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1-01 09:08: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小、少,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大小、多少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韵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星贴纸。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词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作客。(课件出示一幅图)

  你们瞧,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随机在图上出示带拼音词卡)鼓励说怎么样的什么,说得好给予表扬。

  2、谁能当小老师来给大家领读这些词语?(请一生领读)

  哪些音要注意,请你给大家提个醒。

  3、同桌互相读词卡,读得不好请你帮助他,教会他。

  4、开火车,读词语(词语全下来在图下排队,去拼音)

  5、(生字变红)说说怎么记住它?(同桌互说,每人三个)

  为什么桃、苹、杏是草字头或木字旁?(都是植物的果实)

  6、齐读8个词语。

  二、学韵文

  1、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果实,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题目是---(出示课题)抽读,齐读。

  2、谁和谁要比一比?到底比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儿歌里都讲得清清楚楚,请你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儿歌

  ,师巡回表扬读得认真的小朋友。)

  3、(请刚才被表扬的小朋友起立)刚才大家在读时,我发现这几位小朋友读得最认真,你们愿意为大家再读一读吗

  ?(每人一句接读)

  (评价表扬)请大家再象这四位小朋友一样读读儿歌,读好了请举手。

  4、读了儿歌,你知道了谁和谁比?比什么?(随意说,说到哪组老师就用箭头在课件图中标出)

  ()和()比()。句式训练

  学生说到哪句,就请他找出儿歌中的这句话读一读。(以下几步随机进行)

  *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一只(),还能说吗?

  *你从哪个字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哪些东西也能用颗来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堆和群有什么不同?学习提土旁

  一堆()一群()口头练说

  5、比完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读。

  6、喜欢这首儿歌的小朋友给它配上动作来读好吗?(四人小组配动作)师生一起配动作读全文。

  7、小朋友读得好听,动作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表演给所有听课的家长看,好吗?(全体起立向后

  转)师报幕生表演。

  三、复习字词

  1、练习(出示四个苹果,两只梨)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少)

  苹果比梨大,梨比苹果(小)

  (生口头填空后出示小,少两字。)

  今天,我们要来学写小和少两个字。比一比,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学生说说竖中线上的笔画是什

  么?学习小、少的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生书空完后描红,再把两排字写好(师边巡视边发表扬的红

  星)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2、猫捉老鼠(读词语:黄牛、花猫、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多少、一群、一堆、一颗)开火车比赛

  3、连一连(见同步练习第40页,手拉手,找朋友)

  4、游戏:找朋友(10人玩,数量词和名词搭配)

  一朵白云

  一条小河

  一棵小树

  一片叶子

  一只小船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块西瓜

  一双鞋子

  一辆汽车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装飘字,掌握两个新部首。

  3.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荡、新生活等重点字词,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感知水乡。

  1.播放课件,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

  2.检查反馈,理解驳、帆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水乡什么多?

  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自由读,让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

  2.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

  (2)指导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

  3.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

  (1)方法迁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船多的词语并进行感情朗读。

  (2)看图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

  (3)指导有层次地朗读,读出船的多、船的美。

  2.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

  (1)自读质疑。

  (2)随文解字箩,想想: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

  (3)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的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

  2.理解歌的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3.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2.师生对答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背诵。

  3.拓展思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多。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听写生字。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次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尝试动笔练写。

  2.搜集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收集有关资料。

  3.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8个新词。

  学习过程:

  一、读课题,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的吗?

  (因为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要靠人力运送,从事这样工作的人被称为“挑山工”。)

  二、请你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完后,请你自查:以下字音你读准了吗?

  拘束的“束”字读音:shù

  黝:在“黝黑”一词中读yǒu;但在黑黝黝一词中,就要读成:hēi yōu yōu ,意思是指皮肤黑得发亮。

  折尺形的“折”在这里读:zhé

  三、请你看课后生字:

  1.写一写,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的字形:

  黝:左边是“黑”字,表义,右边是“幼”表音。

  憨:上边是个“敢”字,下边是个“心”。

  茵:要注意与“菌”区分。

  2.查字典或词典,理解下面几个词的意思:

  喧闹、饱览、流连、姿态奇特、腾云驾雾、不解之谜、哲理

  四、请你默读课文,思考:

  1.想想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把答案画在书上。

  2.请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介绍泰山上挑山工走的路程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叙述了有一次我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解开了心中之谜。

  第三段: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

  3.作者和挑山工几次、在什么地点相遇,请在书上标出。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注明。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思想】

  强化通读课文和整体感知,突出足以覆盖全文的研读重点,即以“一座普通的桥为什么能得到世界奇迹的赞誉”,引导学生围绕研读专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丰富的课外补充知识,充分发挥研读专题对全篇课文的穿透力,通过赵州桥的特点来领略古代劳动者的智慧才干。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它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为我们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理解书本上的字面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高科技大桥层出不穷。站在这样的高度去透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州桥,

  也许学生很难欣赏这座古桥之美。教学时要借助课外资料,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情分析】

  总分结构的段落对三年级的`同学来讲,已不再陌生。在《秋天的雨》、《花钟》都已有接触。但过渡句是个新的知识概念,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㈡能力训练点:理解词语;运用“不仅……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㈢情感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难点: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认识到中国璀璨伟大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心中的自豪感

  【教学策略和手段】

  主要运用研究性学习,通过主问题的探究和朗读突破来解决赵州桥的奇特之处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作文草稿本

  2、教师准备赵州桥图片、资料,准备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悠悠五千年历史,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建筑,你知道有哪些?(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座桥。(板书:赵州桥)学生读题

  这是一座被称为“华北四宝”之一的桥,学生再读题,读出自豪的感情。

  3、看到这座桥的名字,你现在最想了解哪些信息?

  预设:它是谁建造的?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它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带着上述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自由朗读

  2、(1)根据回答随机解决课文生字词语

  设计 参加 横跨 创举 坚固 美观 相互缠绕 前爪 图案

  智慧 宝贵 雕刻 全部

  区分“县”和“具”的字形,“zhuǎ”和“zhǎo”的字音

  (2)相机提问:从第一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讲什么?(总结: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我们把这一句叫做总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在讲什么?(美观)

  (3)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总结:观察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间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把两个段落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司马光

  慌了没有慌

  哭叫喊跑举使劲砸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八篇06-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九篇11-2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四篇10-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10篇10-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06-22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九篇05-2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06-05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01-19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6篇01-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4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