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07-08 18:38:1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作文1

  古长廊

  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东区火政会

  在廊棚一条街的东首,城隍庙桥南堍,是民国期间枫泾东区火政会所在地。西洋式的门面墙,红色大门。这是上海地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一处近代消防机构旧址。

  丁聪漫画馆

  丁聪,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生前以“小丁”署名在报刊上发表讽刺漫画作品。陈列馆主楼是五开间二层的民国时期建筑,上下都有走廊。整个陈列馆设有1个前言厅、7个展室,一处贵宾休息室。总面积360平方米,展出作品100余幅。

  古戏台

  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

  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边品茶,一边听戏,一边看景。相传柳亚子先生也曾到过这茶馆,在这里喝过茶,听过戏呢!

  古镇美食

  枫泾“四宝”:枫泾丁蹄、金枫黄酒、天香豆腐干、枫泾状元糕

  枫泾素有“吃镇”之称。当地颇有特色的美食:熏拉丝、菜卤蒸蚬子、吴越豆腐、椒盐鳑鮍鱼、咸菜窝眼、豆腐衣包肉、石臼虾饼、鲜肉藕夹、秘制乡下咸蹄膀、丁义兴蹄膀、天香豆腐干、荠菜馄饨、烧卖、灌汤小笼等。

  枫泾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煮制“丁蹄”选料讲究,采用当地土种肉猪(枫泾猪)四蹄为原料,前后要经过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焖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丝不茍。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

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古老习俗。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在家乡挂艾蒿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戴香包。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纪念做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味,还有赛龙舟的兴奋。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做了粽子。首先准备粽子馅。有各种各样的馅料,包括豆沙馅料、枣子馅料和肉馅。helliphellip准备香蕉叶,清洗叶子,然后把它们切成对称的叶子。妈妈把糯米洗干净,卷起香蕉叶,放进糯米里,用手轻轻按压,取出馅料压入糯米里,然后包成钻石,用丝线绑好,小粽子就在她手里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就可以吃了。撕开树叶。此时的粽子不仅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香蕉叶的淡淡香味。口感清凉,略带甜味。

  端午节的早晨,我妈妈要买些新鲜的青蒿叶挂在门楣上。如今,每户人家门前都要插上艾草,以驱除邪灵。事实上,悬挂的艾草也能驱赶昆虫和蚂蚁。晚饭后,妈妈会烧艾草给我们洗澡。我听说它有祛寒、除湿、消炎的功效。这时,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

  在端午节,一定会有龙舟比赛,但是爸爸说我们很久没有在这里划船了。因此,他向我们讲述了往年的`龙舟竞赛在端午节的中午,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穿着;香包以及;鸡蛋袋高兴地跟着大人看龙舟比赛。他们会聚集到码头或河边,鼓掌、叫喊、尖叫、吹口哨、敲锣打鼓,让你听不到你在说什么。横幅、波浪、赤裸的黑色手臂和破浪的龙舟让你眼花缭乱。红旗高举着,从深深的柳树中飘出。鼓声敲响了春雷,驱散了浓烟,回到了远方。这种喜悦震撼了大地,吓退了成千上万人的战斗精神。没有亲眼看到的人无法体会到这种激动和兴奋Rdquo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放肆地大笑,孩子们可以放肆地玩耍。他们不必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必研究明天的计划。这是一个民间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端午节作文3

  平淡如一壶茶,味道清香,回味无穷。

  平凡如歌,它跌宕起伏,给人美好的回忆。

  他从外地回来,父亲好像很累,腿上粘满泥巴的裤子,光着脚,一手提着篮子。我小步迎上他:“爸爸,你的篮子里是什么?”父亲笑笑:“你以后就知道了。”

  “明天就要中考了,还有什么不会的?”父亲放下篮子,拿来一个小凳子,慢慢坐下。“我……”坐在看书旁边不知道怎么回答。

  父亲掏出一根烟,叼在嘴里,“错查——”,他擦亮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他黝黑的.脸,抿了一口,父亲渐渐眯起眼睛,然后咽了口唾沫。“你妈妈卧病在床,不能照顾你。你奶奶说明天中考,早上吃个蝎子带你去高中。”他父亲脸上泛起一丝微笑。

  他折了几片芦苇叶,用双手捏了捏,弯成一个圆锥,然后把米倒进去了。米粒似乎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每一个粽子都是那么饱满诱人,像个洋娃娃。不经意间,我看到父亲满手老茧,他操作得那么熟练自然;看到父亲低埋的头,几缕银发从里面钻了出来;我看见爸爸打了补丁的裤子在风中飘动…

