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

时间:2022-10-03 07:38:09 元宵节 我要投稿

元宵节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宵节作文1

  春节的脚步声还没有走远,又迎来了多姿多彩的元宵节,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什么,你觉得元宵节没那么精彩?No,No!那你可大错特错了。不相信?那就听我一一道来。

  我的家乡在富饶的江苏南通。如果元宵节你来到这儿,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习俗,那就是放“社火”。

  这不,刚吃完晚饭,就只见爸爸在灶前拿起一把芦苇枝,再抓起几把稻草,将稻草环绕着芦苇包裹起来,然后抽出几根稻草代替绳子,把草把绑扎结实。当时我看见了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这是要干啥呢?总不会是又要和我操练“打狗棒法”吧?

  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摸了摸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今天是正月十五,我要去田头放‘社火’呢!”

  “哦?什么是放‘社火’?”

  爸爸挥了挥手中的草棒,摇头晃脑地说:“这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瞧他那臭美的样,我才没耐心听他说那些呢,赶忙打断他:“得了老爸,你还是告诉我怎么放‘社火’吧!”

  “好吧好吧,不过我现在不告诉你,我问你,你想不想放‘社火’呢?”

  这不是逗我么,我立刻跃跃欲试,爸爸又给我做了个小小的草棒。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面黑漆漆的,我可兴奋了,一蹦一跳地跟着爸爸来到田头。只见爸爸掏出打火机,把两只草棒点燃。开始的时候火头很小,爸爸让我学着他的样子来回挥舞。我摇呀摇呀,火越来越旺,就像一团大火球。爸爸说:“火越旺就代表着庄稼大丰收,日子越红红火火。”听了这话,我舞得更起劲了。爸爸将草棒一会儿左右荡,一会儿上下甩,宛如火龙在美丽的夜空跳跃。爸爸一边摇晃,一边教我说吉利话:“放‘社火’,放‘社火’,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

  “哇!”我一声大叫,原来一不小心,我手中的草棒烧得太旺了,火舌几乎要舔到我的头发。我一下子扔掉火把,爸爸看我狼狈的'样子,乐得哈哈大笑:“原来你就是个胆小如鼠的男子汉呀!”

  我心想,才不上你当呢,放“社火”还是要安全第一嘛。

  渐渐地,远处田埂上的人多了起来,点点“社火”汇集起来,与夜空中的星星争辉……

  怎么样,我的元宵节够“给力”吧,如果你也羡慕得不行,来年请来我的家乡南通吧,保管能让你“乐不思蜀”的。

元宵节作文2

  元宵节到了,意味着这个年过完呢。大家都想最后欢聚一堂。

  吃完中饭,我约了小施,小梅,小甘和小王,一起去广场玩。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嘴巴都笑疼了。哇广场上真热闹呀,超大电视屏幕前的舞台上的人们载歌载舞,大电视播放着各种电视。广场上还有各种声音,有人们讲话的声音,有超大电视,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有广播里播放的元宵节安全常识。走过中间的马路人就更多了,广场上有各式各样玩的项目。有打羽毛球的,有猜灯谜的,还有贴鼻子的……。

  个个项目看起来都很有趣。我左看看右瞧瞧,一时半会儿想不出玩什么。小施小梅爱上了打羽毛球。可我不会就站在一旁看。站在这看多没意思,我心里想的',我也要去找一个什么项目去玩?对了就去玩踢球吧,可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我这个急性子可等不了了,咦,小王呢?怎么一会儿就跑不见了。这可是王家的宝贝,可不能把它搞丢了。我围着整个广场都走了一遍,终于把它给找到了。小王找到了,可小甘呢,怎么也不见了呢?我又会跑起来快速寻找小甘……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项目都被人玩的没有奖票了,我把广场上每个项目都看了一遍每一个项目后面都排着长队,那队伍呀,像一条长龙。我好扫心呀找不到一个队伍短的项目。

  忽然我的眼睛盯住了一个地方,那是一个转呼啦圈走路的项目。这正好合我的意,终于该我出场了。我套上呼啦圈,把圈一甩,人就随呼啦圈转了起来。我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向前走,可因为上身要动,腿也要动。导致我的动作看起来很滑稽,到转弯的时候,呼啦圈慢了下来。马上就要掉下来了。我站在那儿不走了,先让呼啦圈转起来。不一会儿,呼啦圈就又活了。到了到了我到达了终点。阿姨给了我一张奖票。

  广场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游玩项目。整个广场上就如同一幅巨大的游乐图。这幅画神奇般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元宵节我开心,我的开心是因为有你,有她,有那么多的朋友陪着我……

元宵节作文3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叮咚叮咚”,快乐迈着无声的步伐悄悄降临在人间这个仙镜,在这缤纷的世界里,我们迎来了元宵节,对了,在元宵节里,“花灯可是主角哦!

