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1-25 12:55:58 小班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小班音乐教案1

  设计思路: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吹泡泡”的体育游戏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想:能不能结合幼儿对吹泡泡的兴趣来组织幼儿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爱唱爱跳并对音乐很感兴趣。《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告诉我们: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小班幼儿艺术表现欲望较强,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动作,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模仿泡泡的运动过程。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进幼儿肢体动作的灵活性,促进幼儿身体运动协调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表现。

  动目标:

  1、通过老师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来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让幼儿交流吹泡泡的感受。

  2、理解歌词,熟悉旋律,乐意与同伴边唱歌边做从小圆变大圆、圆形转动等动作。

  3、听到泡泡“破”了的信号,能及时轻轻返回座位。

  活动准备:

  吹泡泡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语言交流。

  ⑴、听音乐拍手律动。

  ⑵、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冯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

  (活动过程让孩子们和老师语言交往,表达见到老师的感受。)

  2、出示教具,观看教师吹泡泡。

  ⑴、教师:“今天冯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小朋友们认识吗?”(边说边吹泡泡)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为什么啊?”(请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教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啊?”(圆的、有颜色的等)

  教师:“你是怎么吹的?后来泡泡怎么看不到了?”(请小朋友来吹吹泡泡,说说吹泡泡的方法)

  3、学唱歌曲

  ⑴、熟悉歌词

  教师:“你们泡泡吹上天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们学一学。”(幼儿模仿泡泡吹上天在空中运动的样子)

  教师:“泡泡在落到地上是什么样子的啊?”(幼儿模仿泡泡落下地的运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的动作做的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边说歌词边来做做动作好吗?(吹泡泡,吹泡泡,吹呀吹吹呀吹,泡泡吹上天,吹泡泡,吹泡泡,吹呀吹吹呀吹,泡泡不见了,啪......)

  请动作优美的幼儿做示范,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⑵、在教师歌声伴随下,边唱边做泡泡飞舞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一起来做一做泡泡在空气中飞舞的动作,好吗?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⑶、小朋友们边唱边表演。

  4、玩游戏

  ⑴、教师讲清楚游戏规则

  教师和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小圆,音乐第一段响起时,幼儿两拍一步后退成大圆;音乐第二段响起时,“泡泡”向一个方向转动,听到“啪”时,则轻轻的回到座位。

  ⑵、教师与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

  5、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我的朋友泡泡想和你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方法:带孩子到外面游戏,老师吹泡泡,孩子跳起来用手抓泡泡。练习跳的基本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模仿和表现小动物走路姿态中,对学习儿歌有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念出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设计思路:

  1、本首儿歌中的动物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因此在动作模仿时,幼儿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这有利与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

  2、儿歌中动物走路的姿态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且儿歌短小精炼,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

  3、在活动中,采用边讲边动做的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性和主动性。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立体教具各一,歌曲音带。

  活动过程:

  一、根据已有经验,模仿表现动物走路姿态

  1、以猜谜方式介绍角色。

  今天有四个小动物来小二班作客,我们一起来猜猜是谁!

  (1)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白白毛,是谁来了?

  (2)扁嘴巴、呷呷呷、好像小船水上划,猜猜我是谁呀?

  (3)喵喵喵,爱吃鱼,会抓老鼠机本领大。这是谁?

  (4)听,谁在叫?“小花猫,等等我,我也要上小二班去作客(出示小乌龟),你们欢迎我吗?(幼儿表示欢迎,请客人一一入座)

  ★2、模仿表现动物走路的姿态

  (1)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我们到小二班来作客,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走来的吗?”

  (辅助问题:**是怎么走路的?模仿**走路的样子)

  (2)幼儿以动作体现,教师以儿歌词句讲述动作。

  二、欣赏儿歌感受动物走路的特点

  刚才小朋友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真可爱。现在老师把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编成一首儿歌好吗?

