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松来了美术教案

时间:2021-03-15 16:09:5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篇一:《雾凇》教案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

  雾凇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总分总式文章写作方法

  【拓展读写】

  吉林雾凇奇观

  【资料补充】

  1.吉林雾凇形成。

  2.雾凇奇观

  【教学过程】

  课前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碰到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标注读音,反复朗读,读会为止。

  2.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3.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字典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将意思写在书上。

  4.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后面用“?”表示。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如还不懂,可以通过质疑来解决。

  【设计意图】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们一定不能忽略,而应舍得用时间、下功夫、想办法去训练培养。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1.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还有就是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吉林雾凇的文章。(板书并齐读课题:雾凇,要求学生书空)

  2.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阅读,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江畔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雾凇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

  夜幕降临零下淹没模糊

  注意:“堤”,应该读dī,不要读成tí;

  “模”课文中应读mó,不读mú;

  “畔”应读pàn,不要读成bàn。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导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二)带着刚刚的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四、学习奇观,感受美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22页,自己来读读第一小节。

  (1)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A、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B、指名回答(课件)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C、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真美,老师请女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女生朗读)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五、书写指导。

  5个左右结构的字“堤、俗、、摄、淹、模”都是左窄右宽。“凝、零、雾”笔画较多,要看清笔画,注意笔顺,“凝”字第三笔为撇,第九笔为点,“零”字最后一点不要忘了。“氏”字不要写成“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导入: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吉林雾凇的美景。

  二、词语引路促探究

  1.【课件】出示词语

  饱和的水汽蒸腾的雾气晶莹的霜花遇冷凝结

  2.理解

  (1)水汽:空气中有水汽,很小,肉眼看不见

  (2)雾气:雾气是水汽遇冷之后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板书:微小水滴

  (3)霜花: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成白色冰晶。板书:微小冰晶

  3.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说说自己的理解。

  总结:雾凇也是一种霜花,但不在地上,在哪里呢?(树上!)凝结在树上的霜花,因此称为树挂,也就是雾凇。

  师强调: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了雾(板书横尖头)当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时,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白色冰晶就是霜花。如果这霜花凝结在树上那就是树挂也就是雾凇。雾凇的形成离不开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

  【设计意图】抓好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让他们在一开始就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品读涵咏悟形成

  过渡:以上就是对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它藏在课文中。但本篇课文把雾凇的过程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优美。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写了雾凇的形成的经过。

  1.整体感知文本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雾凇形成一般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就把雾凇写清楚呢?

  (3)请第一排同学分句朗读。讨论:如果这八句话中只要留下一句最重要、最核心的话,应该是哪一句?如果你读的那一句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么请坐下。

  (4)这八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引导学生领悟:这是中心句,关系是总分,是概括写,其他是具体写。

  (5)该生再读中心句。你能不看书把什么叫雾凇说清楚吗?

  (6)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直接引导他们走入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通过“请8人一小组分句朗读,讨论谁是最重要的一句”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准中心句,以期更好地理解文章重点。

  2.具体品读感悟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3-6句话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过渡:接着的七句话把雾凇的形成过程按这种科学原理写出来的。水汽通常集中在有江、河的地方。

  (1)雾气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点出弥漫、笼罩、淹没、模糊

  ①江面上弥漫

  ②长堤上涌笼罩(浓、重)

  ③树木间淹没

  ④模糊为什么模糊?雾气怎样能把近在眼前的灯光、树影都模糊了?

  (2)这四句话都写的是雾气。雾气刚开始弥漫在江面上,接着笼罩着十里长堤上。淹没了所有的树木,接着一切都模糊了。你们所读的雾气是一样的吗?(划出这四个词说明雾是变化的是越来越浓)自由读这四句话,指名读。小提示:如果要背诵就要牢记这四个词语哦!

  (3)雾气遇冷凝结成霜花,哪几句写霜花?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中有霜花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机点出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

  【课件】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

  讨论:为什么要把霜花比作白银、银线、银条?(镀只能镀上白银,珍贵,背后藏着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小结:这两句话写出了凝结成霜花挂在松树上、柳条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

  3.读中体会变化

  雾凇的形成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只用了八句话就进行了描述。请看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自由读。读了这两句话,我们从哪些字词中体现出变化是漫长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出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读的时候该怎样读?练习背诵。【课件】出示填空这蒸腾的雾气,()、()、()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途径,紧扣“奇观”,感受雾凇色形之美、探求雾凇形成之因、领悟雾凇变化之妙。切实加强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媒体之间的多向互动对话,在此过程中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漫步江畔赞雾凇

  1.过渡: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欣赏吉林雾凇奇观还大有讲究呢!【课件】出示:当地有句俗语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下面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课件】配乐出示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图片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赞美雾凇美的词语。

  3.【课件】出示图片和填空:吉林雾凇有的,有的……真是美不胜收呀!学生练习说话。

  4.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美?(兴奋、惊喜)

