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读后感

时间:2022-04-28 10:49: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谈艺录》读后感(精选7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艺录》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艺录》读后感(精选7篇)

  《谈艺录》读后感 篇1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钱先生论唐诗宋诗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珠圆花上露,玉碎草头霜”,虽工不绝。这样说来,必“西班牙”对“东坡肉”,“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才妙。一笑。

  韩愈同柳宗元的差别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苏轼与黄庭坚的不同“犹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见宾客,信步出将去;如女子,则非涂泽不可”。苏东坡如名家女,大脚步便出;黄山谷缩头拗颈,欲出不出,有许多作态。

  李商隐《锦瑟》诗非“悼亡”之意,而是以古瑟自况。“诗冠全集,倘非偶然,则略比自序之开宗明义。”首“锦瑟”两句,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开卷历历,“借此中传”;次“庄生”两句,言作诗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中“沧海”两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末“此情”两句,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

  《谈艺录》一书,博大精深,根据读者自身的学养差异,给予你不同的收益。功底深的,得到便多;像我辈浅薄者,只能学到一点简单的知识,如韩非为什么叫“韩非子”而不称“韩子”之类,读不读意义不大,实在对不起钱先生的大著。

  《谈艺录》读后感 篇2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今年九岁了。

  我的个子不高,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对弯弯的柳叶眉,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大眼睛下面有一个小小的鼻子,别看它小,但却十分灵敏,什么味道都逃不过它,妈妈总说我有一个“小狗鼻子”。我还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颗大门牙,这样的我是不是很可爱呢?

  我性情温和,但偶尔也会耍些小脾气。只要有人惹怒了我,我绝不会轻饶他们,一定要他们尝尝我的厉害才罢休。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有看书、画画、跳舞、唱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看书了。我的书柜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许多书,像《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西游记》……我都看过。有时候看书还会忘了吃饭,中午忘了睡觉,晚上一直看到10点多。记得有一次,我在房间看书,妈妈煮好饭菜喊我吃饭,由于书本里的内容,实在是太生动有趣了,以至于不管妈妈在外面喊得有多大声,我都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桌前,直到妈妈来到我的身旁,我才反应过来。虽然少了很多玩的时间,但我却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所以我的心里就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小姑娘。怎么样,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吗?

  《谈艺录》读后感 篇3

  《谈艺录》是当代著名学者钱鍾书早年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

  由于涉猎有限,我无法对钱钟书诗学的深湛处一一评说,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举一两个例子。比如李贺,《谈艺录》有数条论及,显见作者是深有见于其诗的。自杜牧序李贺诗有牛鬼蛇神之目,以为"少加以理,可奴仆命骚",后人多有曲为之辩者。钱钟书举出铫羹湖《昌谷诗注》、朱轼《笺注长吉诗》,张箦斋《涧于日记》、刘须溪《评李长吉诗》、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舒梦兰《古南余话》诸书所论,指出"姚、陈、张辈谓长吉之诗妙在乎有理而猝不能解刘、胡、舒辈谓其妙在乎无理而正不须解;二说相反,而均一反牧之‘少加以理后’之说"。他首先跳出这有理无理之争,而从杜牧之论去寻绎长吉诗。既然同时代的大诗家认为贺诗无理,那么就体现了唐人的一种目光。通过对作品的考察,他认为"牧之议长吉'少理',即黎二樵评长世所谓'于章法不太理会'也"。这不是主观的臆测,他对《恼公》所作的那段千余字的剖析会让你信服他的见解。

  进而他又拈出德国人所谓"挈领之才"与"铺张之才"的分限,以为长吉才质属于铺张一路,深中贺诗肯綮。如果光谈到这一步,那么钱钟书还不足以为钱钟书,他的识见卓绝之外更在后面:"余尝谓长吉文心,如短视人之目力。近则细察秋毫,远则大不能睹与薪;故忽起忽结,忽转忽断,复出傍生,爽肌戛魄之境,酸心刺骨之了,如明珠错落。与《离骚》之连犭卞荒幻,而情意贯注、神气笼罩者,固不类也。……盖长吉振衣千仞,远尘氛而超世网、其心目间离奇ㄈ诡,鲜人间咸。所谓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古人以与太白并举,良为有以。"我以为这是迄今为止李贺研究中最精辟深刻的阐述之一。它是基于先进的文学观念吗?是本着科学的研究方法吗?不,这是博学广见的艺术素养的升华,是惺惺相惜的天才之间的深刻理解,是希世独行的一种人生境界的感通!我知道,像杜甫那种每饭不忘君的诗人是容易获得统治者和统文人赏识的,苏东坡的旷达超逸也容易得到在现实的压抑中寻求精神超越的一般士人的共鸣,可是太白、昌谷,他们天才的'寂寞、绝望的反抗,是世间大多数所谓学者、诗人难以理解或首肯的。我在钱钟书的学问中总看到一种超然的东西,借他一本书的书名来说就仿佛是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眺望人生,这使他总是具有超脱的识见,透地一层境地洞达幽邃的真谛。

