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20 20:59:19 四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精选7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写景作文,写景作文要求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精选7篇)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的: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然后写出观音湖的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精悍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到的景物写生动。

  教学准备

  1、带领学生到观音湖游玩,指导学生留心观察。

  2、拍摄观音湖各景物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周,我们游览了鸣凤山风景区,哪一处景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音湖、云霞洞、八卦图)

  师:其实鸣凤山风景区内最美的景点莫过于新修建的观音湖了,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观音湖的绮丽多姿。

  课件播放观音湖图片。

  二指导观察,并指导学生把景物说具体。

  1、指名说:你喜欢哪一幅图片,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我喜欢湖,因为湖水平静,倒映水中,水中的倒影很美丽。

  生2:长廊也很美,红漆的栏杆,红漆的柱子,在碧绿湖的映衬下分外鲜艳夺目。

  生3:观音塑像也很壮观,观音坐在莲花蓬里,很慈祥,雕刻者把观音雕得栩栩如生。

  2、刚才我们大略浏览了观音湖景色,观音湖真是美不胜收,我们怎样把它写具体呢?

  ★出示栈道图片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个栈道?

  生:这座栈道修在左边的山崖上,由三角形的支架架在裸露的岩石上,栈道宽约一米,上面铺着木板,人走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感觉自己像要掉下去似的,有些紧张。

  师评:看他不仅讲了栈道的样子,还讲了自己走在栈道上的感受。谁也来谈谈自己走在栈道上的感受。

  生: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栈道。生怕木板会掉下去一样。

  ★出示长廊图片

  师:最引人注目的无非是这建在拦河大坝上的长廊了,谁来介绍介绍。

  生1:绕过山路,远远地看见了一坐长廊,这座长廊修筑在一丈多高的拦河大坝上,大坝下面有向个石洞,涌出白的浪花冲击到岩石上,发出哗哗的响声。

  生2:像观音湖在奏响一曲高山流水曲,那么欢快。

  生3:远看,一眼望见大坝,大坝上面修筑着长廊,水流从坝上和长廊底下飞流而下,长廊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像一条长龙卧在大坝上。

  生4:这长廊古香古色,置身长廊,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古代诗人。

  ★出示观音湖图片。

  看,这湖多么像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让游人浮想联翩,谁来介绍。

  生1:观音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师:你真会描述!

  生2:观音湖水碧绿碧绿的,有的地方是深绿,有的地方呈翠绿,有的地方呈墨绿色,像是画家用颜料染过似的。

  生3:观音湖起初是静寂的,后来远处驶来一条游船,溅起一层层浪花,打破了湖面的平静。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生4:这船划过的浪花像是一条白色的尾巴。

  生5:两岸郁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好象是在镜中欣赏自己的容颜,而观音静静地坐那湖中心的小岛上,好像在倾听人间的声音。

  ★出示观音塑像近图。

  师:谁来具体介绍我们近看到的观音塑像。

  生:湖中心有个小岛,居老师介绍,在修大坝前,这小岛是一座小河中的山石,现在,这山石只露出三分之一的部分,山石上耸立着一座洁白的观音塑像,她神态安祥地合坐在洁白的莲花台上,左手抱着玉净瓶,右手好像正往湖中洒水。

  三、指导有顺序有重点地对景物进行完整描述。

  1、师:观音湖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景物说清楚呢?

  生:按一定的顺序。

  师:我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

  生:参观的顺序,先讲我们远看大坝,再介绍我们来到大坝上看到的长廊和湖水,最后介绍坐在游船上的所见所感。

  生:还可以是方位顺序。从左到右等。

  师: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介绍得生动形象。

  师:对,这一条非常重要,要让没有去过的人听了介绍如身临其境一般。

  2、师指导选材。观音湖很美,景物很多,如果我们要把每处的景物都介绍清楚,这要花很多时间,也很难,所以我们在介绍时,要抓住你认为最美的景点重点介绍,其他的景点可简单介绍.

