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时间:2022-05-24 17:38:31 2000字 我要投稿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通用11篇)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1

  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通过悲愁的艺术来反照、净化人的心灵;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使人们得以获得一种情感的升华与更高一层次的富足与享受。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

  林语堂先生说过: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的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的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我们呀呀学语时,有如童谣般,在长辈们温暖的臂弯里,享受这古韵的美丽。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最喜欢背的,就是语文书里的古诗,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也许人的年岁渐长,我们越是需要这样一种温暖。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

  借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与蜡烛,这日常生活中两个再简单不过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不注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那再多的物质富足也将如浮云易逝。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循着美丽诗思,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诗词之味,亦可从书中品。

  捧于丹老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

  她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学者,这本书也延续了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并且能激起读者的共鸣。我感觉,于丹老师的文字特别温柔,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柔情与浪漫,而且对于我们鉴赏古诗、古词也挺有帮助的。

  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本闲书,忙碌之余,静坐体味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场景。它不是一本传统的诗书集,没有所谓的逐字逐句翻译,反而更像是一本散文集。于丹老师以春风秋雨、明月斜阳等分类,凭借她自己对于诗词的感悟来讲解,于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欣赏到一首又一首的佳句名篇。每一句诗词背后,每一个意象深处,都有着点滴的人生哲理。然而结合现代人的思索,更会让人对于古诗所创造的美产生一种思慕之情。

  还有一本,是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

  傅雷说: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人间词话》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对中国的古典词话与美学等方面的赏析与评述精辟独到,在中国诗话与词话的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被认为是晚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艺诗词与美学论著。词以境界最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书中提出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学理论,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年,与我们学校的历史可相比拟。百年来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再读此书,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当今浮躁的社会,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各种流行文化充斥的时代,国学之根不可在你我心中丢失。

  诗词对于我个人的成长而言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也是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路背着走过来的。诗词让我在忙碌之余,得以让自己的精神拥有一片栖息地,守肉体与灵魂的满足、品人间的爱恨与情长、感自然的舒畅与淋漓。它们总能于不经意间,让我顿悟些什么。

  拿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来举个例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现如今,我们这些所谓的学生,虽不能与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齐肩,但好歹也是漫漫学海的求索者。我认为这三重境界是由深思到苦索,再由苦索到顿悟的这么个过程而递进的。对于一个求索者,一个做学问者而言,首先要高瞻远瞩,认清前人所走的路,也就是说,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做学问的起点。其次,应深思熟虑,认定了目标就要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地去执着,不惜一切去实现、去追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是如此。最后,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只有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而一朝顿悟。

  这是我从这三句诗与王国维先生的这一境界说组合中读出来的,也许这一番个人之见会在我这漫长的求索之途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师所谈及的这三大境界将人生的轨迹阐述得如此透彻,没有经历过历练的人,不可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与思想的巅峰。

  每个中国人的生命中都蛰伏着诗意。何出此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中国人,读到诸如此类的颂明月之诗,必然会与乡愁作出一定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就我而言,望着窗外已被渐凉秋风轻抚多日的木棉树上那葱绿中点滴透射而若隐若现的飘飘黄叶,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在大观园沁芳亭边的花冢前埋葬落花的林黛玉:谁会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血液,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诗词正是这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的现当代21世纪,学一门外语固然重要,可是这诗词古韵乃中华文明之根,若舍本逐末,实为不智之举。且诗词中的意象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这明月,再比如说满喻离别之惆怅的折柳,再有甚者莫如前边所提到的春蚕与蜡烛。其实,诗意真的是一直都在的,只不过就要看我们是否愿意去发觉罢了。留学也好,移民也罢,我们是中国人,这是事实,故诗意当尤存。

  诗词在今天,其妙用之广,非我一凡凡之辈在这儿用短短几千字就能道得明的。愿为抛砖者,待引您玉来。共赏诗词妙,品味大人生。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2

  唐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悠远意象是诗;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

