼的味道实在太好了,我就一连吃了十五个月饼,把肚子吃得好像又大又圆的`大西瓜一样大。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吃得实在太多了,就突然抬头看见了外面的圆圆的月亮,这是我见到的月亮中特别圆的一个夜晚的月亮,我很奇怪?于是,兴致勃勃地跑进屋里去问爸爸,爸爸说:“是这样子的,月亮每月都会由弯变圆,而今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时候,所以就叫中秋节呀,也叫团圆节吗!”爸爸淡淡地一笑:“对啊,孩子,今天又有什么新发现了?”我不经意地一笑,又匆匆跑到屋外继续欣赏圆月……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舅舅还在广州没有回来,他没有回来怎么可以叫团圆节呢?妈妈一听,赶紧叫我打个电话给舅舅,问候一下,也让舅舅在他乡感受我们家乡的热闹呀,于是在电话里我向舅舅讲了我吃月饼,把肚子吃得圆圆的趣事呢?

  虽然舅舅没有回来,但是我们一样度过了这个美好的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将要到了,今天,看着月亮,我想了好多好多,多么想自己乘着飞船上月球……

中秋节的作文3

  月光纸,又称为“月光祃”、“兔儿祃”、“兔爷祃”,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是中秋节必备的月神像。

  祭月时拜月神像(月光纸)的风俗起源于明代,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载:“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续纷。”另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旧时,每到中秋节,北京城中的南纸店的月光纸便会热销。旧时扬州刻印木刻月光纸的除清代小东门的会文堂纸店外,后来砖桥上的“松竹斋”、大东门街的“莲青斋”、缺口街的“生记”等十余家纸店也纷纷刻版印制月光纸售卖。月光纸是糊在秫秸架子上的`,周围还有腊花低镶的边,被人们“请”回家去祭祀,然后焚毁。

  月光纸中形象最初为道教形像,是一整张毛边纸印刷的,是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上面有“太阴星君”的形象,后慢慢变为佛教形象和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画面上呈现一轮满月的圆轮,月轮内则有一尊女菩萨端坐于莲花之上,太阴星君被菩萨的形象所取代,民间信仰中称其为“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或“月光娘娘”。在菩萨之下还绘有广寒宫的仙阁殿影以及玉兔捣药的形象。

  还有以一张整幅顺红纸印制的,上端是“关圣帝君”、“增福财神”,是给铺户用的。店主希望自己可以财源广进。

中秋节的作文4

  今年的中秋节,我回了老家佛山。一路上非常堵,让原本两小时的路程变成了四小时,真是讨厌。

  佛山人过中秋节有一个习俗——拜月和吃螺蛳。傍晚时,天暗了下来,月亮从云层中慢慢显现,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所以把月亮照得红红的`,格外漂亮。奶奶也忙了起来,她把小桌子、香、水果都准备好,整齐地摆在门外。

  拜月的主角是螺蛳。在它们还没有被做成美食之前,我去厨房观察了一下,一大盆的螺蛳在水里缓缓地前行,小触角在水里左右摇摆着,十分有意思。

  到了夜晚九点多,天空如同墨水一样黑得深沉,唯有月亮在天空中闪耀着,仿佛一个大大的灯笼,照亮了整个村子。奶奶将炒好的螺蛳放在桌子上,点上香,只见她闭上眼,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妈妈说奶奶在许愿。许完愿,就算拜完月了。大家一起吃螺蛳,奶奶说中秋吃了能亮眼,我刚好近视,便吃了很多。

  在我睡觉之前,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窗前,让我不禁想起一些有趣的神话,嫦娥、玉兔、桂树……它们是古人浪漫的想象,但同时让我们知道,中秋是个多么美好的节日!

  第二天一起床,我便觉得眼睛不太舒服,去照了镜子后才发现眼白部分变成了红色,经过医生诊断,才知道得了过敏性结膜炎。我想起头一天晚上吃螺蛳亮眼的事,便大笑起来,是呀,把眼睛都亮红了呢!

  中秋节过完了,它承载着人们的相思和梦想,这是个多么美好的节日呀!

