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时间:2023-10-24 11:46:38 诗琳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11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11篇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2.掌握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知识复习

  (二)引导探究:带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样才能将所给方程转化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请学生回答)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遇有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三)练习:(A)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若不对怎样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2)2-(1-z)=-2;

  (B)组

  (1)2(3y-4)+7(4-y)=4y;(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都教学哪些内容?

  哪些思想方法?

  应注意什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2

  教学

  目标⒈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⒉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

  ⒋理解等式的两个性质,并初步学会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

  重点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用尝试检验法求方程的解

  教学

  方法教学

  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kitty与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决定本月8号要去离家很远的游乐场旅行……

  问题1:今天是2号,再过几天是8号呢?

  问题2:终于盼来这一天了。坐出租车到车站花了5元,又买了两张去游乐场的车票,总共花去了13元.去游乐场的每张车票要多少元?

  问题3:门票的原价是多少?

  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同桌为一组,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

  2、只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授新课

  1、问题4:1、kitty与小熊玩的.第一种游戏射击(限一人射2次),第二次射击成绩是9环,问第一次是几环?

  只取整数环

  由已知得,x为自然数且只能取0,1,2,3,4,5,6.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得。这种方法叫尝试检验法

  x0123456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练习:判断下列t的值是不是方程2t+1=7-t的解:

  (1)t=2(2)t=-2

  2、课堂练习:见课件

  3、小结:

  4、作业:见作业本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3

  数学思考:

  1、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

  解决问题:

  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的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合并”和“移项”,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合并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1]展示问题、创设情境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学生自主分析后,教师提问:)

  1、本题怎样设未知数?

  2、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师生共同列出方程。)

  解:设有x名学生,则可列方程得:

  3x+20=4x—25

  [活动2]学习“移项”解方程

  提问:如何解方程3x+20=4x—25呢?

  (学生分组讨论:①解方程的目标是什么?②利用什么知识可以实现这种转化?)

  引导学生分析方程的变化:

  3x+20=4x—25

  3x—4x=—25—20

  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有些什么变化?

  归纳:像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活动3]总结

  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x+20=4x—25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问题的转化关系;

  2、学会用图象法求解方程;

  3、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2、训练大家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体验数、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一元一次不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转化及本质联系。

  2、掌握用图象求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方程2x+20=0;

  (2)函数y=2x+20

  观察思考: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数上看:方程2x+20=0的解,是函数y=2x+20的值为0时,对应自变量x的值

  从形上看:函数y=2x+2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2x+20=0的解

  根据上述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一个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也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二、典型例题:

  例1、(书中例1)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5米/秒,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再过几秒它的速度为17米/秒?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巩固等式与方程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灵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求解方程的计算能力。

  教学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灵活地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计算简化而准确。

  突破:多练习,多比较,多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什么?它的解是什么?

  2、等式的性质是什么?(要求说出应注意的两点)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以解方程-2x+=为例,说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与注意点,并口头检验。

  二、新授

  1、已知方程(n+1)x|n|=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n的`值。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n|=1且n+1≠0,解得n=1。

  解:略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x=0的解是x=-3

  B -x+1=4的解为x=-

  C-1=的解是x=1

  D x2-x-2=0的解是x=2, x=-1(D正确)

  3、x等于什么数时,代数式x+5的值比的值小2。

  解:(解略,应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方程。)

  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 某数x的3倍减去9,等于某数的3分之1加上6;

  (2) 已知-3m3(x-2)n与25m2+xn是同类项,求x的值;

  (3) 已知代数式2[(x-1)+5]+x+1与代数式3[x-8(x-4)]+7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的值。

  5根据下列方程的特点解方程。

  (题目见课本中P208、16的2,4)

  三、练习

  P209习题:20。

  四、小结

  1、略。

  五、作业

  1、P240 A:1,2,3,4。

  2、B:1,2。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6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97-198.例5、例6

  教学目的:

  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去分母的方法及其根据

  教学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1.去分母时,正确解决方程中不含分母的.项。

  解决方法:注意分析去分母的根据,并在练习时加以强调。

  2.正确理解分数线的作用。

  解决方法:演示约分过程,使学生理解分数线除了代替除号外,还起到括号作用,所以去分母时,注意把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教法:启发式,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几节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解方程:(学生练)5y-1=14①

  解:移项,得5y=14+1

  同并同类项,得5y=15

  系数化为1,得y=3

  (口算检验)

  二、新课教授

  1.引入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基本性质2,将方程①两边都除以6,仍得等式)(即例5)

  思考:

  (1)此方程如何求解?

  若把方程左边看成(5y-1),再利用去括号求解可以吗?是否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

  (2)能否把它还原为原来的方程①?

  若能这样,就能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通分过程。

  (3)如何还原呢?(方程两边都乘以6)

  (4)此过程的根据是什么?(等式基本性质2)

  (5)其目的是什么?(消去分母,故此步骤称“去分母”)

  解题过程:解:去分母,得5y-1=14(板书演示约分过程)

  (以下步骤,略)

  2.小结:去分母的基本方法:两边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其根据是什么?若乘以其它数能否达到“去分母”的目的?为什么要乘以最小公倍数?

