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被误解的十个文学常识

时间:2017-08-31 作文 我要投稿

  近些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的对文学常识的错误理解,令人汗颜。现选录十个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供大家认识。

  常识之一:“天之骄子”是匈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现在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中。

  二千年后,这句话再次响彻在各大华语论坛,成为大家“遥想伟大汉人当年”的最佳凭据。大家以此自壮声威,却忘记了令人追慕不已的汉朝当年也曾流行过的另外一个词:天之骄子。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九十年,匈奴入侵,汉武帝一声令下,贰师将军李广利、御史大夫商丘成,重合侯莽通分带三路大军踏上征程。“车辚辚,马萧萧”,十三万大军旌旗蔽日。谁知出师不利,李广利败降,匈奴单于给汉武帝写了一封著名的信件,在这封信中,匈奴单于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单于这么说,自然有他的依据。匈奴是典型的轻骑兵,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长于骑射,机动灵活。对于这一点,汉朝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言兵事疏》中,晁错曾总结了匈奴军队的三大长处:

  一、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如也。

  二、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费如也。

  三、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如也。

  直是道破了匈奴骑兵对中国步兵的压倒性优势。

  因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和“天之骄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仅仅记住其中一句而有意或者是无意的忘记另外一句,一定不会得出全面的结论。

  常识之二:究竟如何"平″天下

  儒家认为,只有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道人生工序,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成功。前七道工序的意思没什么争议,但对于"平天下″,后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就是平定天下,"平″总是和武力、和沙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对于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实现天下平定的理想,儒家给出了他们理解的方式: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这是《礼记.乐记》中的话。"平″即无上下之偏,"均"即无远近之异。很显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平天下″之"平"更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它的基本诉求就是无上下远近之异,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于是天下太平,天下大治。

  所以,"公平天下″才是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它也因此被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排在了最后。"公平天下"的理想不能实现,前七道工序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公平天下″规定着前七道工序的走向。

  常识之三:“百姓”原是指官员

  “百姓”,今天的意思是相对于官员和公职人员而言的普通人。但是在最早的时候,“百姓”却是指官员。

  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百姓是没有姓的。因此,那时候的“百姓”是指贵族和官员。“百”是概数,言其多,众多的贵族和官员合称“百姓”。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进入乱世,介入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阶层地位上升,宗族逐渐衰落,“百姓”开始失去贵族的意义,地位与庶民相当了。战国之后,“百姓”才开始泛指平民。

  “百姓”指官员的时候,常常与“黎民”对言,“黎民”就是现在老百姓这个意思。为什么叫“黎民”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黎者,众也,因百姓众多而称为“黎民”。另一种说法是“黎民”又称为“黎首”,脸部是黑色的,这是指受过黥刑的犯人。黥刑又称墨刑,乃五刑之一,指刺刻面额,用墨染成黑色,作为罪犯的标志,这部分人就被歧视的称为“黎民”或“黎首”。相应地,普通百姓则被称为“细民”,“细民”即平民。黎民的地位要低于细民,因为黎民是受过刑的犯人。受过刑的黎民满了刑期,就可以升为细民,而细民犯了罪也有可能变成黎民。慢慢的,两者之间的差别变的越来越小,黎民就逐渐的演变成为了普通百姓的通称。

  常识之四:“小鸟依人”最早形容男人

  “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把她们跟在男朋友身边的样子称唤“小鸟依人”。其实,这个俗语最早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小鸟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有一位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长孙无忌闲聊,李世民品评当朝人物,评论到褚遂良时,说:褚遂良耿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褚遂良是著名书法家,因被封为河南郡公,书法界世称“褚河南”。《唐人书评》如此评论褚遂良的字:字里金生,行里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是李世民的书法老师,李世民只要搜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必定要请褚遂良辨别真假。有一次,李世民又请褚遂良辨别,褚遂良仔细辨别后告诉李世民,这卷墨宝是模仿出来的赝品。李世民好奇的问褚遂良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把书法作品拿起来,对着阳光指点道:陛下请看,‘小’这个字的点和‘波’这个字的捺,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败笔呢?李世民仔细看后,果然如此。

  这一对书法上的师生朝夕相处,褚遂良当然要象小鸟一样依在皇帝身边,尽管褚遂良还比李世民大上两岁,但是等级制度造成了视觉上的效果。

  今天的女孩们都想找身材高大的男朋友,因此“小鸟依人”不再是等级制制造的视觉效果,而变成了性别和身高制造的视觉效果子。

  常识之五:“不耻下问”向谁问?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么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子贡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道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与人交往中,千万要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常识之六:“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

  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过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现在《仪礼》,《仪礼》对成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子都可以成为慈母。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孩子或者不会生育。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的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仪礼》里所严格定义的“慈母”,其词义的内涵慢慢的发生了演变,至少到唐代,“慈母”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专称了。李白的诗中就有“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显然在李白的诗里,“慈母”就已经不再是《仪礼》中的慈母。

