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成功的事迹

时间:2022-12-19 13:55:28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范文(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疾人成功的事迹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范文(精选7篇)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1

  我叫xxx,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坛乡小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3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19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年,在乡政府的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1997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小石村地处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们的小石村,由于交通不便,村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集体经济为负数,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3万多元,全村已被停电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村民们都急切盼望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副重担。乡党委政府深入我村调查、座谈、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我。乡领导对我说:“小石村至今还未脱贫,村里的工作很困难,你办过厂,见过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担任书记,领着大伙儿走致富路。”乡领导的这番话,让我彻夜难眠,我深知创业的艰难,如果回村当书记的话,自己的厂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我的妻子、儿女也极力劝阻我,亲朋好友也规劝我,他们都认为回去当书记,影响家庭经济不说,弄不好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过反反复复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自己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带领村民致富应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软磨硬泡说服了妻子儿女,顶住了少数人的冷嘲热讽,义无返顾地把组织关系迁回了村里,并以全票当选了小石村的党支部书记,我被党员村民的信赖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小石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发现小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子村”。当时,村里共负债9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数村民依然没有脱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村里因拖欠电缆而被供电局切断了电源,出现了“日间有阳光,夜间无灯光,白村变黑村,户户叫黄天”的现象,这一上任就遇上这么棘手的问题,我想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验我xxx吗?怎么办?村民在试目以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了”我心里一边这么想,一边带着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一方面抓紧与供电局协调,并到处筹集资金,为了还款,我以自己的名义贷了款,先交清了村里所欠的3万多的电费,这下,灯亮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头的石头才落下来:当村干部真不易呀!

  经过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变小石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就这个问题,我不知走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筛选。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滩的一块荒芜了很久的乱石地,经过多方论证,争取县国土部门的支持,我就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一刨一锄硬是在这片乱石滩上开出100多亩土地,得到上补助资金10余万元,并将它承包给人搞开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1万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小石村地处平原,没有山可供开发,集体土地又少得可怜,切要壮大集体经济光靠农业开发显然不行。想到这点,我从自己办厂的经历中深要体会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也要走发展工业的道路,自己没有资金、人才,就向外争取外地人来兴办企业。于是,我们研究规划了100余亩工业开发小区,引进了一外老板,投资100余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个“松阳县人和泵阀制造厂”和温州一家投资50万元左右的铁器铸件厂,引进企业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这是我上任后的第二个看点。我想到了一个根本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小石村原只从一条小机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况很差,车进不了村,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别的村,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和苦处。想着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计,经历几多波折,终于开通了一条8米宽,2.5公里长,直通乡政府的公路。后又结合康庄工种浇筑了水泥路面,这样连大型的货车都能开进村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良田为主的,但农田因松荫溪古道冲击而成,烂田糊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有许多田只能种两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这700多亩烂糊田,成了村民们关注的又一个难点问题。是啊,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们作为村民父母官,怎么能袖手旁观呢?经过几番周折,才与县国土部门联系并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土地整理,现在是田成方,路成网,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话说:“现在的田是想干就干,想湿就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农业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了。

  然而,毕竟富起来村民在少数,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户残疾人家庭,他们还是贫困不堪。想到他们,我这心里就泛酸。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残疾人,和他们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感受和痛苦,就凭这点,如今,我自己又闯出来了,也富裕了,看着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地指望着我,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转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办的厂,何不把厂办成一个福利企业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马放下手头的活,立刻赶到民政局咨询有关办福利企业的事宜,我的思路得到民政局领导的赞同,他们决心帮我这个忙。于是,我费尽心思着手搞规划,写申请,跑报批,一路折腾下来,总算如愿以偿了。接下来,我就把村里12位有劳动能力但干不了重体力活残疾人招进了自己的工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有着落了。

  “要当好书记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和他们交朋友。”对于这点,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门串户,到村民们家中喝茶,拉拉家常,谁家的生活、生产碰上困难,谁家需要哪些帮助,我都把它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逢年过年,我会带领村两委成员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上一些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表我们党对群众的一点心意。村民们信赖我,愿把我当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机,无事也好与我唠唠。

  无论是为集体的事,还是为村民个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对外联系也多了,招待的客人也多了,开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数村民认为我当老板大手大脚惯了,村开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会计处查帐,村会计是摆出所有的招待帐目,村民们哑口无言了。其实,自打我上任以来,我从没有向村里报过一包香烟,招待客人多数时候也是自个掏腰包,甚至有几次涉及到一些经济问题,都是我自己出钱摆平的,事后也没有向集体报过帐。这点我是问心无愧的。

