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0-25 11:40:43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范文八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由来

  我们班在科学区进行了制作泡泡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不但每天都制作,还把自己制作的泡泡液带到户外玩儿。一次在户外吹泡泡的时候,一个孩子正吹着泡泡玩儿呢,另一个孩子随着泡泡破裂发出“啪啪”的声音。其他孩子觉得有趣也加入进来。孩子们一边戳破泡泡,嘴里一边发出各种声响,声音此起彼伏,异常好听。孩子们越玩越兴奋,也邀请我一起游戏。我发现声音的美妙真是无处不在,孩子们的想象也是无处不在。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泡泡交响乐。

  活动目标

  1.对音乐感兴趣并喜欢参与活动,乐意与他人分享经验,体会合作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配伴奏。

  3.培养幼儿会看指挥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创作交响乐配伴奏。

  2.引导幼儿感受、表现并尝试配合演奏。

  策略:每个游戏活动和环节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活动目标都是递进式地展开,有利于幼儿理解目标。

  活动难点

  幼儿在创作时如何运用节奏型。

  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图谱的辅助作用,让幼儿明确目标并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所需的磁带和光盘、乐器(摇铃、三角铁、音砖、手鼓)。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收放乐器的习惯;知道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会倾听的习惯,主动演唱的能力,会看指挥的能力,能看懂、听懂教师指令的能力。

  3.活动用时:50分钟以内

  活动过程

  1.进教室:《我们是快乐的泡泡》2分钟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进教室的音乐和后面主题活动中的音乐是一致的。同时幼儿对泡泡的模仿、表现,也对之后的主题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舞蹈的形式教师赋予幼儿一定的活动角色,并引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和着音乐摆出不同的泡泡造型在教室中任意穿行,音乐间隙的时候泡泡破掉并静止,摆造型,重复表现。

  2.发音练习:《泡泡歌》5分钟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必要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幼儿听音,模唱,并能主动演唱。)

  集体问好:有节奏地问好,变换不同的节奏型进行问好,同时进行。

  教师先问:小泡泡你好,小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幼儿唱:大泡泡你好,大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分别问好:拿出指挥木偶,选择个别幼儿进行问好。

  3.歌曲《泡泡之歌》5分钟

  通过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认识每一个泡泡,激发幼儿表现以及在众人面前演唱的欲望。

  4.辨音活动:《泡泡的礼物》8分钟

  (让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听辨乐器的不同音质,同时也是复习乐器的名称和乐器的演奏方法,为之后的主题活动做铺垫。让幼儿学会描述这些音响效果。)

  首先让幼儿复习每一种乐器的名称并请幼儿听辨乐器发出的声音。

  听辨游戏:先选择三种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让幼儿对乐器的音响进行分辨。

  先单个听辨:教师分别让乐器发出声响,让幼儿听辨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演示。

  然后两个乐器先后发出声音,让幼儿听辨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能说出谁先谁后,并进行演示。

  加大难度再进行单个音的听辨:不只听出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还要模仿出教师打击出的简单节奏型。

  然后进行两个乐器的听辨。让幼儿听辨出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说出谁先谁后,模仿出打击的节奏型,并进行演示。

  机动环节:两个乐器一起出声进行听辨,同时也出现简单的节奏型。这时候可以出现手鼓。

  5.活动主题:《泡泡交响乐》25分钟左右

  每人领一个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

  拿同样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

  自行尝试,然后把乐器放在地上。

  指挥游戏:教师吹泡泡,孩子们敲击自己的乐器,直到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并敲击,直到“认领”的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泡泡,当泡泡吹出的时候乐器不发出声音,当泡泡破的时候乐器发出一声。

  游戏结束后,把乐器收回。

  指挥音乐:《泡泡雨交响曲》

  创设泡泡雨的环境:我们是快乐的泡泡。我们轻轻飞舞,我们唱歌跳舞,我飞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泡泡雨。泡泡雨落到了地上,发出了美妙的声响,奏出了奇妙的交响曲。

  提问:你们都听到哪些声音?是泡泡雨在什么情形下发出来的?你觉得泡泡雨交响曲是什么样的?还会有哪些声音?

  泡泡们,咱们也创作一首泡泡雨交响曲吧!

  请幼儿听音乐,六人一组,自愿分成三组。

  分好后提示:你认为的泡泡雨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用什么发出来的?怎样配合?

