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

时间:2021-03-11 08:28:11 课堂 我要投稿

有关课堂作文六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课堂作文六篇

课堂作文 篇1

  人生处处是课堂。课堂,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更多的是在校外的生活中。你会发现: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也是课堂;人们在公交车上的一言一行也是课堂;画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也是课堂。

  清晨,伴随死气沉沉的读书声,我们在教室里坐着,读着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看着一大堆密如蚂蚁的文字,做着一道又一道的考试重点题型。这样的课堂,很乏味……

  时间是漫长的,而我的心思早就飞到窗外美丽的风景之中。突然,一个细小的身影闯入我的视线之中:一个小蚂蚁正孤零零地拖着一个比它身材大好几倍的面包负重前行。瘦弱的蚂蚁就像蜗牛般缓慢前行;又像骨瘦嶙峋的老人背负着一麻袋的东西;还像时钟般慢慢地移动。突然,蚂蚁停下它的脚步。我心想:那个面包对于它来说实在是太重了,它大抵是放弃了吧。这时,眼前的一幕让我吃惊:蚂蚁放下面包,竟绕到面包后面,用触角和头去推动它。然后继续前行。过了一会儿,蚂蚁又停下了脚步。它用触角拼命的推,但是无动于衷。突然一阵风刮过,瘦小的它很容易被风吹跑,但它不灰心继续站起来推面包,顽强的它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内心无比震撼,为着蚂蚁身上的坚持不放弃而触动,为着蚂蚁身上的顽强拼搏而佩服。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经常选择放弃,未曾像蚂蚁那般坚持下去;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时,经常选择逃避,未曾像蚂蚁那般勇敢面对;每当我在比赛时遇到挫折时,经常选择松懈,未曾像蚂蚁那般顽强应对。

  蚂蚁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的品质是永恒的。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像蚂蚁一样默默无闻,全力以赴,永不言弃的做好每一件事,这样的人生才是踏实的,充实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蚂蚁,即使是渺小的生命,也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在大自然的课堂中,我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方法,更学会了我们如何更好的提升自我。这也是课堂!

  我自窗外的景色中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课堂里,坚持属于我的人生路……

课堂作文 篇2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作文。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品味语言,自由表达。通过这些,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论文关键词:作文指导;个性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说真话,抒写自己纯真美好的情感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努力促成其个性的良好形成与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习作中吐真情、说真话、写真事,充分体现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和认识水平等,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我手写我心”,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习作。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切实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局限在作文课中,而要善于挖掘文本这个有利的资源,在品味文本中找准与练笔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补白练习。文本中有些语句或课文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去拓展,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时进行练笔,不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实,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穷人》一文,有这么一段话: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桑娜抱与不抱、该与不该的矛盾心理活动,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抓住这个空白引导学生:此处矛盾吗?怎样才能将此时桑娜的内心活动补充完整?学生经过细心揣摩,纷纷以第一人称写下桑娜的心理活动,有的写“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看到这两个他岂不会暴跳如雷,骂我没脑子?他肯定会二话不说抡起拳头揍我的,不,不会,他也是个穷人,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两小孩冻死饿死的……”有的写:“唉,我发什么昏?抱了他们肯定会挨他揍的,不会吧,他平时挺有同情心的,不会见死不救的,这个世道只有穷人才能帮助穷人的……”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同学的'写作情况,并进行集体评议表扬。这样做既能使桑娜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更加鲜活,文章主题更加鲜明,又能使学生的创作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有的课文的结尾余意未尽,续写的来源非常广泛,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凡卡》一文,以凡卡梦结尾,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再如《去年的树》一文最后一句写道:“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结尾,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想象鸟儿飞走后的情景,并以“鸟儿飞走后……”为题,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练笔,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2、插图配文。课文有许多编者精心编排的插图,大多数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体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给图配上短文。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它以整页的篇幅描绘了“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的动人情景。而扬科的外貌、内心,课文只字未提,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联系上下文语句——“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等。可以“琴”为题,以课文插图为依托,重新编写小音乐家扬科的故事。

  3、抓住情感流露点。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只有学生深入领悟体会文本,才能与作者倾心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时的学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时,正是写“现在进行时”感情活动的最佳时机。如面对着《桥》中那位在大灾来临之时面容清瘦的却像一座大山的老汉,你想说什么?面对着《慈母情深》中母亲那双疲惫的眼睛,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当学生缓缓打开自己的情感之门时,在情感共鸣处进行练笔,学生的心迹自然真情展露。

  二、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是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的选材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体引路。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学生缺乏体验不无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中年级作文《热闹的菜场》,虽然课前布置学生逛过菜场,但要让学生具体生动描述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经历后留下的印象不一定深刻,但如果教师利用手机拍摄下热闹的菜场情景,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电脑展示画面:丰富的商品、沉甸甸的菜篮子、熙熙攘攘的人群、顾客和商贩讨价还价的情景、商贩麻利地宰杀鸡鸭的情景……这些真实的图片画面会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加深他们对情景的印象,学生定然会绕有兴致地拟标题,用生动的言语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的作文练笔,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如指导学生作文《第一次上医院》,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家长和孩子,再现了看病就医的情境,孩子面对针筒、挂瓶时的紧张恐惧,家长的苦口婆心,医生的和颜悦色,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毕现。面对活生生的画面,学生写起来自然具体、生动,充满情趣。

