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时间:2022-08-25 09:35:03 学习 我要投稿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通用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通用10篇)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包。因此,语文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们在学习语文时,要把握好四个字,即“趣、积、记、练”。

  一、趣——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求知的向导。其实语文知识本身就具有无穷的趣味。那奥妙无比的表意文字、形象生动的修辞方法、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能引起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只要大家用心去学,兴趣便会自然产生,随着兴趣的增加,相信大家的知识也会逐渐的丰富起来。

  二、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荀子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知识浩好烟海,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学好语文,关键是在平日里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日积十,月积百,年积千千万。“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你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你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记——掌握适用的记忆方法

  有人说:“要想出口成章,须得成章入心”。这话很有道理。识记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记忆,方能积累,方能丰富。汉字词语的音形义,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都需要你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答卷如行云,下笔如有神。

  四、练——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

  郑燮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功,必须苦练,方能提高。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一手美观漂亮的硬笔字,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一次震憾心灵的演讲,都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才能实现。考场百分钟,场外十年功。只要你平日勤学苦练,一定会在语文这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

  但是仅仅掌握了这四个字的要领还不够,上课的时候还要认真听讲,要努力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有时候老师的一句点拨,胜过我们课后想半天。所以要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时间。

  努力吧,同学们!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我们认真去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收获。愿大家在旭日东升时奋斗,而不是到了夕阳西下时才去追悔。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2

  从一生下来,我们就要接触语文。上小学时,也没人会去注意语文,我一直以为:语文是最容易学的学科,也是最无聊的学科!直到我进了南外的初一。

  一开学,语文柳就给我们约法三章,比如说:一周之内要完成3篇阅读,每周写随笔,课前中要提供每日一字每日一句每日一篇等等,于是在一周里我们忙语文忙得乐此不疲。

  课前活动——:笑声、、知识

  课前演讲基本上是每一门学科都要的,但我认为语文的课前活动最有趣,也是最增长我的见识,最能提高我写作水平,增强我的解析能力的。

  记得周三,小悦走上讲台,写出古文中的“嘉”字读音时,大家顿时哄堂大笑,小悦有些不知所措,瞪着眼睛望着讲台下的同学们。原来,在古代“嘉”读“ga”,同学们在底下大叫:“嘎,嘎,嘎,哈哈哈……”,还有的在一旁不言不语,咧着嘴装大小姐一副很秀气的的样子,实际上心里早就笑瘫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笑得从椅子上滑了下去,两肩一抽一抽的,倒像在哭,眯起小眼睛露出大板牙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我后面的男生笑得将头仰到了后面与他后面人的头撞了个正着,说也奇怪,那男生也不生气,扑到前面继续狂笑……此时的小悦呆呆地望着狂笑的我们,要不是柳老师适时地阻止了我们,恐怕我今天会笑到断气,心里想:原来语文也能学得这么快乐啊。语文的是多么绚丽啊!

  课后——关键词:体会、人情味

  上完总要布置语文作业,柳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不平常,作业本的也比它的本身内容吸引人得多,这提高了我做语文作业的兴趣。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柳老师很能理解我们。记得我前面说过,一开学,语文柳老师就给我们约法三章,每星期都要写三篇阅读。有时候,数学英语的作业多了,我们总要抱怨一番,我的好也时常皱着眉头找我诉苦,要么就埋头苦干。有天中午,我与柳老师原来的学生交谈了起来,那位姐姐一提柳老师就兴奋,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和同学:“柳老师的作业实际上是年级里所有语文老师中布置得最少的!”“啊!”我同学瞪大双眼,张大嘴,看起来惊讶极了,我则埋头吃,没把学姐的话当回事。后来的家长会后,很感动的对我说:“你知道吗?其实,你们的作业算少的了,老师都没让你把美文抄下来,因为:

  1.你们作业本来就多,柳老师不想再给你们添负担了;

  2.柳老师认为抄了也没用,不如真正去体会,有更多感悟。”

  我回想起那天学姐的话,也大大地感动了一番:柳老师是个多有人情味的老师啊!柳老师万岁!