  梦里醒来,父亲手里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仿佛捧着一个宝。他的脸上依旧堆满了笑容:“吃吧,好好考!”他的手在颤抖。

  好甜,像久旱之心滴下的露珠,又像凉爽的风吹着干燥的土地。于是,我进了考场。

  身在考场,回想起刚才的那一瞬间,回想起父亲包的粽子,回想起那份甜蜜,仿佛又看到父亲的笑容荡漾…

  这是父爱,这是真情,听着父爱,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听着父亲的爱,我仿佛融化蒸发。

  哦,我爸的粽子,一首听腻了也听不腻的歌。

端午节作文4

  粽子材料都备好,等着家人包粽子。包完粽子锅里煮,煮完再来冷水泡。解开细绳就开吃,撒点白糖更美味。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只有自己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好吃的点心。我决定,去制作室看看。刚推开厨房的门,地下湿淋淋的,我们的制作师们每个人一口锅,一个盆儿,另加一个盘子。锅里有水,上面漂了一层淀粉,白白的看不见底,用手一摸,原来是江米,盆里放的是红枣,盘子里放的是粽子叶。首先,拿起一片粽子叶,先弯成一个窝,放入少量的江米,再放入一个大红枣,最后再用大量的江米封口,再用粽子叶包裹起来,然后再用细绳一圈一圈的`缠绕起来,我随着做法······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再一看别人那里,都包了一堆了。快快快,来来来···下锅了。我小小翼翼的把我包的粽子放了进去,为了认清,我还在我包的粽子上系上了红布条。我们大家都在那里等,只有锅盖在唱歌;咕嘟嘟,咕嘟嘟,咕嘟嘟,咕嘟······我等的不耐烦了,便回到屋中看电视,好小子,活佛济公开了;和尚我最爱自由,疯疯颠颠有理由······不一会儿,妈妈说,儿子,儿子,快来看一看这是不是你包的粽子,都漏了。我连忙过去一看。

  啊,怎么成这样了。大家哈哈大笑,我却有点悲伤,不一会儿,粽子煮熟了。我一看这架式,连忙去打了半桶冷水,妈妈用筷子把粽子夹到了桶里,不知不觉,又走了两个钟头,妈妈喊吃粽子啦,爸爸耳朵灵,第一个来到了厨房,我随后就来到了厨房,先从桶里捞出来两个,把粽子叶一解,又撒了点白糖,粽子本身白白的,看着就特别有味口。爸爸说,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为了记念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赛龙舟,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大江大河,所以,我们不搞龙舟活动。

  同学们,你们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第一次国家将这天定为法定节日的一天,我们潮汕地区每年过端午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忌拜祖先:可能很多人过端午节时都会想起屈原,但是在我们南方,特点是在潮汕地区,我们这天不单是用来记念屈原,同时它也是做为我们记念自己逝去亲人的日子,在这天,我们会像清明节了一样,对自己的亲人进行记念,以勉怀他们生前的事痕,让生者更明白今天平定的日子来之平易。

  赛龙舟:这是做为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的活动之一,潮汕地区也不会少了这项活动,在端午节这天忌拜完祖先后,人们就会来到江边溪边,进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而且这项活动我们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龙舟赛可以一直赛到农历的五月十五之后结束。相传如果过了十五还赛人就会精力涣散,无心工作,因为此老一辈的人都会把十五那天做为龙舟赛的最后一天,而在那天也是最激烈精彩的一天。另外,在潮汕地区还有这样的赛舟习俗,那就是赛龙舟只能由男生参加而女生不能参于

  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是在潮汕地区,在这天我们还会吃更外一种传统食物。在我们这边称之为积粽,它是一种用糯米与植物汁做成的粽子,而在这天吃积粽有暗喻来年行好运之意。

  龙须水:在端午节这天前后下的.水我们潮汕地区会称为龙须水,而且以端午节这天的水由为灵,听老辈人说这天的水是龙王送福给人间的灵水,所以在这天,我们这里的人都会沐浴,以求来年的健康长寿。

  可能有人会觉得很迷信,但是他们确在潮汕地区流传很久的习俗,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这不当会在我们这辈中流传,我也相信它们会在今后及以后的子孙们继续流传下去。