中秋节的作文5

  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说说笑笑,热闹极了。

  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到姥姥家,一到家,妈妈、姥姥就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姨姥、小姨、小舅等等一大群人也都陆续而来,一大家子就全忙活了起来。洗鱼洗菜,油盐酱醋……很快香味就淡淡的飘了出来。

  姨姥可是做饭的一把好手,做饭时那浓浓的香味,让我的肚子都不争气的“咕咕”唱起了“空城计”。这时,善解人意的姥姥抱过来一个超大号的哈密瓜,哈哈,我的.肚子可算得到了一点慰藉。我举着又甜又脆的密瓜块在厨房瞧瞧,又到客厅走走,眼前一片热闹景象:大家都在兴高采烈的聊着天。中秋节就是这样热闹与美好。

  正当我玩得不亦乐乎时,饭菜也陆续上桌了,哇!我的眼睛顿时“噔”的一下亮了起来,许许多多的菜散发着热气和香味,好像是在向我示威:“怎么样,你忍得住吗?”说实话,我早就垂涎三尺了,哪里还顾得上有宾客在场?便好不文雅的吃了起来。长辈们还不停地说:“多吃点,多吃点。”

  正当我想罢工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月饼又上桌了,可谓花样百变、层出不穷,每一个都小巧精致,惹人喜爱,我怎么能拒绝呢?大人们则边吃边聊,面对丰盛的饭菜,姥姥、姥爷们就忆苦思甜,感叹今天的好生活和好社会;爸爸、大舅他们则不停地喝酒,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其乐融融。大家一起享受着这温馨、团圆的中秋时光。

  下午,我们还去爬了山,晚上还赏了月,总之,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非常充实,非常难忘。我爱这丰富多彩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6

  不知不觉,中秋又至。坐在院子里,遥望夜空中那一轮皎洁明月,我又想起了以往中秋节的快乐时光。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在三岁,年幼的我哪里懂得中秋的含义,只记得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和圆圆的月饼。我围着妈妈转来转去,希望她能给我一块月饼。妈妈给了我一块我最喜欢的蛋黄馅的月饼。我心满意足地坐在沙发上,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喜欢的动画片。那时,在我心里,中秋节就是那又甜又圆的月饼。

  此后的中秋节,我都是在美食中度过的。六岁时的中秋节晚上,吃过饭后爸爸妈妈站在阳台上赏月。我挤过去问:“月亮有什么好看的?”妈妈一把搂过我,告诉了我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还教我好几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小的我虽然似懂非懂,但和爸爸妈妈一起望着圆圆的月亮,我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和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我今年已经十岁了。中秋节前,奶奶告诉我:“爷爷可能要在医院里过中秋节了。”不能和爷爷一起过节,我心里有些难过。可中秋节晚上,输完液的`爷爷还是坚持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了。爷爷看起来气色不太好,可心情很不错。吃晚饭时,我问爷爷:“您不是住院吗?怎么能回来了?”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跟护士请假了呀,再说一家人不团圆还能叫中秋节吗?”我听了爷爷的话点了点头,“团圆”这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晚饭后,一家人吃着月饼,聊着家常,其乐融融,我也更明白了“月圆人团圆”的含义。

  在古代,中秋人们更注重的是各种祭拜仪式,后来有了吃月饼及赏月的习俗。我想,现在的中秋节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忙忙碌碌的人们在这一天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的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分享各种美食。

  希望以后的每一个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能团聚!

中秋节的作文7

  中秋佳节来临,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中秋节这个传统习俗呢?让我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许多人都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说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向了月亮。嫦娥此举是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相传,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会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来世人每逢中秋,不仅想登月与嫦娥一聚,还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时候,会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宫,高攀仙桂……女的则希望相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为节日来庆祝了。

  另外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这本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由来,众说纷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呢?你又最喜欢哪一种呢?