  这星期,我渐渐习惯了学习语文的新方法,也有了学习语文的新感受,那就是:我们学语文是为了自己将来精彩的,能对、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一份体会感悟和理解。其实认真对待它,它也没那么可怕,所以好好学吧,加油,语文;加油,大家!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3

  学习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过,从世间万物的发展演变来看,学习,让人类从婴儿时期的什么都不会,到能够独立生活的成年人;让动物有了获取食物的本领,让植物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同的个体,对学习有着不同的追求和目标,我们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必须遵行一个规则,那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力地学习,才可能越过崇山,跨过峻岭,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的先祖从学习经历中总结提炼出很多经验,供后人参考借鉴。荀子在《劝学》一书中写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的表述方法,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即学习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十分重要。孟子的母亲深晓其中之义,为了让孟子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她带着年幼的孟子多次搬家。一开始,孟子一家居住在杂乱的大街旁,街上常有人耍龙戏舞,耳濡目染的孟子,很快便跟着学会了杂耍。孟母果断将家搬到远离闹市的墓地旁,每日灌入孟子耳中的是哀哀的哭丧声,孟子又学会了哀哭。孟母没有训斥儿子,而是把家搬到了学堂旁。在这里,每天传入孟子耳中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很快,孟子便进入学堂,安心跟着老师读书,学习了许多经典知识,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学习一旦半途而废,不光浪费了时间,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今后想要再捡起来,多付出100倍的努力,可能也达不到当初的效果。

  爱迪生自幼聪明,在家人的支持下一直在努力学习。他在研究电灯的过程中,反复实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妥,没有放弃。重复实验至1001次时,他成功了。找到了最耐热的钨用于做电灯的发光材料,解决了人类的照明问题,将人类生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但到了晚年,爱迪生认为自己对人类贡献做得够多,没有必要再那么辛苦。他显然忘记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因此,爱迪生的辉煌,停留在了中年时期。

  有人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我想说,只要深入进去,可以将学习与志趣完美结合。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已经诗兴不足,而研究志趣正浓。他开始向古代的典藏钻研,经过埋头苦干,《楚辞校补》赫然问世,迎来一片赞叹,而闻先生继续向另一个古典新义迈进。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一直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让生活更加美好灿烂。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4

  寒冬腊月,梅花迎寒傲然开放,花告诉枝头的孤傲,枝告诉花它的经历,花与枝的静然对话构成令人仰望的冬梅园;桂林山水,以其秀丽的风光而闻名天下,山告诉水它的灵性,水告诉山它的隽永,山与水悄然间的对话,构成的壮丽景象让人沉醉;北海沙滩,海告诉滩它的波澜壮阔,滩告诉海它的痴痴等待,海与滩的默默对话令人沉思。一花一枝,一山一水,一浪一滩,所有一切被自然赋有灵性的事物皆在对话,或随性,或深刻。

  花与枝的对话,告诉世人映衬的写作手法。映衬,用此种事物的特征去衬托另一种事物的特点,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耐人深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光下的李白,将映衬的写作手法以完美的方式展现给后人。他定是读懂了酒与月的对话,月告诉醇美的酒它独居天穹的孤寂,美酒告诉月它独居酒美的忧愁。李白用月的朦胧映衬酒的忧愁,用酒的忧愁映衬自己的孤独。月因酒而更添朦胧,酒因人而更显苦涩,三者在无言的对话中相互映衬,其所要表达的内心的孤寂之感早已跃然于纸上,永远留驻在无言的对话中。

