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11 16:42: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一课是实验教材二年级第三册的内容,我们一起看看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吧!

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7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教学的。为接下来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作铺垫。虽然本节课安排在了乘法口诀的教学里,但同时这一内容是学生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石,所以尤为重要。本课时中对“倍的认识”是安排了例2、例3两个例题进行教学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我认为例2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通过学具的操作,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地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能根据图意用语言表达“一个数的几倍”;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初步了解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材处理

  1、提供简捷明了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式”

  从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本节课的开始并没有呈现复杂、丰富的主题图,而是从三位同学摆正方形引入新课,然后教材采用定义的方式“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揭示“倍”这一概念,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对3个4的题解来同化4的3倍。因此,这样的编排是非常符合概念同化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我认为:1、教材中通过小棒这一学习材料来引出,虽然非常具有典型性,但不具有简捷性,学生通过操作得到几个4,须花一定的时间,比较费时,所以我选用了小圆片这学习材料,简洁明了,而且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中也利用到了圆片,提高了学具的利用率。2、我认为圆片这一学具非常形象、直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一种数量表示方法,可恰恰通过对最简单,最原始材料的操作,能为学生对掌握比较具体、抽象的物体数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知道圆片也可以代表人、物的数量,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2、正反例相结合,建立倍和几个几的联系

  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倍和几个几的联系,教材中,对倍的概念的建立是采用同化的方法,即从几个内转化而来,这一获取方式我认为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过程中,采用正例让学生观察,并充分让学生说,通过语言来刺激学生,让学生通过说加深对倍的认识。而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我是建立在反例上,先通过观察不成倍数的圆片图,说说为什么,并改一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其实学生已经在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过程。我认为通过反例的教学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正确的概念及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逐渐提炼方法

  教材中例3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思考怎样摆出一个数的几倍,这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在比较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也是从让学生摆小棒着手。通过实际操作,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学生逐步会形成用乘法来表示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圆片图,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

  第一行:○○

  第二行:○○○○○○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两行圆片图的联系吗?(第一行有2个,第二行里有2吗?)

  ○○ ○○ ○○有3个2

  3个2也可以说是2的3倍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二、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1、让学生说3倍是什么意思?(学生边说,师边结合圆片图摆)

  2、结合圆片图,“1个2,2个2还可以怎么说?”

  3、出示倍数关系图,说说谁是谁的几倍,并说说为什么?

  第一行:○○○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

  4、生尝试完成练习

  5、质疑:怎样改能让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第一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个数的4倍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二行应该摆几个?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2、如果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6倍呢?你知道该摆多少吗?

  3、师生小结

  四、深化理解

  1、师:今天我们利用小圆片认识了倍,其实小圆片还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物品的数量,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有关倍的问题。

  2、完成练习

  五、全课小结

  四、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课前预设的目标以及重难点。但同时,在课堂实践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就本课课堂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必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教学环节

  我认为预设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比较清晰。但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有几个环节不够合理,时间拖得过长,导致最后圆片引申其它的量的倍数关系这一环节就是一语带过。

  2、错例教学

  本课在认识“一个数的几倍”,我是通过2个正例和2个反例加以巩固的,反例的教学我认为是本堂课的亮点,通过反例的教学,让学生说为什么,其实就是在巩固“一个数的几倍”的认识,而且这环节学生的回答也比较精彩,有支多,补少,以及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这个例题放在认识倍的概念后练习可能为是过早,回答的学生也是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回答,如果放在求一个数的几倍后作为例题可能更好,参与的学生也会更多。而且在这一环节中,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拿出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就可以了,或者第二个反例就让学生说说答案,不用再让学生说方法。

  3、学具选用

  在学具上,我是利用小圆片,原本利用小圆片,我是想充分利用小圆片这一学具,并在最后一环节从小圆片引申到生活实例。但本堂课下来,我认为间一小圆片的教学显得单调,而且由于前面的时间安排的不够恰当,导致最后引申渗透的环节没有渗透好,而且因为我利用了小圆片这一学具,导致在课堂中没有出现不同种的倍数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我从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第一行两个,第二行六个的倍数关系图。从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其实很难找到两个和六的的关系,而是通过老师人为的定义来解释2个一份,那6里面有几个2,拔高了学生的起点,导致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4、教师总结性语言

  课后,我认为在教学中老师总结性的语言不够。整堂课我追求的是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数学课毕竟是重数学而不是重语言的发展,所以在课堂中过多的让学生去表述。其实学生对这种概念的表述是很困难的,而且过多的提问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的时间。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思考:

  一、对教材的理解

  新课程中书本上没有框架式的语言,更多的是学生们自主的探究,所以需要教师在教材研读方面下功夫,倒底学生会了什么,要学什么。本次大练课,由于要准备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所以在课前我静下心来对教材做了比较深的了解。而平常我通常会一坐下来想课的环节,我想做为一名年轻教师,只有更好地研读教材才是一节好课的基础。这也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二、如何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何让学生了解“倍”的概念,但是在本课一开始,一个学生就自己揭示出了图中倍的关系,这多少让我措手不及。虽然在当时我认为自己的处理还是比较好的,随即让这位学生上来解释一下,他是怎样理解的,但是在后面的环节中,我生怕其它学生不知道,又讲了很多,不仅浪费了不少时间,使学生也有点被搞糊涂了。我想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设计,更需要教师具有在课堂中处理课堂即时生成的能力。有妈的教学设计,还要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才会呈现一堂好课。

  本次大练课,给了我很好的煅炼机会,通过专家的点评,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很多不足;通过本次的大练课,也让我知道一堂好课是需要反复钻研和思考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倍的认识例2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4-11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4-18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03-31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03-13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02-28

2倍的亲情作文1000字01-17

2倍的亲情作文1100字02-02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0-15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1-20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