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

时间:2021-02-22 19:00:15 六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以及学过直线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情景提出圆的面积的概念,并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又一次用到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圆的面积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还可以,思维也比较活跃,但学生只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完善。

  3、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圆的面积含义,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说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圆片等。

  学具:圆片,剪刀,直尺等。

  二、说教法:

  考虑到本节课是几何前后知识的重要纽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实物教具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是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方法。采取“扶、放”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分成四部分(出示课件)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

  1.提问:什么是面积?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把小牛拴在草地上,小牛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展示牛吃草的挂图)

  同时引导发问:

  (1)小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个什么图形?

  (2)如何求它的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理解圆的面积含义:通过复习中“牛吃草”和几个圆形教具来理解圆的面积,同时让学生用手指出圆的面积指的哪部分?与周长要区别开。

  (设计意图)通过感官帮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含义,加深印象。

  2.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把圆转化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探索如何把一个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且思考:圆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渗透转化的思想。

  (2)学生自学后,探讨:为什么只能得到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学生相互讨论,应如何操作?(只有分的份数越多,才越接近长方形。)此时,学生操作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说说如何分、剪、拼的。

  并思考:能拼成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吗?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说出圆与转化后长方形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扶,放”相结合,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小结: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提出: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4)自学例1,并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通过例1和“做一做”,巩固新知,使学生掌握,已知圆的直径,求面积的方法,同时提醒学生:半径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六中部分习题

  第1题:填表格。可直接利用公式求面积,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第5题:求圆的面积和周长。意在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又在区别二者不同算法。

  第2题;解决生活实践问题,说明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第3题:利用周长求面积。增加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层次性、生活实践性,由易到难,在掌握知识中形成能力。

  第四部分:课后作业

  解决“牛吃草问题”

  新课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一半×半径

  S=πr×r=πr2

  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2

  说内容:

  我备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初步认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说目标:

  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及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教学我将以活动探究为主,引领点播为辅,采用三个教学策略。

  1、知识呈现生活化:结合圆形草坪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 要探究的问题,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学习过程活动化:引导学生在剪拼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推导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学习自主化: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参与,才会明白转化的过程,才会理解圆的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册书第四单元第三节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特征和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及体积打基础。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学生已经掌握了用转化法推导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本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应该能很顺利地掌握本课内容。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说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曲线图形,很难理解圆等分后的转化过程和“极限”的概念,所以我确立本课的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圆形。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以“猜想--估算--合作探究----验证”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小组合作、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过程,又借助教具和挂图直观性,在演示中进一步观察、体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四、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出示帮助公园的叔叔阿姨怎样计算这块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的`问题的挂图。启发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猜想,然后展开讨论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引出课题。此处改变了原来设计的单调的复习,融新知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这样做,目的就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渴望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一步,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方格图,让学生在图上随意画一个圆,并估算出圆的面积。学生汇报后,激励学生评价哪种估算方法最好。这个环节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第二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环节,我让孩子们用桌子上的卡纸,做个实验,在硬纸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可以同桌合作,看能发现什么?一会向老师汇报。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三步,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极限”的概念,我适时进行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十六份后,拼在一起,再观察每次拼成的图形中闪动的曲线与圆周长的关系。学生就会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曲线就接近直线了。就这样,抽象难懂的“极限”的概念就在教具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迎刃而解了。

  然后,我又用教具演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地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出示填空练习题)

  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结合,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注重习题的实效性、趣味性。(教学挂图出示)首先让学生计算课前所剪圆形学具的实际面积,与估算结果相比较。然后设计了基本练习题和基本应用题。最后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题:“早上,妈妈让聪聪上学时把牛拴在草地上,下午放学的时候再把牛牵回来,拴牛的绳子长4米,牛吃草的面积有多大?如果牛每小时吃草约8平方米,那么等下午聪聪回来的时候,牛会不会挨饿?如果牛挨饿的话,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故事一出,学生便主动思考,想办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把知识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4、巩固自学,提高能力

  在完成练习题后,让学生们看教材68--69页的内容,把不明白的内容和同桌互相探讨,共同解决。

  5、总结提高,小结全课。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同学们真不简单,我们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自己发现、推导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家的合作探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小结既注重知识技能的总结,注重了学习方法,转化思想,独立思考,群体合作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

  整个教学内容,我本着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互相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设计,孩子们易于接受,学习气氛良好。加之老师制作的教具和挂图的配合,相信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一、说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圆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及体积打基础。

  二、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基于对刚入六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⑴使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并探索圆的面积含义,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⑶培养学生在探索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材的难易程度来看,我将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过程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前移的作用,在本课中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扶、放”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五、教具准备:课件、圆形的纸片、剪刀、直尺。

  六、说教学过程<出示课件>

  1、复习导入

  教学新课前,我会安排一些求一个数的平方的口算练习。例如:可以补充一些10以内数和整十数的平方练习,如402是40×40=1600,而不是40×2。掌握常用的平方计算,对提高计算圆的面积的速度有帮助。

  2、创设情境,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首先提供了一个在圆形草坪上铺草皮的实际情境,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接下来,直接提出问题“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在教学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预先准备一些圆形做学具。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将圆16等分,剪开后想办法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等分成多少份(如24份、36份等等,但必须是偶数份),自由地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接下来,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圆不断细分,使学生看到,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圆形就越接近长方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原来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即C/2=2∏r/2=∏r,长方形的宽就是就是圆的半径r。在自行完成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长方形的面积=长×宽=∏r×r,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r×r=∏r2。

  自学例1和“做一做”,巩固新知,使学生掌握,已知圆的直径,求面积的方法,同时提醒学生:半径的使用方法。

  3、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六中部分习题。

  第1题:填表格。可直接利用公式求面积,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第2题;解决生活实践问题,说明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第3题:利用周长求面积。增加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5题:求圆的面积和周长。意在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又在区别二者不同算法。

  针对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

  4、本课小结

  最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即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

  为了简单明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把板书设计为:

  圆的面积

  长方形 的 面 积 =  长  ×  宽

  ↓     ↓     ↓

  圆 的 面 积 = 周长一半× 半径

  S =πr×r

  =πr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本课的一些设计,在具体教学中,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时调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完毕!

  点评:

  1、思路清晰,对教材的分析细致、到位,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对学生参与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说得透彻、详实,真正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理念。

  2、作为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的设计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进行了拓展,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相信这样的知识会更持久、更深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相关文章: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0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03-18

圆的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10-2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精选3篇)07-2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说课稿(通用3篇)07-29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8-1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12-1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07-23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8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