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0 14:41:5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0篇)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的原因。

  【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借”说话,引入学习

  1、看老师写一个字“借”,认识吗?读三遍。

  2、平时你向谁借过什么,或者别人向你借过什么?(说话练习)

  3、那么你借过这个吗?板书“生日”。

  二、学文识字,朗读感悟

  1、(课件出示生字)和课文中的生字认识一下,会读的大声读,不会读的问问旁边的同学。

  2、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3、游戏:

  分苹果。巩固字音。

  给这些生字分分类。(前鼻音、后鼻音。)

  4、(课件出示)看谁说得多:

  放:放心 放松 ( )

  班:上班 班长 ( )

  正:正在 正常 ( )

  快:快乐 飞快 ( )

  5、现在,这些生字全跑到课文里去了,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拼拼音,争取把它读正确。

  6、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⑴ 自由读。

  ⑵ 其中这两句话特别长,谁来读:

  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给您!

  ⑶ 评议、区别:

  您──你:

  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示范组词,谁在来试试给“您”组词。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同桌互读:

  (介绍互读的方法:一个读第一段,另一个人认真听他读正确了没有,另一个读第二段,一个听,如此往复。)

  2、师巡回指导。

  3、齐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怪了,小云为什么要把生日借给妈妈?)

  5、从哪儿看出妈妈把生日给忘了。

  6、看图读句子: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

  ⑴ 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⑵ 齐读。

  妈妈笑着说:“我忘了。”

  ⑴ 妈妈真的忘了吗?

  ⑵ 妈妈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却把小朋友的生日记得牢牢,这说明了什么?

  板书:

  爱

  7、你们只发现了妈妈爱小云吗?你还发现了什么?从书上哪里看出来?

  8、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这么快乐的一天,小云却愿意借给妈妈,可见( )。

  9、那么小云会怎么说这段话,想象自己练习一下:

  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给您!

  指名读,齐读。

  10、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延伸

  你爱你的妈妈吗?你是怎么表达你对妈妈的爱的?

  五、课中操

  唱一唱《好妈妈》。

  六、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妈妈,写上一句最想说的话,悄悄地放在妈妈的枕头下。

  【板书设计】

  18、借生日

  爱

  妈妈──小云

  爱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导入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关于儿童的电视剧《少年大钦差》,不知道你们看没看,我特别喜欢陈文杰这个人物,他非常聪明。他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大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草)。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儿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对子,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一读?遇到困难怎么办?

  (拼音老师来帮忙,认真读,仔细看,在帮宝宝找伙伴。)

  学生轻声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字词

  1、精读

  师:刚才老师感觉有一些同学读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宝宝在捣乱,现在我们再把第一小节读一遍,边读边划出字宝宝,再用喜欢的方式学一学,同桌互相考一考。

  2、汇报:

  师:谁愿意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字宝宝。

  生读生字

  师:老师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宝宝。(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演示。(或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这里出现了2个生字,一起读一下。谁愿意把“雾”(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介绍给大家。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谁再介绍介绍“夏”(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书写时哪部分需要注意呢?

  (2)课件出示山水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幅画的景美不美?你能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绿水)读一读这句话并介绍“伴”。

  (3)第一小节的生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是不是能把第一小节读的更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课件出示图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看的出来这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蔬菜瓜果都丰收了,想不想亲自去采摘品尝一下。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采摘节吧!

  (1)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字宝宝

  (2)课件出示带词的图片(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读一读,去掉图片再读词,再去掉拼音看谁读的准。

  (3)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菜”和“芽”,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点,说说怎么记住它们,再说个词语。

  (4)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葡萄穿紫袍”,读一读这句话,给“穿”“紫”找个伙伴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师:现在我们和所有的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再读课文一定感觉轻松多了,愿不愿意读一读?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书读。

  中间休息:律动

  (四)巩固练习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刚才的词语再读一读。看屏幕(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么多词语谁读的又准确又响亮,就会有一只漂亮的蝴蝶来为他喝彩,谁愿意读?(生读)

