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0-25 11:23:10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锦集5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乐曲简谱。

  一、 谈谈我的好朋友。

  1、教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二、欣赏歌曲《找朋友》。

  1、教师弹奏音乐:“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知道叫什么名字?”

  2、幼儿跟唱歌曲:“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给好朋友听吧!”

  3、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呢?”

  2、教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

  3、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找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3、教师连续弹奏音乐,提醒幼儿交换舞伴表演。

  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

  “今天我门就来学习跳这个舞蹈,看看这个舞蹈是怎么跳的?老师问:“找朋友先做什么动作?”(边走边拍手)“找到朋友说了什么?”(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叫××)“介绍好名字做什么?”(敬个礼握握手)“他们说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说出教师做出。

  老师师示范第二遍。老师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放慢速度试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幼儿用高兴的动作边跳边告诉别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跳。老师找一个朋友跳 找四个朋友跳 找八个朋友跳逐渐扩大到全班。

  全班练习跳两遍,老师用语言提示二遍,帮助哟额掌握舞蹈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熟悉游戏《找蛋》的乐曲旋律,练习随着音乐节奏两小节做找蛋动作一次。

  2. 初步了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三个、蛋若干个、篮子若干只、《找蛋》音乐磁带、节奏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 激发幼儿兴趣。

  1. 师:母鸡妈妈生了许多蛋,真开心!今天,母鸡妈妈邀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小朋友我们出发吧!

  2.幼儿听《找蛋》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进活动室。

  3.要求:每两小节做一个动作。前一小节做小跑步,后一小节头左右摇晃各一次。

  二、幼儿学念儿歌。

  1.母鸡出场和小朋友互相问好。

  2. 听,母鸡妈妈在说什么呢?(扮演母鸡的老师来念儿歌)

  3. 母鸡除了咯咯咯咯哒的叫,还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4.引导个别幼儿用儿歌中完整的话语来讲述。

  5.集体念儿歌一遍。

  三、初步学习音乐游戏。

  (一) 初步了解游戏玩法

  1.师:母鸡妈妈,你生了这么多的蛋,我们和你玩个《找蛋》的游戏吧?

  母鸡:好啊!小朋友我们一起做游戏。

  2.两位老师扮演分蛋者与找蛋者表演游戏一遍。

  (1)师:我做藏蛋的人。母鸡妈妈,我藏蛋的时候,你要一边闭上眼睛,一边念儿歌,不能偷看哦。(老师与鸡妈妈互动)

  (2)小朋友我要藏蛋了,请你们把手伸到背后去,小手张开,然后和鸡妈妈一起念儿歌,谁念得好听我就把蛋放在谁的小手上。可千万不要给鸡妈妈看到哦!

  (3)幼儿和鸡妈妈一起念儿歌,老师扮演藏蛋者藏鸡蛋。

  (4)母鸡等小朋友念完儿歌,马上睁开眼睛。

  母鸡:我要找蛋了,我的手点到你,如果你的手里有蛋,就把蛋拿出来,如果没有蛋也要把两只手都伸出来,让我看一下。

  3.播放音乐,母鸡随着音乐两小节找蛋一次。

  (1)刚才母鸡妈妈是怎么找蛋的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2)那母鸡妈妈到底是怎么找蛋的,我们再来看一遍。

  (3)母鸡跟着音乐空手再表演一次。

  师:小朋友说母鸡妈妈是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篮子里,再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篮子里。到底是不是这样呀,我们听听音乐。

  (4)教师和幼儿听音乐一边,教师跟着音乐做动作。

  (5)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真的是这样的,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看哪里是母鸡在跑呀?哦有鸡爪的地方就是表示母鸡在跑,我们来数数,母鸡跑了几步?

  哪里是母鸡在找蛋呀?