  3、想想你自己准备介绍哪些景点,按什么样的顺序介绍,然后同桌互相说,互相补充。

  4、指名说,注意把话说通畅说连贯,尽量使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把观音湖的美说清楚。

  生:绕过山路,远远地看见了一坐长廊,这座长廊修筑在一丈多高的拦河大坝上,显得非常雄伟,长廊下面有十四个石洞,河水从石洞溢出,撞击在大坝下面的岩石上,飞溅起两尺多高的,发出哗哗的响声,像观音湖在奏响一曲高山流水曲,清脆悦耳。大坝上面修筑着长廊,长廊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像一条长龙卧在大坝上。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栈道上走过,这栈道修筑在左边的山崖上,由三角形的支架架在裸露的岩石上,栈道宽约一米,上面铺着木板,人走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栈道,就来到了长廊,抚摸着古香古色柱子,我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古代诗人。正前,观音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温宛的碧玉,两岸郁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好象是在镜中欣赏自己的容颜,而观音静静地坐那湖中心的小岛上,居老师介绍,在修大坝前,这小岛是一座小河中的山石,现在,这山石只露出三分之一的部分,山石上耸立着一座洁白的观音塑像,她神态安祥地合坐在洁白的莲花台上,左手抱着玉净瓶,右手好像正往湖中洒水。

  我们兴奋地坐上像唐老鸭一样造型独特地鸣凤一号游艇,游船缓缓划过平静的湖面,留下两道深深的水痕,溅起一层层浪花,打破了湖面的平静。两岸红褐色的山石中间,长着高大的树木和一些灌木,现在正是秋天,有些树的叶子变黄,野菊花开得正灿烂,而我们的尖叫又惊醒了林间的小鸟,它们扑起翅膀,飞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四指导作文

  通过到观音湖去参观,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感到我们的家乡真是太美了,我们远安山清水秀,是一个旅游胜地,现在请同学们观音的美景记下来,我们把好的文章放到远安网上去,让更多的人认识观音湖,为我们的家乡做宣传。

  板书设计:美丽的观音湖

  栈道------长廊-----观音湖-----观音像——两岸景色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合作讨论细致表达

  课前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假期你们一定都去了很多地方,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景物?(照三—四名学生)

  大家去的地方真的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做小导游。来介绍“一处景物”板书:一处景物

  二、讲授新课

  1、了解什么是景物。

  2、欣赏图片(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

  学生观察并回忆云雾在山上不同位置时的状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3、学生分析得出云雾在“山顶—山腰—山谷—山峰”时的不同状态。

  4、写景要按着一定顺序来写,课件呈现一定顺序。写景文章的顺序:

  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5、根据空间顺序结合图片,找生充分说,仿写。

  6、欣赏西湖的范文,并分析描写的顺序。

  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

  理解概念基础上,结合图片进行仿写。

  7、描写景物时“抓特点”

  通过范文分析景物的特点。

  结合节日的烟火图片,进行仿写。

  8、在进行仿写时,为了让景物更美,生动,形象,可以适当的采取修辞手法。

  说一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

  有的;有的;有的。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

  9、描写景物的内容较多时,要分段。通过过渡段让上下文连接的更好。通过欣赏范文,理解过渡段的作用,并仿写过渡段。

  10、文章结尾时,怎样表达写作的的目的呢?

  学会抒情,表达对这处景物的喜爱或者特别之情。

  11、重视词语积累。

  板书:一处景物

  按一定顺序描写

  抓特点过渡段

  巧用修辞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3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哪生活的时间最长?(校园)

  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关于校园美景的文章,写景教案。

  (板:写景)

  二、回忆写景要求:

  1、学生质疑:三、四年级已经练习了描写校园的,升入五年级为什么还要重复同一个文题呢?

  2、解疑: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中去,这是五年级写景对同学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

  4、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板书:抓特点

  5、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

  6、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板书:清楚

  7、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

  8、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板书:生动形象具体·····

  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文章,听听小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校园的,写景教案。·

  三、听、受启示、解疑团。

  1、放录像看,听,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你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板书:比喻拟人夸张

  4、与小作者见面,谈。(小作者,告诉同龄人秘诀。)

  5、:从小作者的一席话,你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多观察多积累

  四、欣赏校园风光,感受美。

  过渡:小作者笔下的校园这么美丽,如果我们学校走上电视,会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放录像,欣赏美。

  2、自由描绘校园美景,运用微机出示景点画面。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3、讨论、分析、点评。

  五、:

  1、谈收获。

  2、最后教师作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4

  一、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有位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写景作文教案。"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表现我们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们大家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绘。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的写法。

  [板书]:写景

  二、合作探究

  1、有助于表现万事万物本身的美与特点。

  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一切景语皆情语"

  2、点明写景作用(生交流讨论,师明确):

  回忆写景要求:

  1、学生质疑:我们已经练习了描写校园景物的作文,为什么还要重复景物描写这一个文题呢?