  ——题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在众多唐诗中也分三六九等。唐朝的诗人中大部分分成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在现实主义派的诗人中,最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浪漫主义派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但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表达出来对自由个性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诗词流利上口,语言自然,值得反复回味。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情万丈,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独,亦有“低头思故乡”的哀婉思念。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自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词,在元朝指的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很多人都称之名曲调、乐府等。词的盛行又与诗的年代不同。词不讲究对仗工整,所以它盛行于文风自由的宋朝。都说宋词宋词,所以在宋朝时期它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皇帝却很昏庸。但这在位年间的皇帝对于文学的推崇确没有阻断,反而使他更为昌盛,所以词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的文风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说起婉约派,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女大诗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轼。文坛史上三苏的影响可是很多,我所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辞藻古典华美,内容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意境宽广,词风多变,每次下笔都有一种长袖泼墨的感触,每一句词句纵横天下,生动形象的倒映出苏轼的色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虽然并不了解,但元曲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可能是因为他在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传承,一起和唐诗宋词平起平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一般大家谈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马致远了吧。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也是我们这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为了解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几个短短的词语组合便让我和诗人深刻进入到了一个悲凉哀愁的世界,也贴身感受了游子们的归家不得的悲惨心情。如今,枯藤依旧,昏鸦不在。天涯游子们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苦的小乡村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从而深深地抒发了一个无法归家的天涯游子归而不得的哀怨缠绵。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着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截然不同的文体,也带给我三种无与伦比的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也让我赞叹不已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对后人得以品读的乐趣。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3

  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示春天即将离去。

  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

  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

  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问题。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4

  诗与词,我认为是最优美,最讲究格调的一种文体。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学习诗词。我是一个热爱诗词的人,面对诗词,我感觉我正站在一片天空下,感悟着,思索着它的广阔与深邃。我能在这片天空下看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彩虹,云朵和彩霞,正如我在诗词里看到几千年前独特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彩虹也许是诗人们的文采,厚厚的云朵应该是诗词背后的一个故事,金光闪闪的彩霞则是那奇妙的灵感。当那充满古风气息的诗词被轻轻地念出来时,你会感觉自己身处于那个拥有诗词的世界,不禁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李白,单单从“诗仙”这个称号就能感受到他伟大的诗词成就,我们开始接触诗词时,第一首肯定会是那老幼皆知的古诗——静夜思。虽然简单,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散发出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小学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与“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天门山,初中时便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劝酒之歌和充满茫然的“行路难”,高中就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蜀道。多浪漫!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百姓,与李白合称“李杜”。但比起李白的浪漫,他更贴近现实,雅称为“诗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多么强烈的贫富悬殊!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关怀。虽然他自己一生贫苦,但在四川草庐的安定生活,还是让他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因写诗刻苦,过分诵读,至于口舌生疮,手指成胝,有了“诗魔”的称号。他和杜甫相似,也是对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如那悲惨的琵琶女,“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还有凄苦的卖炭老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还有那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与词都有极高的成就,乐观,豁达。面对艰难困苦,他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来面对。他的豪,体现在“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里。但他的情也写得令人赞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的词人,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家园,随义军抗金,曾带五十人冲进上万人的敌营,抓来人质后全身而退,成功谈判。但之后报国的一腔豪情无处抒发,为了抒发心头的悲愤之情,便只能寄情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沙场秋点兵”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还有那“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也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无法施展的愁怨。

  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人们耳熟能详的也许就是那两句,一句是被改成歌又做了电视剧标题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另一句则是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还有更多不为人们所知的词,比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但都体现了境遇孤苦和悲凉。

  诗词是我永远的天空,我在这片天空下观赏着美景,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5

  “我与中华文化”,看到这个征文题目,我苦思冥想,中华文化是什么呢?我的脑海中马上想到了现在每天与我为伴,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诗词。

  说到古诗词,我与它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想当初,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开始逼着我每天背一首古诗词。那时候,我的心里其实是对古诗词是有抵触的,我经常在心里想:背了古诗有什么用,长大以后早就忘了。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只在笼子里的小鸟,当我从窗口看见别的小朋友开心的在玩耍时,我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而手里却拿着古诗,心里默默地背着下一首古诗。