  2.感情回读。

  词语读的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读的更好!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能在自读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梳理课文思路把握结构,通过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体会文章主旨和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自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故事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节选部分通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之间却意外获得成功的经过,告诉读者,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成就大业的道理。小说人物形象极其富有个性,生活气息浓厚,作者的生活积淀丰厚,故事贴近生活,人物贴近生活,情节安排巧妙,叙述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不少地方采用夸张手法,读来妙趣横生,叫人忍俊不禁时陷入思考,对于中学生很有现实意义。因此,这样的小说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课文,探求课文主旨,明白课文的主要创作意图,寓教与学,赏析文章与学会写作、怎样做人结合起来。

  三、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说,是一篇非讲读课文。内容贴近中学生生活,情节不复杂但是趣味横生,语言轻松幽默,主题鲜明深刻但不费解。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主要表现手法,学会自己欣赏小说语言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适合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而非详细分析,教师不宜过多讲解。

  四、课时数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既顽皮,又善良,对生

  活充满了幻想,喜欢新奇冒险生活的孩子,那么他的身上是否具有伟人的素质

  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评价)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立足课文,整体感知

  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教师指导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语气语调,并口述三次经历。

  1.复述交流:学生小组内互相复述,再全班交流

  2.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设计了一段贾里的日记,他与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起什么作用?

  明确:贾里的日记是对课文中贾里种种行为的一个总解释,正因为贾里对“伟人”的理解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才会用他的方式来进行"伟人形象"的塑造,才会有很多出现在他身上的、让人捧腹又不得不让人喜欢的趣事。设计贾里的日记并放在篇首,是为了增强角色的真实感。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班级内学生互评。)

  三、发散思维,探究主旨

  1、赛一赛,看谁辩得清(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指导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贾里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成立两大组,赞成贾里的作法是正方,不赞成贾里作法的是反方,双方开展辩论赛。

  要求:评委由班干部组成,最后要评出最佳辩手和最佳口才奖,最佳提问奖,辩论双方可互提问题,也可直接陈述意见。

  明确:正方的贾里:有成就伟人的志向;

  以大师风度律己;

  运动会上反对播放软绵绵的流行音乐,有正义感;

  在实施“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中,主动推荐自己,勇于实践;

  在处理破书事件中,主动拿破书,不怕吃亏。

  反方的贾里:为成就伟人不能把同学当敌人来恨,恨的对象定位错误;

  矮个风度与伟人风度不相联系,认识错误;

  对伟人的成就过程并不了解,只知道要“一鸣惊人”;

  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

  (教师适时点拨。)

  2、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教师指导语:从贾里的失败和成功经历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个不切实际,但有上

  进心,本质不错的人,那么你从贾里的故事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必须从小事做起,才能干成大事。

  (学生写下来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内部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直接导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演读,角色体验

  教师指导语:贾里个性十分鲜明,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又充满幼稚,容易一时冲动。下面请同学自读第三个打工计划,并编出舞台对白。

  要求:语言旁边要加上动作,神态,便于表演。

  (学生编好后,小组内修改,并挑一小组模拟演出,师生共评。)

  三、折读,妙点揣摩

  教师指导语:本文语言幽默诙谐,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文章思想内容,请你细细揣摩,找到语言上亮点。

  明确:

  例如:林晓梅这丫头最不欣赏进行曲,运动会上,她放的都是流行音乐,软绵绵的,运动员不打瞌睡就万幸。

  “万幸”一词略带夸张的口吻,对林晓梅作了讽刺。

  例如:如果说需要设计师他还心服口服,连剪个线头都不相信堂堂的贾里?他猛一下脱掉西装,抄起把剪刀,眼疾手快地几下消除了羽纱上的线头。

  幼稚、滑稽的动作使人感到贾里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

  例如:“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在贾里心中,似乎自己已是“大师”,羞与小儿为伍,懒得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极为幼稚,这就产生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妙趣横生。

  (品读精彩句子,体会作者笔下表现出来的轻喜剧效果。)

  (学生在书上圈勾画,做笔记,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内部学生互评。)

  四、写读,仿写片段

  教师指导语:作家描绘了贾里生活中的三个片断,记录了他点点滴滴的感受,你能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再依据贾里的性格,给文章再加一个实施伟人计划的片断呢?

