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1 09:10:2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8按照规则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设计手机号码。

  2、积极动脑,尝试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收集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2、课件《动物园里装电话》。

  活动过程:

  一、电话号码的异同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

  2、观察讨论:找一找这些号码都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电话号码的位数是否相同?

  3、总结:8或7位数的电话号码是固定电话,每个城市的固定电话的位数不同,固定电话一般都是家里的电话;11位数的电话号码是移动电话,就是手机的号码。

  二、为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配备手机

  1.教师布置任务:

  现在我们要为动物园里的8个小动物配备手机,为陆地上的小动物配备的'是以"159"开头的手机号码的手机,为水中的小动物配备的是以"137"开头的手机号码的手机,每个小动物的手机号码都不同。每个小组用"1-8"的数字为这8个小动物设计手机号码。

  教师和幼儿重复讨论任务要求,让每个幼儿都明白任务的要求。

  2.设计手机号码

  教师播放课件【设计号码】。

  幼儿分小组讨论,尝试设计。教师分小组指导,根据每个小组幼儿的不同水平给予具体支持。

  三、打电话

  教师点击课件【打电话】,请幼儿拨打设计出来的电话号码,看看会打给哪个动物,检验设计的号码是否正确。

  四、交流

  分小组交流,讨论他们是怎么给小动物设计手机号码的。教师给予评析,试图让幼儿在交流中找到最方便的设计方法和最有效的合作方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摆,提高空间知觉能力,体会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房子图片三幅(图1),有虚线的房子图画三幅(图2至图4),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图形分割演示教具各一套,托盘,黑板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各种图形若干,人手一块操作板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相同图形组合成不同图形和用不同的图形组成相同的图形。

  难点:在探索图形变化操作中,发现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游戏:图形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一块来玩一个图形变变变的游戏,把图形变成我们常见的规则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

  幼: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长方形……

  师: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呢?

  小结:原来一个图形可以变成不一样的形状,还有好多变法呢,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二、操作活动:拼一拼

  1、2个等边直角三角形

  师:请你们从托盘中取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我们常见的规则图形。

  幼: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如果没有全拼出来,可以鼓励幼儿一样长的边贴在一块,把其中一块转一转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有的可能拼出了大树的形状,老师要再次强调是常见的规则图形)……

  小结:长边对长边变成正方形,短边对短边变成三角形,短边对短边再把其中一块转一转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2、2个直角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三角形的短边)

  师:请小朋友再从托盘中取一个正方形,用这三个图形再来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幼: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鼓励幼儿全都拼一拼)

  小结:原来相同的图形可以拼成不一样的形状。

  三、贴花砖

  1、贴有虚线的花砖。

  房子上的花砖图形老师用虚线分割(图1至图4),如:三角形屋顶分成两个小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孩子们只要找到一样大并且形状一样的`花砖就好了。全体幼儿分三队,贴得最快的胜利。

  2、贴花砖。

  房子上的花砖图形是大图形,需要自己利用组合只是自己自由组合。全体幼儿分三队,贴得最快的胜利。

  小结:相同的房子也能用不同形状的花砖盖好。

  四:活动延伸。

  贴的花砖小猪可满意了。回家后再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的贴花砖的方法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加法的兴趣。

  6、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读数字1-10,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2、尝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通过连直线的方法勾画房屋的外形。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数字卡一套、红旗一面、水笔(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房屋设计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片,认读数字1-10,初步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1、教师事先在黑板上任意摆放好1-10的数字,幼儿观察、辨认。

  (1)教师任意指向某一数字,引导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都有些什么呀?这是数字几呢?

  (2)教师任意讲出数字x,引导幼儿指认并说出"这是数字x"。

  2、个别幼儿尝试从小到大有序排放数字1-10,初步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3、教师在黑板上贴红旗,引导幼儿尝试从红旗后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放1-10的数字。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数字卡片要从红旗的旁边开始排队了,它们要从小到大有顺序地排队,谁愿意上来帮帮它们?

  (2)引导幼儿相互检查,如有错误集体讨论纠正。

  4、有序认读数字1-10,进一步感知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

  教师:xxx,请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些数字读一读。(鼓励、引导个别幼儿有序读数)让我们一起一边用手指着数字一边按顺序读一读,好吗?(鼓励、引导个别全体幼儿手口一致有序地读数)

  二、观察房屋设计图。

  1、教师出示一张放大的房屋设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进下一步认读1-10的数字。

  教师: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图上有点和数字)这里的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点旁边的数字是表示这个点是几个点)谁能有顺序地找一找,读一读图片上的数字?一边读一边还要用手指点一点数字旁边的小点子哦!(引导幼儿边用手指边有序认读数字)

  2、讨论、学习有序连线方法,激发幼儿设计房屋的兴趣。

  教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有顺序地点了图片上的小点,如果我们用直线有顺序地把这些点连起来。会设计出好看的房子呢,不过你们一定要用直线连哟!

  3、教师:小朋友,你们会设计出一间什么样的房子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三、实践操作设计房屋,感知数字1-10从小到大的顺序关系。

  1、教师:小朋友要按顺序连小点,记得要用直线连哟!