  三、品味语言,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过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语感品味,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1、品写法,学技能。学生手中的文本应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好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品读领悟文本语言,学习大作家们的语言风范。如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中对闰土外貌的描写简洁、传神,廖廖几笔就勾画出一个农村少年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形象。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针对学生每次写人“大大的眼睛,黑黑的头发,不高不矮的个子……”等千人一面的毛病,进行有意的观察练笔训练,引导学生领悟外貌描写的方法。我先让学生在书中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多读几遍,并说说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为什么要写“紫色的圆脸”——说明经常在海边日晒风吹,从而说明他健康。)最后得出:

  ①外貌描写可以从肖像、神态、服饰、形体等几个方面进行。

  ②抓住特点。抓住人物独有的、最能体现他特点的部分写。

  ③以形传神。通过描写,要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个性、品质等,才能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如现其人。

  接着出示了孙悟空、猪八戒、哪吒、哈利波特等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神话、卡通、科幻等人物形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人物的外貌。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再抽学生在全班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建议: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典型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人物外貌,体现人物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选择观察自己的班上的一位同学并描述他的外貌,再抽学生习作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同学猜是谁。结合课文和学生了解喜爱的生活来训练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吧。

  2、多体验,丰个性。学生不同的体验也会对习作的表达形式带来影响。我曾在班级以开展以“塑料袋走进家庭后”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走进社区、街道进行调查访问,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用自己喜爱的表达形式来汇报活动成果。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写了童话故事《塑料袋的自述》,生动形像地描述了塑料袋从诞生到走进家庭的经历,表现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同学在亲历体验中深切地感受到要解决塑料袋管理上的问题,关键在于要让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于是,他们有的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塑料袋大量进入家庭以后,随处可见乱扔的严峻现实,还配上自己现场拍摄的照片,展示在宣传栏内;有的则向环部门写了一份建议书,呼吁关注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个性化的表达,生动独特又富有新意,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像“集腋成裘”,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师平时能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只要我们用心设计活动,细心呵护兴趣,耐心指导写法,决心督促练笔,以我笔抒我心,让学生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小学生的作文个性,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课堂作文 篇3

  只要你肯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只要你肯学习,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课堂。

  ——题记

  奉献

  赛场上,一个个运动员纷纷飞奔到终点,到终点的运动员,有的欢天喜地;有的捂着肚子脸上露出难受的神情;有的垂头丧气……这时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从我身边经过,看他左手里拿着毛巾,右手拿着水,一会儿端水,一会儿扶队友,东奔西跑的照顾下场的运动员,看着阳光下,满是汗珠的脸庞,在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奉献。

  坚持

  几圈下来,终于到终点了,1500米的路程,各位运动员都气喘吁吁。这时只听广播报道:100米的总决赛选手到主席台前集合,刚下场的一个运动员慢慢地站了起来,走向主席台。他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说,执意走上了100米的赛道。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但他已经赢了……他赢了,赢了自己,也赢得了同学的称赞,赢得了班级荣誉,这时,我感受到了坚持。

  包容

  100米,他得了第6名,他垂头丧气的走了回去。同学们并没有怪他,而是安慰道:“没事儿,输了就输了,至少你超越了自己。”

  “名次并不重要,你已经努力了……”

  还有什么比温暖的话、宽容的心更让人感动的呢?在这一刻我知道了包容。

  生活的课堂不仅可以教给我们知识,更能给予我们更多的道理。

课堂作文 篇4

  最近真烦,老是听到小声说话的声音在前,老师发火的声音在后。

  假如有一天:我踏进了我们班的门坝,听到的不是嗡嗡的蜜蜂声,也不是老师的发火声,而是生机勃勃的琅琅书声,老师的嘴角轻轻上扬,同学们的头微微点缀。

  上课时,同学们眼睛闪闪发亮像钻石金子一般,发言的同学如好的股票一般直线上升,而没有回答问题的同学也鸦雀无声的注视看回答问题的同学。

  下课了,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起了。随后响起的便是同学们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请休息”的这样恭敬的语句,同学们并没有立刻飞奔出教室玩耍,而是目送了老师再安安静静的进行文明的娱乐。

  广播体操开始了,同学们有秩序的依次排队下去,动作不仅有力标准,而且美观。下一节就是体育课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跑得最为整齐,各个项目也一致通过。

  到了一周一次的总结,我们班获得了最佳2操奖,纪律明星奖……连老师都夸我们好咧!