  1、完整欣赏

  (1)启发幼儿为儿歌取名字。

  (2)老师朗诵

  2、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1)小兔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 0│)

  (2)小鸭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

  (3)小乌龟走路怎么样?什么叫慢吞吞?谁会来学小乌龟走路时慢吞吞的样子?(念出节奏×× ×│××│×—│×—│×—│)

  (4)小花猫抓老鼠,怎么样走才能不让老鼠发现?什么叫静悄悄?(引导幼儿理解“静悄悄”)(念出节奏×× ×│××│×—│×—│×—│

  (5)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一样吗?(不一样)那我们在念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时,也要怎么样?(不一样)

  三、学习儿歌愿意边动作边朗诵

  1、师生共同边念儿歌边模仿动物走路(引导幼儿念出不同的节奏)

  2、幼儿念儿歌(老师注意指导幼儿念准节奏)

  四、活动延伸:欣赏歌舞表演

  这首“走路”的儿歌还可以唱唱跳跳呢,想看老师表演吗?

  1、老师在歌曲伴奏下表演歌舞。

  2、再次欣赏时鼓励幼儿自愿参与。

  3、小动物说,哇!老师和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我们走路的样子编成儿歌,还会唱歌、跳舞。我们来作客,真是很高兴!谢谢,再见!

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倾听音乐,尝试在情境中用模仿走路、由小变大、睡觉的音乐形象。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媒体画面,并且大胆地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小蚂蚁来了

  1、演示课件(出示小蚂蚁):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呀?

  2、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蚂蚁。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

  1、演示课件:今天小蚂蚁带着我们要到处走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呢?

  2、小蚂蚁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

  3、播放课件,欣赏音乐:我这只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也来学学小蚂蚁走路吧。

  3、演示课件: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大的?

  4、欣赏音乐:一起听着音乐做慢慢变大的动作。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5、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6、演示课件:那个东西是什么?它在干什么?你怎么会知道它在睡觉呢?

  7、欣赏音乐:它是怎么睡觉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8、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玩游戏2遍。

  三、律动——和小熊跳舞

  1、演示课件:它到底是谁呀?我们一起叫醒他它,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2、复习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律动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模仿小动物律动进场。

  师:宝贝们,刚才你们都表演了什么小动物?

  天黑了,小动物们在家都点起了一盏油灯(出示灯台)

  2、学习儿歌。

  (1)结合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提问:小老鼠在干嘛?(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在高高的灯台上吃油后会怎么样?(偷油吃,下不来)

  油要被小老鼠吃光了,这可怎么办?

  小老鼠最怕谁?(猫)

  猫怎么叫的?(喵喵喵)

  猫来干什么?(抓老鼠)(喵喵喵猫来了)

  小老鼠会怎么样?(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这么好看的图书,我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小老鼠上灯台》

  (3)教师教念儿歌(强调幼儿应注意语气和语调)

  (4)请幼儿尝试自己来看图说儿歌

  “你喜欢哪一幅图,这幅图说了什么?”

  (5)幼儿比赛念儿歌

  老师这里有把大剪刀,把小朋友们分成两个小队,我们来比比看哪个队的小朋友念得更好。男幼儿一遍,女幼儿一遍。评出结果。

  3、巩固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小老鼠上灯台》的手指游戏。(游戏规则:我们人就是一盏高高的灯台,两只手的两个手指当小老鼠。如发现有幼儿字念不清楚时,应及时纠正。)这个灯台很高哦,我们的灯台也要站直了。做得真好,我们再来一遍吧!

  4、游戏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我们可不能像小老鼠那样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哦。现在官老师请你们到外面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好吗?听!(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幼儿随音乐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律动自然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 感受4拍子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2、 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3、 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 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 请幼儿欣赏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在琴声的伴随下,幼儿一起边拍手边哼唱歌曲。

  二、 指导幼儿观察音乐,动作符号等。

  三、 在幼儿会歌唱的速度之后,引导幼儿进行即兴的换词歌唱,或者让幼儿变换唱歌的速度,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的变化。

  四、 玩“送娃娃”游戏。请几位幼儿将塑料圈放在脚下,手里抱着娃娃从指定的起点线出发向重点线走去。

  五、 引导幼儿将这两种音乐体能游戏结合起来,玩游戏《妹妹背着洋娃娃》。

  ——一部分幼儿站在圈里,手里抱着娃娃,准备“送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变换速度、节奏、歌词,演唱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