  8年的时间过去了,这8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回忆这8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觉得有点累,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如今,我们小石村面貌已大有改观了,村集体经济从负数到有存款2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1020元到3440元,并且成了小康村、县级文明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本人也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两届当选为县残疾人代表,连续三年被授予县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我所办的宏兴工艺品厂受到了县残联的热切关注,如今我厂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10多万元,全厂40名职工中就安置了本村和外村的残疾人20多名。残疾朋友们在我这儿越干越有劲,越过越开心,我自己也倍感欣慰。在人生的里程中,我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今天,我要大声说:“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样能够驾驭命运,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能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就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吧!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2

  xxx,男,汉族。1972年6月21日出生,初中文化,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涂湾组,现任黄墅村残疾人协理员。1990年,初中毕业的xxx为改变家庭生活窘境当上了木工学徒。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虚心向师父求教,终于换来了一手好木工手艺,从此,开始从事木工行业,起早贪黑,吃苦耐劳,一干就是十几年。凭着精湛的手艺,他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正当xxx意气风发地梦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2007年的一天,在电刨床上制作木地板时,电刨无情地将他的左手五指全部切断,致使左手残疾。从此,xxx与木工手艺活断了缘。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可是最终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这一切,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特种水产养殖培训班后,他瞄准了甲鱼养殖产业,2009年元月,xxx与邻村(凤河村大义组)村民赖正兵取得联系,盖起了甲鱼棚,当年建棚投入资金33万元,从事甲鱼养殖。当时,环境很艰苦,一是缺资金,这笔不小的资金全是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二是缺技术,当时xxx在甲鱼养殖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在翌年元月初见成效,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得到了回报。尝到甜头的xxx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显著,仅2011年一年就获取纯利20万元。

  xxx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周围的村民特别是残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贫困,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周围村民,扶持当地贫困残疾人发展甲鱼养殖共同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县残联的支持,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经有了12家甲鱼养殖户,其他养殖户有情况、有问题找他时,他毫无保留地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帮助他人。他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12家甲鱼养殖户家里义务巡回指导,在他的影响下,12家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得到提高,并成立了甲鱼养殖协会,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2010年任黄墅村残疾人协理员以来,在发展甲鱼养殖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于2012年荣获郎溪县优秀残疾人协助理员称号,并在2012年涛城镇残代会上被推选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

  有理想、有目标,才能有未来。xxx计划于2013年再造一个甲鱼棚,总投资40万元左右,在扩大甲鱼养殖生产规模的同时,打造一个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更好地为当地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3

  残疾人xxx,男,1975年7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黑龙江省虎林市人,现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初中文化,儿麻肢体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自主创业典型带头人。

  通过鸡西市虎林市残联近年来组织的培训班、京东基层销售代理等就业创业过程中,xxx发现他现居住的虎头镇地处相对偏远基层物流送达不便,其中存在商机,适合发展电商物流业务,把想法告诉了虎林市残联。经过残联工作人员进行行业背景调查与前景分析后联合虎林市多个快递公司商议,设立虎头镇快递驿站,20XX年驿站成立,通过自强不息的经营效益良好。

  由于身为残疾人,在日常快递的收发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不便,虎林市残联看到这种情况后,帮助xxx联系了一些兼职工作人员,解决了快递的收发问题,以及一些大件快递的配送问题。在一次次的物流工作中,xxx深知只有对虎头镇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甚至于每家每户的具体地址都熟记于心,才能做到第一时间将顾客的快递送到手中,让顾客满意。xxx的卧室里,总是放着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经常发件顾客的具体地址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对于一些顾客委托代为签收的快递,xxx也会认认真真的核查快递情况,确认快递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时,拍好签收视频,将其保存在店内。

  正是因为在日常每一项看似普通的工作内容中都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尽管在残疾人自主创业中出现了诸多困难,也都被xxx一一克服,物流“零距离”日订单到货发货近500余件,驿站门庭若市,人流不断。市电视台了解到情况后,播放了他的创业事迹。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和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范人物。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4

  xxx,1963年出生,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肢体四级残疾,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任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童年的xxx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每天陪伴姥姥制作鱼皮衣服、鞋、帽等鱼皮制品。在环境的熏陶下,xxx也开始动手参与制作,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艺。1996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xxx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鱼皮工艺上,并在旅游景区开设门店,将做好的鱼皮画、挂件等鱼皮制品销售给游客。目前,他的作品已远销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20XX年、20XX年,他两次被同江市残联聘为残疾人鱼皮画培训讲师,他将自己的鱼皮画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现在学员们都能自己作画,并且出售自己的作品。20XX年5月,在市残联的支持下,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15人,部分成员通过制作鱼皮画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20XX年(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中,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荣获“优秀企业奖”。

  经过多年的经营,xxx的合作社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资源,同时,依托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的旅游资源,合作社的鱼皮画作品已销往全国多地,20XX年合作社销售额突破15万元。

  xxx表示,将继续开展残疾人鱼皮画制作培训,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鱼皮画制作技术,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勤劳致富、共同圆梦。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5

  鸡东县残疾人xxx,1975年出生,大专学历,多年来从事个体经营工作,后成立鸡东县亲草根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他是一个能吃苦并且思想积极上进的人,在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不忘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由于自己的双手有残疾,深深体会他们的疾苦,所以经常为他们解决工作和温饱问题,帮助3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目标,通过网络带货方式帮助残疾人家庭创造收入。