  站在远处,连串的花灯好似两条五颜六色的长龙,直朝街道的尽头游去,它又像彩链,缠绕在两旁的“圣诞”树上,发出夺目的光彩,好象照亮了全世界,它还像银河,望不到尾,而我们只是岸边的绿叶,静静地欣赏着映在河面上闪烁的星星……

  小摊边,马路两旁,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人群,欣赏那美丽的画卷,一只小黄牛闯入了我的视线,定睛一看,这只小牛花灯可爱极了,蓝色的羊毛般的头发,两颗乌黑的眼球好象在滴溜溜的转着,还有那张可爱的嘴,大大的张着,好象什么事让它开心地合不拢嘴。更有趣的是那一对牛角,金黄色的,像金色的牵牛花,不停地打着转,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小牛花灯,别的花灯也不差,一个个都在争奇斗艳。瞧!那只小老鼠花灯,胸前挂着金色的带子,咧着嘴,在欢呼我们的到来。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这一下子让我们联想到了小白兔,它们前面露着两颗大暴牙,耳朵竖的笔直笔直,好象正在思考什么。脸谱灯更是不落后,托着长长的丝带,随风飘动,好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半脸黑,一半脸白,使我一下子没有回过神来。更惹人喜欢的还是星星灯,它全身金黄,十分耀眼,时不时的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它不禁让我想起了五星红旗,它总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在夜空也是如此,它总是站在月亮旁,虽然没有月亮那样亮,给故乡照得分外亮,它是纯洁的,招唤朋友,一起照亮人间。星星给月亮陪衬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好一个镇海的灯会,它不仅是一个灯的海洋,而且是个人海,无数的灯和无数的人聚在一起,构成了景色奇异的灯和人潮。这也不正标志着,我们镇海的经济在发展,吸引了许多游客。我们在灯的海洋里尽情地欣赏。

  我完全沉浸在灯的海洋。渐渐的,天下起了毛毛细雨,风轻轻地吹着,我的心也随风儿飘向美丽的城堡……

元宵节作文4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是因为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就称为元宵节。

  据说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最初都跟神话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与元宵节的来历相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忍无可忍就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在天上呆得无聊,就飞到人间转悠,猎人误以为它是猛兽,把它射死了。天帝很生气,下令立刻让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房舍、财物、家禽都烧个精光。好在这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偷偷来到人间。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一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的叨念着一句话:“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难了啊!”

  家家户户都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热情地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圆圆的甜甜的汤圆。“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放火。

  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拨开云雾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人间火光映照,响声震天,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他满意地去睡觉了。

  不管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何处,也不管它真实与否。但在元宵节放花灯与吃汤圆的习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到了晚上,会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在这一天吃汤圆,有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句感受到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向往……

元宵节作文5

  今天,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日子。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大家兴致勃勃在街上转来转去,都不觉得烦。

  今天一早,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姐姐,一块去转街,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开开心心,脸上都露出了满心的喜悦。

  大街上什么都有,舞狮子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都在乐呵呵的,不为大家不买自己的东西而伤心,也不为大家买自己的东西而不认识自己是谁了,大家都没有这样,因为这是元宵节,不能不开心,既然迎来了这个节日,就开开心心的玩,不用担心任何事情。

  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没有一辆车,我们看见了卖灯笼的,他(她)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卖的十分漂亮,是我情不自禁的想买一个,可是我没钱啊!嗨!还是好好看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元宵节是应该吃元宵的,可是这个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就让我为大家讲一讲吧!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作文6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元宵节作文7

  今天,是元宵佳节。到了晚上,我们照例要去看一年一度的烟花和灯展。

  路上有些人在放烟花,我们看了一会儿,所以迟到了,但烟花不会等我们的。我们到时烟花已经开始燃放了。我们挑了一个好地方,开始看,烟花是从文化宫上放的。这些美丽的烟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彩色的火球飞腾着,连续不断,交映在天空的烟花中绽放,这此烟花简直像在春天里互相争芳斗艳的鲜花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夜空的滴滴金雨与地上开放的朵朵银花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的四射的烟火,组成孔雀开屏的样子。有的烟花是圆的,密布在天孔中,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元宵节上不仅是灯的世界,也是人的海洋。无数灯与人聚在一起,构成了景色奇异的灯和人潮。这些灯别具一格、珠光宝气、晶莹发亮。我看到了有个灯展画面是一个老奶奶和壮牛组成,牛跳舞时左摇摇右摆摆,耳朵上下摆动很牛。而老奶奶舞姿生风比牛更牛。就这样,我们在灯海中尽情欣赏。