  山与水的对话,告诉给世人淡泊的心态。游览桂林山水,人们通常乘一小舟观察路途的风景,倾听山与水的对话。山告诉水它的高耸、伟岸、挺拔和苍翠,如同造物主般看着这个世界,看着世人对它的仰望。世人仰望它的挺立,仰望它的隽永,仰望它的伟大。水告诉山它的灵性、奔波和希望。世人俯视着水,水不畏惧山的高度,伏在山的脚下匆匆流过,时间已不止千年。千年之中,它淡泊名利,愿意成为山的陪衬,陪它一起倾听时间划过的痕迹。千年之中,它是在以自己独有的对话告诉着世人,倘若依旧不能成为自己金字塔的顶端,为何不放下名利,淡泊心智,用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去造就只属于自己的大悟,就算给他人做陪衬又有何妨。船上的人们大悟,在纸上挥洒下淡泊,他们已经领悟到沉静对话中的含义。

  海与滩的对话,告诉人们一条回家的路,海告诉滩它的波澜壮阔,滩告诉浪它的痴痴等待。在这没有语言的对话中,滩等待着浪的回来,又看着浪的离去,又期盼着浪的再次归来。浪的短暂回来又短暂离去,短暂得来不及拥有一句属于它们的对话,但浪却在滩上冲出了一条属于世人们回来的路。遥望着这条路,可曾听到浪与滩的对话是母亲远在家乡对自己的呼唤与思念。落叶归根,望着冲刷出来的路,我们倾听对话,挟手回家。

  我们人的一生都处于对话之中,少年时期同纸对话,将满腔热情挥洒纸上;中年时期同心灵对话,将淡泊品性洒在心间;老年时期同浪滩对话,寻问出回家的路,一起回家。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5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

  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也许是,第一堂课的缘故,直到如今我仍然对上课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是,我更认为的是,是《大学语文》这本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让我记得了这一堂课。我记得了,小小的教室,坐满的认真上课的同学。小小的教室,弥漫着认真学习的风气。我记得了,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翻看书本,思考问题的情景。

  从那以后,如果,不是因为有特殊的情况,我都一定会按时的来上课。每一次的上课,都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加深了对书中,一些名家的认识,我懂得了他们的故事,我懂得了他们的心酸。《大学语文》让我学习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以及说教。而这些是我在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

  读书,读书,一个人的读书,也许能够体会很多。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唯有通过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再加上书本上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这本教材,设计得非常好,里面的内容,不像是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前后两篇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在这本《大学语文》中,前后文章彼此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编者对诗歌、词、散文、戏剧以及译文进行分文别类,然后再以文章的作者为索引进行导读。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前后的几篇文章,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的了解文章作者当时所处在的年代,并更加了解文章作者不同的一面。例如,《大学语文》中对,李白的解析,选用了《蜀道难》、《将近酒》、《行路难》(其二)、《登金陵凤凰台》、《忆秦娥》,其中前三首诗我在高中便已经学过,当时的我以为已经懂李白了。而在读了《登金陵凤凰台》后,却让我了解了李白,忧国忧民的独特感受,他更是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而读了《亿秦娥》后,相对于别的词来说,这首词,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是让我体会到别的一番的意境和情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时间的李白,不同地点的李白,而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才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李白。如此的设计,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每一名读者全面了解一位伟大诗人,了解到诗人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风景。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6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就是纠正初一的缺点,巩固初二的知识点,打下初三的理想基础。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

  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无论初二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都已经是历史是过去,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呢?

