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0-27 11:23:45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8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昆虫音乐会》教学挂图、音乐CD。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森林里面要举办一场隆重的昆虫音乐会,有很多昆虫都要来参加,你觉得会有哪些昆虫会来呢?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1)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2)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3)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XXXXXX︳XX- - -︳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3)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4)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 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 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

  1、教师:晚上,天上有什么呀?

  2、教师: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3、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教师: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5、教师: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这些脚印一样吗?代表什么意思?

  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傣族人能歌善舞。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2、日常渗透:迁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观察图示、标志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应用图示和标志的能力。在健康活动中,可以带幼儿玩“踩影子”体育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情境教学。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们睡觉的情景,听音乐旋律摸孩子的头和做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提升孩子进入活动的兴趣。我启发孩子们认真听,通过出示字卡,激发幼儿记忆歌词,从而激起他们想学下去的强烈愿望。

  小百科: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2、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在唱歌曲的同时手指能够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活动前做手指游戏“大拇哥”,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结束后,做手指操,教师喊节拍,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小朋友们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里面就有几个和我们的手指差不多的小人人,——七个小矮人,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三个小矮人,一共有十个小矮人来我们班唱歌,跳舞,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这十个小矮人一起跳舞,唱歌?老师把十个小矮人请出来。(老师来演唱《十个小矮人》的儿歌。

  二、听一听 唱一唱1、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来享受歌曲带来的音乐形象。

  2、让小朋友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唱,理解歌词。

  三、感受音乐的节奏1、教师示范表演手指游戏,幼儿全部扮演小矮人,欣赏教师表演。

  2、幼儿听音乐拍节奏,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教师带领下,按照歌词中一到十的顺序做相应的手指动作,并且可以完整的唱下歌曲。

  四、节奏与动作的协调性两手握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着音乐弯曲(一拍),伸直(一拍),然后接着数。

  活动熟悉后,可要求幼儿闭着眼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1、每位幼儿一种乐器,让幼儿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2、语言:教师带感情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幼儿认真听,并且使幼儿可以口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附儿歌:十个小矮人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七个八个九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

  活动反思:

  《十个小矮人》这首歌曲是午间操的'音乐,对于我们班级的小伴侣来说是耳熟能详,因此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玩音乐游戏上,从而培养幼儿能听辨音区的崎岖,并能用举措表现。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热情与乐趣,并能激发出创新游戏的火花,可以说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2、能有兴趣的用动作、表情表现自己高兴时的样子,并尝试创编。

  活动准备:高兴的表情面具一个、音乐磁带及用于比较选择的其他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面具

  1、出示面具。"看看这个孩子,他是什么表情?"(高兴、快乐)

  2、"你从哪里看出他很高兴?"(嘴巴往上翘,眼睛眯成线,眉毛弯弯)

  二、熟悉音乐

  1、"我这里有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哪一段更能表现高兴的心情?"

  2、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一遍,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是啊,这段音乐听上去很跳跃、很轻松。让人感觉很高兴。"

  三、熟悉歌曲

  1、完整倾听歌曲,说歌曲中的我高兴时做什么了?

  2、边听歌曲边随音乐打节奏拍手。

  四、学唱歌曲

  1、带领幼儿轻声跟唱,或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幼儿随教师一起轻唱数遍。

  五、尝试创编

  1、你高兴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做什么?

  2、引导幼儿分组讨论,鼓励幼儿把自己高兴时的动作创遍到歌里。

  3、请幼儿分组表演,鼓励其他幼儿跟着一起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中班音乐:

  冬季健身会

  设计思路:

  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刺骨的寒风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冬季的脚步。大家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戴起了手套、帽子和围巾。低温让他们缩手缩脚不愿意动弹。公园小区里那些聚集在一起游戏的同伴也躲进了温暖的家中。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冬天的季节变化,寻找让自己暖和起来的办法;一起收集信息,了解冬天里动物朋友是怎样过冬的;一起战胜寒冷,学习保护自己。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热点,“宝宝不怕冷”小主题正在进行着。今天活动中,我整合健康教育,和幼儿一起在冬季健身会这个情景中,唱一唱、跳一跳,探索自己身体的秘密,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尝试改编歌词,并随着音乐活动身体,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让音乐形象与主题有机关联。

  活动名称:

  音乐“冬季健身会”(第二教时)

  活动目标:

  1、尝试改编歌词,能随着歌曲动一动自己的身体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图卡

  2、经验准备:已经学会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活动过程:

  一、 歌曲:母鸭带小鸭

  大森林里好热闹,小动物们要开健身会。

  重点提问:

  1、什么是健身?