  教师:连好的小朋友按连的顺序用手点一点小点,还要读一读点旁边的数字,看看你设计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同伴间自由相互检查是否按数字顺序连直线。

  3、把自己设计的房屋图展示要黑板上。

  4、同伴通过手口一致地有序点数,达到互检的目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三个、橙子两个、苹果一个、牛奶两盒(一盒空的);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相同的围棋。

  活动过程

  1.出示两盒牛奶(一盒空的、一盒有牛奶的)

  让幼儿从表面这两盒牛奶那一盒是空的,那一盒是有牛奶的?讨论用什么方法辨别?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出示大小不同的娃娃、水果等让幼儿用掂一掂、抱一抱、提一提等方法,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3、运用天平秤比较物品的轻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橙子,让幼儿说说哪一个重,然后引出利用天枰比较)

  认识天平:当天枰的一边下沉表示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当天平一边的东西上扬时,代表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如果孩子不能确定上扬表示请到轻的物品饿下沉表示重的物品时,可以通过两个体型比较大的物品让孩子确定分辨)

  4、操作练习:

  (1)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2)比较同样大小的硬币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硬币会怎样?

  教师小结:在天平两端放同一种形状、大小、重量一模一样的物品,那边多,那边重,那边少,那边轻。

  (3)引导幼儿讨论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东西,放在天平的两端,放得多的一边会怎样?放得少的会怎样?

  5、学习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轻重。

  如橙子比牛奶重、牛奶比苹果重,从而得出橙子比苹果重,橙子最重、苹果最轻,牛奶不重也不轻。

  6、操作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想得比较简单,只是涉及相同物品数量的多少与重量成正比的规律。但在跟孩子上课的时候,对活动的重难点掌握不够明确,造成活动的过程中越讲越多,涉及的内容太多,如量的.守恒,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等,孩子难以消化,造成活动过程中老师讲的多,孩子探索少。另外,教学具的选择不够精确,造成在操作的时候有偏差,难以完成操作。特别是孩子制作的天平不够精确是造成这个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总之,关于测量或重量等等这种类型要求比较精密的操作活动,我们马虎不得,无论是测量的工具或准备的材料老师都要精密考虑是否方便孩子的操作,是否能做到准确等,因为培养孩子对科学认真探索的态度尤为重要,而在这个探索学习的、操作的过程中是最好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良好时机。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剪纸作品3幅,字卡"对称"、"重合"、"对称轴"

  2、实物图片:风筝、天安门、飞机、脸谱

  3、实物:剪刀、衣架、手套、围巾、眼镜、爱心盒、望远镜、梳子等

  4、自制操作泡沫板人手7块、粘有双面胶的垫板人手1块、教师操作范例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三个剪纸作品,感知理解对称(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案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些图案好看吗?好看在哪里?)(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出示字卡"对称"教师尝试将其中一个图形对折(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咦,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出示字卡"对称轴"

  2、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天安门、面具(脸谱)、飞机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教师作品(坦克)(今天老师还用泡沫块拼搭了一个图形,大家猜猜老师搭的是什么?它对称吗?怎样让它变成对称的?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增加一块泡沫块或减少一块使其变成对称图形,幼儿尝试。

  2、幼儿用泡沫块拼搭对称图形

  (1)用四块泡沫进行拼搭(请每个小朋友拿4块泡沫,在垫板上粘贴拼搭成对称图形)教师进行验证。

  (2)用七块泡沫进行拼搭教师个别验证后,邀请客人老师协助验证。

  结束: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拼搭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1、借助辅助材料进行测量,进一步了解远距离可以用米来计算。

  2、产生探索科学的乐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准备:

  1、竹节每人一个。

  2、一米长的竹杆、直尺、卷尺、布条、绳子、包装带等。

  3、记录本、笔、粉笔。

  4、幼儿已有一定的测量经验。

  5、平坦宽阔的户外场地。

  过程:

  (一)玩一玩。

  1、引导幼儿自由玩竹节。

  2、比比谁的竹节滚得远。

  (二)量一量。

  1、幼儿滚玩竹节后,引导幼儿目测有多远。

  2、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得出结论:它们的长度都是一米。

  4、幼儿自选材料,感知一米长度。

  5、幼儿结伴滚竹节,进行测量。(开始测量时提醒幼儿不易滚得太远,以便测量)。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测量过程。

  6、请个别幼儿展示测量方法与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共同解决。

  如:师幼重点讨论出现的问题:

  (1)无论用什么工具测量,第二棒的测量要从第一棒的结束点开始,如绳、布条等材料可以两两合作,一个拉头另一个拉那头。

  (2)幼儿在滚的起点、一米与另一米之间以及终点都可以用粉笔做上记号,以便测量后再检查。

  (3)怎样量得更精确?幼儿尝试把几个人的辅助物连接成一条直线得出测量结果。

  (三)记一记。

  1、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遇到困难及时讨论:如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多出来一点怎么记录?少一点怎么记录?讨论后和幼儿一起确定。

  3、滚一滚、量一量、记一记。

  4、相互交流测量的结果。

  建议:

  1、在幼儿测量过程中,教师要看幼儿的测量方法,还要提醒幼儿做事有条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2、平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别上下

  活动目标

  1、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确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3、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上下(1-47)

  2.毛绒玩具7-8件,分别放与教室内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做吗?游戏的规则是你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头顶上面拍手)下面拍拍手(在膝盖处拍手)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难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开

  1、教师讲解:上、下

  教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时,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上就是仰头,下就是低头,前是我们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上面是什么?

  (有灯、风扇、屋顶)

  我们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砖)

  2、游戏:变变变

  (1)请三个幼儿来前面站成一纵队,请大家看看并说一说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的又是谁?

  (2)再请这三个小朋友往有图有真相后转身,再让大家看看现在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是谁?

  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玩此游戏,相互说说方位关系的变化。

  3、找一找

  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许多的毛绒玩具,你们去找一找,它们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请若干个幼儿寻找,并说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师指导幼儿将话说完整,例如:小猫在橱子的上面。小狗在钢琴的下面。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算式数学教案03-25

大班数学教案04-08

大班数学教案【精】02-05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2-08

【精】大班数学教案02-08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2-10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04-01

大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03-25

大班数学教案【热】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