  新年之后,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初二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方法,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初二是初中阶段的过期,课业负担重,学习特别累,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初二年级的学习?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的学习初三、中考的试题,并分项对相关中考题类整理,进行阶段性复习。初二物理要结合奥物的题目,系统了解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并做相关的中考试题。

  初二在一定程度上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好”与“差”在初二下学学期就能被具体的显现出来。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7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8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奠基石。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连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没有了,就算天天坐在教室里也不可能学的好语文。我个人对语文的兴趣较大,这促使我能够在大学语文这个科目中有所收获。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个来自于本身,一个来自于老师。本身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在于平时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文学常识,也燃起了学习语文的激情了。同时,老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叶圣陶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可知,老师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学习语文学习。而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了。综上所诉,兴趣是开启学习好大学语文的金钥匙。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之人生价值

  首先,我想从教育的本质和大学教育的宗旨来了解大学语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一个人,即“取长补短”,而非“扬长避短”,去充分发掘人的潜力,认识自我的价值,即“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是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像高中时的培养学生的共性。这正是大学语文存在的大背景,大前提和大环境。通过我的学习感受,在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均为及其难得的思想资源。以民为本,孔孟思想的核心“仁爱”,仁者爱人: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必须思危,高枕不能无忧;

  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异中求同,同中求进;人情世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复杂多变,丰富多彩;论学品艺,以苦为乐,知难而进,执着人生的又一种境界??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以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和我们所要具备的人生价值。此外,所涉及的相关的经典名著如《周易》,《离骚》,《中庸》,《大学》,《老子》,这极大的培养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责任感,而且,人文语文让我从哲学的角度去审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我以为,世界观是大我的存在,人生观是小我的存在,而价值观就是人的大我与小我之间的抉择。而人文语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就帮助我认识了“我自己,即倾听自我心灵深处的呼声和需求,学会去爱人,去关心人,达到对个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学习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9

  周末,接连两日的小雨,为天干物燥的冬日带来些许清爽,女儿也为这久违的雨水而欢呼雀跃。

  周六中午,她爬到客厅飘窗上一边向外观望一边大声地和我聊天:“妈妈,还下着雨呢!”“你怎么知道的呢?”我连忙走到她身边问。“你看,那垃圾车和路灯都跟洗过了一样。”她指着楼下说,我开心地说:“你观察得真好,跟洗过了一样说得真好!还可以用“湿漉漉”这个词。可是它们湿漉漉的,可以是刚下过雨,并不能说明是正在下雨!你再仔细看看!”她又四处张望了一下,惊喜地说:“妈妈,那边还有两个人打着伞呢!你看,你看,那路上还有小水花呢!”望着积水处溅起的朵朵小水花,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亲吻说:“你真棒!那你再听听,有什么不同的声音吗?”我俩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地说:“我听到小雨滴在防盗窗上的“滴、答、滴、答”的声音和“哗啦啦”的下雨声。我还看到风吹动树枝摇啊摇。”我提示她:“再听听,是“哗啦啦”吗?”她又认真地听了一下:“应该是“淅沥沥”,不是“哗啦啦”,夏天的大雨才是“哗啦啦”。我还听到了汽车喇叭的声音了。”“这么多声音啊!像什么一样?”“像是许多乐器在伴奏!”她脱口而出,我倒是愣了一下,真是太棒的比喻了!看了、听了,那么再体验一下感觉吧!我把窗户拉开了一半,她走了过去,“哎呀!好冷呀!风凉嗖嗖的!”她夸张地缩成一团,说完笑看向我扑过来。我笑着一把搂过她,她软软的、暖暖的睡衣贴在我的脸上,就像搂着一个大大的毛毛熊。

  周日上午她上完舞蹈课后,一会儿是毛毛细雨、一会儿是蒙蒙小雨,我们慢慢走在满是落叶的路上。安安突然停下来蹲下去,拽起一片沾满泥水的梧桐树叶。“你在干什么?”我不解地问,“妈妈,我看看这些叶子贴在地上有多紧!”她头也不抬地嘟囔着:“也不是很紧嘛!”我心里一动,这孩子的好奇心还真不是我能捉摸的,“叶子贴在地面上”也用得很形象。“你以为是像胶水粘得那么紧吗?”我笑看说,“你看,这么多美丽的树叶都贴在路上,多像一幅画啊!就像是一幅超大的树叶画。快看,又有几片叶子落下来了,这就是纷纷扬扬的感觉!”我们停在一棵大梧桐树下,欣赏着落叶慢慢地、优雅地飘落,她笑捡起一片落叶向上一抛说:“妈妈,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哈哈!”还会人造落叶呢!这个小调皮。“妈妈、妈妈!”她好像有重大发现,“我看见雨了,都被风吹斜了,像一条条线一样!”她指给我看,“是呀!通常这叫做雨丝,像丝线一样的雨,你真棒,观察得真仔细!”我连连夸奖她。她这时在干什么呢?正朝天张着大嘴呢!“我怎么喝不到雨呢?我应该能喝到呀!是不是雨丝太小,我感觉不到呀!”她自言自语地说。看到她那可爱的样子,我真是开心极了。

