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1-03 13:17: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动脑筋说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别辅导

  揭示话题揭示话题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看第一幅图

  老师引导提问:“小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南瓜?”

  “小兔想把南瓜运到什么地方去”

  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

  按照老师的问题逐个思考。对于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要适时的引导,让他把话说完整。

  1、小兔妈妈问小白兔什么问题?

  2、假如你就是这只聪明有机灵的小兔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让

  学生自己去说一说。

  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办法。思考讨论

  大胆的与全班交流

  利用机会培养学生大声说话的习惯。

  讨论评议1、哪种运南瓜的办法最好,引导学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2、在小兔运南瓜中选出一种你觉得最好的画一幅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理由。

  选择并画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通过儿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与气候。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2.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我请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图,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图上都有什么呢?(出示彩图)

  出示生词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

  3.他们在干什么呢? 能不能用比较精彩的语言告诉老师?打开书57页读读。

  出示生词卡片: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粮食、游得欢、接网忙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游戏:找朋友 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带拼音读词读句:谁认识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练练吧! (自由练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抽读生字卡片。(打乱次序)

  5.学生摆字卡。 (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 (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拍手找朋友:图文结合 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捉迷藏 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星星创作奖 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找尾巴 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边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 分类学习法: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 小组讨论法: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展、运、网

  (1)学习第一类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1)编儿歌: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2)虫+熟字: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2)学习第二类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3)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3组)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老师就让你们看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

  ⒉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让学生欣赏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但这些事通过人们动脑筋,也变成了好事。

  ⒊谈话激趣

  ⑴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块儿看了动画片之后,老师觉得动画片中的人真聪明!他们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快乐的事,通过动脑筋变成好事。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小组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出示多媒体课件(二),让学生看大屏幕,再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⑶将词语的拼音去掉,又让学生练读,开火车读,最后,再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铃、详、幅、奖、催、叭、脏、筋”。

  ⑷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⑸将这些生字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抢读。(奖励读得好、记得快的小朋友。)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插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推荐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5、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6、通过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7、教师再指名交流,并相机进行点拨,重点指导理解词语:“端详”;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8、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启发思维、训练表达

  ⒈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把你遇到过的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⒉推荐小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五、联系实际、渗透思想

  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出示多媒体课件(三):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七、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体会到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邪恶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

  3、能够绘声绘色地将这个故事。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不来梅市雕塑”图片让学生置疑:看到这张雕塑图片你有什么疑惑?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

  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

  4、小组汇报朗读。

  5、师生评价朗读,适时给予鼓励。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品味课文 感悟理解

  1、小组交流、讨论:读了这个童话我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适时点拨、总结。

  3、再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4、作业:小组准备表演故事。

  小组交流使每个同学都有话说,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体会到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邪恶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

  第二课时

  一、小组表演故事

  小组表演这个故事,师生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初中散文教学设计方案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许多的教师在教学散文时会面临诸多的困惑,如: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体会文本——教师自己读不懂;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让学生领悟到散文的内涵;找不到教学的突破口等等。

  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我们应该了解在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有关散文的阅读要点:把握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中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态度;领略作品的人生哲理、优美意境;理清句子的顺序;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效果);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能顺着文章意思仿写句子。

  第二我们要了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散文等四类。我们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确定其阅读的一般方法。

  (一)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它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优秀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阅读途径为: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代表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意义。第二,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种描写、映照、衬托等。第三,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

  (二)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它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它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震撼的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地描绘。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写景散文中的价佳作。

  写景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声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

  (三)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指注意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抒情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明确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第三,联系文章主旨。

  ㈣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指通过刻画某种具体现形象,将作者要表达的哲理寓言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来启发读者,让读者明白其中寓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种散文。一般采用象征手法。小思的《蝉》和席慕容的《贝壳》可谓哲理散文的佳作。

  哲理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全文主旨。第二,把握贯穿全文的象征物的整体形象。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画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第四,分析具体描写的形象特征,理解阐发的哲理。

  总之,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才能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第三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鉴赏散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加厚学生人文素养的底蕴,《课标》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中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那么我们如何教会学生鉴赏散文呢?我觉得我们要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一)把握立意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

  探索散文主题的途径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要想明白主题,必须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心情。

