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08-07 12:55:54 小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班教案锦集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洗澡的步骤和方法,学习自己洗澡。

  2. 喜欢洗澡,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出示脏兮兮的小猪,师: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小猪)

  小猪为什么在哭?答案就在这幅图片里(小猪太脏了没有小动物和他玩)

  2. 师:怎么样才能让小猪变干净?

  3. 小结:洗澡可以让小猪变干净。

  二、观看课件,了解洗澡重要性

  1. 小猪回到家打算要去洗澡了,那洗澡要带什么东西呢?

  2. 师:老师这里为小猪准备了很多东西,我请小朋友来选一选洗澡要带什么?

  幼儿选一选洗澡带的东西

  3. 洗澡我们要带上:

  肥皂、沐浴露:可以把我们身上的脏东西洗下来

  浴球:可以帮助我们涂肥皂的时候搓出来很多泡泡

  浴巾:可以帮助我们把身上的水擦干

  4.师:小猪洗澡洗的可开心了,洗完澡小猪变得怎样?(小猪变干净了)

  5.小猪洗完澡又去找他的朋友一起玩了,这次小动物有没有和他一起玩?(有)

  小动物们一起玩玩得可高兴了,他们玩了好久,小动物们变得怎么样了?(变脏了)

  于是小猪邀请小动物去他家里洗澡。

  6.小动物们洗澡洗的可开心了,还玩起了肥皂泡泡。师:洗完澡小动物变得怎么样了?

  (小动物们变干净了)小动物们洗完澡变干净了,他们又能一起完了真高兴。

  7. 小结:洗澡可以把我们皮肤上的细菌洗掉变得很干净。

  三、观看图示,了解洗澡方法

  1.师:小朋友,你们洗澡吗?什么时候洗澡?(身上出汗了、玩脏了要洗澡)

  2. 师:你是怎么洗澡的?请幼儿自己动手做一做,之后个别幼儿演示

  刚才我们小朋友洗澡只是直接就把身上搓下,我们洗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没有讲清楚,老师这里有五张图片分别表示:

  ①小朋友站在水龙头下冲水 ②洗澡涂沐浴露 ③小朋友在用浴球搓泡泡 ④洗完澡裹上浴巾

  3. 老师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从开始洗澡到洗完澡来排一排。

  幼儿自由操作,之后个别幼儿展示

  4.师:答案就在这里,小朋友看看和你一样吗?表扬自己。

  5.师:小朋友已经知道洗澡的顺序了,那我们一起来洗一洗澡吧。

  注意:先把水龙头打开,慢慢走进去,小心滑,把身体冲湿。

  小心不要把水弄眼睛里。

  6. 师:洗澡感觉怎么样?(很舒服)

  小朋友们都洗干净了,我们把身上的细菌都洗掉了。

  小朋友身上都香香的,你们闻闻看老师身上香不香?

  7.小结:小朋友真棒,今天都学会了洗澡,那今天晚上回家我们就可以自己洗澡了。

小班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知道书包的用途,认识上幼儿园所需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

  .喜欢唱歌曲,享受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上幼儿园用的物品,例如书包、书本、各种笔和笔盒。

  .歌曲《我上幼儿园》(歌曲及音乐欣赏磁带)。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 老师借用其中一名幼儿的书包,请其他幼儿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

  2. 幼儿观察书包上的园徽,读出印在书包上的幼儿园名称。

  3. 请书包的小主人打开书包,逐一拿出物品,说说各样物品的名称,并介绍它们的用途。

  4. 在认识书包里面的物品后,和幼儿共同讨论并学习整理书包里面物品的方法。

  5. 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书包要怎样背,并尝试学习背书包的正确方法。

  6. 老师协助全班幼儿背上书包,一起踏步唱歌曲:

  活动评价

  .能说出书包及其他上幼儿园所需的物品名称和用途。

  .能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孩子们平时喜欢玩纸球,但是光玩纸球内容太单调,于是我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体育器械“高尔夫球杆”。帮助幼儿对纸球的控制能力,因此设计此活动,使幼儿不再是单纯地滚纸球。

  【活动目标】

  1.练习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体育器械“高尔夫球杆”、纸球、小椅子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热身运动。

  2.教师先示范游戏玩法,然后 幼儿每人领一头小猪(纸球),用“高尔夫球杆”赶着小猪去散步。

  3. 启发幼儿想象,例如赶着小猪去郊游或者去……,使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更有趣味。