  常识之七:“胎教”自古不新鲜

  古人曾这样总结过:“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我国古代就有完整的胎教理论,并且“胎教”这个词也是古人创造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教”的论述。《大戴礼记.保傅》对于胎教更是有了具体的说法: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

  据《史记》记载,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孩子进行胎教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效果似乎还不错。周文王生下来就非常的聪明,文王的孙子周成王也是接受过胎教之后而生,智力也是超于常人。

  到了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胎教的内容,初步形成了胎教学说。贾谊《新书》也有专门的胎教篇。《颜氏家训》也记载了相关胎教的内容:皇后怀孩子三个月时,就要搬出皇宫,让她住在别宫里,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不该听的声音,所听音乐和所嗜口味等,都要按礼仪进行节制。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有专篇“胎教论”。到了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清代陈梦雷等人把历代胎教学说汇编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

  常识之八:学有余力才称“优”

  坊间一直流行着这样的造句方式,如:演而优则导;演而优则歌……等等等等,显然这样的一种造句方式来源于孔夫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优则仕。虽然大家都会用这一句话,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够真正的理解这一句话。

  “学而优则仕”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子夏就说过这一句话,只是当时孔子完整的表达是这样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由此可以体会孔夫子的良苦用心,他不仅强调“学而优则仕”,更是强调“仕而优则学”。更确切的讲,孔夫子并未把二者看成是同样的两件事,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更重视前者,即“仕而优则学”。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鼓励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的为官从政能力。

  但遗憾的是,孔子的前半句后人们一直隐而不彰,大多数国人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不愿意提起,倒是“学而优则仕”成了一代代过目不忘的名言。大家念念不忘孔夫子的教导,头悬梁锥刺股,以求得金榜题名,博他个封妻荫子。

  再往后发展至今天,大家连孔夫子后半句的基本意思也忘了,把孔夫子说的“学而优”当成了纯粹的成绩优秀,而不知这里的“优”不是指成绩优秀,而是指“有余力”。朱熹在《论语集注》里明确解释道:优,有余力也。显然,按照“学而优则仕”的要求,一个人成绩好未必就能够做官,必须是学有余力才可以出来做官。很明显,学有余力是一个特别高的要求,最起码,一个人头悬梁锥刺股才能够弄懂一门学问就不能算学有余力。没有学有余力即便“仕”了,也难以做到“仕而优则学”。

  常识之九:“无赖原来不是浪荡子”

  “无赖”在今天的语意中,作形容词是形容放刁、撒泼、蛮不讲理,作名词是指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浪荡子,比如地痞流氓。但是在古代,这个词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

  《史记》中出现的“无赖”一词,比如《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大宴群臣,刘邦举着一杯酒为父亲祝寿,刘邦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说,以前父亲你常常以我为“无赖”,认为我没有能力,不能置办产业,比不上老二,那么现在我和老二置办的产业,谁的更多?

  “赖”的本义是得益,赢利,《说文解字》里的解释:“赖,赢也”。刘太公认为刘邦无赖是指刘邦没有正当的产业,无法置办家业的意思,并非今天语文中游手好闲的浪荡子,更不是指刘邦是一个地痞流氓,“赖”由此引申出依靠之意。

  后来古文书中开始大量使用“无赖”一词的引申义,比如无聊、没有道理的句子有: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徐陵《乌栖曲》)。比如无心、无意的句子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

  至迟到元朝,“无赖”开始具备今天的语义了,明朝诗人高启在《书博鸡者事》一文中记载了元朝至正年间的一位斗鸡者: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这里面的无赖虽然有“不事产业”的意思,但是已经具备了任气好斗、刁蛮强横的义项,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浪荡子了。

  常识之十:“怪哉”原来是一种诉冤的虫子

  “怪哉”现在是奇怪的意思,其实,“怪哉”作为一种奇怪的虫子,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宫游玩,在专供皇帝行走的驰道上发现了一种虫子,全身都是红色的,像人一样有头有牙齿、有耳有鼻子,可是谁也没有见过这种虫子,也没有人认识。汉武帝于是派著名的博物学家东方朔前去察看。东方朔回来向汉武帝禀报说:此虫名为“怪哉”,是被关押到监狱里的无辜之人忧愁抱怨,仰首叹息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这种哀怨的声音就是“怪哉怪哉”,因此感动上天,就诞生了这种虫子。此地一定是秦朝当年的监狱。汉武帝按图索骥,这里果然是秦朝监狱的所在地。汉武帝于是问东方朔怎么样才能够消灭“怪哉”这种虫子,东方朔回答说:酒能解忧,用酒一浇灌它们就消失了。果然,按东方朔的办法一试,“怪哉”立马就不“怪哉”了,而是纷纷解体,无法再向上天抱怨了。

  由此可见,“怪哉”乃是身陷囹圄不得自由的无辜犯人发出的哀鸣。今天的人们见不到这种奇怪的虫子“怪哉”了,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身陷囹圄的无辜犯人,身陷囹圄的犯人都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