  商讨怎样演奏。

  请幼儿选乐器或物品进行创作。

  创作后分组进行演示、分享。

  结束后收乐器或物品。

  游戏:泡泡在一起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并尝试用这些自然音响表现。

  幼儿听两段体,慢的地方幼儿和着音乐做泡泡的动作,快的地方幼儿找身边的物品进行演奏。

  6.泡泡舞5分钟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多样性和组合性。

  7.结束

  幼儿感受音乐,做精灵舞游戏,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以感受、体验的形式进行的:进入教室发音部分的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对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体验和复习,也为之后的主题游戏提供了形式上的辅助;听音部分是关键,它有助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声音的描述、理解以及转换;之后的游戏和泡泡舞也都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巩固音乐。

  整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音乐常规要求有三点:观察、倾听、理解要求;活跃、放松、不束缚的规则;音乐、手势、指令合而为一的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我不要求幼儿的坐姿,孩子们可以趴着、靠着、盘腿坐……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就可以了。环环相扣的活动,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常规,幼儿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就可以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最后一点感悟是:技能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感受、表现才是音乐的宗旨,音乐技能是辅助幼儿感知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抒情、柔和的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雪花》

  活动过程:

  一、练声:火车开来了(根据歌词,用由轻到响的声音来练声,学习控制声音的轻响)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火 车 开 来 了 呜 呜 呜 呜呜(响)

  火 车 开 走 了 呜 呜 呜 呜呜(轻)

  引导语:火车从远处开来了,经过我们身边又开向新的目的地,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感觉到呢?

  二、学唱歌曲《雪花》(感受歌曲抒情、柔和的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雪花是什么样的?

  谁种的雪花呢?

  小结:冬天来了,晶莹的雪花飘落下来了。

  2、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柔和的旋律。

  提问: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

  小结:小雪花非常轻柔,飘飘洒洒地来了。

  3、幼儿学唱歌曲

  ①幼儿跟唱歌曲

  ②集体、分组唱歌曲

  ③教师将同一首歌曲用雄壮的和柔和的感觉弹奏钢琴,让幼儿进行比较

  提问:哪种曲调觉得像小雪花飘落的感觉呢?为什么?

  引导语:那我们用轻轻地,柔和的声音再来唱一遍歌曲吧。

  三、表现歌曲(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引导语:小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

  1、播放录音,幼儿互相交流模拟雪花飘在天空忽上忽下的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做小雪花飘落的动作,有的轻轻地挥舞双臂转圈,有的手指张开上下抖动,有的身体高高低低地上下起落,也有的飘落在地上。

  小结:小雪花从天上慢慢地飘落,所以我们跟随音乐的动作也要慢些。

  2、跟着录音表现歌曲(注意幼儿模仿雪花飘落的情态)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律动《猪八戒吃西瓜》中的各个动作,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来进一步感受律动的旋律,体验活动的快乐,鼓励幼儿创编其它动作,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目标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所以目标定是:

  1、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各个动作。

  2、继续让幼儿感受律动的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3、鼓励幼儿创编自己的动作。

  三、说活动准备

  1、电子琴一架。

  2、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四、说活动重难点

  练习各个动作。

  五、说教法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示范、演示、练习等教法。

  六、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模仿、表演等学法。

  七、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复习一下律动《猪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动作。

  (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回想 猪八戒吃西瓜的动作。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2、老师,再逐一出示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引导幼儿练习各个动作,较难的动作可以多演示多练习))

  3、师生共同练习。

  (1)节拍练习

  (2)音符练习

  (3)音乐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发现做起来有困难的孩子要及时的给与帮助和鼓励)

  4、集体、分组、单个练习。

  (要多鼓励勇于表现者,并注意引导个别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

  5、检测所学效果。

  (奖好鼓差)

  (三)结束部分

  这节课我们共同练习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动作,但是小朋友们千万不敢学习猪八戒乱扔瓜皮的行为,一定要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八、说教学延伸

  下课以后,我们再创编一下猪八戒吃西瓜的其它动作,再上课时展示一下那个小朋友想象的动作最多。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辨音级上行、下行的能力。

  2、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喵喵……”(小花猫)

  小花猫可喜欢交朋友了,你们想和小花猫交朋友吗?(想)

  那快过来和我一起玩吧,咱们一起说个儿歌好不好?(一只小花猫,聪明又勤劳,喵喵,聪明又勤劳)站着说用高音说。第二遍蹲着说用低声:第三遍站着说用高声。

  嘘,你们听谁来了(老鼠)

  这个可恶的小老鼠,老是偷吃粮食,还总是跑来跑去,可烦人了,你们听小老鼠跑到哪里去了。(上行音阶)再听(下行音阶)