  但是经过一件事,我大大的对古诗词改变了我原先的想法。那是一次语文课,那次语文课是学孟浩然的古诗。上课前,老师问:“有谁还知道关于孟浩然的诗?”有人举手说了《春晓》,就没有人再举手了,老师继续问:“没有了吗?课外的也可以啊!”我在心里想:妈妈不是叫我背了好多古诗吗?我应该说得出来吧。于是我在脑海里拼命的回想着,终于说出了《早寒有怀》: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和《留别王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老师说出了赞美的评价,同学们也都投来了敬佩的目光。在这一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从此以后,古诗词就像一颗种子一眼深深的埋在了我的心底,慢慢的生根,发芽……自从背了这些古诗后,我认识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而且这些古诗词,在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从《望庐山瀑布》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以看出庐山瀑布的壮观,美丽;从《晓出净慈寺》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以领略到西湖六月的美景;从《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以想象出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江水的景色之美......我非但能从古诗中认识许多诗人,许多景物,还能知道许多道理。这些古诗词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从《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以体现出母爱的伟大;从《绝句之二》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能浪费;从《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让我们知道,在少年时就要努力,否则大了一事无成。

  曾经,深深埋在我心里的那颗古诗词种子,早已开花、结果,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它将伴随我一生。啊!我爱古诗词。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用书堆积起来的大山中,要想攀登遥远的高峰,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程。无边无际的海洋里,苦难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走向成功。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只要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也能走向成功。学习上哪怕不聪明,但勤奋的人,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

  这首诗是我深切的感受到只要勤奋学习,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于是,我带着一泻千里的狂潮,一股脑儿地扎进了古诗词里,就像书虫一样咬文嚼字。经过几年古诗词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学习古诗词是培养我写作能力,感受世间万物的“老师”。每当翻阅古诗词,我都犹如遨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如鱼得水一般畅快淋漓。那一位慷慨激昂的是人的雄心壮志;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透露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如诗如画的美景蕴含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一切是我进入无声的陶醉之中,使我痴迷。

  我爱古诗词。一首首深情的诗词,一片片波澜壮阔的大海,使我陷入一望无际的美好边崖。“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古诗词是出自于汉朝魏国的曹植写的,诗题是《七步诗》,我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首是对我的感受和影响最深刻。诗句中体现了三国时期哥哥曹丕,为了当国王,不惜要杀弟弟曹植,曹植无奈之下写的一篇诗集,诗中流露出了弟弟曹植的哀伤哥哥做出的冲动。让我知道了对待自己的亲人要比对待自己还要好。读起这诗,一切仿佛沉浸在悲痛之中。以及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是明朝作家于谦写的,作者用普通的石头比喻一个人即使化做了骨灰,做人也要刚正不阿。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清清白白,实事求是的道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句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写的,刚读到“静字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寂静的森林,落入耳旁的只有桂花飘落的声音,闻到了桂花的阵阵清香。还有唐代著名诗圣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写出了杜甫在剑门关收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之后的开心,写出了杜甫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读完这首诗之后,就犹如一股缓缓的清泉从我的心里流过。时间久了,我的心情就会随着诗里的感情而变化,有时哀伤,有时开心,有时激昂,有时平静。

  我爱古诗词,因为它时时刻刻感动着我,温暖着我,让我感受到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我爱你,优美的古诗词,我爱你,伟大的祖国。我喜欢古诗,因为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更喜欢读诗,因为它让我感动。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7

  它,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它,是许多人成长的摇篮;它,纯洁而美丽,高贵而典雅;它隐匿在生活之中,却高居于生活之上。她,便是古诗词。

  我们孕育于古诗词之中,是古诗词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透过薄暮依稀可见一个破旧但不杂乱的小茅屋中走出一个青袍隐士。没有人作陪,只有与还在云雾中的朝露相依。 你拿着锄,一手还攥着一本书,一只指头上还勾着一壶酒。长发和青袍一同在随着风在锄上乱舞,脚上的步伐零碎而轻盈,在狭窄并泥泞的小道上留下一串脚印。是啊!留一方空白给自己,然后我们播种,小心料理,真心呵护,不也一样感到惬意吗?

