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

时间:2023-02-06 14:13: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乌塔读后感(集合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集合15篇)

乌塔读后感1

  乌塔这篇作文的作者是汪晓洁,这篇作文主要写了:“有一个14岁的小女孩自己游遍欧洲,在酒店里遇到了作者,后来作者和乌塔一起在谈旅行的事,分享心得。第二天乌塔与作者道别,还答应作者以后去中国旅游。”

  我觉得乌塔一个14岁的小姑娘既然能自己游欧洲我也很佩服,而且她是一个很愿意交流、很勇敢、很独立、很坚持,也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乌塔可以用三年时间来准备,真是非常不可思议呢!

  其实,作者说得没错,我们这种年纪的小孩都让家长放心不下,我就住在学校后面,爸爸妈妈也不让我自己一个人上学,乌塔只是比我大四年,就已经自己游欧洲了,我虽然知道乌塔只用了三年去看书,赚旅游费,我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会做这些东西,而且我也没有耐心看那么久的书,现在的社会上有很多坏蛋,偷东西的';骗小孩子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坏蛋满街是防不胜防,公安局都拿他们没办法,父母又如何敢让孩子自己上街呢?就算有家长在也照样抱走,像抱自己孩子一样,想抱谁就抱谁,如今的治安真是麻烦呀!

  我希望,以后我可以像乌塔一样,自己上街、上学、旅游呢!公安局的叔叔阿姨们要加油,捉多一些坏蛋哦!

乌塔读后感2

  乌塔,这个在课文中只有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游欧洲,虽说此做法在中国不可以学习,但她身上那一种责任感值得各位学习。

  作者说,乌塔趁暑假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早在家里就设计了路线以及日程,阅读了和欧洲各国有关的`书籍,还自己挣来旅费。并且,她每到一地便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再给家里报平安。

  哦,乌塔,责任感多强的女孩子!“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从不让父母担心,她知道自己的家人不会不关心自己的。乌塔从不忘记让家人知道自己平平安安,不就是有责任感吗?

  可千万别觉得“责任感”没什么用或看不起它。相比起来,乌塔比我好多了,而由于我责任感不强,让父母担心过许多次。有一次,妈妈给我买来一个电话手表,有了梦寐以求的手表,我自然是高兴的了,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我研究了一番,可始终没有发现上面有一个报警或求救键!我把手表塞进书包就往书包上靠。最后,手表一连“求救”了2次,我却浑然不觉。从书包里拿出手表时,我终于发现了“SOS”,又按了按,我知道它能求救了,也并未通报家长。回家后,大人们好像松了口气。听完过程,我这才明白过来。乌塔,又使我想到这事儿,我会把它当教训的。

  责任感多么重要,从《乌塔》可见,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让家长放松,让家长信任。

乌塔读后感3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觉得文中的乌塔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细心周全且又活泼开朗的女孩。她仅仅14岁,就独自一人游欧洲,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啊!更令我佩服的是,乌塔为了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有关书籍,在周末还为自己 挣旅费!她从不依赖别人,做事有条理由计划。乌塔还有责任心,每到一地就会给家中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让父母放心。

  和乌塔比起来,我显得十分渺小。在家中,我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自己动手做个菜或干些家务了。每天早上起床后,我连被子都不叠,就去刷牙洗脸了;吃完早饭后,都是爸爸叫我去漱的口;甚至有时红领巾也是爸爸妈妈帮我挂的,时间一长我都忘了怎么个挂法。记得在今年暑假,11岁的我才在父母的.哄骗和千叮万嘱下,自己乘车去定海参加舞蹈补习班。乘车回来时,爸爸还不放心的开着摩托车跟在我所乘的公交车后面,等我下车后一起回家……

  乌塔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以她为榜样,在以后的生活里,女里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少操点心!

乌塔读后感4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深刻。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第一眼看课文题目的时候,以为课文讲的是一个很著名的桥,或一个很黑很暗的桥呢?答错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小姑娘,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很勇敢,怕困难的事情。

  接下来,就由我,领着大家来回顾一下课文吧!

