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时间:2021-01-28 14:41:25 初中数学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考点是一个词,有两个基本释义,其一指考试的地点,其二指考试、考察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初中数学考点总结,赶紧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a≠b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3分)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组 (8~10分)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二元一次方正组的解法

  (1)代入法

  (2)加减法

  6、三元一次方程

  把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7、三元一次方程组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 (6~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考点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考点六、等腰三角形 (8~10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考点七、多项式 (11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

  (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

  注意:

  (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

  (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

  (7)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单项式除以多项式是不能这么计算的。

  考点八、因式分解 (11分)

  1、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取公因式。

  (2)在各项提出公因式以后或各项没有公因式的情况下,观察多项式的项数:2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3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4项式及4项式以上的可以尝试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考点九、列表法求概率 (10分)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考点十、树状图法求概率 (10分)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28个考点总结12-09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必考点12-11

初中数学必知考点归纳12-08

专升本高等数学考点总结09-01

初中数学中考题型及考点梳理12-09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辅导:数与运算考点12-15

初中数学数与运算十大考点12-10

初中数学常见的中考考点及考试要求12-09

中考数学考点:圆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