端午节作文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包着各式各样的粽子。

  这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早早地将过节所需的材料准备好——粽子、糯米、鲜肉、蜜枣,样样齐全。我在那时也一直期盼着端午节的到来,也不知在等什么,或许是为了放假,或许是为了别的吧。

  终于,我盼星星盼月亮,把这一天盼来了。我兴奋地来到奶奶家。看奶奶取出干粽叶,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一个铁盆子里,接着取出滚烫的热水,往粽叶上一浇,顿时,整间屋子里都飘散着一股粽叶的清香,让人心安,让人宁静,我仿佛看见满屋子都是淡雅的绿色,在暗处 悄然开放了一朵又一朵绿色的`小花。到处都是绿色。奶奶笑了,她静静地站在那,脸上的皱纹,浅灰色的头发也变得黑而油亮。

  原来,粽叶还有这功能!

  等到香味散去,奶奶将泡好的糯米分成两种,一种做肉粽,另一种是用来做蜜枣粽的。

  奶奶将鲜肉和蜜枣放入各自的糯米中,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拿起一片青翠的粽叶,将它卷成锥子状,然后将糯米填入其中,用粽叶封住,绑上绳子。我也参与其中,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还记得小时候,我与奶奶一起包粽子,一双小手握住粽叶,然后往里面填米,结果底是漏的,于是糯米就掉了出来,撒了一地。奶奶“咯咯咯”地大笑,拿来笤帚,把糯米重新拾起,放进水里,重新冲洗了一遍,又放进了米碗里。接着她握住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一个丑陋却饱含着快乐的粽子就安然地躺在了盆子里。

  等到所有粽子都包完了,我们将它们放进锅里,开始蒸起来。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粽子。奶奶听了,笑了:“因为你们爱吃呀,爱吃就多包点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清香渐渐从锅里飘散来,像一缕细丝,钻进我的鼻孔,弥漫在整个厨房。

  出锅了!打开锅盖,一股清香伴随着热气从锅中喷涌而出。香气更加浓郁了。

端午节作文7

  端午节,又是我去参加游学营的日子,一大早,我就期待今天会有什么样的特别收获呢?

  果然,出发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端午节插艾叶、挂香包的原因和故事。原来,插艾叶是为了驱虫,防止毒虫跑进我们的家里。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老师还说书院院子里杏树底下的草,就是艾叶,我们仔细看了看,噢,原来艾草就长这个样子呀!我摘了片叶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好难闻呀,怪不得放在家门口能把毒虫熏跑呢。还有因为端午节时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值阴阳交接时,也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之时,预防疾病是当务之急。恰巧自然界艾花未开而枝叶茂,其有效的药物成分便被大家所充分利用起来。看来,端午采艾插艾习俗从卫生学看来也是大有道理的。

  挂香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人都会为小孩子们带上香包,以示驱邪恶,保平安。我突然想起来,这段时间大街上总有老奶奶推着挂满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香包的小车子,原来是端午节了。回家我也想要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个漂亮的香包喽。

  在去小河的路上,我们居然还看见了野生的木耳,她虽然跟我们家里吃的不太一样,但长的也非常像耳朵,老师还告诉我们了一些关于木耳的知识。他们生长在腐烂坏掉的木头上,形状又很像耳朵,就像木头长出了耳朵,所以叫木耳。我还想着是不是木头看见我们参加快乐的游学营活动,想听我们在说什么就让自己长出了耳朵呢!

  下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读了故事书,下了围棋,只是回家的时候,我更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游学营。

端午节作文8

  端午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除了春节,端午佳节是我的家乡最有节日气氛的节日了,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佳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佳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佳节,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佳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端午节作文9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将食物用叶子包住扔进江中,希望鱼虾不去啃食屈原的身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包粽子得习俗。去年的端午节,亲爱的姥姥教我包粽子!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若干糯米,十几颗红枣,苇叶一把,棉线一团,还有一把剪子。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看着制作过程。首先,姥姥将一片苇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轻轻的将糯米填入圆锥的一半,再放入两颗红红的'大枣,就像白色珍珠里面镶嵌着绚丽多彩的翡翠呢!接着继续覆盖糯米,填到快溢出来的样子,使馅料充满整个粽子,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最后,按照螺旋的手法,从苇叶的另一端开始对折叶片,卷到最后时,只见姥姥留一点儿小尾巴,用棉线从底部成十字捆绑粽子,捆好不散,就可以上锅蒸了。

  姥姥这番娴熟的操作,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惊羡不已。我有些不甘心,决定自己也包一个胖嘟嘟的粽子。但是我的手有点小,苇叶没有包得很紧实,刚刚放入锅中,只听“哗啦”一声,糯米像长了腿一样,跑的满锅都是。我有些失落,姥姥却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加油宝贝,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经验!”于是我鼓起了勇气,小手紧紧的捆绑住粽子,一次两次三次,哇!我成功了,属于我的第一个粽子问世啦!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大约一个小时,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蒸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的粽香,口水忍不住地往下流......