  2、解疑: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作文中去,这是写景作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自由讨论)

  按一定顺序:空间与时间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转移视角

  4、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板书:

  抓特点,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写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等)

  5、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

  6、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板书]:清楚

  7、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颜色形态

  气味声音

  大小…

  8、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形象

  具体

  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作者是怎样描写雨中的泰山的,教案《写景作文教案》。

  三、品味鉴赏(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

  1、听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写景的精彩片段,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拟人

  夸张

  4、理清作者景物描写的顺序和观察视角的转变

  5、小结:从作者的这篇写景美文中,你们悟出怎样写才能把景物的美完美的表现出来?

  (生交流讨论,师明确):

  [板书]:多观察

  多积累

  四、牛刀小试(欣赏校园风光,感受美)

  过渡:我们的校园也很美丽,如果有人参观我们学校,你会怎样介绍呢?同学们请思考一下。

  1、欣赏校园美景(播放校园风景画面),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绘校园美景,注意景物描写的顺序。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3、讨论、分析、点评。

  五、总结:

  1、谈收获。

  2、最后教师作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

  [总板书]:

  多观察

  按一定顺序清楚

  写景形态颜色比喻生动

  抓特点气味声音拟人形象

  大小…夸张具体

  多积累

  六、布置作文

  写一篇关于名胜古迹美景的文章

  要求:结构清晰,字迹工整;

  能按一定顺序来写,并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不少于550字。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5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4.用幻灯片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学生朗读品味,探究:在作者的笔下,不同季节的雨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

  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

  窗外

  我总认为,去外边游玩,是欣赏风景的最好方法,可以亲身去体验甚至触摸那些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在屋子里面同样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这天,我趴在窗台上看书,不经意间,发现了窗外的那块地,曾是宽阔却没有生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长出了茂密的植物,郁郁葱葱的。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棵很大的白玉兰树,它的枝干有一个碗口那么大,挺直而修长的枝干,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它的叶子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小,嫩绿嫩绿的,这种绿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夏天都那么惹人喜爱,看着它,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看,一根树枝伸向我的窗前,仿佛在向我招手致意。

  树下,有一个花坛,虽然叫花坛,但并无花朵。那里生长着许多绿色植物,有直接栽在花坛里的,也有种在花盆里放在花坛上的,但这些植物却一点也不失生机,它们伴着风儿摇摇晃晃,翩翩起舞。

  我的目光被一只狗所吸引了。它有着土黄色的绒毛,两只眼睛不停地溜达着,巡视前方,它有可能在为自己觅食吧。看啊,它来到了植物们的身边,它们静静地对视着,好像在互诉心声。狗仿佛愁眉苦脸地对草说:“今天真不走运,一根骨头都没捡到,还遭人家的训斥。”草安慰道:“哎,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到主人身边吧,那样就不会愁吃喝了。”它们就这样聊着,把自己的快乐、悲伤都与彼此分享。

  人们也不会闲着,一些人拿着羽毛球拍,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羽毛球对决;孩子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在小区里追逐,他们不用担心会有车子突然驶来,更不用担心有坏人忽然出现;老人们搬来凳桌椅,坐在玉兰树下,互相谈笑,寻起年轻时的记忆……

  我渐渐地发觉,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竟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大概是因为手不能触到,便更用心地用眼睛观察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从楼上,传来了叫喊:“丁丁,回来吃饭啦!”“东东,快回家,奶奶来做客啦!”这时候,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得分手了,临走前,还会不止一遍地相互提醒:“明天再来玩,一定要来呀,一定要!”有的还要对方拉钩算数。老人们听见叫喊声,也从谈笑中回过神来,笑嘻嘻地互相告别。

  俗话说:“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这窗外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

  点评:作者描写窗外的景物时,将视野扩大至窗外的所有景物。重点描写了白玉兰树、白玉兰树下的花坛,一只小狗以及树旁人们的活动等。描写景物时运用了近景远景相结合、动景静景相结合的写法,使景物描写更加丰富、生动;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白玉兰树的枝干比作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形象地突出了白玉兰树干的挺直、修长。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明确景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写景如何抓住特征。(重点)

