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三请齐白石名人故事

时间:2022-09-23 09:42:33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名人故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过一些有名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徐悲鸿三请齐白石名人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鸿来到位于西单跨车胡同的齐白石寓所。主客寒暄后,徐先生开门见山:“齐先生是扬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我想请您到北京艺术学院任教。”齐白石婉言辞谢:“承蒙徐院长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但只心领,恕难应命。”徐悲鸿真情挽请:“大学教授中,古稀之年的还不少呢!齐先生老马识途,点拨指导,谁人可及?正当大有用武之时。”但齐白石仍婉拒:“教授责任重大,还是另请高明为好,以免误人子弟。”两天后,徐悲鸿再次登门盛邀,齐白石又以年老为由推辞。

  求贤若渴的徐悲鸿,不愿就此放弃,顶风冒雨前来,三顾齐宅,再表敬爱之心。徐悲鸿的诚恳相邀,使齐白石深受感动。老人道出“恕难应命”的真实原因:“老朽木工出身,从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齐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洋教授不也是徒有虚名嘛?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齐白石摇手不迭,说:“不敢,不敢,徐院长您太谦逊了。”“事实正如此,并非过谦,”徐悲鸿说,“齐先生上课时,不必做长篇理论阐发,只须作画示范,稍加要领地提点即可。开学之初,我陪您上课,为您护驾,以防真有个别学生不守纪律。”齐白石终于点头应允:“那就试一试吧!”

  开学那天,徐悲鸿亲自乘马车把齐白石接到学校,向全校师生恭敬介绍齐白石的高超造诣。言出行随,徐悲鸿为齐白石授课“护驾”。考虑到白石先生年事已高,徐悲鸿给予多方照顾:入冬后天寒,给他在讲台边生个火炉;到夏天,又给他装电扇;刮风下雨,派车接送,可谓无微不至。

  为此,齐白石深受感动,为报答知遇,赠徐悲鸿一幅《月下寻归图》,题诗云:“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

  人物简介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

  1917年,徐悲鸿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最高学府先后成就了画坛大师徐悲鸿和北大书法史两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并与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中意文化协会。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的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齐白石

  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也曾入选世界文化名人。1956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于北京医院逝世。

  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齐白石学画的名人故事04-11

徐悲鸿发誓的名人故事04-24

徐悲鸿发誓名人故事04-24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阅读及答案02-11

齐白石的七戒名人故事04-02

中国名人故事:勤奋的齐白石02-18

齐白石励志的故事(精选12篇)07-20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名人故事04-09

外国名人故事三则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