  我在罗马下了车,来到一家青年旅馆。我走到房间推门一看,吃了一惊。正对门的床上正躺着一个金发小姑娘,睡得正香。

  到了晚上,我通过和小姑娘交谈,知道了小姑娘叫乌塔,出生在德国,在三年里设计了很多旅行路线。暑假已经游览了很多地方了。

  乌塔问我:“你们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自己独立旅游?”我一时语塞。说:“在中国,家长是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去旅游的。”

  乌塔不同意我的`说法,说:“以前我光从书和电视里看过意大利,但还是亲自来到才能感受到意大利的美丽。”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有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外国人的好习惯。

乌塔读后感5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认识了一个自立自强、细心、有胆量的全新面孔,她就是年仅十四岁、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德国小姑娘乌塔。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乌塔一个人游遍全欧洲的故事。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筹备旅行,为了 挣旅费,她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广告单或陪小孩玩。 “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读到这句话时,我已经面红耳赤了。自己平时做事冲动,也没有周密的计划;不像乌塔这样做事井井有条,考虑全面,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怕家长担心自己出事而打个电话报声平安······这些事都归功于她的努力和认真、独立与自信。想到这里,我心里又多了份自责。

  是的,一般我们在家里就是看书、玩电脑、写作业、看电视, 或只在近处玩耍, 几乎没有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独自出来旅游。很多同学成了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我们的家长爱我们,时刻怕我们走丢、怕饿着、冻着、摔着,因此,我们常常被他们带在身边。

  中国的家长:“风雨之后见彩虹”。哪怕让孩子碰碰钉子、摔摔跟头,也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认识世界的机会呀!也让我们寻找一下自己身上的.“彩虹”。

  家长们,您是想让您的孩子变成风雨中挺拔的小草还是温室里娇嫩的花朵;想让他变成狂风暴雨中展翅飞翔的雄鹰,还是铁丝笼里漫无目地的金丝雀?

  向乌塔的父母学习,该放手时就放手吧!向乌塔学习,让我们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自强。

乌塔读后感6

  这周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德国认识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她正在独自一人游欧洲,这让作者惊讶不已。作者也了解到外国孩子自立能力很强,而中国孩子相比起来却要差一些。

  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爸爸妈妈说的`话,在他们小时候,都是自己走路上学、放学。自己洗衣服、叠被子。那时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孩子们都懂得自立有多么重要。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为家人分忧。

  再想想现在,特别是中国,穿衣让妈妈穿,洗澡让爸爸洗,就连吃饭也得让姥姥喂。哪里还有自立呀?我身为一个中国人不禁感到羞愧。我自己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好,过分依赖爸爸妈妈,需要好好向乌塔学习。

  乌塔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从书本和电视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这个意思,要从多个方面认识世界才是完美的。

  以后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学习乌塔的品质,多读好书,多出去走走,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做一个自立、勇敢、乐观、向上的好学生!

乌塔读后感7

  看了Uta这篇文章,觉得Uta是个细心又大胆的德国女孩。每当她去一个地方,都会先查一下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免得让父母担心,或者给父母打电话寄明信片。她很细心,愿意学习。她花了三年时间准备去欧洲旅行。乌塔独立自主,所有的路费都是自己打工挣来的,没有花爸爸妈妈一分钱。她的父母让乌塔亲自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羡慕和佩服Uta 14岁就能一个人去欧洲旅行。

  Uta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准备去希腊。

  我的暑假,时间一般都是父母安排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老师留下的无聊作业上,不能像乌塔一样去旅游。或者说,时间是花在舞蹈课上练习舞蹈。真的很希望一个人去玩,但是父母能支持吗?当然不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休假时缺乏自由。

  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旅游计划,Uta花了三年时间做准备,阅读这些国家的相关资料,努力赚钱支付差旅费。

  我也去过很多地方旅行,当然是和父母一起旅行,旅行路线是父母安排的,旅费也是从父母口袋里拿出来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和父母一样在反思中国教育。

乌塔读后感8

  今日,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感想很多.乌塔是德国的一位14岁的小姑娘,她用三年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年里,她设计好旅游线路,阅读有关书籍,了解每个旅游城市特点,并且她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发宣传单,给人看小孩,自我挣够钱了旅游的钱,然后独自一人游历欧洲.

  跟乌塔比起来,我们中国的孩子可"幸福"多了!父母整天把我们关在家里,不让我们外出,总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出去找同学玩也不放心,一会儿一个电话,弄得我们成了温室里的花草!