  2、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做到情景交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造物的神奇在于孕育万物却各不相同:同样是山,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同样是花,牡丹雍容,菊花傲骨,莲花冰清,兰花素雅……你也许曾无数次为之驻足留连,却遗憾不能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将它们尽情抒写。那么,就随老师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二、投影下列内容,让学生感性认识景物描写应抓住特征的道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2、“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

  (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⑴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⑵由于地区、时代不同,这是党领导下的游击区,这是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作者着重描写了荷花淀,着重描写了苇眉子。月光照在苇眉子上,苇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洁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层薄薄的雾,发出清香,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多么的宁静,多么的诱人。女人织着席,苇子垛成垛。经济繁荣,人民勤劳自不待言。

  ⑶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样有轻雾,一样是宁静,但因为这儿是二七年的清华园,那儿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这儿的特点是塘小、树多,那儿是淀大、月满。由于塘小、树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树影班驳,月色不均;哪儿是淀大、月满,又加之清风不时吹过,因此是一片银白,荷香满淀。两者都有诗情画意,但这儿的静,静得过于幽;哪儿的静,静中却透出活气。

  总之,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

  三、理性归纳:

  (紧接上句提问)那么,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上述是景物的地域、时令特征,加上物种的差别,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的特征,是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的对象。另外,景物还具有感情特征。这是因为景物因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即使在同一个人眼里,心情不同,反映也截然不同。

  四、写法指导:

  过渡语:如何才能在写景时抓住景物的上述特征呢?如何才能让你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老师将景物描写分为两重境界,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逐步登上这两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解说:这第一重境界就是要将客观景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如果做到这一点,景物本身的特征就自然显现。

  (1)归纳实施办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境界呢?

  投影: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峻青《海滨仲夏夜》

  这段文字出自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请学生阅读并思考:

  文中所写的景物,作者分别通过何种感官感知?这些景物能否真实反映“海滨”“仲夏”“夜”的特点,为什么?

  明确:“轻飘飘”、“凉爽”的夜风,“柔软”、“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的沙滩是借助触觉获得的,空气中“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是鼻子嗅到得的,“三三两两的人们”、“缀满了星星”的夜空时用眼睛看到的,“愉快的笑声”是用耳朵听到的。

  这些景物能真实地反映其地域、季节、时间特征。比如:海水、沙滩等景物,以及“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都反映了“海滨”这一地域特征;“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反映了“仲夏”这一季节特征;而“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反映了“夜”这一时间特征。

  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眼、耳、口、鼻、舌、身去用心观察,然后将观察所得如实地描绘出来,客观景物的特征就能真实再现。

  所以,我们可以将景物描写的第一重境界的实施办法归纳为“用心观察,如实摹写”

  (2)写作实践

  要求调动各种感官用心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下来,100字左右。

  2、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1)明确含义,归纳写法

  第二重境界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为:不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而致力于对其进行传神地描绘。

  出示投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引导学生分析

  明确:相比前面《海滨仲夏夜》中那段较为平实的景物描写而言,老舍先生的描写简直将景物写活了。在先生笔下,树尖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成了“日本看护妇”,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象被描绘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有肌肤,而落日映照下的“薄雪也会害羞”,这可不是典型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吗”?

  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很显然,先生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景物的神韵。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月行中天,丝丝缕缕的月光,从枝繁叶茂的缝隙中筛落而下,骤然间,掠过几丝晚风,树梢一阵沙沙地颤动,摇落的月光,似片片雪花,使人通体生凉。

  ——沈世豪《泰山一片月》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

  苏州城的小桥实在小,有的,长,只有一两根扁担那么长,步子跨大一点,十步不满;宽,三四个人并排走就觉得挤了。如果登上五六曾的楼房,远远望它,就好比是书本上的一个破折号。

  ——范培松《小桥赋》

  明确:第一段文字用比喻传神地写出了从枝繁叶茂的缝隙中筛落的月光,静时“丝丝缕缕”,动时“似片片雪花”的外形特点,并且巧用通感突出月光的清冷洁白。第二段文字用对比的手法,写梅雨潭的绿浓淡适宜、明暗适中。第三段文字则用夸张和比喻极言苏州小桥之小。三段写景都细腻而传神。

