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喂养常识

发布时间:2017-08-28 编辑:dcl

  1、孩子生病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是最让家长着急的,发烧之后怎么处理比较好一点?

  婴幼儿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我教家长从容应对宝宝发热。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38.5~39℃)及高热(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应及早到医院诊治,细心护理。

  发烧首选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可以用冰袋冷敷颈部、温水擦大血管的地方,如腋下、大腿根;散包降温,再有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这样可以很快地降下温来。

  如果温度不降或者超过39度以后就应该警惕,特别是父母有高热惊厥史者。因为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好,高烧特别容易引起抽风、惊厥,烧太高,对孩子的大脑是有影响的。所以,一般超过38.5度就需要给孩子服一些退烧的药,服退烧药一定要看药的说明,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定要掌握好剂量,还有服药的时间,时间不能间隔得太近。

  另外,还有一点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抗菌素不要乱用,因为呼吸道的感染,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除非是有一些病毒感染以后,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所以不要滥用抗菌素,或者是频繁地更换抗菌素,因为一种抗菌素有效,最少也得三天以上。

  很多家长有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只要一发烧、咳嗽就特别着急,当然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一用完药就期待体温就下降,症状就消失,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是有一个过程,特别是病毒性感染需要一个时间,发烧一般3—4天,病程一般都是7到10天,这是最少的,肺炎要10到15天的病程。所以,做家长的不要太着急,比如上午去医院没看好,下午又去医院再找一个医生,又开一种药,这样频繁地换药劳民伤财,孩子反而因为频繁用药,对药有抗药性。这一点要提醒家长,我们主要是在孩子病的时候好好护理,必须及时的喝水、喂药。

  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