  是不是乌塔的父母不爱她,才忍心让她自我去旅游呢乌塔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是啊!看看自我,此刻别说独自去旅游了,连上超市妈妈都不让我自我去,如果整天这样把我们关在温室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给我锻炼的机会,我会更坚强!我们也会成为中国的"乌塔"!

乌塔读后感9

  《乌塔》这篇文章讲了作者在罗马,遇见了一个十四岁的独自游历欧洲的德国小女孩儿,她名叫乌塔。她从三年前就开始自己挣旅费,阅读相关书籍,并且制定游历的.计划。不不仅胆大心细,而且她还有一个好的观点:光从书上和电视上看世界是不够的,必须去亲身经历,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看看人家乌塔,敢一个人游历欧洲,再看看咱们,如果家长不在家时停电了,吓得就跟见了魔鬼一样,人家多有计划,可咱们很少制定长远计划。人家很自立,可国内孩子大多很娇气,一摔跟头就得家长扶,外国孩子摔了跤,家长会鼓励他们站起来,可见我们之间的教育差异竟然如此大。

  我和乌塔根本没法比,她不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自己还挣钱,而我连书包还要家长收拾。她三年不间断地挣旅费,阅读相关书籍,而我多干一点活就累得受不了,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应该学习乌塔的几个优点,首先学些乌塔制定计划的优点,我要按照每天的作业,制定当天的学习计划,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娱乐,什么时候休息。其次,我要学习乌塔的自立精神,先从小事做起,以后书包自己收拾,衣服要学着自己洗,过马路自己看车。最后,我希望能像乌塔一样,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零花钱,比如帮大人做家务,获得奖励。

乌塔读后感10

  上周,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游玩欧洲的故事。文章最后针对中国的父母与德国的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爱的方式,提出了怎样爱孩子的问题。在我以为假如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在中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天子”和“小公主”。每天依靠着父母。在国外一、二岁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小心跌倒,父母即使在旁边也只是说两句鼓励的话。终极仍是孩子自己爬起来。

  在中国如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父母那怕有再重要的事情要办,都会跑过往扶起孩子。拍拍孩子身上的灰尘。

  固然在中国少有几个能独立的孩子,可却被父母“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整天只能从电视上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说让孩子独自出国旅游了,就是让孩子独自往趟公园家长就不同意。在孩子的眼里天下无贼、无强盗;但在大人们眼里坏人太多了,好像所有的坏人都瞄上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才的安全,他们让孩子们的童年没有欢乐,让孩子永遥在自己的翅膀下长大。

  亲爱的家长们,我们知道您的专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伟大的爱。可是我们有翅膀,请您不要把它折中断,我们会自己行走,请您不要老是扶着我,我们想像熊鹰一样在蓝蓝的天空自由的飞翔,请您不要把我们的理想幻灭。

乌塔读后感11

  我听到乌塔这个名词,就觉得很新鲜,乌塔是不是一座黑黑的塔?还是一座停着很多乌鸦的塔呢?读完课文以后,我大吃一惊,原来,乌塔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的孩子像一只风筝一样被父母拽在手里,而德国的孩子却可以像小鹰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中国的孩子大多在家里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德国的孩子个个都是从小到大闯出来的,特别勇敢,特别独立。“这次趁暑假游历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读了这段话,我不禁佩服乌塔勇敢又独立的.精神。

  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可是德国的孩子们认为光从电视中认识的世界总不完美。就像我一样,我经常从电视、电脑上看见过北京,但只有我来到北京亲自感受,它的美才更深深地感动了我。

  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时间准备了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每个周末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乌塔做事好有计划啊!我们要向她学习如何有效的制定计划和有效的规划时间。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认识了做事有准备有计划,聪明、喜欢旅游、勇敢、独立、合理安排时间的乌塔。

乌塔读后感12

  前几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乌塔很勇敢、独自去欧洲旅行的故事。跟她比起来,我真得很弱。

  我弱在没有像乌塔一样的自立性,为什么我不能自立?因为中国式的爸爸妈妈总是护着自己的`孩子。今年三月,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学校门前早已人山人海,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背着大包,手提着好吃的。到了目的地,有一位家长从一棵大树后面,只露出两只眼睛,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孩子渴了、饿了、累了。