  诗中陶侃,有你相伴,我懂得了一方简朴。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此时小道旁丛生的草木上的露水被青袍打到。他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在一块田地边停下了脚步。田中杂草众多,盖过了豆苗。如果不仔细分辨还真找不到一株豆苗。望着这不知能否称得上豆苗的田地,那张俊美的脸上露出了了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笑意。特别是那双眼睛,流露出一股暖意,这也许是满足。嗯!怀抱一颗满足的心,如果你失去了金钱,那么你还可以很自豪的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当你失去健康时,你依旧可微笑的说:我很幸福,因为至少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不知你是否也这样想呢?

  诗中陶侃,有你相伴,我懂得了一方惬意。

  你挽起双袖,躺在田间直至晌午,而阳光毫无遗漏的洒在身上。也许阳光过于斥眼,也许想到些什么,肃然起身,径直的走到树下,开始清除杂草,你抿着嘴唇,似乎带有一丝倔强,一种决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或许是你的信念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诗中陶侃,有你相伴,我懂得了一方信奉。

  然而,生活也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我们活在世上,自是来品味世之珍瑰,而诗词便是瑰宝,细心品味,生活将与燃愈烈!

  嗯!读“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犹如阳光明媚,在海上柔情地洒下一片金沙,海水平静,唯有我惬意地游动,激起白色的水花,身边有绿洲,天海一色,温暖的海水将我包围,让我感受诗的呼吸,诗的心跳。它慈母般的怀抱,我能感觉它的柔情。

  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尤如天气骤变,狂风暴雨呼啸而来,吹翻了远处的小舟,浪,一个接一个地扑来,盖过我的头顶,我不畏,我不后退。千层之浪又如何,难以击溃我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从此变成了一位考验者,正向我展示了他的威严与刚烈,以此击退我前游的步伐,可忘了,我是一个遨游诗词中的学者,学无止境,便永不后退。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8

  近日,网上有消息声称教育部又预备新在教科书中增添不少必背诗词经典,网友们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有的网友们觉得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的大背景下,再让学生们背诵这么多无疑是在增加他们的负担,有的网友们却认为背诵经典诗文是华夏的优良传统,是必须要好好延续下来的。有的网友们则保持中立态度,认为能被选为教科书中的诗文一定是经典中的经典,而其他的经典这可以留为课外作业作为来提升自己的“秘笈”。众人的看法是莫衷一是,而在我看来,增加诗文背诵的行为是十分明智的。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能没有诗情画意的。

  虽然教科书里也会有诗词,但是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若是为了减负而减少本就所剩无几的它们,那更是本末倒置。诗词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用心品读,在不断的来回吟诵中揣摩作者心底的那一片柔软。如果只是单单把它们看成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那么诗意也会被消弭得一干二净。诗词画意是在词句中熏陶沉淀出来的,不是填鸭式学习堆出来的。多读读诗词,我认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诗意早就已经在时间的点点滴滴中悄然融进了我们的生活。看到天际边云雨翻涌那一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便会张口即出。看到春日盛放的桃花,那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似乎已经在脑海中映射出来。看到好友和自己将要离别,心中只能酸涩地念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许这样,生活与气韵也会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诗情画意也不单单只是中华古典,西方的诗歌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韵味,更多了一分耐人寻味的意思。“他那乌黑瞳仁中绽放出湿润的花朵。”少女羞怯不安的模样就这样倒映在花中,令人沉醉在这少年的悸动中。“我们捧着蓝色的心,雨在我们身后追着”这是来自犹太诗人最后的叹息。“眼中的爱人,是灵魂的反光在美丽沉沦”带着英伦风情的爱意含蓄又热烈。这些都是诗情画意。

  如果没有了诗情画意,这世界莫非就要变成不可思议的沉闷。有趣迷人的灵魂变得空洞乏味,浪漫多情的皮囊也变得俗不可耐。我们离开了诗歌,那再继续寻找美丽会不会变得更加艰难?离开了诗歌,那我们寻找精神寄托来拜托痛苦会不会更加漫长?诗歌对于我们来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鱼与水,风与雨,善与恶般这样相伴相生的。或许从时间的开始,茹毛饮血到我们仰望璀璨宇宙的时候诗意的种子就已经种在我们的骨肉基因中不可磨灭,我们不能没有诗情画意。