  (6)师哼旋律带领幼儿做一遍(小朋友,我们跟着音乐旋律学一遍)

  (7)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一次(小朋友已经会做了,那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看。)

  (8)老师指着图谱,请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朋友真能干,都会做了,那这次老师不做,请小朋友们来做一遍。)

  (9)母鸡找蛋的时候,点到的小朋友要干什么的?把手伸出来的。

  那下面我来做母鸡,我点到你,你要把手伸出来。(跟着音乐试一遍,根据幼儿的表现,可以练习两遍)

  (二)幼儿尝试进行游戏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了,我们可以一起玩游戏了,小朋友站到圆圈上来,老师来扮演母鸡,请一位小朋友来藏蛋。

  1.请一幼儿扮演藏蛋者,老师扮演母鸡做游戏一遍。

  师:小朋友们的手伸得太慢了,有几个小朋友指着他都不把手伸出来,这可不行。母鸡的蛋没全部找到,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做母鸡,帮我一起找。

  2.请一位小朋友扮演母鸡和老师比赛做游戏一遍。比比谁找的蛋多。

  3.请两位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鸡,比比谁的蛋多。

  4.教师讲评游戏不足的地方,幼儿练习。

  5 . 最后请两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鸡,再比赛一次。

  四、游戏结束。

  1.师:母鸡的蛋都找到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回家了,向母鸡说"再见"

  2.幼儿听音乐以每两小节做重复动作的形式退场。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乐器游戏,训练幼儿的听辩能力。

  2.让幼儿通过律动来了解音乐的曲式。

  活动准备:

  音乐《拨弦波尔卡》,手鼓、三角铁、响棒的乐器及其卡片。

  活动过程:

  1.乐器游戏,带入英文。

  (1)教师取三种乐器(手鼓、三角铁、响棒)并做简单的介绍。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教师敲奏,请幼儿听并说出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带入英文,教师问:"what do you hear?"让幼儿进行回答。

  (4)给幼儿三张乐器卡片(手鼓、三角铁、响棒),教师敲任一种乐器,让幼儿排出该卡片。

  (5)教师同时敲两种乐器,让幼儿排出卡片。

  2. 了解音乐的曲式。

  (1)让幼儿跟随教师听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在律动时,就用不同的舞动方式来呈现各个乐段。)

  (2)教师提问:"我们刚刚做了几种动作啊?"对律动动作进行小结,引出aba曲式。

  (3)在黑板上画出aba的图谱,让幼儿了解,并带领全体幼儿根据图谱做律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幼儿事先了解了风的特性、学习包。

  重点难点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

  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目标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

  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认真听,猜猜是什么。"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2.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初步感受优美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有关风儿的歌,大家认真听听,歌曲里唱的风儿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拍肩的动作来感受"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4.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

  重点引导幼儿学唱结尾处,可通过语言、手势、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唱准休止符。

  5.幼儿会唱之后,请幼儿边唱边表演风吹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我这样表现——课题生成: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节奏:声音的节奏、建筑的节奏……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较之小班已有了一定提高。但在音乐表现时,仍出现形式单一,甚至节奏不准究其原因是经验的缺乏和音乐节奏的敏感性较差。引导能们生活中已有的节奏与他们接触到的音乐节奏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动作表现这些节奏,可以较好地提高他们音乐敏感性及表现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在幼儿学习经验的状态存在的,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这也正如皮亚茶理论: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在与客观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经验。因此,我试图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创设一个适宜幼儿现在的环境,从而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表现节奏、表现自我。

  我这样表现——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身对节奏的感知。

  2、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并在观察、模仿同学方式中丰富自身经验。

  3.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表现兴趣和表现自己的欲望。

  我这样表现——活动准备:

  1、行过"找一找有节奏的声音和现象"的活动。几种常见二、四拍节奏型有初步的认识,熟悉《杨柳青》

  2、录音机、《杨柳青》等音乐磁带。

  3、创设供幼儿表现节奏用的环境。提供材料:扣若干,锅、碗、盆、筷若干、雪碧瓶、易拉罐若干,搓衣板,彩带装等。

  我这样表现——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人音乐游戏。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美丽的春天快要过去了,自己的舞蹈来表现春天吧!"播放ABA段式音乐,师幼随着音乐做游戏,老师告诉幼儿:

  "一粒一粒的种子,静静地躺在泥土中。春风吹,慢慢地慢慢地发芽了,长出叶子了,长成小苗了,开出一朵一朵的小花。"(A段)"小花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呀!这个世界好美它们高兴地跳起舞来。"(B段)"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小花们有些累了。它们慢慢地闭起了花叶,在温柔的月光中静静地休息了。"(A段)2、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现象。

  (1)师幼讨论: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幼儿认识到声音有节奏才好听。

  (2)引导幼儿回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

  教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谁能告诉: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3、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多种方式去表现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的教案01-13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01-29

中班的音乐教案04-20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加油中班音乐01-10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天鹅教案06-17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奥尔夫音乐01-13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猜谜歌》01-16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猜谜歌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