  5.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你们见过梨花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2)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雾凇)把什么比做梨花?(体会赞美之情:美快)

  (3)补充诗句出处。【课件】出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这里,肯定感觉有点“累”了,此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控,再次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你们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肯定欢呼雀跃)好,我们再次走进吉林,此时此刻,学生静静地享受着:多动听的音乐,多美丽的景致!简直令人陶醉。观赏完后,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用几句话赞美雾凇美景,在这,我的设计再次体现“循序渐进”“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念。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教师巧妙点拨: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这样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作业出示总结

  1.【课件】出示作业:

  小练笔。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①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篇二:23.雾凇.公开课教案

  23、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

  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2)释词。

  (3)指导读长句子。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

  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

  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理解“凇”

  二、学习课文

  1、欣赏雾凇,点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为什么称它为“奇观”?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

  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1、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2、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3、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4、这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5、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被()。(),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上全都是()。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觉得恰当吗?

  小练笔:多媒体出示,用诗词填空。

  五、指导赏背

  课文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体会祖国的美。

  七、板书设计:

  23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篇三:雾凇公开课教案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雾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

  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雾凇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奇特景象,对于形成的原因也很难想象的到,因此本课采用PPT,将大量的雾凇图片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产生更直观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课上谈话

  这两天天气冷了(红领巾带得像围巾,这样带保暖),知道今天多少度吗?度,又叫摄氏度。这叫专业。齐读摄氏度。

  二、导入学习

  1、打开作业本,听写四个简单的词语,请一个同学上来写。(从第四行靠左

  由下往上写,可以用语文书抄)写好齐读。

  水汽、雾气、霜花(要有速度,字要写好)、雾凇(生字,允许抄写,但不能抄错,写好举手)

  2、结合部首了解字词写法和概念。

  (①、水汽的汽有三点水;雾气的气没有,雾气,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结合大雾天气,科学课;

  ②、霜花,就是雾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

  ③、霜花挂在树枝上就是什么?雾凇就是挂在枝头上的霜花;雾凇的凇为什么是两点水?雾凇不只是吉林有,我们生活中也见过,小花小草上的霜,挂在树上就是雾凇)

  3、齐读词语(①连起来读,人要端正,背挺直。②再齐读,提示霜花很美)

  三、初学课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主要就是给我们介绍雾凇是怎样形成

  的。读课题。

  2、我们去好好地欣赏一下雾凇。(出示图片)

  3、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先用自己的话来说)

  4、这么美的雾凇景色,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文轻轻地读一

  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正音。(重点提醒“凝”和“零”)

  男女生赛读,齐读。

  6、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雾凇的呢?我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出你喜欢

  的描写雾凇的自然段。说说理由。(你感觉其中的哪个词语比较美,通过

  相关的词语,联系到相关的句子,来指导感情朗读,主要看1、3自然段)

  四、欣赏第一自然段

  1、打开书本,轻轻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画出有关词语。

  2、学生汇报、讨论:

  ⑴“十里长堤”指读(评价:是的,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从鹿苑到塘桥这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

  谁再读这个词语(评价:这么多的雾凇,可谓奇观。)一起来读好它。

  ⑵还有哪个词语也能体会到雾凇的多呢?

  “缀满”指读(评价:是的,满满的全都是)

  谁再来读(评价:每一个枝头都挂满了,真是多。)

  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发现。

  ⑶“洁白晶莹”指读(评价:洁白如雪)

  再指读(评价:晶莹剔透)

  一起读(真像玉石雕琢)

  ⑷“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指读(评价:仿佛置身于银色长廊)

  再指读(评价:美不胜收)

  一起读(真令人留恋往返)

  3、雾凇的奇原来还奇在它的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吉林雾凇的多和美展现在大家眼前吗?

  4、是呀,由此,吉林雾凇被人们称为“闻名全国的奇观”。

  “奇观”就是指()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5、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一段)

  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

  五、欣赏第三自然段

  1.过渡: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欣赏吉林雾凇奇观还大有讲究呢!

  ”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下面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赞美雾凇美的词语。

  3.

  4.人们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心情怎样?(兴奋、惊喜)难怪松花江畔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课件】(1)你们见过梨花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2)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雾凇)把什么比做梨花?(体会赞美之情:美快)

  (3)感情读这句诗。

  5、那么,这么美的景色课文是怎么写它的形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六、指导写字

  1、再读词语,回忆读音。

  2、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3、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请同学自己观察,自己讲。

  4、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5、描红,练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雾松来了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雾来了作文08-20

春天来了美术教案四篇07-26

春天来了美术教案4篇07-23

小蝌蚪游来了美术教案04-12

有关春天来了美术教案3篇01-04

【精华】春天来了美术教案4篇07-10

春天来了美术教案汇编5篇07-07

雾霾来了作文12篇01-18

雾霾来了作文6篇11-19

雾霾来了作文(14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