  3.练习:《掌握代数》P87.2(1)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会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进一步探索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索及应用.

  难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你们知道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1)2x+3=x+4;(2)5x+4=5-3x.

  学生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问题展示:

  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师: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

  生:2x台.

  师:今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

  生:4x台.

  师: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列出方程:x+2x+4x=140.

  用框图表示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二、例题讲解

  解下列方程:

  (1)2x-x=6-8;

  (2)7x-2.5x+3x-1.5x=-15×4-6×3.

  解:(1)合并同类项,得-x=-2,

  系数化为1,得x=4.

  (2)合并同类项,得6x=-78,

  系数化为1,得x=-13.

  三、巩固练习

  解下列方程:

  1.3x+4x-2x=18-7.

  2.y-y+y=×6-1.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经验?

  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补充.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8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 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掌握移项法则

  3.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 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 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解方程、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难点: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结合课本112页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 考中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巩固重点知识

  二、典 例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1).x=5 (2). x2+3x=2 (3) .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

  判断下列x值是否为方程 3x-5=6x+4 的解.

  (1).x =3 (2)x=3

  3.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基本 思路 :

  4.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5:整理一批 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 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 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 的工作效率下共同, 具体 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 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 =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 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 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本题的关键是 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 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基础训练:课本第113页第1.2.3题.

  四 、综合训练:课本113页至114页4.5.6.7.8

  五、达标训练:3.7

  五、课堂小结: 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再学习?

  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 问题明确 知识要点

  学生练习基础上,教师点拨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9

  一、目标:

  知识目标:能熟练地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不含去括号、去分母)。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重难点:

  重点: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移项

  三、学情分析:

  知识背景:学生已学过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力背景:能比较熟练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预测目标:能熟练地用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 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头半岁蓝鲸的体 重是22t,90天后的体重是30.1t,蓝鲸的.体重平均每天增加多少?

  (二)实践探索,揭示新知

  1.例2.解方程: 看谁算得又快:

  解: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 得 解: 6x ? 2=10

  移项得 6x =10+2

  即 合并同类项得

  化系数为1得

  大家看一下有什么规律可寻?可以讨论

  2 .移项的概念: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这样的 变形叫做移项。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千万不要忘记移项要变号。

  3.解方程:3x+3 =12,

  4.例3解方程: 例4解方程 :

  2x=5x-21 x- 3=4-

  5.观察并思考:

  ①移项有什么特点?

  ②移项后的化简包括哪些

  (三)尝试应用 ,反馈矫正

  1.下列解方程对吗?

  (1)3x+5=4 7=x-5

  解: 3x+ 5 =4 解:7=x-5

  移项得: 3x =4+5 移项得:-x= 5+7

  合并同类项得 3x =9 合并同类项得 -x= 12

  化系数为1得 x =3 化系数为1得 x = -12

  2解方程

  (1). 10x+1=9 (2) 2—3x =4-2x;

  (四)归纳小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简便的写法?

  2.要注意什么?

  3. 解方程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

  4.. (1) 移项实际上 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 使用的是

  (2)系数 化为 1 实际上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 使用的是 。

  (3)移项的作用是什么?

  (五)作业

  1.课堂作业:课本习题4.2第二题

  2.家作:评价手册4.2第二课时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 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 B、 C、 D、 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 米,那么长为( +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 +25=310 B、 +( +25)=310 C、2 [ +( +25)]=310 D、[ +( +25)] 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 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 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 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 的 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 11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步骤,并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讨论、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二、重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去分母法则的.正确运用。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解方程:

  (1);

  (2)2(x-2)-(4x-1)=3(1-x)

  2、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3、(只列不解)为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某村积极植树造林,原计划每天植树60棵,实际每天植树80棵,结果比预计时间提前4天完成植树任务,则计划植树_____棵。

  (二)学生自学p99--100

  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乘以,得

  即得不含分母的方程:4x-3x=960

  X=960

  像这样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去掉分数的分母的变形过程叫做。依据是

  (三)例题:

  例1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依据

  去括号,得依据

  移项,得依据

  合并同类项,得依据

  系数化为1,得依据

  注意:

  1)、分数线具有

  2)、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即不要漏乘)

  讨论:小明是个“小马虎”下面是他做的题目,我们看看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帮他改正。

  (1)方程去分母,得

  (2)方程去分母,得

  (3)方程去分母,得

  (4)方程去分母,得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能归纳小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依据;

  2、依据;

  3、依据;

  4、化成的形式;依据;

  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依据;

  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以及解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五、课堂检测:

  1、去分母时,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各个分母的_____________,从而去掉分母,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不要漏乘,特别是不含分母的项,注意含分母的项约去分母分子必须加括号,由于分数线具有

  2、解方程(1)2x+5=5x-7(2)4-3(2-x)=5x(3)=3x-1

  (4)=+1(5)

  六、作业

  P102:3,10.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优质教案02-06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通用9篇)06-28

大班数学优质课排序教案06-09

中班数学优质课分类教案06-17

中班数学优质课有趣的数字教案06-09

大班数学优质课自然测量教案06-08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精选12篇)06-21

《区分左右》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03-18

小班优质教案12-21

大班数学优质课6的组成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