  2、听谁来了?

  二、 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让我们也试着活动一下身体吧

  (一) 复习歌曲

  (二)改编歌词表演歌曲

  重点提问:

  1、 刚才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动起来了?小手还可以怎样动?

  2、 小朋友,你们还会动动身体的其它部位吗?你是怎样动的?

  3、你们喜欢动动身体的什么部位?一边唱一边表演好吗?

  4、谁动的方法是和别人不同的?

  三、 舞蹈:快乐的小鸭子

  小鸭子看到小朋友活动地这么开心,也快乐地跳起鸭鸭健身操啦!看它们跳起来多有精神。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中班春暖花开的这一主题,让幼儿乐意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季的气候特点,特设计了《雨点叮叮咚》活动,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目标

  1、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下雨的胶片,幼儿用书,三角铁、鼓,视频投影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小小雨点》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幼儿模仿,进入活动室后,音乐停,幼儿就地围成半圆坐下。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我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边听歌曲边做动作。

  2、向幼儿提出要求:那我们站成两队,当我们走进活动室后音乐一停,请你们坐成半圆,我相信你们会坐的很好的。

  3、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请幼儿猜谜,引出课题: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

  2、“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

  三、出示课件,让幼儿看雨,播放下雨的声音。

  1、你们太棒了。看!老师这下雨了。播放课件。

  2、慢慢抽动胶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大雨和小雨。

  四、引导幼儿讨论大雨点、小雨点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1、下雨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雨点,还可以(听到什么?)在耳边作动作。

  2、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一样吗?你们来说一说。可以用一些什么词来说大雨和小雨呢?

  3、老师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听一听什么像大雨的声音,什么像小雨的声音?小雨点:叮叮叮(敲三角铁)大雨点咚咚咚(敲鼓)

  五、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带领幼儿边做游戏《大雨和小雨》,边念儿歌《雨打小伞》。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呢?

  "小雨"——手指互相敲击,"大雨"——大力鼓掌

  "小雨"——两手轮拍大腿,"大雨"——跺脚

  六、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雨对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处

  1、看,下雨了小朋友可以在雨里手抓雨滴,脚踩水,多好玩,老师知道你们和电视里的小朋友一样都很喜欢下雨,那你们知道还有谁喜欢下雨呢?

  2、引导幼儿回忆开始听的歌曲,讲述。

  下雨了,花儿乐的张嘴巴,鱼儿乐的摇尾巴,苗儿乐的向上拔。它们为什么高兴呀?(幼儿想一想讲述)

  因为花儿、雨儿、苗儿生长都离不开水,下雨会给他们充足的水分,就象小朋友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看,上面有什么?下雨了,小朋友都打着伞,小动物们呢?”

  七、放视频投影仪,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电视里下雨时小动物在干什么?让幼儿讲述淋雨的害处,学会如何保护身体。

  八、课后延伸:

  放《小小雨点》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到小兔家做客。

  1、看,老师这有一把伞,你们告诉我伞像什么?(蘑菇),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它就住在像伞一样的蘑菇房子里,现在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到小兔家去吧。

  2、音乐响起,幼儿和老师边做动作边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 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玩法

  提问: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三、教师和一名幼儿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暗示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四、请一名老师做猫,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玩游戏。

  提问: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五、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

  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

  六、为游戏取名字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3、在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大胆的表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都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有的幼儿还尝试过。基本了解煎荷包蛋的过程。

  (二)活动材料准备:教学挂图五张;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次性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是怎样煎的?

  2、请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吃荷包蛋了,我们仔细听听小朋友是怎样煎蛋的?

  3、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样煎荷包蛋的?

  4、边看图片边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边唱边表演)

  5、教师完整地表演给小朋友看。"刚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师也想来煎一个。

  6、引导幼儿创编邀请别人吃荷包蛋的动作,集体表演一遍。"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样?你想请朋友来吃你的荷包蛋吗?我们怎样请朋友,用个很美的动作。

  7、集体表演煎荷包蛋。"我们一起煎荷包蛋给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吃好吗?

  8、教师。"今天吃得真高兴,你们也累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音乐教案04-20

中班音乐的教案01-13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01-29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加油中班音乐01-10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天鹅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猜谜歌01-21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猜谜歌》01-16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奥尔夫音乐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