  4.游戏:送小猪回家:

  (1)小猪迷路了,请小朋友帮助小猪送回家,回家路程要走过一条弯曲的小路,还要经过一座小山。(用小椅子设置的障碍物)

  (2)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送小猪回家。

  (3)幼儿熟练游戏以后也可利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在短的时间内把小猪送回家。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纸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继续赶。另外,教师还可在幼儿熟练后增加难度,将“高尔夫球杆”换成纸棒赶小猪。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积极参与制作的兴趣。

  2、通过故事得知小猪的基本构造是用球形和水滴形组成的。

  3、能够认识一些常用色,用名字进行在一次的颜色认知。

  【活动重点】能选择适当的泡泡泥来表示画面内容。

  【活动难点】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小猪。

  【活动准备】

  泡泡泥,牙签,黑色笔,盘子,小猪吃西瓜图一套,西瓜地,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向家长解说课程说明及本次活动有关的注意事项,通过播放图片的方式让家长对泡泡泥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看到本学期幼儿制作出的一些作品。

  二、故事导入。

  1、从前有只小猪,它特别喜欢吃西瓜,于是,就种了一片西瓜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小猪完整图)

  2、提问:谁来到了西瓜地?

  3、教师逐一通过每个小猪的颜色来进行提问,这是谁?

  4、它的身体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是什么形状的?

  三、找出水滴形及球形。

  1、提问:小猪的那里不同?

  2、它们身上都用到了哪些形状?

  3、哪些地方都用到了水滴形?(出示图)

  4、球形有几个?水滴形有几个?大小一样吗?

  5、通过以上提问,让幼儿更加细致的了解到小猪的身体构造。

  四、操作活动。

  1、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小猪和西瓜的基本做法,制作出一只小猪一块西瓜,扎上鼻孔,画上瓜纹和瓜子。

  2、幼儿人手一块泡泡泥,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制作。

  (1)分析图

  (2)根据图进行分泥

  (3)独立完成制作

  五、亲子合作(大显身手)。

  1、在完成作品的基础上给小猪添加一些装饰品,让自己的小猪与众不同。(家长幼儿共同完成)

  例如:帽子围巾衣服领结头花

  2、将制作好的小猪展示在长有西瓜的作品盘里。

  六、结束部分。

  每组以小代表讲述本组的内容,幼儿互相欣赏学习。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愿意克服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聆听故事开头。

  提问:咪咪很胆小,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咪咪胆小的?(不敢自己出门,总是要妈妈陪)

  二、看图片完整倾听故事。

  1、猫哥哥和小伙伴不等咪咪就先走了。妈妈怎样鼓励咪咪自己出门去?(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小伙伴们)

  2、咪咪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帮助幼儿重点欣赏第九小节至最后,理解咪咪的心理活动变化)

  3、被萤火虫吓了一跳,心里想:一定是伙伴的眼睛;看见树叶上露珠映出的月亮光,心里想:一定是小伙伴躲在树上。

  4、咪咪走着走着,为什么会觉得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黑暗里到处是自己的伙伴)

  5、咪咪回家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他已经是只勇敢的小猫了?(它自己敢在黑夜里走路了)

  三、谈话:你怕黑吗?

  1、你敢一个人留在黑暗的房间或在黑暗的地方走路吗?

  2、你希望自己成为勇敢的孩子吗?怎样才是勇敢的孩子呢?

  3、引导幼儿回忆自身的事例进行讲述。

  附故事:勇敢的'咪咪

  咪咪是只胆子很小的猫,他的伙伴们都开始学捉老鼠了,他还不敢自己出门呢。

  “妈妈,你陪陪我,我怕!”咪咪常这样喊着。

  “这么胆小,怎么行呢?”猫妈妈和小伙伴们都很着急。

  突然,猫哥哥想出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大家。

  晚上,风儿轻轻地吹着,咪咪靠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

  “咪咪,快,快!”伙伴们冲进来,大声喊道:“山那边正开联欢会呢,我们都去。”说完,小伙伴们就走了。咪咪急了:“等等我呀。”可伙伴们都走远了。

  “你自己去吧,咪咪。”妈妈亲切地说:“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伙伴们的。”

