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千课万人观后感

时间:2021-04-29 15:34: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美术千课万人观后感范文

  千课万人,高大上。今年有幸得以一观。201x年12月13日,就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同天,在浙大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开场。两天一晚,坐于体育馆冰冷的塑料椅子上,吹着过堂的西北风,紧张地听课,记笔记、拍照,虽付出了感冒的代价,但也收获颇丰。诺大的体育馆开课没法不搞大,再加中国台湾人士的加盟,暨海峡两岸什么什么,可谓是“两岸高厨,豪门盛筵”,让各位饕餮饱食终日,这不,食后再评咸淡。

美术千课万人观后感范文

  水墨画教学是这次的重头戏,浙师大李力加教授的亲自上小学课,再加浙江两个“朱”团队联合打造,让我等着实恶补了水墨教学。实话说水墨画课平时我很少上,制约因素基本有材料问题、经费问题、场所问题(至今为止我校仍没有美术教室)、个人水墨修养尚浅问题,所以这次听课是个很好的“补短”的机会。

  朱国华的发言主题为“练就一双水墨画的眼睛,介于混沌与清醒之间”,好一个介于混沌与清醒之间,水墨如斯,人生亦如斯。朱敬东则实在明了:浪漫,理性,浪漫。这第二次的浪漫是一个升华,乃高级形态。

  水墨画教学从《印象山水》到《又见山水》,形成一个“链”,显然是朱特们一直倡导的链式教学模板。第一课的学生作业纸已然很大,整张的四尺宣纸,下托KT板,学生墨水一泼,即见效果。而第二课的《又见山水》,则给众人一个极大的惊奇与震憾,上百平米的画布下面钻进几人用杆子生生顶了起来,当场在体育馆内形成几座“高山”的立体形态。还不止,旁边还有台喷雾机,让学生云雾仙境之中,绕山而观,美术课至此,怎一个豪华了得。一人上课,需多人辅助。抛开成本不谈,对学生而言,肯定是一个难得的体验,从平面走向立体,体验更为深刻。李力加点评: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体验。骆特的意见很实在:如今我们生活好了,上课也可以奢侈一下的,同志们要解放思想。

  13号下午李力加教授亲自上阵,题为《叠合与交织》,体现了李教授对水墨画的深刻理解,强调画水墨画先要心静,“作画时,需收得住心,沉得住气。收得住心则静,沉得住气则练。静则静到如老僧补衲,练则练到如春蚕吐丝。”这段潘天寿先生的语录被引用于课堂之上。以书法用笔的理念体现在让学生用最慢的速度画线条,一直不停地画线条,直到把画纸画满。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后通过课件的演示与讲解示范,画出一个华山的山石,学生作业效果很好。听完后的感觉,哦,水墨原来是这样教的。

  对于水墨画的教学,李教授是一直在思考的。之后的讲座中也反复谈到,水墨的教学应该在儿童心里留下点什么,如果没有留下,就绝不是美术教育,更不是教育。浙美版新版本的教材增加了大量水墨画的内容,我们再不能象以前那样躲着不教了,造型为先的切入是不对的,这样会忽视水墨的特性。然而最后要怎么去做才是最合适的,李教授只是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去研究和思考。

  接着台湾的阿玚帅哥的《清明上河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一个有奖竞猜的模式上了一堂欣赏课,颇受启发。从画卷的右边开始,从右到左,从郊到城里,有序讲来。

  骆特的点评比较风趣和实在:三个维度高大上,四个领域烦又多。欣赏课一般有三个方面的目标,即内容的描述,形式的分析,背景的解释,然而台湾人阿玚的本堂欣赏课其实只有内容这一个方面,说是教学重点落实在一个点非常实在,我们中国大陆的课高大上,要得太多反而都没有落实。的确是这样,这值得我们深思。而这种仅是师生对话的教学形式,其实难度极大,教师语言要风趣幽默,对节奏、细节的把控要非常好才行,就象是把玩古董一样,从细节处见品味。另外,课件的制作也颇见水平,首先高清的长卷清明上河图难得,然后在局部放大后,又能以白描的形式呈现,更加清楚。若有不足的话,我认为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名称来历要有个简单的说明,张择端原先命名只叫《上河图》,呈现给皇帝后,皇帝又加了两字“清明”,于是才成了《清明上河图》。清明并不是指清明节,而是皇帝治下的社会清正昌明的意思。另外就是,在讲到船舵时,应该不止讲到水面上的那部分,最好是连水底那大部分也要呈现出来就更明白。

  此外,四川德阳的辜晓平老师的《穿越2500神游帕特农》也给我以很多的收获与启发。辜老师五十左右,微胖身材,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掌控能力极强,体现了一个特级教师深厚的'功底。在教具上,两边的四根大柱一拉绳子即能挂下来,气势很强。无论是课的一开始从地图上去搜寻,还是让学生摸一摸石头,还是视频的选择都体现了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课的最后还有升华,罗马柱是好的,但过多的山寨则不美。更为难能可贵。

  四川的王晓华老师剪纸课与陈波老师的捏泥人,都很朴素和扎实,看似平淡,实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是精心设计,多方位呈现,步步深入,努力做到学生视听无盲点,这是我们很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

  还有如厦门英才学校的宗跃风老师的“看枝画树”,在一张卡片上,左边有真树枝,右边有宣纸可画,这样的设计很有效果。其他好课不一一谈了,待日后慢慢去看着听课本,慢慢分析与学习了。

  看到了他人的好,也就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心不满则有前进的余地,我认为这是很良性的状态,最后要感谢金伟民导师,若无这一纸工作室活动文件,杭州千课万人恐不能成行,虽有光盘可看,然而实地听课的感受显然是更为真实和深刻的。盼下一次的千课万人,相信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课呈现,或许除了台湾,我们还可以看到香港人,美国人……上的课。这要看李教授的组织能力了。

【美术千课万人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湖北省美术馆观后感范文11-05

“万人迷”老师作文3篇01-24

美术教案范文九篇05-09

大班美术教案范文五篇06-18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6篇06-17

美术教案范文(精选8篇)03-26

【精华】美术教案范文五篇05-26

《美术的起源》读书笔记范文05-21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范文7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