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经典数学期末考题

时间:2022-10-06 06:40:35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关于四年级的经典数学期末考题

  导语: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

2016关于四年级的经典数学期末考题

  班级 姓名一、填空:

  1、50760000读作(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一千二百零七万八百三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3、在60060060中最左边的6表示6个( ),中间的6表示6个( ),最右边的6表示6个( )。

  4、18957÷213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是( )。

  5、要测量操场的面积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6、3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7、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倍,商是( )。

  8、里最大能填几:

  300×( )< 2300 200×( ) < 1150

  9、“○”填运算符号,“□”填数字:

  365-199 183+98 25×48 360÷5÷6

  =365-200○□ =183+□○□ =25×(□×□) =360÷(□○□) = □ =□ =25×□×□ =360÷□

  =□ =□

  二、是非判断:

  1、读770008时,既可以只读一个零,也可以三个零都读出来。 ( ) 2、0×1=0,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0÷0=1 ( )

  3、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同样的倍数,积不变。 ( ) 4、4×(25+8)=4×25+8 ( )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 )

  6、一个面积为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周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们大小相等。 ( )

  三、选择题:

  1、12600÷13的商的最高位是( )

  A、百位 B、千位 C、万位 D、三位数

  2、9954326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A、100亿 B、995432万 C、995433 D、995433万

  3、56000÷6000=( )

  A、9……2 B、9……200 C、9……20 D、9……2000 — 1 —

  4、自行车3小时行驶4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1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

  A、180÷45÷3 B、180÷(45÷3) C、180÷(45×3)D、180×45÷3

  四、计算:

  1、口算:

  2400÷200= 770+140= 11×500= 9900÷900= 22÷22×56÷56= 12÷(10×6-54)= 87+87÷87-87=

  50×42×20= 970-174-326= 1250×80=

  2、竖式计算:

  865×209 2060×500 6780÷250 10074-7099

  3、求未知数 :

  532 - x = 196 x ÷ 62 = 438 74 × x = 9102 x + 634 = 856

  4、用合理的方法计算

  486+899 9000-271-729 125×25×32

  86×33+86×66+86 7777×8+1111×4 (120+780÷130)×84-10000

  5、列式计算。

  (1) 48除一个数得16,这个数是多少?(用x表示求知数)

  (2) 750减去25的6倍,所得的差再除以24,商是多少?

  (3) 一个数与85的和是100。把这个数扩大5倍后再加上10,结果是多少?

  — 2 —

  五、应用题:

  1、家具店运来45把木椅,运来的折椅比木椅的3倍还多10把,家具店共运来多少把椅子?

  2、实验学校四年级272名同学乘坐限乘40人的客车去旅游,如果增加112人,至少需要这样的客车多少辆?

  3、水果店有7250千克苹果,4000千克桔子,如果每50千克装1袋,那么苹果比桔子多多少袋?

【四年级的经典数学期末考题】相关文章:

考题优秀作文03-0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08-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集锦06-21

中考题作文预测10-20

失窃的思考题作文10-19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11-2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02-11

四年级小学生必备的期末考数学复习法06-28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成都版11-10

一道人生的考题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