  所以,我们想要将景物的特点写得形象而生动,就必须“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那么,“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层含义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两段写景文字。出示投影:

  文段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文段二:四顾廓然,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怆然。水底看见暗云浮动,湖岸上的秋叶,一丛丛的红意迎人,几座楼台在远处。旋转的次第入望。

  ——冰心《往事(二)之六》

  问:两段文字同是写秋,却各有不同,文段一中生机勃勃,文段二中愁云惨淡,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明确:两位作者的心境不同。毛泽东写作《沁园春长沙》时是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热血青年,词中壮丽绚烂、富有生机的秋景正是他豪情壮志的体现;冰心写文段二时正在美国留学,远在异国他乡又适逢中秋前夕,孤独的她乡愁更甚,所以,在她的笔下,山是“黯青着”,而“湖水也翠得很怆然”。

  出示投影: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品味自然美景,领略大好河山,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由此可见,以不同的心情面对自然山水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决不能只是单纯地描形摹态,而应该在其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只有注入了“情的活水”,我们笔下的山水才会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归纳实施办法为“融情入景,提升境界”。

  小结:景物描写的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就是要传神地描绘出渗透了主观情感的景物,可以通过“妙用修辞”和“融情入景”来达到。

  (2)、写作实践

  描写考试失败后和同学郊游时所见的景物,要写出相应的心情。100字左右。

  提示:

  1、景物应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须景中有人,情自景出。

  2、由于个人构思不同,写景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3、突出地方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写法总结出示投影:

  用心观察,如实摹写——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溶情入景,提升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五、布置作文:教材上的题目任选一题。

  进一步提示具体方法:

  1、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2、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4、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篇7

  [写作要求]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所写景物,捕捉在特定季节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2、层次清晰:注意描写要有层次,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突出重点:安排好详略,突出所写景物的最鲜明的特色,不“平分秋色”。

  4、灵活写景:有意识地选用描写景物的方法:拟人、比喻等。

  [描写景物的方法]

  1、把景物拟人化。

  2、用比喻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3、用色彩来描写景物。

  4、用比较的方法老描写景物。

  [参考例文]

  秋天

  以前,我认为秋天是最最令人讨厌的季节,我恨秋天。那天我慢慢地走着,路边那些丑巴巴的杨树的叶子枯黄了,大着旋儿落下来,有的像小孩荡秋千,有的像水滴落在地上,还有的像飞机降落,我悲哀地望着枯黄的叶子,知道它们已经不行了。可是,到了姥姥家,推开笨重的大铁门,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那些丑巴巴的枯树,不是那些已经枯黄、腐烂的叶子,而是那些美丽的菊花!阿,秋菊开得是那末灿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秋光灿烂……

  还有那火红火红的鸡冠花,美丽极了。后来,我越来越喜欢秋天了。

  每天,在电视里、电脑里看到金光闪闪的水稻,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橙色的橘子收获时,我的脸上总会浮现出快乐的笑容。

  今天,我背着书包高兴地走着,路边那些可爱的杨树的落叶“沙沙”地响,好像对我说:“秋天来了,多穿一些衣服,别冻坏了身子。”到了学校,花坛里有那美丽的月季花,有红的,有粉的,还有黄的……爬山虎的叶子已经慢慢地变红了,把墙染成了一片红色。

  “沙沙沙”……“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黄的叶子上,和落叶一起飘下来,好似一对要好的舞伴。秋雨落在凋谢的花瓣上和花瓣一起落下来,真美呀!阿,原来秋天这么美呀!我爱秋天。

  [参考题目]

  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文章,记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但标题中必须含“秋”字。

  第十次作文

  第十一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观察与描写训练:写景,做到层次清楚。

  [写作指导]

  写景,要写真景物,寓真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为一体。好的景物描写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赋景物以人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乐,或愁,景中有情,情景俱出。如:

  在赤水河畔的赤水市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竹海。竹海与赤水河相生相伴,血脉相连。茫茫竹海为赤水河涵养水源,让它源源不断,滔滔赤水河又为竹海推波助澜,使它生息繁衍。他们相濡以沫,营造出一片绿色世界。