  2、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文眼,是指那些特别精炼警策的词句,是作者精心安置的“慧眼”,也即散文主题的凝聚点。这点睛之笔,正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直接途径。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神光”,即散文的主题;所谓“照映”,即指主题对散文的统摄作用。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中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都是“神光”闪烁之处,透过它即可以窥探文心的奥秘。

  3、从作品的重点段落探索主题。

  散文的主题,它固然得通过作品的每一个段落表现出来,但它绝非平均分布在各段里;每个段落固然也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但它们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或在描写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在叙述某个事件的过程,或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表明过渡等。可以说,一篇散文的大部分段落与主题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有的甚至完全是出于结构上的考虑,与主题全无关系。一篇散文的`主题,它常常是通过作品中的某一二个重点段落来表现的,它好像是支撑一篇散文的“力点”,它是我们探索主题时千万不能忽视的地方。

  4、从作品的内部联系中探索主题。

  大部分散文,表面看来的确是“散”的,但它的内部却极有分数。循章求旨,在作品的内部联系中掌握行文的来龙去脉,分析主题,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5、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

  探索散文主题有个最为常见的毛病,就是不从作品的全局着眼,不从全部题材的总倾向考虑,而是孤立地从某一枝节、某一部分来归纳主题,这是必须要克服的。与其他文学样式比较,散文表现主题并不是通过完整的情节,也不是集中通过某一两个典型化的人物等,而常常是通过一些事实的片段、生动的场面、作者的感怀来表现的。所以,从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体味情言

  散文具有含蓄美,即“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作者不能在作品中直接站出来说明自己的用意,而是尽量用形象来说话,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同时要留有余地,做到“有余不尽”“令人于言外可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因此,要真正享受到散文的含蓄美,首先应了解散文含蓄美的实现手段。

  含蓄不等于晦涩。不明说但仍要说,不直露但仍要露,只是作者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的。作者将自己的本意情感进行艺术化处理的主要手法有:一是托物言志、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便是作者的情;三是虚实相生,借设想、想象曲折表达好恶爱憎;四是运用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使真意婉转而出。因此,理解感受散文的含蓄美,方法大致是:

  1、从形象入手,体物动情。

  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可以说,一篇优秀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明理。若离开了情,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索散文意境美,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2、从技法入手,领略意境。含蓄之美是一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意境,也是一种“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效果。这“若现”“欲露”的真面目往往是作者运用“特技”之所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反问、夸张、反复等,对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深层含义起强化作用,能帮助我们深刻品味意境那丰富深远的内涵,获得美感享受。

  3、反复朗读、咬文嚼字

  体味散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朗读,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音乐美。教学时我们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所以朗读指导是教师教好散文体裁课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对于散文的朗读要求是:要读出意境。就是要读出情意,读出画面。很重要的点是教师在读时也要学会边读边想象。比如读到“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在读时,教师就要怀首一份宁静淡远又不失希望的心情以舒缓、轻柔的语气朗读,并在脑中出现画面:在冬天的宁静的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天空的红霞中徐徐升起,柔和的阳光穿过迷茫的晨雾,给人以无限的温暖。

  其次欣赏语言,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联想和想像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朱自清的《绿》中有一段文字: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这段描写文字优美,作者运用联想和想像,读者也只有通过联想和想像再现那难以言喻的梅雨潭的奇异的美——绿,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来感受梅雨潭的“立体感”形象,才能体会作者那浓浓的喜悦之情。

  (2)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遣词用句上下一番工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也就是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如朱自清的《绿》中开头那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细心品味这里的“惊诧”,除了字典上的意义“惊奇、诧异”之外,还有深深的情味,作者用它衬托了梅雨潭无比的奇异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和喜爱,抒发了作者浓郁的喜悦之情。

  (3)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散文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上常常造成一种意境,在总体形象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诗情画意之感。如《春》,全文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等画面,作者以诗的笔触描绘春天,赞美春天。这样,读者必须抓住语言中具有美感的因素进行开掘,在开掘中深入体味,也就是要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这种敏感来自于自身的经验和透彻的体会。比如,作者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像力,那火焰的炽烈浓郁,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给人以生活实感。当然,语感要通过阅读不断地培养。有了这语感,“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才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散文是极其富于个性化的文章,也是极其富于内涵的文章,要想把散文教好,教师必须把以上三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明确教学的方向,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理解散文、鉴赏散文。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4篇03-0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八篇07-28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4篇02-27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07-19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10-1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07-1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09-23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01-17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六篇06-20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锦集9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