  然而,这种境界可以景仰,却难以企及。因为它是建立在一种极其超然的学问态度上的。从动机来说,钱钟书也许并不想做个职业的古典文学研究者。读书思索对他来说是一种最愉快的人生体验,从而使学问与更高的合目的性--人生的意义相联系起来。玩索学问也就成了玩索人生。正是这种沉静的愉悦使他的学问能够超脱于世俗的功利目的,而进入一个纯净渊深的境界。那实际上也就是他为人的境界。所以我常感到,比起学问来,我常佩服钱钟书的为人。然而也仅限于佩服而已,从未想过仿效,的确,也无法仿效,对四十岁出头就成为一级研究员的钱钟书来说,读书是满足人生的赏心乐事,学问不是它的自然结果。因此他做学问可以说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谈艺录》读后感 篇4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舍得,所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得。如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这篇课文可教授的点很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景物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伏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间的有机关联,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千头万绪。但教学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课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抓主干,舍枝叶,分步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动于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么在教授此文时,可以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最终目标,抓情感变化的主线,由浅入深,由表象向纵深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梯状的呈现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宏观上说,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微观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课文每堂课,学到的东西,必须是集中的、扎实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那么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应该怎样去确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课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它发表于1883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清晰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这篇小说被编入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有了一些接触,并且多数学生对小说怀有较浓的兴趣,也能关注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并且有了一些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教师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环节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和作品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而应向前推动一步,指点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师在重点、难点上点拨到位,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去庞杂,强主干,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海无涯学为舟,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带给笔者的思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点一滴,需细细品味。希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前行,打造出适时适切、精致优美的语文艺术课堂。

  《谈艺录》读后感 篇5

  其实,说起钱钟书先生,很多人都是第一时间会想起《围城》,但是对其另一部作品《谈艺录》知之甚少。最近在老师的督促之下无意之间接触了本书,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读此书的体会。

  《谈艺录》是一部钱钟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读书心得。全书分91章,重点对唐宋至明清名家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补注,对一些文学流派也作了深刻的点评,其中涉及的大家有30余人之多。

  这本书现在我还没有全部的读完,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钱老此书的序言部分。钱钟书在序言中说:“始属稿湘西,甫就其半。养疴返沪,行箧以随。人事丛脞,未遑附益。既而海水群飞,淞滨鱼烂。予侍亲率眷,兵罅偷生。”他又在“引语”中写道:“昔人论文说诗之作,多冠以斋室之美名,以志撰述之得地。赏奇乐志,两美能并。余身丁劫乱,赋命不辰。国破堪依,家亡靡讬。迷方著处,赁屋以居。”“立锥之地,盖头之茅,皆非吾有。”就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作者以其认真执着的精神,从事了文学的探究和拷问,这给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大的震撼呀!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

  现在的是计算机信息化的大时代,在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网络上几乎没有找不到的资料,也因此当代的学生甚至到部分老师查找资料以致备课都是在网上轻松完成。网络的快捷和信息传递的发达似乎使得对于学术刨根究底地躬历亲为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吃力而又不一定讨好的蠢事,但是我想说,这是不对的。确实,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信息量,但是这众多的信息资源其中也有废品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如果不经考证而一味的照搬来用的话,必定会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也是对前辈学术研究者的亵渎。

  而我们回头再看此书中,可以见到钱钟书先生对学术的认真程度真可以用细致,《谈艺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多次补助和修订,来直窥作者对文学的态度和近于严苛的责任心。在第二章之中,整整用了60页对天社,青神疏通解释的《山谷内外集》所存在的瑕疵逐一质疑。在以后的章节中,钱老先生也遵循了这种认真的精神,将严肃的探究精神坚持到底。在探究的过程中,他对一些既定事实并没有盲目的认可,遇到怀疑之处,他会举出诸多例证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且对错误的予以修正。有时候旁征的例证,诗人和作品竟达到了几百例之多。

  这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今天的“网上查询”,仅仅是靠作者的记忆,便能逐句逐条信手拈来,可见他对典籍已深得精髓,从而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学养和严谨的学术精神。