  (学生仿写,交流,师生共评。)

  五、作业

  你有过成为伟人的梦想吗?你曾经计划过吗?请写出你的梦想和你的计划。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作家冰心及《繁星》、《春水》有关资料。

  一、导入本节

  (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荷叶红莲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人生路上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时看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冰心奶奶的这首《荷叶母亲》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深深的母爱。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冰心对童真的歌咏,以及对一切新生、初萌的自然事物的珍爱。冰心在她的《繁星》、《春水》里放情地赞美了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冰心奶奶那晶莹剔透的心灵,去了解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学生依据课外搜集向大家介绍作者。

  2、多媒体出示作家资料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名著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小说散文选》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学生介绍作品信息

  4、多媒体出示作品资料。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春水》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

  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三、赏析对母爱的歌颂

  1、《繁星》三三

  母亲啊!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歌颂了母爱。冰心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清澈的双眼去观察,用童真的态度去审视,才发现原来母亲和孩子是一体的,母亲是生命的源头,孩子是生命的派生,孩子的一切都得之于母亲。在母亲的怀里沉睡,飘荡无依的心灵才会得到安宁,得到休憩,“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会象安全的巢一样庇护她。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大胆、想象的奇妙和根深蒂固的母爱情怀。

  【感受与体会】母亲的怀抱是我们小时候温暖的港湾;长大了,我们依然离不开母爱的呵护,母亲的爱,依然是我们心中的风雨来临时的港湾。

  3、《繁星》八十

  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感受与体会】万缕柔丝,也是我对母亲的思念,纵然天涯海角,仍然忘不了母亲的斑斑白发.都说儿女是母亲的心尖肉,我们的肉身是母亲赐予的,精神又何尝不是?

  4、《繁星》七一

  这些事---【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感受与体会】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翱翔蓝天,不再需要母亲的护羽,但疲倦时,想到的始终是儿时母亲膝上撒欢的情景。《繁星》七二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教师总结】这是两篇颂扬母爱的诗歌,冰心笔下的母爱强调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体贴、理解,显露其人类固有的淳朴天性。而且这种"满蕴着温柔''的母爱,不是更多的正面刻画母亲形象,而是让读者察觉到许多情境,感想的背后,在"月明的园中'',在"藤萝的叶下'',在"母亲的膝上'',隐约存在着母亲的音容笑貌。这个母亲和蔼恩慈、温纯善良、体贴孩子、富有同情心,这位母亲不仅让诗人"苦忆'',也感动着千万的读者。

  四、延伸阅读。悟一悟《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泰戈尔的诗以灵巧自由活泼的形式和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而他爱自然、爱人类的博爱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冰心。赏析泰戈尔经典名句: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鸟儿愿为一片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1、学生诵读名著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讨论诗歌体裁

  五、课堂练习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词语的收集

  教学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xxx

  教学程序: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四、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六、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

  谈话: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

  2、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

  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出示:取乐放肆

  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

  出示:桅杆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

  提问:什么意思?

  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

  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

  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

  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

  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6、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

  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

  (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万分紧急等)

  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

  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

  1、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2、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

  3、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得救了。

  4、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

  (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

  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5、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处事冷静、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世界了。

  五、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提问: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课件导图)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

  2、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但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孩子理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

  3、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4、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5、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们说:孩子的冲动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我们要引以为戒。而水手们虽说与孩子很熟悉,就像我们同学之间,但开玩笑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会伤及性命。我更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像船长那样处事冷静果断的人。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②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同学们还记得圣诞节是怎么过的吗?请同学来分享经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给予树”。

  3.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这篇文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和对“给予树”这个题目的理解来把课文默读两遍。把文章当中不认识的生字及词语画出来。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课文生字,读一读,并组词。(教师用黑板出示指导朗读。)

  b.现在已经学完生字了,请学生把课文再读一遍。并告诉老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二、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

  2.师范写“矛、卡、仁”。

  2.品读金吉娅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师小结。

  把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三个部分,12,34,5.品悟最后一段话。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

  (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纯洁。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

  教师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8.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四、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母亲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1)首先发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妈妈为什么很生气?