  今年元宵节真快乐。

  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爱的金童玉女,还有恐怖的黑白无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视着人们的.“娘娘”……我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日子是我们的日子,因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们就是犯了错,大人也不会责罚小孩的。

  正月里雨经常会淋淋沥沥地下着,天阴沉沉的,很是讨厌,可是十五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天是最蓝的。

元宵节作文8

  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

  相传,是汉文帝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一天叫做元节、元夜、灯节。这天晚上,街上处处张灯结彩,而赏灯,猜灯谜,吃汤圆就成了人们的主要活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庆祝活动出现了,比如放烟花、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等等。

  我们社区也不例外,每年居委会都会在小区门口的空地上举办一些活动,吸引人们来共度佳节,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元宵节。记得那天晚饭过后,“工作狂”妈妈忽然说要带我到楼下参加活动。为此,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到了一楼我远远望去,只见社区门口搭起了一个个红色的帐篷,帐篷里挂满了一排排红色的小灯笼,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圆球链子。近看,那些小灯笼好像又变成了一团团燃烧的火球,悬挂在帐篷之下,人们在这些“火球”底下来回穿梭,热闹极了!

  晚上八点,活动正式开始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猜不透的灯谜,这些我都不大感兴趣。我被一个名叫“蒙眼睛贴猪鼻子”的游戏活动吸引住了,现场很多人,我踮起脚看了好久才看清楚游戏规则。经过15分钟漫长的等待时间,终于轮到我了,被蒙住眼睛的`我一只手拿着“猪鼻子”,另一只手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着。刚走两步,才发现这个活动并没我想象中那么容易,眼睛被蒙住了什么看不见很容易走偏,而且走路全靠感觉。变得焦虑的我心想:“什么时候才到终点啊!”就这样大概走了十五步,我的右手突然摸到了画板,于是我双手拿着“猪鼻子”盲目地往前一贴。然后,就听到有人拍着手大喊:“太好了,贴中了!”意外的我连忙把眼罩摘下,发现刚刚好贴中。我高兴得跳起来,在人海中寻找妈妈欣慰的目光,但却不见妈妈的踪影。于是,我拿着奖品到处寻找妈妈,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终于找到她了,她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向我走来。

  “饿了吧?快,趁热吃了吧,可好吃了!”

  “谢谢妈妈,这个,送给你。”

  就这样,妈妈接过我的奖品,我端着妈妈的汤圆,大家都笑了。

元宵节作文9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正月十五——元宵节。

  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传说,有一只神鸟来到了人间,意外被猎人射死。天帝得知勃然大怒,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偷偷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众人,人们听了焦头烂额。有一个老人想出了办法,说:“在正月十五时在门口挂上灯,并放鞭炮。”众人便照着老人说做了,果然天帝看到人间烟火弥漫,便不再理会。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成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庆祝。

  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如:吃汤圆、舞狮、舞龙、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汤圆是元宵节的`小吃。你知道汤圆是怎样做的吗?首先把面团搓成一个圆,再用大拇指伸进汤圆里面,钻一个洞,然后在洞里洒上些干粉,接着用大拇指把汤圆捏成一只小碗。最后放上一点香甜可口的芝麻酱,把洞口封住,就成了个美味汤圆。汤圆吃起来皮又嫩又滑,馅又香又甜。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元宵节不仅有美味的汤圆,而且还有五彩缤纷的花灯。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整夜举行,必须通宵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带大家逛一下花灯展。瞧,那一盏盏千姿百态的花灯,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威武的老虎,身上条条黑道,它张开嘴露出那洁白的牙齿,像活了一样。老虎的旁边有一棵树,它好像在乘凉。树上有一只在嬉戏的小猴,它用尾巴缠着枝干,倒挂在树上,仿佛在荡秋千。小猴看着老虎,好像在互相问候。花灯真是让人大饱眼福,璀璨夺目。元宵节的夜晚真是无比美丽。

  逛完了花灯展,肚子也饿了,坐下来吃一碗汤圆,美极了!