  无论是中国诗词也好,西方诗歌也罢它们对我们的帮助是无法用词汇衡量的。因为诗意是它们最真挚的灵魂,灵魂这一玄之又玄的东西包含了信仰,美丽,内涵等等。诗歌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的一种载体,成为了宣泄表达情感的一种渠道。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至少要认真地读一次诗。去感受不可或缺的诗情画意带给我们的最好享受。

  如果没有了诗意,我愿意抖落一身尘埃,潇洒离场。

  因为,一身诗意千寻瀑。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9

  每每翻阅古诗时,我都犹如遨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如鱼得水一般畅快淋漓。那慷慨激昂的诗句中迸发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透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如诗如画的美景蕴含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一切使我陶醉,使我痴迷。我爱古诗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江河的诗,用简洁的语言详细的描述了长江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文人墨客,讴歌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翻开厚厚的古诗集,我们一起见证,壮丽的山河,优美的诗篇,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昭示着属于它的辉煌,让我们一路走来,沿途欣赏吧!

  看宋朝,有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地回春,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桃花盛开,鸭子悠闲地在水中感受着春的气息,春天是美妙的!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和煦的风儿已经将江南两岸点绿了,风儿带着一丝丝对家乡的眷恋,对美景的赞叹。有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再高,也无从抵挡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奔腾的长江犹如中国人的顽强意志!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山水水之间的小村庄,柳暗花明,一处接一处若有若无的小村庄,引得诗人连连称奇啊!

  观唐朝,有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长江两岸峻峰峭立,川流不息的长江中,一条小船从天际漂来,真是奇妙的感觉!有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火红的枫林中,独自一人享受着成熟的魅力,我喜欢这种感觉!有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站在辽阔的高原上,滚滚黄河向西流去,似乎是向白云中间流淌而去的;一座座孤城,一座座山峰巍峨的矗立在祖国边疆,像一位位守卫边陲的勇士。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中的烟尘直向苍天,长河向西缓缓流去,红红的落日在与地平线交际的那一线上,其实,黄昏也依旧很美丽!

  视元朝,有张养浩的“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山有云衬托,朦胧之美;山无云衬托,如画之美;云与山共同媲美。有赵子昂的“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表达出了对西湖的怜爱之心,水光山色或许也有忧愁,可再愁无法与我我心中的悲哀相比啊!

  瞧清朝,有康有为的“凄凉白马市中萧,梦入西湖数六桥。”我感受到了西湖对他的影响与流连忘返的意境。有黄任的“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秀措与茵铺。”美妙的景色,令诗人如置身于画卷一般,楼台秀丽,绿茵成片,使我心驰神往,这真是一幅多姿多色的画卷,我真想亲眼见见啊!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千古名句。这是我的最爱,祖国的江山多娇,令国人自豪;“江山如此多娇”是对祖国最好的赞美。

  漫漫诗篇诉说着祖国的壮丽的山川,这永远值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儿女自豪!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10

  有人说,乡村离我们远了,诗里的美景,也只能是在诗里。

  然而,我能看到那样的乡村,不论是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充满着诗情画意。亦或是辛弃疾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如梦似幻,古诗中的乡村依然有迹可寻。

  此时的我正处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小山村里,时时等待惊喜的出现。

  脚踩着厚厚的土地,循着诗的灵秀,我走在乡村里,乡村在古诗中,从这一首到那一首......