  阮老师号召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后,我就开始有意引导她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感觉、多想,原来学习语文可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通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孩子的感受、见识多了许多,连我也因为多了些许留意而意外收获了很多美丽瞬间,原来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 篇10

  学习汉语的方法是什么?其实学中文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坚持!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预习,认真听课,做笔记,复习。这是学习汉语最基本的方法。预习更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先备课,备课的时候可以先看课文。如果是较短的张文,可以采用背诵的方法。理解课文。如果不能,可以做一些符号。有同学认为语文就是学习总结知识要点。因此,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你会学到很多知识。适当做些笔记,这样你就可以回家复习了。复习主要是回忆今天上课的情况,回忆老师稍微强调和讲的地方,这样才会有针对性的复习。

  “滴水穿石不是一天的工作。”为什么不学中文?天才是日积月累的,每天可以花5~10分钟在基础知识上。如果不喜欢总结,可以买本中考复习。基础知识有很多,最好按照你判断的去做,这样即使改正错误也能加深记忆!

  阅读和作文紧密相连。有些学生不喜欢看书。他们认为浪费宝贵的游戏时间,做不好玩的事情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一开始,你对阅读不感兴趣。可以看《伊索寓言》之类的小故事,但是要喜欢看书,要学会生活。慢慢的,你会喜欢上《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等等。就像《论语》里说的“知者不如知者,知者不如知者”,认为语文其实很有趣,语文能让你发笑,你会发现多读书比玩更有趣。

  现在我们每天三分钟的演讲,可以锻炼我们的“说话”能力。

  别以为结束了。其实我们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语言靠“说”和“吃”。达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的效果。听者需要安静。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训练我们的听力。不要认为三分钟的演讲没有用。事实上,它包含了无数种语言。

  说起作文,我还是不能和诗词、云芝、文琪等文章有神韵和感情色彩。我一直觉得用几个著名的词语和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够了。其实不是。我看过他们写的文章,都写得很有感情。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希望我的文章也充满感情。我们可以写日记。比如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一个中年妇女说:“我不想读。我不懂字。”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女人和新中国成立时期联系起来,那个时候中国还很穷。会想到我们现在有多幸福!“知识改变命运”等。我们可以从小事中看到大事,用真情去写。积累多了,感情也就丰富了。

  “读书断了,写字如神。”“书里有路,学海无边。”写作同样重要。我们应该写更多的文章。很多同学说没什么好写的,你要多读书。每天学习汉语需要30~40分钟。其中,10分钟总结今天的知识;复习要点。10分钟可以做阅读题,看书,做读书笔记;可以写写感受之类的!其次,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业。

  其实学中文并不难。鲁迅说:“世上没有天才。我只是在工作中利用别人的咖啡时间。”。只要我们勤奋认真仔细,高分不成问题!“世界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学语文,没有对错,多读书,心态和行为越来越高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我对学习的认识作文02-15

我对学习的认识小学作文11-23

我对学习的认识小学优秀作文11-29

我的语文学习故事作文08-30

我的语文学习作文07-02

《我认识的我》作文03-12

我的语文学习作文范文02-19

我的语文学习计划组作文04-07

我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作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