元宵节作文10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元宵节作文11

  那一年,应该算我第一次真正过过的元宵节,因为那一年,我第一次尝到了元宵,尝到了最好的元宵。

  那年元宵节晚上,奶奶给我们大家做了汤圆,晚饭时,我坐在温和的灯光下,看着热气腾腾的汤圆,幸福和满足,一下子涌上心头。

  家里五人,一起聚到了灯下,突然好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又吞进腹中。准备开始享受这诱人的元宵。

  爷爷看到我的馋像,对我说:"快吃吧!红糖馅儿最好吃!"红糖馅儿的?我心中满是疑问,可面对着新奇的汤圆,好奇早把它们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赶快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汤圆出来。

  我二话不说地张大了嘴巴,把汤圆靠向这"血盆大口"。眼睛突然指住了嘴巴,说:"你看看这小巧的汤圆,难道你狠心下手?"嘴巴还是与心不忍,只咬走了一小点儿汤圆皮。

  汤圆皮十分有嚼劲,也十分粘糯。我用嘴巴使劲辨别它的.味道,可它只有一些糯米粉,一种不怎么好吃的味道,我就没有再品味它,把它吞了下去。

  我又咬了一口,刚好把汤圆皮咬破。里面呈现出一种红烧肉般颜色的糖馅儿,澄明的液面反射着黄色的光。液面慢慢鼓起来,我以为它要流出来,但没去制止它。它鼓出来的越来越多,但它最后令人哭笑不得——它破了。它原来是个小泡。

  我也轻松起来,准备去品尝我的最爱——红糖!我伸出舌头去尝,不一会儿,一阵无比的快活涌上心头,舌尖上跳动着欢乐的小火花,还有些跳进了胃里,使胃也快乐得"咕噜"直叫。

  又是一阵"饿意",我把整个汤圆喂进嘴里,用牙儿们疯狂地在上面跳"踢踏舞"。面皮的怪味早已被红糖的甜味掩盖了,只留下令人叫好的嚼劲。

  我希望当时没有人看见我大吃大嚼的样子——那时我只想像囫囵一样吞"枣"。

  我吃了碗里所有汤圆,我也不得不承认红糖馅儿是最好的。我也希望我的家庭也像汤圆一样,幸福、甜美。

元宵节作文12

  说到元宵节,宋代大词人欧阳修曾在《生查字·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从简短的词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元宵节是多么的热闹。

  当然,我们也免不了举行一个元宵节猜谜会了。下午,大家就把自己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灯笼都带来了,有的是买的,有的是自己做的,还有的是一些半成品。大家拿着自己灯笼上的谜语和别的同学议论纷纷,仿佛讨论着一些厉害的攻略。一时间班级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喧闹声,笑声,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终于,老师过来宣布:让我们把自己的灯笼挂在班级里。我的灯笼是用家里的红包做成的,经过折叠成六个同等大小的小船,再将他们拼接在一起,这样一个灯笼的雏形就好了,然后将一根红绳子穿进几个事先打好的红包孔里面,最后再把几个谜语挂在垂下来的红绳上。为了美观,我就把一个中国结上的留须剪下来绑在了谜语的下面,这样一个美观又简洁的灯笼就制成了。

  我把自己的灯笼挂了上去,又将谜语和礼物准备好,一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前来猜谜语的同学啦!

  自己挂好灯笼以后,我也去猜别的'同学出的谜语了。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谜语:孔雀收羽(打一个历史人物),我一开始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当我再次把目光注视到“收羽”两个字的时候,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收羽就是关羽啊!太巧妙了,我不由得佩服起那个出谜语的人。

  我拿着谜底问是不是关羽的时候,同学顿时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然后很不情愿地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递给了我,真开心!

  通过这一次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让我增长了许多的新知识,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只要忆及这欢快的笑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会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元宵节作文13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姥姥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姥姥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姥姥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 米粉很快就被姥姥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姥姥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姥姥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姥姥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 变大了。接着,姥姥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姥姥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 我立刻跟姥姥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姥姥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姥姥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姥姥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姥姥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姥姥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姥姥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姥姥,让姥姥先吃。这时,姥姥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元宵节作文14

  春节的足步声还不走远,又迎来了多姿多彩的元宵节,这可是我最爱好的节日了。什么,你感到元宵节没那么出色?No,No!那你可大错特错了。不信任?这就听我逐一讲来。

  我的家乡在富裕的江苏南通。如果元宵节你来到这儿,就会发明一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放“社火”。

  这不,刚吃完晚饭,就只见爸爸在灶前拿起一把芦苇枝,再抓起几把稻草,将稻草围绕着芦苇包裹起来,而后抽出多少根稻草取代绳索,把草把绑扎硬朗。过后我看见了是丈二的跟尚——摸不着脑筋,爸爸这是要干啥呢?总不会是又要和我操练“打狗棒法”吧?