  待会儿我们去捉老鼠好不好?(好)但是在捉老鼠之前我们得先练好本领,要知道她的去向才能捉住它们。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当老鼠的卧底,混进老鼠中间,来熟悉一下它的作案情况,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用身体动作表示出来,它跑哪去了,是跑上还是跑下。如果是下行音阶同样也是用动作表示出来。……

  你们的耳朵真灵,我想呆会儿我们就可以捉了。下面请一些小朋友先当老鼠,谁来……小老鼠们你们听好了,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应该跑向哪里躲起来(高房子),如果是下行音阶你们要躲哪里去呢?

  而小花猫们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里了(高房子),相反,当你们听到下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里了(低房子),如果听到(教师就在C调高音I或低音上1的主三和弦商弹了三遍)就是捉老鼠的信号,你们就可以转身去捉,捉之前千万要听清老鼠在那个房里,看那只小猫最聪明,捉的老鼠最多,明白了吗?

  好,那咱们在捉之前先唱一首歌,鼓一鼓劲儿。“一只小花猫……”小花猫转过身,听仔细,小老鼠们你们也要小心了。……(玩)

  交换一下……

  小朋友表现得真不错,都抓到了老鼠,小花猫特别高兴交了你们这些能干的好朋友,咱们一起来庆祝吧!唱:一只小……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顺序记忆歌词,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

  3、通过演唱歌曲,懂得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借助图谱顺序记忆歌词。

  活动难点: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认识小蜜蜂。

  2、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春天歌》,引入主题。

  1、教师模仿蜜蜂的叫声,创设情境。

  师:嗡嗡嗡,嗡嗡嗡,你们猜猜我是谁?

  2、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 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教师将相应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如果幼儿没有听出全部歌词,教师再次范唱歌曲)

  2、幼儿看图谱,学说歌词。

  3、根据音乐学说歌词一遍。

  4、根据音乐哼唱歌词。

  5、幼儿跟音乐初步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师: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小蜜蜂劳动时心情呢?我们要用愉悦的心情去歌唱赞美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

  师:现在呀,你们就是一群小蜜蜂,想和我一起去花园里采蜜吗?小蜜蜂会怎么到花园里去呢?又是怎么采蜜的呢?我们一起去花园采蜜吧!来舞起来吧!看谁的舞蹈跳的最好。

  1、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2、边唱边表演。

  四、 结束部分。

  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教育幼儿要爱护小蜜蜂,要像小蜜蜂一样不懒惰,爱学习,爱劳动,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名称:艺术——中班新授歌曲“小树苗呀快长大”设计意图:歌曲《小树苗呀快长大》以其活泼欢快的旋律、幽默有趣的象声词深受幼儿喜欢,同时还蕴含着小树苗的生长的科学知识,因此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艺术、科学有机整合,以期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达到在理解粗浅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艺术中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树苗,知道种树是为了美化环境。

  2.能正确演唱象声词,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引导幼儿初步根据歌曲的内容,学习创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 钢琴、录音机。

  2.知识准备:对秋季特征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唱出欢快的情绪,象声词要唱准确.

  难点分析:了解3月12日是植树节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进教室《嘀哩嘀哩》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娃娃,让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唱着向他们问好,好吗?

  3.象声词游戏:我们最爱玩游戏了,来,做游戏!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劈啪劈啪啪;这是娃娃小鼓,咚咚咚咚咚,这是娃娃小喇叭,哒哒哒哒哒。这些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叫做象声词。老师考考你们,你能猜出它们的象声词是什么吗?请看大屏幕!

  4.利用课件,重难点突破:这是谁?小雨点什么声音?(滴答滴答答)小青蛙的象声词?(咕呱咕呱呱)小朋友一定很奇怪,小树苗怎么会有声音呢?小树苗喝饱了水高兴的笑出声音了,什么声音?(哈哈哈哈哈)小朋友踩水什么声音?(劈啪劈啪啪)

  引导幼儿知道那些是象声词?什么是象声词?

  二、展开

  1.出示有关天春天大自然景色的画面课件,引起兴趣:

  师:在花瓣飞舞、柳叶飘扬的季节里,春姑娘也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旁,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许多变化,你能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一下吗?(生:花儿露出了笑脸,草儿伸直了懒腰,冬眠的动物醒了,小青蛙唱着歌,春天还常常听到打雷声,常下小雨)

  放课件,“你瞧,春姑娘还会变魔术呢,她来到了┅┅春姑娘还带来了许多它的好伙伴,,你瞧,他们是谁?请看大屏幕

  2.理解歌词,创编歌词。

  (1)问:它们是谁?正在做什么?我们试着用儿歌的语言编一编好吗?

