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基层访万家征文范文

时间:2017-11-11 作文 我要投稿

  下面是走基层访万家征文范文。欢迎阅读。

  走基层访万家征文范文一: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转改”活动,一作文作文深入反映基层生活、体现党的三大作风、凸显活泼质朴文风的新闻稿件跃然媒体。欣喜之余,也有忌思。

  走基层切忌走马观花。执政之基在基层,人民群众在基层。基层是实践的主战场,基层是新闻的原产地。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事业新形势新要求。身沉基层,心系群众,不只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问题。到基层面对面接触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最终成效如何,群众能不能接受我们的宣传,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把根扎在基层,坚持在立场上、态度上、感情上贴近群众。如果走基层搞只是走马观花走过尝做做样子摆架子、搞些形式一阵风,就会失去意义和作用。我们必须真正把重点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基层有所想,我必有所感;基层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基层有所盼,我必有所办;基层有所求,我必有所助;基层有所需,我必有所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到真话、看到实情,写出美文,赢得民心。

  转作风切忌转弯抹角。新闻采编作风实际上是一个党性问题党风问题。这往往是人们评价党风、政风、民风的一个重要标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但现在一些地方和有些党员干部中,理论联系实际异化成联系“实惠”,密切联系群众蜕化为联系“领导”,而批评和自我批评根本就难以看到,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如一些地方在换届前夕,便在报纸头版头条突出“歌-功-颂-德”;机关单位进行作风评议,有的单位便开始大量在媒体刊登“政绩广告”等。一些人正在从转弯抹角到明目张胆、从羞羞答答到脸不红心不跳地“毛遂自荐”。新闻战线和新闻工作者可不能转弯抹角,也不能“隔靴搔痒”,更不能“里应外合”,既要弘扬主旋律、谱写正气歌,也要针对不正之风敢于拿起新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揭露阴暗面,求实报忧愁,也就是要坚持大张旗鼓地弘扬真善美,却不可转弯抹角地贬斥假恶丑。

  改文风切忌改头换面。众所周知,“党八股”文风今天并未绝迹,而且在新形势下还有新表现,那就是人们深恶痛绝的“长、假、空”文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迫切需要改文风。文风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为文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改文风,有助于端正党风,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坚持求真务实、勤政为民;改文风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葆政治本色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效手段,是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深切呼唤。如果改文风改头,就会感觉党的形象头重脚轻;如果改文风换面,就会造成政府印象面是心非;如果改文风改头换面,就会误解中国油头粉面。我们一定要会当凌绝顶,以善于把握、勤于研究、敢于解决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时代课题为要点,努力克服“长假空”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优良文风。

  走基层访万家征文范文二:

  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上,故乡的风景早已被时光洗涤的无影无踪,可那一声声清脆的叫卖声仍在耳边回荡,永不逝去。 “糖豆喽,买糖豆喽……” 一个衣着朴素,肩上搭着二郎带,推着一辆旧式木轮车,脸上挂着永不退却的微笑的老人从拐角处出来,与我恰逢。我正想向前叫一声“老刘”,却被老人身后一群吵闹的孩子打断了,他们闹着问老刘要糖吃,老刘仍笑着给他们一人切了一块,才都相继散去。 “生意怎么样了?”我笑着问道。 “这哪是做生意啊,都分给孩子们吃了。”老刘带着一点幸福的语气回答。说着,便请我回家坐坐,到了老刘家,发现他家一点儿没变,还是一种“糖豆”的芳香。

  “糖豆”叫玛仁糖,是一种地方上的小吃。用高粱、小麦等谷物发酿的糖,再加上核桃仁、杏仁等,加在一起熬制,到了一定火候,再降至室温,这就是“糖豆”。 我与老人闲谈中,告诉他我是新出走基层栏目组的记者,这次是来采访他的。他起初不信,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一再强调这不是玩笑,他信了。兴冲冲的将他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拿出来。 我一边翻着,他一边说:“俺也没啥文化,但俺也想着为国家做点啥,这就是我的中国梦,这日记里啥都有,记得都是中国这几十年发生的事。俺卖的糖,没人吃,更没人造,可俺总觉着这也是一个传统,孩子们也都长大了,俺也不愁吃穿。可俺总想把手艺传下去。祖祖辈辈的,也是几千年的东西了。”

  老人的中国梦纯粹的让人感动,在他的日记里记录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过程,那些变化在日记里也都看得清清楚楚。下面是老人日记里的文字: “这天可喜庆了,家里刚买了一种叫彩电的东西,一打开,里面就有人走来走去。 1998年10月3日” 正如老人所说,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在他的日记旁边,有一本泛黄的字典,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那是老人的大名,旁边用红笔写道:俺的中国梦。 如今。老人的中国梦已被中国博物馆收藏。我想中国梦本该如此,洗尽铅华……

  走基层访万家征文范文三:

  初一那天,我看到这样的一篇报道。二千五百多位上海外贸学院大学生的父母吃到了一份特别的早餐,这些美味的早餐是他们子女亲手做的,这是外贸学院今年布置给大一学生的寒假作业。

  一位学生小杨起了个大早,精心为爸妈做了两道早餐:豆腐脑和汤圆。看见妈妈吃汤圆时高兴的样子,小杨反思:“我以前还是蛮懒的,什么事都有老爸老妈做好了,现在长大了,也应该做点事了,减轻老爸老妈的压力。

  做早餐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并不轻松。妈妈每天很早就要上班,即使如此妈妈每天都要为我做早餐。为父母做早餐是新生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学校调查九零后有为父母做早餐经历的几乎为零,我们感觉父母为自己做早餐理所应当,反过来从未想过为父母做早餐,用心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看了这篇走基层后,我感觉非常羞愧,我现在连整理书包都有时要让老爸老妈来帮忙,更不用说做早餐了,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不再懒床,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莫以事小而不为。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还不能为父母做早餐,但我会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此时,我想起了一首歌《感恩的心》,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