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5 08:28:3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偏旁归类识字,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

  2、填写量词,训练数量词与名词间的合理搭配。

  3、读背古诗《墨梅》,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4、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灵。

  5、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6、笔下生辉,引导倾听、观察、想象、描述声音。

  【设计理念】:

  1、引导发现,抓住要点,练习积累。

  2、读、说、写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3、感受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与探索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海畅游”与“积少成多”,引导发现与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设计意图: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教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探索精神。)

  (1)出示“广、病”字的演变过程。

  (2)学生自由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

  (3)读图下的字

  个人读,齐读

  投影:村庄仓库座位商店疼痛治疗疯狂

  (4)说说这些字的意思

  (5)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6)说说通过理解字义,朗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由“广”组成的字多和房屋有关,由“疒”组成的字多半与疾病有关。)

  (7)再请学生举些带有这两个偏旁的汉字并组词。

  教师小结:汉字的偏旁大多表示了字的意思,而声旁则表示了字的读音。

  2、填一填,练习正确使用数量词。

  (设计意图:训练数量词与名词间的合理搭配。)

  (1)自己读一读词语,了解意思。

  (2)独立填一填。

  (3)同桌互相交流。

  (4)投影出示同学的答案,集体订正。

  (5)读一读,体会量词的用法。

  一(条)小溪一(把)斧子一(幅)图画

  一(股)气味一(棵)松树一(副)眼镜

  一(辆)汽车一(颗)碗豆一(片)净土

  教师小结:正确使用数量词可以使所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具体。

  (二)积少成多

  1、默读古诗《墨梅》,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

  3、朗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4、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5、讨论:题中的“墨梅”到底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了解到的?感受到了什么?(意图:体会诗人的.勤奋以及对画画的热爱。)

  6、练习背诵。

  (三)阅读平台

  1、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短文,回答问题。

  (筑路工人为了保护路边的橡树,把有橡树的地方建成了马蹄形。)

  3、朗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短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小结: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关爱花草树木的高尚心灵,这样,我们的地球母亲才会更健康,我们所生活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填一填

  一(条)小溪一(把)斧子一(幅)图画

  一(股)气味一(棵)松树一(副)眼镜

  一(辆)汽车一(颗)碗豆一(片)净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具准备

  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能说会道

  1、阅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说说为了让花草树木更好地过冬,你打算为它们做些什么。(意在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大自然强烈意识。)

  3、分小组进行说话练习。

  (1)交流花草树木过冬的知识。

  (2)开动脑筋,说说你打算为花草树木做些什么。

  4、各小组派代表反馈,在班级交流。

  5、评选出最佳发言人。

  教师总结:花草树木也有生命,花草树木也惧怕狂风与冰雪,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它们,让它们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笔下生辉”,倾听声音,进行想象,练习描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清晨的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组织谈话:(1)你们知道耳朵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吗?(听声音)

  (2)那你听到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听到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听到过巨浪拍打海岸的声音吗?(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2.教师小结导入:是啊,在我们的周围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们有的大得震耳欲聋,有的小得必须竖起耳朵静静地听才能听见,有的十分美妙,令人陶醉,有的十分刺耳,造成污染。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声音。

  二.提纲引导,训练倾听与表达

  1.教师播放声音课件——《清晨的交响曲》

  2.出示提纲,要求认真倾听与思考。

  (1)听到了哪些声音?

  (2)这些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变化?

  (3)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3.逐项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鸟叫声:叽叽喳喳(清脆悦耳)

  水流声:哗啦啦(轻快活泼)

  车铃声:丁零丁零、嘟嘟嘟(刺耳)

  叫卖声、说笑声、读书声分别是怎样的声音?

  (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声音进行个性想象,大胆表达。)

  三.独立整理,动笔写话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刚才能听到的、所想到的、所介绍的加以整理,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2.自由动笔写作。

  3.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写话展示,评议修改

  五.习作讲评

  1.回忆习作要求:(1)认真倾听大自然声音,各有什么样的变化。

  (2)会根据声音进行联想。

  2.选读三篇习作(一优一良一差)

  (1)评一评这几篇习作的优点,哪些值得借鉴。

  (2)说一说这几篇习作的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组评赏习作,并作修改。

  4.自己修改习作。

  5誊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2、理解本文题材的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尤其是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和巧妙的对比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层层推进论述观点和语言理解。

  2、难点:

  本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类是怎样演变的?人类之前的生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地球上的另一个生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人类的飞船又如何能飞上蓝天、登上月球?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受到深刻的震撼吗?

  二、新课

  1、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观点:

  敬畏自然中的敬畏是什么意思?敬畏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请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出现在文中的哪一部分?

  ⑵标上段号,概括段意(或找出每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关键性语句)。

  ⑶根据段意划分出段落层次。

  2、讨论明确:

  ⑴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性散文,文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观点。

  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观点。

  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其中2至4段讲人类的智慧。5段讲大自然的智慧(比较),第6段讲人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第三部分:宇宙有生命,人与其它事物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3、研读课文:

  本文是议论性散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引论部分,引出观点,并加以否定。第二、三部分可以看作本论部分,第四部分则可以看作结论部分。全文通过层层推进,得出论点。

  ⑴人们常常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否定?

  明确:

  普遍宣称征服自然,从历史长远、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智慧三个方面加以否定。

  ⑵细读文章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①人类的智慧有哪些?是否值得骄傲?大自然的智慧是否远胜于人?为什么?

  ②明确: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原因在:

  第一、高科技上,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狭小;

  第二、人类认识是一断纠错的历史;

  第三,矿坑可能是人类自掘坟墓;

  第四、在太空中也许有比人类智慧高得多的生物,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而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4、细读第三部分,理解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⑴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什么?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有什么样的关系?

  ⑵明确:

  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是兄弟关系,所以人类理应爱护自然。

  5、小结:

  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关,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从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比较,到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层层推进论述,最后引出结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6、理解难点句子:

  句子由学生讨论提出,并协同解决,老师给予点拨。

  7、写作特色,写作技巧:

  讨论归纳:

  ⑴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⑵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拓展

  敬畏自然是否意味着对自然俯首称臣呢?(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 掺 涩 兜 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 涩 裤 惭 愧 掠 唯 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掺杂:混杂 羞涩: 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 惭愧: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惟恐:只怕,就怕。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精选)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24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燕子》教案12-26

语文优秀教案12-19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教案03-07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识字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