  (2)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小结:妈妈的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最后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

  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六)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七)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八)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九)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1、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5、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十)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⒋总结全文。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小白船》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领略一下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五、教学结束:

  作业:

  《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正确认读9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感悟民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仔细聆听课文录音,畅谈自己的所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多种形式,熟读诗歌;大胆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多方互动,解决问题,深入感悟诗歌内容;形式多样,感情诵读,赞美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莲人的快乐;邀请家长参与,亲身实践,亲自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合作探究,识记、学写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江南,激发孩子们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

  2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策略方法:

  播放课文录音,鼓励孩子们仔细倾听,畅谈所得,促使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大致内容;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引领他们在问题解决中感悟诗歌内容,体味江南水乡的'秀美以及人们劳动时的快乐;提供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优美乐曲,促使孩子们很好的诠释出江南的美景,采莲的欢愉!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一起,亲身实践,亲自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写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曲、中间、东南西北”等词句的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计算机课件(荷花、荷叶、莲蓬图);

  5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乐曲。

  教学设计:

  一、录音美读,畅谈所知,引入课题。

  师: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歌,听完后,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听懂的内容最多。(播放课文录音)

  生听,边听边想。

  全班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自己听录音,就能听懂这么多的内容,你们可真了不起!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首写江南采莲时的景色的诗。师边说边板书:江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生齐读课题。

  二、熟读诗歌,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诗歌。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指名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自由读。

  5、小组读。

  (二)小组合作,认读词句。

  1、师出示写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曲、中间、东南西北”等词句的小黑板。

  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句。

  2、师检查词句的认读情况。

  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师检查识字情况,并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

  三、质疑问难,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课件映示荷花、荷叶、莲蓬图,看图描述“荷叶怎么样”,以理解“田田”的含义)

  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

  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

  其四,采莲的人们的心情如何?(结合美丽漂亮的荷花、鲜嫩碧绿的荷叶、风满硕大的莲蓬、在荷叶间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鱼来谈)

  3、假如,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了美丽的江南,亲眼看到了这种景象,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除了这些问题,其余的问题也可以提。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感情诵读,体味其情。

  1、依据自己的理解,看图,自由感情诵读,可以边读边加动作(尤其是东、西、南、北等几个方向的指示)。

  2、指名配乐感情诵读。

  3、全班配乐感情诵读。

  五、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东、西、南、北”四个字的笔画、笔顺。

  2、全班交流。

  3、讨论:“东、西、南、北”四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六、课外实践,明辨方向。

  1、利用早晨晨练的时间,面向太阳,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邀请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2、将亲身实践所得的结果,填写在书中。

  3、全班交流。

  听课文录音,畅谈自己的所得,既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锻炼他们的听力;又能使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大致内容。同时,加之教师热情洋溢的激励,促使孩子们信心十足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既有助于认读、巩固识字,又有助于对方位的感性认知。

  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师生共同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领孩子们在问题解决中感悟诗歌内容,体味江南水乡的秀美以及人们劳动的快乐。

  面对真实的画面,聆听着教师亲切的话语,孩子们定会身临其境地去欣赏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莲人的欢乐!

  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配以优美的乐曲,加上个性化的动作,孩子们一定会很好的诠释出江南的美景,采莲的欢愉!

  分辨“左、右、东、西、南、北”等,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辨清楚的。因此,邀请家长参与,亲身实践,亲自分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材解读: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 24、望月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 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 娥眉 瞳仁

  镀 比喻 船舱

  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 ,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 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 抄写词语

  3、 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

  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齐读

  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

  (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

  (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5、指导读诗,背诵。

  6、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齐读,有感情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是呀,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三、课堂小节

  读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中交流。)

  师: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 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月夜的景色是美丽的,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这一堂可我们继续学习《望月》。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积累了许多的诗句。我们能和他比一比吗?谁也能来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

  过渡:

  小外甥是好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不仅体现在他积累了许多的古诗文,他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通过讨论引导感受到:小外甥的想象很奇特,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即新鲜,又十分自然贴切。“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闭上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又圆又亮,这是月亮睁大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半闭半睁,有时侯月亮眯成一条缝……还富有童趣,月亮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是羡慕我们人间的美好生活吧!

  (3)指导朗读课文之中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

  2、指名继续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1)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2)指名朗读上述句子,可以先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板书:爱幻想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品读第四段

  (一)齐读课文。

  师: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何感想?

  (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二)让我们也一起和作者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夜,去展开丰富的幻想吧。

  1、播放课文完整的配乐朗诵,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就在甲板上,沐浴着月光。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许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你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 现在请你把你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吗?

  五、布置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用几个句子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3-02

语文海的教案02-10

语文《匆匆》教案02-11

语文《翠鸟》教案02-09

语文《孟子》教案02-13

语文《赶海》教案03-02

语文精品教案02-23

语文《画风》教案02-20

语文《观潮》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