  ——“送娃娃”的幼儿要根据歌曲节奏、速度、内容的变化,变换自己的动作。

  ——两部分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区域活动:

  请教师准备不同速度的歌曲录音带,提供铃鼓等打击乐器,请幼儿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敲击或创编动作。

  活动评价: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自然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2、能基本合拍的做动作。

  小百科:洋娃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原本意指用布或塑胶制成的西方小孩形象的玩偶,後来泛指模仿人、动物造型的玩偶,又称作布偶、娃娃,是儿童主要的玩具之一,但也有许多成年人将收集洋娃娃当作兴趣。

小班音乐教案6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钟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利用这一点,设计了《过城门》音乐游戏。由于游戏室幼儿感兴趣喜欢的活动,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地发现、探索游戏的规则,并能去遵守游戏的规则。

  附:三研案例

  (一)活动目标

  1.在唱唱玩玩的游戏中发现游戏规则并能自觉遵守。

  2.乐意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的头饰

  2.幼儿已学会这首歌曲有过玩“伦敦桥要倒下来”的游戏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创设开火车去果园的氛围

  2.在游戏中发现游戏的玩法和游戏规则

  1)发现游戏规则一:关城门的时间

  2)发现游戏规则二:城门所提问题

  3)梳理游戏规则

  3.完整游戏,熟悉游戏规则

  4.游戏拓展,更换游戏中的水果

  一研后的调整与改进:

  1.营造情境化得氛围,在情境中开展游戏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2.游戏中环节不要太多,突出重点,环节扣得紧密些。

  3.老师的指导语要富有童趣、情境化,这样才具渲染力。

  二研后的调整与改进:

  1.规则的学习上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要反过来,还是要:什么时候关门——关门后城门问了什么——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顺序来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2.游戏的场地要大,采用大的半圆这样幼儿钻城门时小火车才拉的开。

  3.游戏中还是要停下来静一静,引导幼儿回忆规则,将游戏规则疏理一番,否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单单两种水果有点简单,适当地加两种水果替换,增加点难度。

  5.老师的链接语还要情境化、顺连些。在过城门时可以加个问题“我们要唱的好听,城门才会让我们过去哦”提一下演唱的要求。

  6.不要请关住的'幼儿在后面等待,请他到“果园里”去——椅子上贴水果标记摘水果,情境到底,也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待。

  三研后的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游戏情境的创设。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带领幼儿走进了游戏,在游戏情境中幼儿边玩游戏边发现问题、发现规则。老师将规则渗透在游戏进行中,让幼儿自己的去发现一起讨论解决,这样环节的层次性比较强,老师的思路也很清晰,规则的逐步出现便于幼儿理解消化。这样幼儿在学习上则占主动地位置,老师则从旁运用一些情境的语言引导幼儿去发现、思考、了解游戏中隐藏的规则。

小班音乐教案7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小班音乐教案8

  目标:

  1、熟悉五个手指的名称,知道小手能做很多事。

  2、喜欢自己的小手,增进自我认同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3册第12页。

  2、挂图《我有一双小小手》。

  3、音乐CD。(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过程:

  1、猜猜手指谜语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谜语里说的是谁。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只会干活,不会开口。(谜底:小手。)

  2、看看手指模样。

  1、观察自己的小手。

  ——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手心在哪?手背在哪?手指和手指甲呢?

  ——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根手指头?

  2、仔细观察比较五根手指,学说手指名。

  ——哪一根手指是最大最粗的?它的名字叫大拇指。

  ——食指靠在大拇指旁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中指的个子最高,在一只手的中间,它在哪儿?

  ——最细最小的是哪一根手指?它的名字叫小指。

  ——无名指比小指长,站在小指旁白,你能找到吗?

