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启蒙》

发布时间:2017-11-30 编辑:tyl

  社会交往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方面,主要指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成人(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态度、交往策略,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解决同伴间冲突的能力。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尽管婴儿并不知道谁是父母,谁是不认识的,但与其他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本能。即使是从一出生就是内向的孩子也会有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孩子是在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由一个什么都不懂得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人。孩子的早期社会就是家庭,这时孩子开始接受社会性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交往技能的第一实习基地,家长的观念及对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养,直接影响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当孩子进入托班后社交能力的启蒙教育更为重要。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胆小,总是一个人玩,不会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孩子说在幼儿园玩玩具有小朋友来抢,还要打人。”“我的孩子很小气,他(她)的东西一点都不让别人碰。”“我的小孩愿意和成年人交往却不愿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和同伴一起玩就会闹矛盾。”等等......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在托班从教多年,对托班孩子在社交活动的表现作了记录,通过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着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问题分析

  1、 交往中不说话的孩子

  分析:孩子一出生就是家中的宝贝,有专人照料,众人看护。在不经意间,家人用过多的情感因素给了孩子过多的保护,孩子不需要交流、不用开口说话,有人会揣摩他们的心思、满足他们的需要,逐渐的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开口说出自己的愿望,在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就只能用行动或发脾气来表示。家长错过了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机会,孩子不会使用交往语言,首先就有了沟通障碍;他(她)没办法让别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园就会出现抢玩具或是独自一人的现象。

  2、交往中动作粗暴的孩子

  分析:当今,孩子在家中有优先权可谓天经地义,许多家长认为在家人人得让着孩子,因为孩子最小,家中不正确的教育使孩子形成任何事都是先我而后他人----我还小呢,大家要让我。这使孩子自私的心理不知不觉地形成,造成以“我”为中心的局面,不知道除“我”之外还有他人,不知道他人也有需求,不知忍耐与等待。以至出现孩子在幼儿园玩时把别人推开,自己抢在前面的现象。

  3、交往中依赖成人的孩子

  分析:孩子的依赖性是家长在孩子交往中的包办代替造成的。有一例:有个孩子在公共娱乐设施上玩,有一对家长带着小孩也来玩,小孩要玩别人正在玩的玩具,这时只见家长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很客气的说道:“小朋友,你让我们的小宝宝(小弟弟、小妹妹)玩玩好吗?”如果那孩子还小或是其父母离的较远他就会屈于眼前的阵势而不情愿的让开。这时家长的行为让孩子看到只要父母出面我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成人出面往往都带有无形的威慑力让别的孩子退却,而躲在成人身后的孩子,从未亲身体验到交往的成功或失败,逐渐孩子就形成交往的依赖性。因此出现托班孩子哭喊着要求老师去拿别人手里的玩具给自己的现象。

  4、对交往活动有恐惧的孩子

  分析: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确实有些孩子的攻击性强一点,动作粗鲁一些。孩子吃亏了,家长很心疼。回家对孩子说:“不要再跟xxx小朋友玩了”或是“不要出去了,要不然他又要打你了。”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因噎废食,过多的限制孩子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增加压力,孩子被反复的强调着他会被人欺负,会被人打,从而产生我是弱者,我怕的心理状态,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也就出现了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因后面有人跟着跑(或是追着跑)就吓的大哭,并且两腿发软,摔倒在地的情况。

  5、交往中自动退出的孩子

  分析:有些家长凡遇到孩子争抢玩具,都让自己孩子退让。这种做法显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这样容易令自己的孩子伤心,他会认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边,而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损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击,这会使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动争取。在幼儿园的交往活动中这些孩子就会立刻放弃做出退让。

  6、交往中固执任性的孩子

  分析:家长一味地袒护造成孩子的任性。儿童的交往冲突是十分自然正确的,他们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来了解其他的孩子,了解物我关系,使孩子能客观、独立地看问题。家长的过于袒护自己的孩子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对,而别人什么行为都错,稍有不顺心他就感到委屈,以任性的行为对抗。

  二、正确的教育方法:

  1、鼓励孩子学会主动:适时适当的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两至三岁的孩子是用动作伴随着语言进行沟通的,如: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边,带着有趣的玩具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主动说好听的称呼别人,展开自己的手臂,或者做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动作,会得到友好的回应。想玩别人的东西,就教孩子说:“哥哥(姐姐)让我玩玩好吗?”让孩子自己去说,哪怕是家长教半句,孩子学半句也好。如果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也别急着玩,要让孩子学会说“谢谢”。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家长可打圆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因为孩子的固执而让步。家长要懂得在集体里孩子是一定会经历失败的,父母现在教一下,以后当孩子独立面对失败时就不会承受不起。

  2、让孩子懂得请求和等待:家长可明知故问:“你想要什么?”,“你想干什么,对我说我才知道”。继而提进一步的要求:“宝宝说的好听一点,妈妈才去拿。”让孩子明白这是在请求别人的帮助。饭前洗手让爸爸先洗,宝宝后洗,排排队、等一等。孩子请家人帮助拿东西时,可对他说:“我正忙或我的手脏,宝宝等一等,让我干完xx事就帮你好吗?”家长不要一呼百应,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

  3、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在家让孩子参与布置餐桌,一边分碗筷一边对他说:“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让小孩来分食物,并教导孩子:“这块给爷爷,这块给奶奶......”让孩子明白好东西要与家人一起分享。在同伴中让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让他逐步理解体会一个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轮着玩的。受欢迎的孩子总是要求玩具与他人一起玩或交换着玩。

  4、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告诉胆怯的孩子出现问题可以找父母,在幼儿园要找老师以寻求保护,不要害怕。同时,家长可借用家庭游戏让孩子练习追逐跑和躲闪跑的能力,教给孩子一点自我保护的技能。孩子想要别的孩子手里的玩具,可教孩子试着用交换的方式,用自己的玩具去换别人的,成功的几率会高一些。

  5、不强化孩子的弱点:家长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别人解释或评价自己的孩子:“我家的孩子很凶,那天,把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弄哭了”。“我的孩子很笨的,东西被人抢了也没办法”。“我的孩子胆子小,走不出去的,是个洞里老虎。”

  实际上这是强化孩子的弱点,结果是:“厉害”的孩子更“厉害”,“胆怯”的孩子更“胆怯”,“害羞”的孩子更“害羞”。家长对孩子的不足要针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教育、纠正。对于托班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故事、儿歌来指导孩子的行为。有个有趣的例子:老师用《滑滑梯》的儿歌来解决2岁半的孩子们争抢着玩滑梯的事件,当老师念道“你先我后别着急”时几个争抢着上滑梯的孩子停了下来,自然的有序等待、念着“下去好像乘飞机”时,做在滑梯顶上的一直不肯滑下来的孩子,笑眯眯的滑了下来。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出孩子的争抢行为是不好的,而使用“你先我后”的希望来指导孩子。家长对孩子要用正面引导语,慎用批评语,当众不正确的评价语不能用。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家长应充分认识到交

  往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运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在孩子交往的启蒙期,给予鼓励和帮助,相信孩子能够在生活中、于同伴的接触中,历经反复的磨练,积累交往经验、提高交往技能、

  学会交往,走进群体,步入社会。


【年味优秀作文(通用36篇)】相关文章:

年味优秀作文通用15篇02-05

年味优秀作文(精选15篇)05-03

年味作文03-25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34篇)08-18

年味优秀作文集锦15篇07-25

春节年味作文12-20

年味春节作文11-15

幸福年味作文08-27

年味作文欣赏10-20

浓浓的年味作文2500字「优秀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