  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嫩绿色的粽叶,一股甜腻腻的糯米香扑鼻而来,乳白色的糯米镶嵌着红色的宝石,令人陶醉。再沾点白糖,轻轻地咬伤一口,嗯......又香又甜的味道好极了,一直沁入我的心脾!

端午节作文10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这样的风俗呢?我在书柜上刚好看到一本好旧好旧的书,是妈妈小时候看的《小学生助读文库民俗文化篇》。这本书里应该有说端午的由来吧!翻开第一页目录,果然有!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原叫“端五”,端是起初、开始的意思,午是指五月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最初不吃粽子,而是往江里投米纪念屈原。那为什么会改成粽子呢?传说米投进江里,投着投着,屈原现身说:“你们投的米大部分被蛟龙偷吃了,你们以后用楝树叶包裹米和食物,再用五彩绳绑起来投入江中,蛟龙怕这两样东西,它就不会偷吃了。”后来人们就这样做了,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还有悬蒲插艾的习俗,我奶奶家门上就左右分别挂着一束,书上说这个习俗来自伍子胥。传说楚平王见自己未过门的媳妇长得美貌非凡,便不知羞耻地纳为自己的妃子。大臣伍奢对此直言相谏,楚平王不但不接受,还将伍奢和他的长子伍尚杀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往吴国,帮助治理吴国。过了几个月,吴国国富民强,吴国开始攻打楚国,楚被打得尸横遍野。伍子胥对平民百姓说:“只要你们在门前插艾草、菖蒲就可以不被打扰。”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悬蒲插艾当做避邪消灾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真有意思,都是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而且每到节日,家里都有一大桌好吃的。妈妈问我有没有发现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二月二芥菜饭、清明清明果、端午粽子、八月十五月饼……原来中国的节日还代表这一个个好吃的食物!

端午节作文11

  今天是端午节,天气很好,但是从起床开始,我的心情就很忐忑不安。因为今天爸爸妈妈不能带我去玩了,而是要带我去做一个小手术。

  在路上,我和爸爸妈妈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希望能放松一点,但是一进入医院大门,我忐忑的心情又卷土重来。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手术要多长时间,打麻药会不会很疼,挖的时候会不会有失误,缝合的时候会不会引起皮肤感染等等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问题,其实就是想拖延时间,不想进去。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再逃避的,因为我已经在做检查了。此时,我心里想:哦,老天爷呀,我额头上为何有这个稀奇古怪的家伙呢,今天你可把我害惨了。我一定要把你做成标本,放在阴暗的小抽屉里,遗憾终生。

  爸爸特地给我准备了两种麻药,首先是外喷的麻药,是为了减轻一会儿扎针的疼痛,喷上去之后,我感觉额头上有凉凉的薄荷味道,爸爸用了特别细的针头,为我亲自打针,整个手术过程是爸爸和尚阿姨为我做的,爸爸是尚阿姨的助手。爸爸说我以前幼儿园撞破头的时候,也是尚阿姨为我缝的针。刚开始扎针的一瞬间,我咬牙忍着,有点痛,慢慢地,局部麻醉生效了,我不再觉得疼了。

  之后我闭上眼睛,开始消毒,挖除,缝合,这些我都不觉得疼了,但是我感觉老爸那臭臭的塑胶手套在我鼻子前晃来晃去。开始真正手术之前,妈妈还在给我拍照,说要留下这个纪念,但是真正刚开始挖的'时候,尚阿姨和爸爸说我出血比较多,妈妈就开始晕血了,喘不过气来,她只能走出手术室到外面去透气了。不过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就在我半梦半醒的状态时(已经快到睡着了),老爸叫了一声:老瑞,起床了。大功告成。于是我的眼睛朦胧地从手术灯下慢慢地睁开了。哎呀,我的脸部全麻了,老爸为了庆祝我这次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带我到医院对面的西餐厅去吃牛排了。

  这真是我人生中特殊的一天,特殊的一个端午节呀!