  咪咪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了,他终于自己出门了。“呀,那是什么?”咪咪被一只萤火虫的亮光吓了一跳,“噢,一定是我的伙伴,一定是我伙伴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咪咪不怕了,又向前走。他不停地向四周望去,希望再碰到伙伴们。

  “嘻嘻,那儿有闪闪的亮光,一定是我的伙伴躲在树上呢!”咪咪笑着说。其实,那是树叶上的露珠映出的月亮光。

  咪咪想,我的伙伴们到处都有,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的。他走呀走,走到了山那边。可那儿冷冷清清的。“一定是来晚了。”咪咪只好往回走。回家的路上,咪咪一点都不害怕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勇敢的小猫了。

  回到家,咦,家里挤满了小伙伴。“哈,联欢会正在家里开呢。”咪咪高兴地喊着。猫哥哥把一束鲜花送给他,祝贺它变成一只勇敢的小猫。

小班教案 篇6

  一、目标

  1.区分动物的习性,认识词:小心、危险。

  2.有初步识字兴趣。

  二、准备

  各种不同习性的动物图和字、提示性的词句

  三、过程

  (一)区分习性,认汉字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一些动物为什么要用栏杆隔开?边上写着什么?

  2.读词:小心、危险。

  3.为什么要有“小心”、“危险”的标志?

  4.讲一讲哪些动物是凶猛的,会伤害小朋友和小动物的。

  5.如果你们发现有危险的动物,可是别人还没有发现,你们会怎么办?(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小心”、“危险”)

  6.平时你们看见写有“危险”或者“小心”的地方应该怎么样?

  7.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小朋友见到温顺的动物会怎样呢?

  (二)游戏:“去森林”

  1.交代规则:

  (1)出示提示牌,读一读(老虎来了“危险”——快快跑,看见狮子“小心”——不讲话,看见老狼“小心”——蹲下来,小鸡来了“安全”——做游戏,看见小鸭“安全”——轻轻走)

  (2)教师出示提示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带小朋友去户外花园环境中进行游戏。(要求小朋友边看指示牌边做动作)

  (三)延伸活动——“写汉字”有许多凶猛的动物,也有温顺的动物,可指示牌不够怎么办?

  (幼儿书写提示牌)

  四、提示与建议

  1.在户外游戏更有趣且空间大。

  2.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更投入地活动。

  3.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据孩子的识字量经常更换,增强孩子的兴趣。

  活动反思: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处理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防险、避险的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通过“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危险就在我们身边。一旦遇到危险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了三个重要的求助电话,并了解了使用的要求。然后通过讨论书中几种情境,使学生懂得了躲避危险及遇到危险后的自救方法。最后讨论两个典型事例,让他们明白了遇到危险要向人求救,求救的方法一是及时通知大人,二是使用三个求救电话。

  教学中,我适时补充了相关安全常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节课,我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了安全意识,接受了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准备:

  两只大小不一的熊,两顶大小不一的杯子,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蜂蜜罐子,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拿出一只黄色的大熊,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拿出一只色的小熊,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教师谈话:熊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我们是主人,客人来了主人应该泡茶给他喝对吗。大的杯子给谁喝呢?小的杯子给谁呢?

  3.教师谈话:熊最喜欢吃蜂蜜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蜂蜜罐子,大的送给谁,小的送给谁。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4.教师谈话: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大球给哪只熊玩,小球给哪只熊玩。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5.教师谈话:两只熊玩累了,老师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车送给哪只猫?

  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

小班教案 篇8

  纸杯花

  一、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进行均匀涂色。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涂色活动。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的纸杯花一个

  幼儿准备:纸杯、剪刀、蜡笔

  精神准备:让幼儿晚上回家观察纸杯。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杯花范例,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引起兴趣。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纸杯花的材料:“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鼓励学前儿童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2)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被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f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进行均匀的涂色。

  1)回忆对比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两半涂色,还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样的效果?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反馈幼儿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儿沿直线剪出花瓣。

  2)选择对比色进行涂色,涂色时要用力,有耐心。

  5.集体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将幼儿制作的纸杯花串起来,变成一个个花串,悬挂起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教案12-23

小班教案:音乐小班01-07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艺术灯笼教案总结-小班教案12-11

幼儿教案小班教案01-10

[小班水果歌教案]小班关于水果的教案12-11

关于小班学礼仪教案小班教案范本12-20

小班《敲门》教案01-18

玩水小班教案11-11

捞鱼小班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