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时间:2024-02-23 22:35:33 赛赛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9加几设计教案(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9加几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9加几设计教案(精选12篇)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

  [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

  a.收集信息及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

  d.小结。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

  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a.先说图意,再列式。

  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七第3题。

  a.糖块图。

  b.蚂蚁抬大青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c.练习十七第2题。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专家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3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凑十法”,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口算9加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棒2捆(10根一捆)、做题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口答

  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5可以分成几和几.

  2、口算

  9+1=()

  9+1+2=()

  9+1+5=()

  9+1+3=()

  二、出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小红去超市买东西,买生活用品花了9元钱,买其他的物品花了3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

  9+3=()

  用摆小棍的方法计算得数。

  因为9+1=10,所以算9+3可以先把3分成1和2,9+1=10再加2得12。利用凑十法。

  归纳“9加几”的凑十法方法:

  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四、巩固练习。

  课本上第98页做一做第一题,先说做法,再动手圈圈,计算出来。练习十七的第1题、第3题、6题(找朋友)

  五、口算。

  观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1、第一个加数都是9

  计算,引出课题“9加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加数少1,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想到1+9凑成10)

  六、练习。

  出示卡片9+()=169+()=129+()=149+8=()

  综合能力:姐姐过生日时,一口气吹灭了9根蜡烛,还有4根没熄,你知道姐姐是几岁的生日吗?9+4=13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动手、动脑、动口研究了“9加几”,学会了“凑十法”,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都能很快进行口算了。瞧,我们学习的“凑十法”多有用啊!聪明的孩子,你能不能试着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7加几”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一起研究一下吧!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去超市买东西,提出要花的钱数,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顺序,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出示小黑板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教师通过9+3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的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二、口算,引出课题《9加几》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总之,在整堂课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造自己。我会继续努力、进步!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练习10的组成

  例如:师:我出7。

  生:我出3,7和3组成10。

  2.完成填空并口述计算过程

  9+4=

  9+6=

  二、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新课

  1.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板书:看一看)

  2.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能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并提一个数学问题

  3.引出算式及课题,简略说说怎样计算

  4.动手操作以及完成书本上的填空(板书:摆一摆

  写一写)

  5.口述计算过程(板书:说一说)

  6.比较两种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说说为什么?

  7.看书质疑

  8.课间活动--快乐时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口述看到了什么并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算式并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图渗透教育热爱劳动的美德。

  2.练习十八第1题(与做一做类同)

  3.练习十八第2题(直接说出算式及得数)

  4.游戏--送信(练习十八第3题)

  四、归纳整理,总结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思考题--书本第102页的思考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

  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P99T1

  ⑴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只小绵羊?

  ②生数

  ⑵再出示右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

  ②生数

  ⑶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9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100T6(补充9+5)

  ①学生独立口算、连线。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9T3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师: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2)出示第二幅图

  ①看图说图意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4、出示P100T4

  ①学生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②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什么?

  ③列式计算后校对

  5、出示P100T5

  ①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②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作业

  让家长出题,你来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1、9+2、9+3、9+4、9+5、9+6、9+7、9+8、9+9、9+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4。

  (2)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数一数。

  ②9+1=10,10+3=13。

  ③4+6=10,10+3=13。

  ④10+4=14,14-1=13。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桌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引导发现法。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园片、花形磁铁、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

  5+3+7=

  8+4+2=

  6+5+4=

  3+2+8=

  5+6+5=

  7+1+3=

  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1、2、3……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每人一份题目)

  9+8=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

  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

  (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9+79+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

  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卡片抢答。

  9+3=

  9+5=

  9+9=

  2+9=

  7+9=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8=1717>14不能买。

  9+5=1414<15可以买。

  (2)适当延伸:8+5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同学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同学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同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同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计算时,同学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同学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同学口算9+29+59+49+99+79+69+89+32、拍手游戏教师拍的次数与同学拍的合起来是10。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教师:“好听吗?这是俺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俺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同学回答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列式、板书:9+5

  (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同学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同学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

  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9+2=

  9+1=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老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认真不认真?,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那我们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好吗?好的,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我要先来考考小朋友。

  1、猜数。

  8、15、18。(利用区间套,让学生体会数感)

  2、10加几的加法。

  10+210+910+67+103+lO8+10

  师:同学们,这些算式都是?(10加几等于十几。几加十等于十几。)那看看这些算式。2+9+83+8+76+5+54+7+69+9+1

  师: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发现这些算式中有加数可以凑成10,然后10加几就等于十几)

  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对又快!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课件)

  师:这就是我要带同学们参观的运动会场,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赛跑组有13名运动员,啦啦队有15人。

  2、试着说说想法。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离我们最近的3个同学,他们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原来是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的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点数)

  (2)从9数到13。(接下去数)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加法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十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4、练习

  (1)课本89页做一做第1题

  师:

  1.上面这两道计算题都是什么算式?

  2.你们都是怎样算的?把什么数拿来拆,为什么要拆1和几,而不拆成2和几?你根据什么?引导(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2)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教师出示9+29+39+49+59+69+79+89+9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1)结果都十几。

  (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3)揭示课题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板书课题.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顺口溜。

  (4)练习二十第2题

  移动9,每次加卡片上的数。

  5、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闯关题

  (1)你能有顺序地说出下面的算式吗?

  9+()=1()

  9+1=9+2=9+3=9+4=9+5=9+6=9+7=9+8=9+9=

  以9+5=14为例

  加数比得数的个位多1

  得数的个位比加数少1

  (2)填数

  9+7=1()9+5=1()9+9=1()

  9+()=139+()=159+()=12

  9+()=1()

  (3)开放题

  课本90页第4题。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 12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

  (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9加几》教案06-23

9加几教学设计01-11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精选12篇)03-25

《9加几》教学设计(通用19篇)05-18

小学数学《8、7、6加几》教案10-28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案10-16

中班数学《十加几的加法》教案(通用11篇)05-12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1减几”10-19

生活数学3减几教案01-20

《加与减(一)》数学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