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的作文

时间:2017-05-06 作文 我要投稿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外公就去世了,对他的印象很模糊,但经常听妈妈提起他,他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普通老人。

  范文1

  每当同学们谈论自己的外公是多么的大方时,我总会躲得远远的。因为我的外公是一个多么“小气”的人。

  上街他不但不给我买吃的不说,还随地捡一些破烂玩意儿回家。这使得我十分懊恼。

  有一次,妈妈、爸爸上班去了,把我送到外公家。我吵着闹着要外公带我出去玩,他爽快地答应了,我也十分高兴。

  途中,我们边走边聊,在一个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了,双手背在背后,两眼直盯地上某一处。我迷惑不解,心想:这怎么啦?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吸引住了他?我凑上前,问:“嘿,你看什么呀,外公?”“你瞧,一定是新的!”他指着地上说。我我往地上看了许久,也没发现有什么“财宝”,又搔搔后脑勺,问:“没什么呀?”“有!”外公蹲下身,伸手扫开地上的尘土。啊,一个闪光的小螺母呀!我拉着外公的衣袖,对他说:“哎,一个小小的螺母,有什么好奇的?咱们还是走吧!“

  外公拾起那个小东西,喜形于色地说:“好宝贝,躺在这里怪可惜的了!”我一听,气炸了,心想:还是个“宝贝”,明明就是一个废品!我怎么有一个收废品的外公呀?!我顺手夺过外公手里的“宝贝”,说:“哎,小螺母,也没什么可用,扔了吧!”话音刚落,我便将它扔到了几米远的地方。我拍拍手上的灰尘,说:“走吧!”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外公竟然又去把那东西捡回来,还“嘿嘿嘿”地笑着说:“别扔了,它有大用处。”边说边用纸把它包好,放进衣兜里。

  这是常见的事情了,我也就无言以对。

  回到家,外公打开他那神奇的“百宝箱”,将那小东西轻轻地放了进去。我好奇地把头凑过去,呀,里面什么都有:钉子、螺丝、钳子、锤子……“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呀?”“修修补补时就能派上用场。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费呀!”哦,原来“收破烂”地老人是这样啊!他的“小气”原来是现在人们少有的节约地品质啊!

  嘿,你喜欢这样的老人吗?我可离不开他这位“小气鬼”!

  范文2

  外公的耳朵有些背了,外公老了。外婆在好不容易见到我后,哭了,于是我知道,外婆也老了。

  在冬日的火车上听老妈眉飞色舞地诉说二老多彩的生活:唱歌、跳舞、拉二胡、写诗、健身……我看着微暖的阳光清晰地打在急驰火车的窗玻璃上,然后迅速消散破碎,仅有星星点点洒在老妈的发上,却亦一闪即逝,猛然觉察,不知不觉中,我正在长大,于是老妈便随同家乡的二老,一起变老。那么安静地,生出白发。

  下了火车一路颠簸,终是见着了外公与外婆。如开头所说,外婆忽然哑了嗓子,终究哭了出来。她死死地搂着我,我便看见那明透浑圆的泪珠子一路沿着她眼角的皱纹,颤抖地滚落了。外公即便是老了,依旧奉承“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理念,未哭,只是无声地拍着外婆的背,然后露出属于老人的可爱的笑容:“不是回来了么?回来了就好啊……”然后满足地叹息。我的心同时,微微地,酸了。

  想起了一句话:老了便是孤独了。这种孤独无关外在,无关生活,是一种内心偶尔浮现的寂寥。我想,我有些懂了。

  外公外婆的生活依旧多彩,他们依旧是快乐的,但同时也毫不矛盾的,孤独着——是一种期盼中的孤独,是想念中的孤独,这与他们的快乐,本身便属于两个世界。人老了,便总是盼望着家的团圆,又在这盼望中,生出一抹孤单,小小的孤单。

  要走的那一天晚上,天很冷,路灯没有开。我仅望见外公手里点燃的那支烟,安静地燃烧着。大舅舅喝了些酒,稍带醉意的鼻音透了出来:“丫头,暑假回来啊!”我微笑点头,我听到了他浓厚鼻音中不属于醉酒的一些东西。与外公外婆分别拥抱,我的眼眶竟湿了。“外公——我暑假就回来看你啊——!说好了!”我在外公耳边竭力地吼,因为老人的耳朵有些背了。“好,好啊!”外公冲我呵呵地笑,那么可爱的笑,我一生难忘。

  转身离开的时候,抬头,清冷的月色洒进了我的眼底,多么温暖。我决定,要常回来看看,让这些已经老了的人们,不再孤单。

  范文3

  外公俭朴,勤劳,博学,我非常敬佩他。外公今年已过七旬,也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妈妈和舅舅们也曾如此劝他。但他却非常固执地说“身子骨硬着哩,我还爬得动。”的确,我是很少见外公得病的,最多每年冬天咳嗽一阵子,可他却从不吃药。

  舅舅们给外公买的衣服,他总是舍不得穿。都放在一只被烟熏得发黑的老箱子里,每年梅雨季节过后,拿出来晒晒,又放进去。我真弄不明白!冬天,外公就穿着那么几件破毛衣和一件在补丁上又打了补丁的旧棉袄;夏天,外公喜欢光着上身,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外公非常勤劳,轻重的活儿,他都会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公靠着他的勤劳,自学会了木匠。只是现在,手艺已有些落后。但过去置的些行头,也没舍得扔,就如那只老箱子一样是他一生的荣耀。

  外公只不会做饭。他一早忙到晚,从不往吃饭这件事上想。所以,如果只有外公在家的时候,到他们那边去玩,往往是会饿肚子的。我便也因此不常去。不管天晴下雨,他总是忙着,天晴自不必说;下雨,他便披上那件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蓑衣,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割割猪草,寻寻菜虫,锄锄草,施施肥·一他干起活来,比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心灵手巧的大姑娘还麻利得多,仔细得多。

  外公是“渊博”的。过去,他也曾念过私塾,所以认得些字。对于我们土家族的风俗,外公是无一不知的。只要他那本((土家风俗》的老黄历上有记载的,就一定要照着去做。比如:过年吃团圆饭时,一定要把圆桌换成方桌。他说,这样才有个上下席,才有个老幼主次之分。外公还是个很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的。每和几个老邻居闲聊时,便一套一套地说出来。

  当外公和我说起这些时,我也只有“嗯”、“啊”的份儿。说实在的,我最敬佩的,还是外公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一生的操劳使那双手用针去扎都没有疼痛的感觉。那双手,养育了他六个儿女;那双手,使坏了不知多少把锄头,多少把镰刀;那双手,摸过多少牲口的背脊;那双手,呵护了他承包山上的多少棵幼苗成材成林呵!今年,三舅舅种袋装香菇,需要砍一批栋树用来做袋料。

  起先,外公死活不答应。可不知为何,后来又同意了。那天碎木的时候,他用手摸着那些木材,久久没有拿开。晚上吃饭,外公也只勉强吃了几口。那晚的“新闻联播”他也没看。第二天,外公扛着一捆树苗和锄头,上山了……在我们家里,我至今最敬佩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