  爸爸望没了我的怀疑,摸了摸我的头,啼眯眯地说:“昨天是正月十五,我要往田头放‘社火’呢!”

  “哦?什么是放‘社火’?”

  爸爸挥了挥手中的草棒,摇头摆尾地说:“这得从良久很久以前说起……”

  瞧他那香美的样,我才没耐烦听他说那些呢,赶紧打断他:“得了老爸,你还是告知我怎么放‘社火’吧!”

  “佳吧恶吧,不外我当初不告诉你,我答你,你想不想放‘社火’呢?”

  这不是逗我么,我立即蠢蠢欲动,爸爸又给我干了个小小的草棒。

  走在城间的.小路上,外点黑压压的,尔可高兴了,一蹦一跳地随着爸爸来到田头。只睹爸爸取出击火机,把二只草棒点焚。开端的时候火头很小,爸爸让我教着他的样子往返挥动。我摇呀撼呀火越来越旺就像一团大火球。爸爸说:“火越旺就代表着庄稼大丰产,日子越红红火火。”听了这话,我舞得更起劲了。爸爸将草棒一会儿左左荡,一会儿高低甩,宛如火龙在漂亮的夜空跳跃。爸爸一边摇摆,一边学我说吉祥话:“置‘社火’, 抬‘社火’,他人家的菜铜钱大,我野的菜盘篮大……”

  “哇!”我一声大鸣,本来一不警惕,我手中的草棒烧得太旺了,火舌简直要舔到我的头领。我一下子抛掉火炬,爸爸瞅我狼狈的样子,乐得哈哈大笑:“本来你就是个浑身是胆的男子汉呀!”

  我口想,才不上你该呢,放“社火”仍是要保险第一嘛。

  匆匆地遥处田埂上的己多了伏去,点点“社火”会集讫来取夜地面的星星争辉……

  怎么样,我的元宵节够“给力”吧,假如你也爱慕得不言,来年请来我的故乡南通吧,保存能让你“乐不念蜀”的。

元宵节作文15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吃汤圆啦,那么元宵节和汤圆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元宵又叫做汤圆,所以在元宵节这一天一定是要吃汤圆的哦。但是,在我们家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重大任务事,那是包汤圆啦。

  这个重大任务当然是交给我、妈妈、奶奶这三个家中手最巧的人来完成。不过,这次包汤圆,我却是第一次真正参与全过程,还不知道我会包成什么样呢?呀,瞧,奶奶已经将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这儿放着两个盘子,一个盛着黑芝麻馅儿,乌黑发亮的芝麻馅儿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个盘子里则满满的全是被手巧的妈妈擀好了的皮。只见奶奶将皮放在左手,右手则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馅儿,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仿佛有魔力一样,变成了充满灵性的`精灵,左手一捏,右手一揉,双手一掐,两手一搓,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圆的汤圆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跃跃欲试。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张皮,轻轻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馅,香味立即蹿进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学着奶奶的动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将馅裹好,双手再来回搓,一个圆圆的汤圆成形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汤圆终于包完了。开始煮汤圆了,锅子里的汤圆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开饭喽!”随着一声洪亮的喊声,终于可以吃汤圆了!舀起汤圆,一口咬下去,香浓的芝麻馅儿蔓延了我整个口腔,轻轻咽下,留得一阵余香。吃完汤圆,我们全家出发去看花灯了。花灯有红的,有绿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动物,还有一些印上了诗画。总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什么!猜灯谜?我疾步走到了猜灯谜的地方,细细端详着那一个个印着谜面的灯笼,不禁皱起了眉头:好难啊……经过一番奋战,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灯谜,拿着兑换的小奖品,我心里乐滋滋的。

  这是我喜爱的元宵节啦!

【元宵节作文】相关文章:

元宵节作文:元宵节的作文11-05

元宵节作文:元宵节01-02

元宵节观灯的元宵节作文10-18

元宵节的作文【精选】08-24

(精选)元宵节作文07-14

元宵节作文06-12

元宵节作文(精选)07-06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11-12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11-05

元宵节作文(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