  20XX年初xxx组建了鸡东县公益助残服务队,并担任服务队队长,团队内的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截止到现在团队已经发展壮大到近400人。团队以“扶危助残,用爱心传递正能量,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提升参与者的幸福指数”为宗旨一直在回报着身边的人。为更多的贫困残疾人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鸡东县公益助残从成立到现在,xxx带领团队共走访残疾家庭300余次,慰问残疾家庭150多家300多人,送去慰问金及生活用品近3万元。为筹集更多的资金和物资,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xxx带领服务队在20XX年5月14日全国助残日的前一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义演义卖活动,这也是鸡东县前所未有的,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县各有关部门,40余家爱心企业、个体。教师、学生、各界爱心人士共2000多人参加义演义卖活动,募得善款、物资折合人民币共7万余元。之后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团队都会搞一些活动,扩大和宣传爱心团队。团队被黑龙江文明办评为《优秀服务项目》等,xxx个人被鸡西工商业联合会和鸡西统战部评为20XX-20XX年《光彩事业先进个人》、20XX被鸡西文明办评为《鸡西市优秀志愿者》、《鸡西好人》,20XX年被黑龙江文明办评为《龙江好人》等荣誉称号。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6

  xxx,男,汉族,初中毕业,出生于1974年3月5日,现居住于鸡西市恒山区二道河子街道办事处富荣社区富荣委,20岁时因强直性脊柱炎造成肢体四级残疾。虽然遭遇不幸,但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向更多残疾人朋友传递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自强不息坚持创业

  初中毕业后的xxx自学了理发技术,并在20XX年时坚持创业,开办了属于他自己的理发店,现在已经是一位有着20余年从业经验的理发师。他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坚信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乐观向上积极就业

  20XX年3月乐观上进的xxx通过考试,成为了二道河子办事处残联的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新的工作岗位不仅增加了他的经济收入,也增添了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一个联系残疾人的平台,是走进残疾人心灵的窗口,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残疾朋友。在工作中他团结同事,秉承着热情服务,敢于奉献的精神,尽自己的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在新的工作岗位创造新的价值,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更想将自己的这份坚持及自强自立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位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

  三、志愿服务无私奉献

  20XX年,他加入了二道河子残联组建的“阳光服务队”。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心系残疾群众,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用自己满腔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服务残疾群众。在日常的入户走访工作中,他发现有很多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残疾人理发成了难题,他回到单位,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专门制定了一个定期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上门理发的服务制度,执行至今。这种免费理发的助残志愿活动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残疾人的心里,切实地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20XX年二道河子残联“阳光服务队”成立至今的8年时间里,共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理发千余次,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他感到很满足。

  xxx总说要用感恩脚步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牢记党恩,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多年来他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他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7

  xxx,肢体二级残疾人,环山办事处马家庵居委会诊所医生。40多年来,他坚持不辍为周围村居的群众看病、为200多名老人义务服务、研究中药配方,用残疾的躯体、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谱写了一首强者之歌。

  3岁时xxx突患脑膜炎,当时家里贫困,没有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严重残疾,到了无法走路甚至无法动弹的地步,但是他没有放弃,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立下了自己的志向:立志学医帮助天下贫穷人看病,绝不让太多的穷孩子因为没钱看病而遗恨终生。

  在学医过程中,xxx拜老中医为师,学习药理、研究药性、练习针灸,望、闻、问、切把握得恰到好处,同时又研究西医理论,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为了练习针灸,他在自己稍为灵活的右腿上扎穴道,整个腿布满了针眼,好几次差点出危险。汗水、勤奋加上天生的聪慧,xxx的输液证、中医证、针灸证、乡村医生证、行医资格证等都一次性过关。

  在最基层的岗位上,xxx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把对乡亲、对病人的关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中:他的药价极为低廉,一般的小病块儿八毛都不要;他常常拄着拐杖骑一辆破摩托车,背着药箱到乡亲家中送医送药;他为全村老人免费体检,并给8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哪里有灾难,他总是积极捐钱捐物,从来不计较得与失……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患者好评,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优秀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患者贴心人”“威海市最美乡村医生”等称号。

  xxx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生活。有的残疾人没有生活技能,他就向他们传授按摩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多年来,他培训了3名残疾人按摩师,让他们自立自强;为无数残疾人免费看病,担任免费心理医生,帮助残疾人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让女儿也上了医学院,学习中医,以便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帮助。

  “人活着是要有一种精神一个目标的,我困难的时候父老乡亲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我现在挺过来了,就要尽心尽力地报答,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xxx是这样说的.,40多年来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相关文章:

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范文(精选15篇)12-19

残疾人的成功作文04-06

成功事迹作文10-19

残疾人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03-15

照顾残疾人的事迹范文(精选6篇)12-19

关于成功的名人事迹11-07

残疾人伟大事迹范文(精选16篇)12-19

关爱残疾人的感人事迹范文(精选5篇)12-19

残疾人自强不息感人事迹(精选23篇)11-28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典型事迹范文(精选13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