  有一次,妈妈让我和弟弟一起去买菜,妈妈给了我们50元。我们拿着妈妈给的50元。我们买完菜,往家跑的时候,风很大,弟弟说:“我们倒着走吧?”我说:“好呀!”我们扭过头来看见妈妈在后面呢!我和弟弟朝妈妈走去。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跟着我们?”弟弟也说:“为什么呢?”妈妈说:“我怕你们走丢了。”弟弟说:“妈妈,你太不相信我们了。”我说:“妈妈,我是大孩子了,已经自立了。”

  现在,中国家长不应该太护着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学会自立,才能自强,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乌塔读后感13

  我阅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乌塔是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买票,独自一人游欧洲。她为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滴水不漏。一个小学生,几乎不要家长帮忙,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比……

  课文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乌塔与“我”的一番交谈。她的话语无不折射出她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观点鲜明,拥有独特的见解,可见乌塔生活中的独立源于思想上的独立。当“我”告诉乌塔中国孩子可以从电视、儿童图书、游乐园获得乐趣时,乌塔却觉得亲身经历认识的世界才是最美的。这一点让我心服口服,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美。

  我们中国像乌塔这么大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情都让父母包办,让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我们独立生活能力上的欠缺,会使我们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适应能力差,容易收到挫折和打击。我们应该摆脱依赖思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我们只有短暂的假期,但在这假期里也报满了兴趣班,根本不能外出旅游,而外国人却有充足的假期去旅行,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现实。

  但我还是想说:“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开手让我们去锻炼,经历挫折和困难,我们一定能更加独立的!”

乌塔读后感14

  最近,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位14岁外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我非常羡慕乌塔,同时又很惭愧,自叹不如。我把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把自已和进行比较;我有这个能力吗?没有!我有这个勇气吗?也没有!我们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独自出门旅游?我们为什么不能发广告单挣钱呢?我们怎样才能挣到出门旅游的费用呢?在家里,我极少做家务,每当我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可妈妈总说我太小,等长大再干;我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总会不停地问我:“摔伤了没有?”晚上睡觉还不让我一个人睡,说我怕黑;过马路一定要拉着我的手,从不让我一个人过马路;每天上学,放学甚至连背书包的事也被他们代劳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遇到困难,我们不是逃避就是把问题扔给父母。

  变得懒惰、胆小、不自信,就像温室里的花,不能见风雨。在中国,有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不会洗衣服,整理衣服,不会又叠被子而被辍学或自杀;有些大学生把脏衣服邮寄回家让妈妈洗;有的`人以为人父母,嫌工作累,工资低,在家里当“啃老族”。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饭,自已的事情自已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来充实和磨炼自已,让自已变得自力自强主见,变得勇敢、自信。爸爸妈妈,请给我们机会吧!

乌塔读后感15

  我读了《乌塔》一文,眼前浮现出了一个自强、勇敢、细心、自信、独立坚强的小姑娘。

  乌塔小姑娘年仅14岁,却游遍了欧洲许多有名的景点,而且所有费用都是自己挣的。我们呢,连学校举行的野炊活动都要父母来帮忙,而且买菜的钱都是父母给的。还有的'人12岁了都还和父母一起睡觉,不能自己独立生活,自觉性也比外国的孩子差,吃饭、睡觉也要父母督促,写作业也要父母监督才肯写。乌塔早在11岁就准备了全部工作,想得很周到,她的父母也不放心,但乌塔有办法。可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呢?却是父母娇生惯养的宝贝,我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新闻:有一个17岁的男孩子连叠被子、扫地、洗桌子、拖地都不会。

  还有一次,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她在网上看见了一个新闻叫“中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意思是有些人让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比赛攀山,中国孩子有的觉得背包重,就扔了一些饮用水;有的在半路上吃光了食物;有的向日本孩子求助。等攀上山了,中国孩子气喘吁吁,但日本孩子强健有力,而且还剩下了一些食物和饮用水。有人问他们:“已经上山了,你们为什么不把东西吃光?”日本孩子说:“只要有一点路,就不能吃光食物。”

  读了《乌塔》一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定要学会独立、坚强。

【乌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塔教学设计11-26

《乌塔》教学设计02-10

读《乌塔》感受03-28

乌塔姐姐优秀作文11-11

课文乌塔教学设计12-28

《乌塔》语文教案12-23

乌塔优秀教学设计02-12

从《乌塔》想到的小学作文11-12

《乌塔》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12-22

从《乌塔》想到的小学优秀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