中秋节的作文8

  晚上,是中秋之夜。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古往今来,大家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而在这个月色皎洁的中秋之夜,恰好是三姨的过生日,真是双喜临门。

  大家吃完饭,母亲把一个包装非常精美的盒子拿了上来,原来是一个巧克力蛋糕,这个巧克力蛋糕周围围着好多片巧克力片,这部分巧克力片像一个个坚守的士兵保卫着蛋糕。巧克力蛋糕上,美味的草莓点缀其中。但人不可貌相,蛋糕也不可貌相。况且,我目前只看见它的表面,还不了解它到底怎么样吃呢?说干就干,唱完过生日歌,我忙拿起叉子,叉了一点点蛋糕放进嘴里,哇!这……这蛋糕,如何能做得这么美味呢!天哪!这真的是人间。

  吃完蛋糕后,大家就去放孔明灯。开始放第一个孔明灯的时候,由于风太大,灯在空中摇摇摆摆的。有时它一头撞在草坪里,有时撞在树上,大家以为它起不来了可没想到它特别坚强摆了几下就慢慢的`升了起来,后来飞得特别远。大家管它叫“灯坚强”,后面风小了,就放得非常顺利了。看着满天的孔明灯,我许了个愿望。期望将来的天天都可以这么高兴!

中秋节的作文9

  她又和妈妈吵架了,她也再一次摔门而出。今天是中秋节,她走在人群中,不知应该到哪里去。

  夜色慢慢降临,人群慢慢稀少,月亮从云中露出了笑脸,而在她看来,这清丽的光辉不是笑脸,而是写满了惆怅。

  她的泪不争气的从眼眶流了出来,每往前走一步,她都无比懊悔,但这后悔,又不想让妈妈知道。

  她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一个笑容可掬的老奶奶走到她身边,和蔼地问:“小姑娘,怎么坐在这里啊?”

  而她却默不作声,擦干眼中的泪水,低下了头。

  “是不是在和家人赌气?”老奶奶若有所思的说。“今天可是中秋节呀,你可要早一点回家,你的家人一定很着急呢?”

  听到这里,她的眼泪又涌了出来,这回,她已经泣不成声了。

  “可怜的孩子!”老奶奶怜惜的说,从口袋里拿出几个月饼,递给了她,于是,她停止了哭泣。

  她看着这月饼,那么圆,圆得多让人羡慕。看到这里,她第三次落下了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在她最无助的'时候,老奶奶给她温暖。她哭着说:“谢谢您,老奶奶…”

  “呵呵,难道你妈妈不比我送你的东西多?难道我这几个月饼能抵得上你妈妈做给你十几年的好饭好菜?”老奶奶笑了。

  她愣住了,听了老奶奶的话,慢慢向家的方向走去……

  走到家门前,她看见母亲倚在门边,焦急的望着前方,顿时,她又流泪了,奔到母亲面前,投进母亲怀里……

中秋节的作文10

  今天是中秋节,月亮像台灯,永远不会熄灭,而灯笼像蜡烛,时间一长就会消失!现在我家熙熙攘攘,可谓人山人海。我妹妹钱欣和我臭哥哥在家里像小兔子一样活泼蹦蹦,一会儿打游戏,一会儿吃东西,跟猪一样,懒,不做任何家务。叮叮咚咚,门铃响了。我以刘翔的速度跑到门口,打开了门。秀珍姐,大妈妈,大叔,小雪姐进来了。他们像波浪一样汹涌澎湃。现在我们家成了热闹的“菜市场”!大人们在聊天,姐妹们在看电视,孩子在房间里玩耍,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做饭,今晚我们在吃火锅,大家都等不及了!

  没多久,好吃的火锅出来了,大人坐在桌子上,小孩在茶几上吃,我们的地盘被大人占了!秀珍的姐姐和钱欣的姐姐,我和小周吃完了,正要下楼玩。突然想起还没买过灯笼,就拿着零花钱和他们一起下去散步,顺便买了灯笼。我们像疯狗一样跑下讲台,在那里他们锻炼身体,玩游戏。去超市用零花钱买了一个漂亮的萤火虫灯笼。当我按下按钮时,萤火虫会扇动翅膀,在地下行走,唱歌。买了灯笼后,我回到站台,和我的兄弟姐妹一起去了草坪。

  走了一会儿,我来到草坪,我和姐姐在那里荡秋千,哥哥在那里玩跷跷板。我们还一起看了草坪上的'星星,星星一闪一闪的,但最显眼的还是像眼珠子一样闪闪发光的月亮。中秋节难忘!