  三、玩玩手指游戏。

  ——我们一起来玩玩一个叫“手指集合”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快!我说手指的名称,小朋友就把手指伸出来。我们先试试一只手玩游戏。

  ——现在,我们试试两只手一起玩游戏。(老师说“稍息”,幼儿就将伸出的手指放到身后。可反复说出各手指名称,幼儿反复伸出手指集合或稍息。教师口令“十指集合”,幼儿两手伸出击掌合十。教师说“解散”,幼儿可随意用手做任何动作。)

  3、唱唱手指歌曲。

  1、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首歌里,小手会做什么?你的小手会做这些事吗?

  2、一起边听歌曲边表演,发现小手能做很多事情。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玩一些手指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小手,充分感受手指游戏的趣味性。

小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发现“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2.在根据歌曲节奏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改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学唱歌曲《我的身体会唱歌》。

  (1)教师示范拍打一遍。

  教师在拍打的过程中哼唱歌曲,让幼儿倾听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拍打身体部位内容。

  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教师再次示范拍打动作,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

  (4)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教师尝试用与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教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教师动作的暗示)

  4.教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韵律游戏。

  (1)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韵律游戏。

  教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肩膀”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教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韵律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学重点:

  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2、音乐磁带《吹泡泡》,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3、音乐游戏“吹泡泡”。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活动延伸:

  层次一: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师提醒下做动作。

  层次二:能根据儿歌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层次三: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脚,下蹲,拍手挑起等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根据故事的情节按照乐句变换动作。

  2、按照游戏内容创编拔萝卜,跳舞等动作。

  3、学习找好空地方,比较迅速地找到同伴(萝卜),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倾听教师讲述的配乐故事一遍。

  二、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尝试为小兔子匹配动作。

  (!)幼儿尝试为因子部分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早上起床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播放引子段音乐,幼儿坐在椅子上,尝试跟着音乐做动作。

  (2)幼儿尝试为A段音乐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知道要区拔萝卜,心里很高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例如:可以跳一跳,拍拍手等),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尝试跟随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

  (3)幼儿创编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我现在是一个大萝卜,你们怎样把我拔出来呢?累了怎么办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请一个幼儿到集体中间听者音乐示范拔萝卜的动作,教师做萝卜。

  三、幼儿尝试完整听音乐“拔萝卜“。

  (1)幼儿分角色表演一遍。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教师活动过程自述:我班有很好的游戏环境,我和孩子们在有地垫的活动室进行了这个游戏。孩子们对一开始小兔子起床的音乐很感兴趣,加了很多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刷牙,洗脸等动作。在小兔子出门的动作时候,孩子们都乱跳,但是经过我表扬做的好的孩子后,许多孩子开始听音乐跳了。在音乐结束后,我让孩子洗萝卜,切萝卜,吃萝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对再玩音乐游戏就更有兴趣了。)

  活动反思:

  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很愿意参加到游戏中来,对音乐的旋律掌握得较准,对游戏的玩法及规则掌握得比较好,因此,游戏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第一,这个游戏内容及形式贴近幼儿生活。第二,教师的参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小班音乐教案12

  目标:

  1、学习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演唱的乐趣。

  2、借助多媒体理解歌词内容。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准备:

  1、鼠妈妈和猫的头饰各一个,鼠宝宝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小老鼠上灯台》和《老鼠画猫》的音乐,多媒体课件。

  3、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随着《老鼠画猫》的音乐进入“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师:鼠宝宝,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今天,那只大胖猫不在家,我们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去玩一玩,好吗?

  二、发声练习。

  鼠妈妈:外面的空气真好呀!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吧!

  教师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动物的叫声》。

  鼠妈妈:真羡慕那些白天在外面玩的小动物,他们可以大胆的出来玩,不用躲躲藏藏的。我们一起来学他们叫吧!

  1 2 3 4|5—|5 6 5|5 6 5|5 4 3 2|1—||

  小鸡怎么 叫 叽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

  小鸭怎么 叫 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 嘎

  小狗怎么 叫 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汪 汪

  青蛙怎么 叫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

  三、播放课件,观看情境表演。

  师:哇,真香呀!什么东西这么香,我们去找找看。

  播放课件:导入活动

  鼠妈妈:鼠宝宝快看,那是什么?这油真香呀?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谁来了?小老鼠来干什么?