  茫茫竹海同古老的赤水河一样,充满了神奇美妙的色彩,流传着无数传奇般的故事。

  有人说,竹海生于远古。几千年前,汉、苗、彞等兄弟民族就生活在这片竹海之中。他们自称为竹王的子孙,以竹为自己的图腾,用竹的高节、虚心塑造着自己的灵魂,而竹海又以无穷的财富养育着他们。各民族亲如手足,共同营造这美好的家园。

  也有人说,竹海源于近代,源于赤水人的辛勤劳动,源于赤水河的滔滔乳汁。

  赤水市的葫市镇是竹海的中心,也是竹海的发祥地。据说这一带原本没有楠竹。二百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黎理泰的年轻人,从东海之滨的福建搬来了三株楠竹,靠着赤水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靠着赤水河用肥美的绿水滋养,这三株楠竹终于繁衍出一片又一片葱绿的楠竹林。如今这里已拥有连片楠竹30余万亩,各色各样的杂竹林15余万亩,成为名扬九州的国家森林竹海公园。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望着这绿浪排空的汪洋大海,你的心难道不会生出跃跃欲试的激动吗?

  车在竹海中前进,你会感到绿浪中“游泳”的无比惬意。一会儿象跌进了墨绿色的波谷,一会儿又象被抛向了绿浪滔天的浪尖。那份刺激劲儿哟,丝毫也不亚于在乱石崩云,浊浪排空的太平洋中搏风击浪!

  “潜”入这绿色的海底,漫步进入楠竹林中,你更会激动不已。一根根粗壮的楠竹拔地而起,笔直向上,擎天柱般地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嘿,那气势,简直让你恨不得立刻变为一根虚心高节的擎天柱不可!

  钻出绿浪,便是绿浪环绕、高耸入云的“观海楼”。危楼之上,凭栏远眺,滚滚涛声铺天盖地而来。这时,在你的面前犹如展开一幅历史沧桑的画卷。无论是火红的旭日跃出莽莽竹海,还是如血的残阳西沉滔滔绿浪,都会勾起你无限的遐思,牵动你忧国忧民的心肠。

  明月上高楼,玉兔浮绿浪,满眼清晖世界。轻风徐来,暗香扑鼻。把酒临风,你会禁不住意气风发,宠辱皆忘!

  竹海四季,美不胜收。夏秋满眼翡翠葱茏,珍禽异兽活跃其间;隆冬遍地琼花玉树,冰晶玉洁荡胸涤怀。春天万物盎然,一派生机。那竹笋在地下熬过了冻地冰天的“炼狱”之后,冲破陈年积土,掀翻狰狞顽石,迎着春风旭日,直指蓝天。微风一吹,春笋嗖嗖拔节之声如历历在耳。此时此刻,你会感到一股无比巨大的生命力量充满全身。竹海中的“天锣”“地鼓”更是神奇无比。在一面数十米高的弧形丹岩绝壁之下,只要你一开口说话,便有铿锵“锣”声自天而降,莹绕于竹海之上,回荡于耳畔身旁,为你击节,为你叫好。

  去“天锣”约一公里有一丹岩石级,便是“地鼓”。这三百六十级石级,只要你一踏上其中二百四十级,便有“咚咚”之声应履作响,铿锵激越,恰似大地之神奏响吉祥的鼓乐,为你的人生旅途祁吉祥、壮行色、鼓舞你一往无前,所向披糜!

  景物描写,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

  1、要赋景物以人的感情。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景中要有情,情随景而出。如《春》,作者写“春草图”,抒发了对春的生机的赞许之情。

  2、情与景要和谐统一。心中有怎样的情,笔下就有怎样的景,情和景应该是统一的。如:“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家中走去。一路上景色真美:野鸭在溪水中漫游,羊子在草地上蹦跳┅┅”文中的情与景显然是不协调的。

  3、要充分展开联想。由眼前的景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物,既扩大景的内容又自然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如《春》中的“春花图”写桃、李、杏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开拓了更美的意境,抒发了对春光的喜爱之情。

  第十一次作文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观察日记。要有情感。

【四年级上册写景作文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写景作文主题教学实录01-16

写景作文课堂教学实录01-18

写景作文的课堂实录01-15

语文上册风筝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03-01

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法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教案02-17

四年级作文教学实录01-15

三年级上册看图作文教学实录01-19

《礼物》作文教学实录01-23

游戏作文教学实录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