  (2)朗诵歌词:你们说的真好听 ,咱们完整说一说。

  3.学习演唱歌曲。

  (1)播放歌曲《小树苗呀快长大》(放声音—数10下—打图象):“下雨谁最高兴?小树苗迫不及待的给大家唱歌了,名字叫《小树苗呀快长大》想不想听?”

  (2)幼儿轻声跟唱。“好不好听?你想不想唱?”

  (3)分析情感。“这么美的春天这么及时的春雨,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情演唱呢?” (树苗喝水多,快乐)

  (4)完整歌曲两遍。

  4.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1)有的小朋友都边唱边加动作了,你想不想表演?小雨点从哪来?小青蛙张着大嘴巴?小树苗怎样长?

  (2)集体表演两遍。

  (3)个别表演。春姑娘喜欢小树苗,为它送来了春雨,你喜不喜欢小树苗,为什么?(提供木材资源,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怎样爱护它?(不去摇,多浇水)谁愿当小树苗的好朋友?

  三、延伸活动

  1.放松活动:春天真是一个好季节,让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春天还有那些美景?放课件《梁祝》教师语言描述:春天到了,春分温柔地吹着,花儿开了,蝴蝶飞到了花丛里,闻一闻谁的花儿最香?变成小蝴蝶飞出教室。

  2.出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妈妈您歇歇吧》,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妈妈您歇歇吧,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重难点:歌曲节奏的学习;创编歌曲歌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动画。

  2.师:动画视频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3.小朋友们回答:小喜鹊在筑巢,小蜜蜂在采蜜。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它们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创造的?(劳动)

  二、新课教学:

  1.学习主要的四个乐句

  教师:爱劳动的孩子人人夸。

  那老师请你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自己会做那些事情?出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图片。并按节奏朗读:

  (1)自己穿衣服呀(2)自己穿鞋袜呀

  (3)自己叠被子呀(4)自己梳头发呀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并通过模唱学习四句歌词。

  3.初听范唱。

  4.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注意纠正幼儿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5.师唱前面,学生填后面的歌词。(来两遍)

  6.师幼对换。

  7.演唱并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或多个扮演孩子,老师做相应的语言的提示等等)

  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妈妈做事情,好不好?

  幼儿边演唱,边自发地做动作,一起来。

  三、创编歌词。

  1.除了这些劳动,你还可以帮妈妈做那些事情呢?请你用

  自 己 穿 衣 ┃服 呀 ┃这样的节奏说出来。(用节奏接龙的方法)

  生:自 己 梳 梳┃头呀┃自 己 洗 洗 ┃ 脸呀┃ 自 己 擦 桌┃子呀┃自 己 扫 扫 ┃ 地呀┃ 老师注意修正学生在创编歌词中的节奏

  2.看老师怎么来编的,

  3.请几个创编歌词的小朋友上来,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你们的歌词。

  4.选择几个小朋友的创编歌词(表演动作简单形象的)来集体演唱、表演。(不规定动作,请小朋友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来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教育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与慢,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幼儿能够根据生活已有经验按歌词创编出动作。

  3、初步了解节奏型:

  二、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生活环节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熟悉主要旋律。

  2、物质准备:音乐谱表若干、乐器若干、操作材料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幼儿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戴头饰)

  (二)师生问好:

  X x / x x//

  小 朋 友 好

  李 老 师 好

  (三)节奏练习:

  打 气 气 气 放 炮 嘭 嘭

  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四)教师谈话理解音乐内容: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幸福拍手歌》,认真听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里都表演什么动作了?(幼儿回答问题)

  2、请你再听一遍音乐,然后说说你觉得哪儿快些、哪儿慢些,你可以用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

  (五)出示节奏谱,幼儿练习:

  1、再听一遍音乐,你哪儿看懂了?(幼儿回答)

  2、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幼儿回答)

  (00)这怎么办呀?跟着老师打打拍子。

  3、幼儿听音乐点画出自己的节奏谱。

  (六)活动延伸: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七)听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的音乐教案04-20

中班音乐教案01-29

中班音乐的教案01-13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加油中班音乐01-10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天鹅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猜谜歌01-21

中班音乐《会飞的音乐》教案02-19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奥尔夫音乐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