  先秦 人间仙境

  乡村就是仙境。不论是“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还是“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道兮。”都是一种曼妙的随心所欲。这里头上天空高远敞亮,身边大地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如此,连那繁重的劳作现如今都变成了享乐。那“一月于耜,二月举趾,三月条桑,四月秀蔓,五月鸣蜩,六月食郁及薁。”都是一幅幅生动的农事画。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一月于貉,十二月其同。”更是一幅幅绝妙的田园风景。

  古诗中的乡村,风景独好。

  魏晋 隐者之居

  乡村,是隐者的天堂。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仅仅是为了愿无违。他穿梭于田间,本应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却中途跑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是不是也被这心旷神怡的景色迷住。而我小隐于这乡间半月,感叹着自然的神来之笔,想象着同样归田的张衡。让我也产生了“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的错觉,却甘愿在这独具匠心的错觉里,一隐逍遥。

  古诗中的乡村,心驰神往。

  唐 遗世美景

  哦,这里是唐诗中的乡村,它可以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辽阔,也可以有“竹溪村路板桥斜,闲看中庭栀子花。”的柔美。清晨,静静地聆听山风的呼唤,“长歌吟松风”的意境油然而生。午后,细细感受阳光的笑声,那“斜阳照墟落”的情趣不由自主涌上心头。入夜,默默凝视月的倩影,那“更染月色半人家”的画面不止在梦里才会出现。乡村总有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魔力,“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功归之情,让王维情不自禁转身离去“行到水弯处,坐看云起时。”,然而好不容易才决定归去的计划,又因为“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归期。”被打乱。乡村的魅力就因此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古诗中的乡村引人入胜。

  宋 婀娜风骨

  看,宋词中的乡村也是独具特色。这里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那边的“麦花雪白菜花稀”。当你弯腰俯身去验证“唯有蜻蜓蛱蝶飞”时,说不定落日已经在“便催万树暮蝉鸣”了。夜幕日合,带着愉悦的心情满载而归,经过一户户炊烟袅袅的人家时,或许还能听见几户人家的孩童在唱“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脸上的笑像花儿一样绽开了。深夜,悄然从梦中醒来,又恰好听到窗外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心里喜不自禁着——明天又会是一个好天气。

  乡村的美丽,让四季为它争相上演。春天,可以体验“桑叶尖新绿未成,满窗晴日看蚕生。”的乐趣;夏季,自然就享受“晴日吟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雅致;而秋日,“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蛰相应语莎丝。”和冬日“斜日低山片月高”的韵味当然也不逊色。

  古诗中的乡村,自有风情。

  元明清 深蕴情思

  往前走,寻一寻乡村的情思。即使“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悲凉看似悲凉,你又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在哪里藏着“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的独到之处?若是飘一点雨丝,天上地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儿“滤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的神气。抬眸遥望远处,“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的豪放,自然只有它的知音才有幸品味。所以,我不甘浅薄,努力领悟它心底的多愁善感。

  古诗中的乡村,独具情怀。

  乡村的气息里,深藏着婉约和灵动的香气,闻一闻才发现,原来漫山遍野都珍藏着活蹦乱填的古诗,性格文雅却又带着调皮。

  古诗中的乡村,是仙境,是天堂,是人间绝美的一笔。

  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 篇11

  南风,吹熟了庄稼,吹来了丰收,也吹来了农民的辛苦。

  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大概是最早歌咏南风的诗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这首诗,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温热而适时的南风,对夏季庄稼的生长成熟,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暑热的天气多少能使人感觉到一点凉爽,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中“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一句,就表达了这种情怀。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观刈麦》则直叙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两句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下地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这首诗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白居易时任周至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写下此诗。

  南风,在关注民生的诗歌里,承载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一些田园诗歌里,表达的大多是诗人自己内心的闲适惬意。

  宋代刘攽 的《初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首诗描述了新晴之后颇为清静的环境和诗人悠闲的心情,语言通畅易晓而又情趣十足。最后两句诙谐而有创意,诗人把南风想象成一个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这两句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诗自然亲切,生动有趣,也从侧面烘托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明代杨基的《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绵绵细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初夏的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茸茸细雨,微微南风,徐行山中,让人好不惬意舒适!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2000字(通用11篇)】相关文章:

关于雪的古诗词作文材料10-22

关于秋的古诗词03-30

关于春的古诗词03-29

关于父亲的古诗词06-16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03-30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欣赏06-28

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06-22

关于小满的古诗词大全05-17

中考素材:关于爱情的古诗词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