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时间:2021-03-19 16:26:3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暴霜露,斩荆棘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秦”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

  1.D

  2.D

  3.B

  4.(1)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名词作状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试题分析:A.智力,是两个词,智慧和力量;B.故事,旧事;C. “凡”就是“但凡”、“凡是”的意思,“是”要和“州”连在一起,是“这个州”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3.试题分析:《六国论》中第二段的描述使用了对比论证,结尾又采用引用和比喻论证,中间穿插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不一而足。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4.试题分析:(1)第二小句倒装1分,第三小句中的“可以”1分,“而”1分;(2)“使”字后省略补上1分,“为…所…”被动句式1分,感叹语气1分.

【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相关文章: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04-11

托福阅读考点分析:学术词汇04-26

概率论特点及考点分析10-04

成语谜语及答案分析03-31

《猫》阅读练习及答案01-15

绿色技术阅读及答案01-08

《迟到》阅读题及答案01-03

大风的阅读及答案12-29

善待挫折阅读及答案12-21

抉择阅读理解及答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