端午节作文12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我老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老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之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一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1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此自古沿袭下来的习俗至今不变:吃粽子、划龙船……

  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着一层翠绿的竹叶,湿漉漉的身体挂着水珠,三角微微翘起,外观就会让人顿生清爽!

  粽子的花样、品种繁多。我见过的有红枣馅儿的,花生馅儿的,咸肉馅儿的,豆沙馅儿的……真是应有尽有。比如我吃过的糯米红枣馅儿的,外面散发着竹叶的清香,剥开竹叶白里泛红、油光发亮的馅儿,真是让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让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吃粽子是饱了口福,而划龙船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划龙船的比赛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众人划桨,百舸争流,万船飞渡,锣鼓喧天,喊声阵阵,那种场面真是叫人热血沸腾!

  啊!多么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端午节作文14

  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的门把上都挂着物业送的新鲜艾叶,手机接送着各个软件发的“端午安康,快进入领福利”的信息,微信里也有朋友们发的“五色神艾草香,你我共度端午”的祝愿语,家里可更是不一样!

  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餐。刀与砧板咚咚的'撞击着,水蒸气冲出气阀,呲呲地响着。厨房里不时飘出缕缕馋人的香,夹带着清新的粽叶,刺激着饥饿的胃。门被咚咚的敲响,是亲戚们来了。按家乡的习俗,长辈们会给小朋友一个红色的鸡蛋。我得到红蛋后,便把蛋放入专门的网袋,一个都舍不得吃,还带着网袋去厨房给父母炫耀一番。妈妈一边嫌我幼稚,一边说我碍事,将我推出了厨房,索性我便呆在外面,与亲戚们说闲话……

  “吃饭啦,来来来,大家都搞快点啊!”饭菜陆续被摆上了桌,菜都遵循着“五红五黄”的习俗:茄子,胡萝卜,大虾,西红柿和苋菜便是“五红”,黄瓜,黄鱼,鸭蛋,雄黄酒和黄鳝便是“五黄”。在所有菜的中央放着装着粽子的蒸屉,还飘着热烟呢。

  家里还有个传统的游戏。在吃粽子时,谁拿到第一个粽子里有咸蛋黄,那好运就会伴着他。奶奶一般只会包2到3个咸蛋黄馅儿的,但玩这游戏也是讲究方法的,叶子泛黄一点的就是咸蛋黄馅儿的,这是我屡战屡败和外公悄悄告诉我的。

  将粽子的一端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的从细线里脱出,小心的剥去粽叶,露出中间白玉般的糯米,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禁不住诱惑,轻咬下一口。

  清、香、滑、甜、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有些轻微的粘牙,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屋内,是少有的充实与温馨。

端午节作文15

  20xx多年前,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含恨投江而去。20xx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成了端午节。

  今天,姨妈说要教我学手艺——包粽子。我一听,心想:包粽子可是大人们干的吧,我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做这种“大事”呢?当时,姨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对我说:“其实,包粽子也不难。”说罢,就把我拉进了厨房。

  来到厨房,餐桌上姨妈早已准备好的包粽子的东西应有尽有:粽叶、江米、红枣、芝麻、花生。当我看到这些包粽子的材料后,粽子的独特香味仿佛又飘到我的'鼻孔里。包粽子的好奇心让我迫不及急待地对姨妈直嚷嚷:“姨妈,快教我吧!"

  姨妈走过来,对我说:“首先拿一片粽叶,在偏近叶柄的一端将其叶面朝里卷成漏斗形,并捏住斗口重叠处,折严斗尖,以防漏米。再填少许江米,接着放1—2个红枣及其它。然后再填适量江米,并将手把粽馅按实,并且与斗口平齐。最后,将上端粽叶折回来盖住粽馅儿,用食指和拇指把斗口两侧向内压紧呈三角形,再将粽叶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体不留缝隙,同时把棕体攥在手中,用绳子把粽体捆住并打结。”

  我按照姨妈的方法,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跟着包了一个。看上去与姨妈包的粽子差不多,但是仍然有少许米粒往下漏。当时看着自己的“杰作”我真有点儿不知所措。看到我不好意思的样子,姨妈急忙鼓励我道:“不错,真的不错,比我第一次学包的好多了。无论干什么都有第一次嘛!”听完姨妈的话,我内心踏实了许多。

  有生以来,在端午节里我能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真开心啊!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6-12

端午节的作文06-12

端午节日作文11-24

端午节的作文05-27

端午节作文05-26

端午节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