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公园》观后感

时间:2022-10-29 20:11:0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公园》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公园》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公园》观后感

  xx年我曾去过昆明,途径翠湖公园,匆匆进去转过一圈。公园里绿树参天,人声鼎沸,跳舞的,打拳的,吊嗓的,独自站在树丛后弹奏不知名的名族乐器的,到处都是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的老人。走出公园,我想,昆明真适合养老。那时距今已近10年。

  从我到访昆明再往前五年,先锋诗人尹丽川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拍摄了《公园》,片中的翠湖公园也聚满了老人,热闹非凡,然而老人们来此另有他求,他们要替儿女相亲。

  影片聚焦于一个退休不久的父亲,他从老家来到独自在昆明生活的女儿家。自小就失去母亲的女儿,还拿不准自己是不是可以抗拒就接受了父亲又一次走进生活。小院的红铁门,柜子上的俄罗斯套娃,电视机盖着的勾花白布,提示了一个距今不算远却距离感明显的时代。父亲虽是刚来,却在这个环境里驾轻就熟,在昏黄的灯光下,狭窄的厨房里,他看起来可靠又意志坚定。女儿好似回到了小时候,跟在父亲后面去菜市场买菜,为下厨的父亲打下手,吃完收拾桌子,由父亲接过去洗碗。就这样,父亲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替女儿着想的姿态柔软地重建了女儿的生活秩序。只是小时候理所应当的事情,长大后却都成了压力。

  为女儿打点好一切家务,父亲自己的生活是简单的,写写毛笔字,做做饭,出门去翠湖公园,替女儿找对象。公园里锣鼓喧天,和冷清的家里形成了对比。如片中所说,公园是老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父亲在公园里却总是像一个旁观者,摇曳的手持摄影机记录了父亲的视线,没有焦点,漫无目的。导演让其他替子女相亲的老人们对着镜头说出招亲的要求,既直接又市侩的滑稽。听到这些话的父亲的`尴尬或许不会少于荧幕前的你我,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必须坚持他认为对女儿好的事。

  女儿能够意识到父亲的行为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以及老后的寂寞,她深受感动,却无法接受把自己的生活和父亲绑定。她没有办法和父亲直率地沟通,而是佯装相亲,其实是想为父亲找个老伴儿。父女俩的关系由于女儿的放松而融洽起来,阳光下的小院儿,在父亲的照顾下欣欣向荣的花草,老房子定格了温馨的时光。

  最终,女儿的计划还是败露了。父亲决定离开昆明。离开女儿是他放弃自己家长地位的决定,这个痛苦的决定过程中他反复认识到自己已经失去权威和力量。在离开前女儿带着自己那位分分合合的男友和父亲去翠湖公园划船。父亲坚持坐在船的中心划桨,女儿和男友一个船头,一个船尾地把他夹在中间,小船在水里晃荡,在这个富有符号意义的镜头里,父亲真的中风倒下了。

  于是女儿开始照顾父亲,父女俩搬进亮堂的楼房新居,女儿担负起家务大小事。两人的角色完成转换,一生的付出收到了亲情的回报。父女俩又来到翠湖公园,公园里依旧喜庆热闹,父亲替女相亲的重担也已落下。两人坐在长椅上,女儿回忆起童年,公园也好像变成了小时候的公园,他们不过是翠湖公园里最最平凡的一对父女。

  电影里事无巨细地描写家庭生活的细节,或许也都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家庭里反复上演,以至于剧情平淡得反倒让片中为数不多的冲突显得突兀。导演用精致的构图让观众感受到父女在老房子屋檐下独处的紧张和父亲在公园里的踌躇,却对女儿和父亲各自的人格塑造浅尝辄止。但恰恰是这种紧张感和既视感极强的生活图景打动了观众,能让观众在荧幕闪烁间看到自己人生的片段,也是一种成功了。

  我想到04年初上映的另一部描写父女关系的电影,徐静蕾导演的《我和爸爸》。与《公园》里父女从小相依为命不同,这部电影拍了一个既不回家也不着调的父亲,和一个被父亲抛下不管也仍顽强长大的女儿。但概括起来或许有点类似的是,父亲干涉起女儿的婚姻也毫不犹豫。徐静蕾片中的女儿做出了激烈的反抗,但几年后父亲中风瘫痪失去自理能力,女儿也仍然照顾着父亲,两人终于回归平淡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两部殊途同归的电影,共同指向了典型的中国式的“我和爸爸”的情感联系。我无法确定这两部片子是否都明显地打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却不由得感觉到,中国人理解的亲情真是血浓于水,血缘的纽带从文化记忆里植入我们的神经,无法抗拒的不仅是付出与回报的道德因果律,还有那两个字本身所代表的一切意义:父亲。

【电影《公园》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侏罗纪公园的观后感范文05-04

电影《侏罗纪公园》观后感范文05-02

北美电影电影《天才少女》观后感07-06

电影《孔子》观后感01-08

电影孔子观后感01-17

夜莺电影观后感01-14

电影晚秋的观后感01-11

《刮痧》电影观后感01-11

电影英雄的观后感01-13

有关电影的观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