  回望当下,除了对于物质享受是认真的,世人还有多少能在生活飘零,赋命不辰中,会如此认真地读书呢?就拿现在的文学来说,作者推出的都是能适合大众时尚口味作品,读者也都是寻求快餐式的流行文学,对文学的较真劲似乎已杳无踪迹了。这不得不说是我打信息时代的一种悲哀。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阅读到钱先生的《谈艺录》,哪怕只是语言部分,能被那样的精神所感染到,就无疑是给如今日渐消失的严谨的学术态度打上一记强心针了。

  《谈艺录》读后感 篇6

  五笔法是黄宾虹先生对先辈书画家以毛笔写画的线条质感的阐述的进一步总结。

  “平、留、圆、重、变” 所表达的对线条的审美是基于中国书画使用的特殊材料,毛笔、墨汁、宣纸,水是重要的媒材,水变就如同窑变一样,可以产生有机的偶然性的效果。至于如何控制变化的效果,那需要经过若干年无数画家的实践,并对经验进行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方法论。黄宾虹做到了,并发展了一步,有人就认为他已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顶峰,岂知艺无止境的道理。

  五笔法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三家的观点,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庸的思想。而中庸也是中国本土文人人生态度的体现。中庸并不是仅仅接近于君学的认知,它是涵盖了君学和民学的大观哲学。

  “平”,笔行于纸需平,如锥画沙。求平不等于不用心智,如何使转、折、顿、措,千变万化的线条能做到不平而平;又如何使一点一画之痕迹作到平而不平。这需要书画家在不倦的实践中去体会行笔的感觉、发现使转发力的奥妙。这对于书画家是一种境界的追求,董其昌为何最终还是自叹不如赵松雪书法境界之高,实际上是感叹自己难得古法,难得平中求奇之妙。奇中求平,不齐之齐正所谓处变不惊、心如止水、大美不露也。这也正是与世无争、退隐山林的魏晋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现如今也有“淡定”一说嘛。人到无求品自高,太多的欲望时常扰乱人的思想,影响真性的发现,阻碍大智慧的生成,使人必然走上重技轻艺的歧途。

  所以,古人有乐贫者,所谓君子固穷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于竞争社会占有欲强的人来说,也许不合时宜;而对于甘做十年板凳冷,但求学名留青史的学者来说无疑是积极而有益的态度。

  《谈艺录》读后感 篇7

  《谈艺录》初稿完书于1942年,作者钱钟书时年32岁。序首句便称:”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当事时,中国正处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原大地满目仓夷,华夏子民颠沛流离,民族存亡都或有未可知之揣测。故作者自云这是一本忧患之书,实乃肺腑之言,并无傲娇之态。

  1939年,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到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教。蓝田师院偏居湘西山间,条件艰苦,而暇日殊多。钱默存受友人冒景璠的建议,将两年之间每于教书之余撰写的数则诗话文论,汇集成册。两年后返回上海,又补写了部分,于1942年完成《谈艺录》初稿。

  然则这究竟是一本纯文艺之书。全书百万字正文里,并无一句忧患之辞。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作者到底是躲进了书斋,探讨中国古代诗歌之艺术特征,古典诗论之话题若干。其谈诗论人,牵引中西,洋洋洒洒;考证论据,巨细糜遗,食不厌精。虽然作者在自序里也提到“以匡鼎之说诗解颐,为赵岐之乱思系志”等话,然而浅薄如我确实只看到就诗论诗,就艺论艺。从《谈艺录》里我没有看出春秋笔法,故而猜想作者虽然自谓“销愁舒偾,述往思来”,却也没有在书里塞进多少借古讽今,针砭时事的硬通货。至少在这本《谈艺录》里,应该或许大概,是没有的。

  总而言之,以我一个小人之心看来,本书就是一个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的天才书虫,在那个个人命运飘摇如风中草芥的大时代里,耗时4年,于迁徙断续之间所作的论文说诗的一大本,煌煌笔记。

  《谈艺录》首次出版于1948年6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1965年,55岁的钱钟书删润原书,又补订了许多,合为上下编,再次出版。

【《谈艺录》读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谈包容「精选」03-19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3000字09-26

关于十日谈的精选英文读后感08-28

谈理想作文精选15篇07-25

谈愤怒议论作文(精选28篇)02-22

少年成长录作文01-07

关于叔本华名言警句录05-23

制作纸艺洋水仙10-11

艺考文学常识大全02-21

最新的十日谈英语读后感范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