中秋节的作文11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

  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

  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作文12

  我家住在xx的一个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繁华,却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特别是家乡的中秋节,更是一道亮光。

  家乡的中秋节,有趣热闹和谐祥和。中秋节的早晨,阳光明媚,大多数人早早地起了床走到了热闹的大街上,大街上有卖肉的卖鸡的卖饼干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抢着购物,这一天,我想最挣钱的就是门店的`老板了。

  东西买好后,各家都呆在家里筹备中秋节要吃的食品,各家忙东忙西。

  到了下午,大多数人出来走动了,有的人到其他人家去窜门,每逢来客,大家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时大家都要非常讲究,例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孩子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

  到了晚上,要过中秋了,大家把桌子摆在门口前面,摆出了香喷喷的菜,大伙都做下来,开始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大家先替老人和孩子盛饭,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看着很祥和

  晚饭后,大伙把盘子拿了进来,又提出了一大盘月饼,他们先是把月饼一个个拿出来,在用刀子把他们切成一小块,放进盘子里,则里面的蛋黄大家把他放在正方形饼干中间空出一个圆,再把他放进饼干的中间,在放进来之前,还要沾点酱油,末在别面上给蛋黄铺上一层皮,再放进来,如此吃起来味道更好,大家一边吃一边笑,

  这就是xx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13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国城乡各地,乃至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侨胞,中秋节这天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民间谚语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习俗。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烹煮一锅蕃薯芋头,供家人食用。据说是感谢土地公公赐给穷人蕃薯芋头以解困之恩德。还有把吃芋头同元末汉人推翻元朝暴政联系起来。"芋艿"和"遇难"的谐音,吃芋艿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危难。

  中秋游乐。在江南一带,因为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夜半湖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也是美事一桩。

中秋节的作文14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出国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作文15

  中秋节又叫做八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一个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着嫦娥奔月这样一个传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还是从古流传至今。中秋节这天,人们不仅要吃月饼,还要赏月,在我们老家,除了这些还有猜灯谜和放花灯的游戏,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赢得了比赛还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品呢!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来到了热热闹闹的集市,集市人山人海的,有卖花灯的,卖月饼的,还有猜灯谜的,各种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的,我最喜欢的当然还是猜灯谜咯。我和弟弟来到了一个猜灯谜的地方,我选了一个,问题是: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个日常用品,看到这个谜语,我思来想去,仔细思考了一番,生怕别人把答案说出来,我急忙说道:“老板,是蜡烛,对不对?”老板听了,对我说:“小姑娘,很聪明啊!”我听了之后高兴坏了,这时,弟弟也选了一个谜语,问题是:无脚也无手,身穿鸡皮绉。谁若碰着它,吓得连忙走,打一个动物,弟弟看了之后,随口就说道:“当然是蛇了。”老板听了,笑着点了点头,我和弟弟都猜对了,接下来该拿奖品了,我的奖品是一只兔子花灯,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弟弟则是两根糖葫芦,结果他分我了一根,看来弟弟还是心疼我这个姐姐的。

  猜灯谜猜好了之后,我们又和爸爸妈妈去放了花灯,据说把各自饿愿望写在上面,在放到河里面任由它飘走,愿望就可以实现,尽管大家都不愿意相信,但还是把愿望写在了花灯上面,我们也不意外。集市逛完了之后,我们买了一大袋月饼回到了家,坐在后院里面,看着天上那又圆又大的月亮,吃着月饼,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嫦娥奔月的景象,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只是我的幻想罢了。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中秋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1-11

中秋节作文:快乐中秋节11-21

中秋节作文:快乐的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的生活10-04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赏月10-03

《欢快的中秋节》中秋节作文10-03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中秋节10-03

中秋节作文:我家的中秋节10-10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赏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