  这,是我梦想中的课堂,也是我梦想中的乐土,虽然我们现在离这还差的很远,可是我相信,经过我们一直的不停止的努力,终究会把这闹哄哄的课堂,变在我们大家渴望的乐土。

  老师,我们一定会改正的,不再讲话要守纪律,请您相信吧!

课堂作文 篇5

  生活处处是课堂,不仅在学校可以学习,在大自然中,只要留心同样可以学习,那些动物植物,都是我们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一处草丛里发现一个蚁巢,一群蚂蚁在进进出出忙碌。看着那个小洞口,我突发奇想,抓了一把沙子把洞口堵住了。我认真地看着,没一会儿蚂蚁们就重新把洞口掘开了。我又抓起一把石子,再次堵住洞口。这回有点麻烦,蚂蚁们很快就在洞口聚集了黑压压一片,似乎在商量着什么。几分钟后,蚂蚁们开始三两结合,将那些小石子也搬开了。我又捡了一根木棍,恶作剧的塞进蚁巢里。心想这下不好出入了吧,看你们怎么办!我坐在一旁,边看书边等待。没一会儿,蚁巢旁边又是黑压压一片,这小蚂蚁还真多!又过了一会儿再去看时,那一片黑压压的蚂蚁都不见了,上哪里了呢?小木棍还竖着呢。仔细看,哦,原来这些倔强的蚂蚁们在旁边的草丛里又挖了一个洞口。从这些蚂蚁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团结和坚持不懈!

  还有一次,大雨倾盆,家门口的一处洼地,积了半尺多深的水。我就在屋檐下看雨,突然我发现了什么!就在那水坑里,居然长了一颗小草,长长的根须就扎在狭窄的砖缝里,纤细的叶子跟头发丝差不多,虽然弱小,但是那一抹浅绿却顺着砖缝钻出来。生命的顽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这里真的很贫瘠啊!晴天烈日暴晒,雨天水漫金山,又经常被行人践踏。可是,这株没人关注的小草居然活下来了!我从小草身上学习到了坚强。

  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我学到了很多呢!坚强、勇敢、团结……感谢大自然!

课堂作文 篇6

  在我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中,最有趣味的不过是语文课了。这不,代表着趣味课堂开始的上课铃已经响起了,快和我一起进入六年级四班的教室吧!

  “同学们,我们打开语文书,翻到70页,读一读语海拾贝。读完了,我就去,同学们来用其中的词语造句。”踏着铃声,熊老师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给我们上新一课的内容。

  不一会儿,教室里的气氛就有点过于活跃了,小黄同学大显身手,用他的高招“万能句”赢得了许多同学的欢笑声。此时此刻,像小李一样,还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静静听熊老师讲话的同学已经寥寥无几了。

  “好啦好啦。”熊老师招呼着我们,“刚刚小肖同学造的句子“秋收冬藏,农民伯伯储藏许多粮食”这句话是有语病的,谁来说说他造的句子有什么问题?”

  台下一片寂静。怎么回事?因为大家都没听,不知道小同学造的什么句呗。见没有人回答,熊老师的眼睛便像扫描仪一样,把台下所有人的举动都过了一遍,点到:“小周,你起来回答!”

  此时的小周正偏头说话,一听到熊老师点自己的名字,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眼睛里不满而又犹豫的神色好像还在对熊老师说:老师啊,你怎么就只看得见我呢?后面的同学不也是在讲话嘛,这问题这么难,怎么不让他们回答呢?

  熊老师事才不管小周有什么意见呢,直截了当地问:“你到底知不知道有什么语病?不知道,我可就记名字了。”

  “知道知道。”小周没有办法,只好病急乱投医,“这句话的语病是逻辑混乱。”

  嗯?大家心中一惊。我不禁觉得,小周这乱投医也投得太离谱了。熊老师也一时半会儿没有说话,脸上无奈的神色不时浮现出来。而小周呢,还以为我们觉得他没有回答完整,便一只手转着笔,一只藏在桌子下的脚打着节拍,心不在焉的补充道:“粮食藏这么久,肯定会坏!”

  “哈哈哈。”全班捧腹大笑。熊老师也没想到小周会这么离谱,充满笑意地摇摇头说:“小周啊,你的知识也快发霉了吧!以后一定多看看以前的语文书,复习复习哟!”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小周夸张地抬头挺胸,像一个军人一样敬了一个军礼。熊老师看小周认错态度这么“诚恳”,也就让他坐下了。

  “叮铃铃,叮铃铃”,同样美妙的下课铃又响了起来。我多么希望,在我们离开母校以后,也能听到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象征着趣味课堂开始的上课铃。

【有关课堂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有关课堂作文四篇06-05

有关课堂作文七篇03-26

有关课堂作文合集10篇02-24

有关理想课堂作文6篇12-13

有关课堂作文合集八篇12-07

有关描写课堂作文10篇11-22

有关理想课堂作文八篇11-15

有关课堂作文十篇11-15

有关高效课堂作文九篇11-05

有关高效课堂作文4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