  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课件。

  鼠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四、理解歌词,欣赏歌曲。

  播放课件:理解歌词。看图逐一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把每句歌词说完整。

  幼儿把歌词完整地读一遍。

  教师小结: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播放课件:欣赏歌曲。让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欣赏歌曲。

  鼠妈妈:宝宝你们看,小老鼠又来了。

  五、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走边随旋律跟唱歌曲。

  师幼围坐在地上随音乐跟唱歌曲。

  六、音乐游戏《猫来了》。

  鼠妈妈向鼠宝宝交代游戏规则。

  鼠妈妈:鼠宝宝你们想吃油吗?那咱们就去吃油吧!去之前妈妈有话跟宝宝说,宝宝要记住哦!大胖猫随时会回来,我们要提高警惕,猫来了,咱们就赶紧躲起来。为了给自己壮壮胆,我们学那只小老鼠唱着歌去吃油。你们会唱那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幼围坐在地上跟着音乐唱歌。

  播放课件:游戏活动。随着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伴奏带,教师带领幼儿去吃油。(游戏中“猫”听到音乐中的“喵喵喵”就出来,鼠妈妈带着鼠宝宝赶紧躲椅子后面)

  鼠妈妈:宝宝你们还想吃油吗?我们再去吃,这一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着歌去吃油。

  师幼进行第二遍游戏,以“喵喵喵”的猫叫声结束活动。当听到猫叫声,鼠妈妈带着鼠宝宝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这次一课三练活动中,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音乐课,这首歌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在活动开始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行了情境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谱,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之后,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唱歌曲,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这是活动的高潮,最后也是在这高潮中结束活动。

  在第二个环节“理解歌词”中,我预先设计的是先让幼儿看图谱,再根据图谱来说出歌词内容,可当播放第一张图时,有几个幼儿就把整首歌曲的歌词都说出来了,而且说得很完整很流利。我预先设计的理解歌词环节是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为了让活动继续开展下去,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环节,同样借助“理解歌词这一图谱课件”我让幼儿看图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这样,活动又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进行下去。活动过后我进行了反思:随着电脑、VCD等音像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小孩子会唱的歌曲越来越多了,出现这种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的调整自己的预设课程,像这节课,我完全可以鼓励这个宝宝到前面为小朋友表演,通过这个小朋友表演激发更多的幼儿学习这首歌的兴趣,起到催化的作用,而不是一听到有小朋友会唱,马上制止,进行自己预设的环节,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想上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事,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多变的行为如何应对自如。这种教育机制很重要,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

  还有在出示的导入活动课件和游戏活动的课件中,我给幼儿看到的油是我们的食用油,食用油和油灯里的油是不一样的,这样可能会误导幼儿认为油灯里的油就是我们平常的食用油,是可以吃的。但因我在制作课件时,找不到合适的煤油,即使找到了我也怕幼儿不认识说不出这就是用来照明用的煤油。出现这种情况,请各位老师指点、帮助。

  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的兴趣很高,也很活跃,幼儿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了“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小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听过《两只老虎》的音乐,能随着歌唱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2.老师扮演一个神秘的玩具(残疾小老虎),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分析:活动的导入环节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游戏化的认知特点,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转载于:wWw.HnnsCY.cOM:两只老虎音乐教案小班)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初步感知音乐的行进和停顿,能够较合拍地模仿老鼠行走。

  2、在教师的引领下,根据音乐情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运粮食的情景。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情况下,感知其行进和停顿。

  2、能跟着音乐比较合拍地学老鼠走路,并根据音乐情节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能够跟随歌曲做简单动作

  2、学具准备:

  (1)大猫、老鼠头饰各一

  (2)“粮食”若干袋

  (3)“粮仓”背景图

  (4)相关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幼共同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做动作自然进场。

  1、教师:吱吱吱,吱吱吱,这是什么声音呀?(老鼠)这只小老鼠远远地闻到了油的味道,它要静悄悄地爬到灯台上。咱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

  2、师幼共同随音乐做学小老鼠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二、声势练习

  1、幼儿跟随教师做小老鼠偷油的节奏练习。

  (1)教师:小老鼠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偷油吃,怎么到灯台上去呢?(爬,从下往上)

  (2)教师:怎么才能不被大猫发现?(慢慢,轻轻地)

  (3)教师:到了灯台上会看到好多油,你们感觉怎么样?慢悠悠地吃吗?(肚子很饿,很开心,赶紧大口大口吃)

  (4)教师:吃完了,肚子圆鼓鼓地,怎么走路?

  (5)突然,猫来了,怎么办?灯台这么高,怎么跑?(赶紧滚下来跑)

  (6)教师小结:原来小老鼠爬到灯台上发现了香喷喷的油。看一看,闻一闻,试探着伸出爪子捞出一点点尝一尝。味道真不错,小老鼠大胆地把头往前探,直接张开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喝完啦,摸摸肚子,好饱呀。突然,咦,大猫来啦,小老鼠吓得赶紧从灯台上滚下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成节奏练习

  (1)个别幼儿尝试完整创编节奏练习的动作。

  (2)师幼共同完成节奏练习。

  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速度由慢到快)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手随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手对节奏一下一下拍肚子)

  咻......(身体快速做往下滚地动作)

  三、初步理解音乐故事,学习简单的律动。

  1、观看表演,理解音乐内容。

  (1)教师:不远的地方有个大粮仓,鼠爸爸要先去看一看,瞧一瞧。

  (2)师幼共同观看“鼠爸爸”表演。

  (3)教师:音乐开始时,我们看到了谁?它在做什么?

  音乐停顿时,我们又看到了谁?这时候鼠爸爸在干什么?最后听到了什么声音?鼠爸爸怎么办?

  (3)幼儿回答,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教师:原来,粮仓旁边住着一只大猫。音乐开始时,鼠爸爸就悄悄地往粮仓走,音乐停下,大猫就四处张望,鼠爸爸也赶紧停下来左瞧瞧右瞧瞧。最后,大猫出来了,鼠爸爸赶紧往回跑。

  2、幼儿根据音乐的行进和停顿,用上肢表现偷粮食的过程。

  (1)教师:鼠爸爸搬的粮食还不够这么多小老鼠分呢!咱们一起去帮帮爸爸吧。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编搬粮运粮的动作。

  (3)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地做动作。

  3、游戏“小老鼠偷粮食”

  (1)教师讲述规则和玩法:小老鼠们要一起出发帮鼠爸爸去运粮食,音乐开始时行动,音乐停顿时停下东看看西瞧瞧,最后将粮食后运回起点。

  (2)游戏进行第一次。

  (3)教师小结游戏,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提醒幼儿细心听音乐。

  (4)游戏进行第二次。

  三、退场

  教师:哇!今天咱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真开心!咱们一起唱着歌把粮食搬回家吧。

  师幼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自然离场。

小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与老师、同伴大声地边说边表演故事中的内容。

  3、喜欢看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书名,猜测内容。引起读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读一本新书,书名叫《不见了》。(教师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

  2、师: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测书中内容)

  3、教师:那到底什么不见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二、阅读图书,引导观察,理解书中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1—4页师:请小朋友翻看第一页,注意哦,要用小手摸着它的耳朵轻轻翻。

  提问:

  (1)看看,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有衣服、手套、围巾、雨伞)

  (2)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第一页)

  (3)你们找到帽子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

  (4)教师:翻一页,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一页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师:还有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书。

  3、师幼共同讨论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

  师:你还发现有什么不见了。(幼儿说说自己阅读图书的发现,教师根据情况,打开相应的书页,观察、讲述)

  4、教师和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三、动作表演: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延伸:

  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音乐小班01-07

小班音乐教案10-14

音乐教案小班07-08

音乐小班教案01-11

身体音乐小班音乐教案03-28

娃娃小班音乐教案11-30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10-30

小班音乐蘑菇教案11-11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11-15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