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作文

时间:2021-06-25 20:17:30 读书 我要投稿

关于论读书作文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读书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论读书作文3篇

论读书作文 篇1

  现在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拼爹。

  因为“拼爹”一词的新鲜出炉,很多人都发出了一种态度:“拼爹”时代,读书无用。这一观点的提出,受到很多人的拥护,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拥护这个观点的人都有很强的事例:据媒体报道一些高校、名校如:人名大学这所学校,众所周知是一所人人向往的但不好考上的大学,然而一些“爹们”会从自己的包包里慷慨地拿出一张写有100万支票的票据,做什么?自然是拿着100万为孩子砸开学校的大门啊。

  所以有些人就会说:只要你有一个身价很高的老爸,那么就不是学校选择你,而是你选择学校,只要你有一个实力很强的老爸,即使你的成绩用手指头都能表示出来(不是手势),那你照样上名校,上好单位,做好工作,但,前提就是你有一个“老爸”。

  但是,很多人持反对意见,李嘉诚,众所周知,他的钱财应该没有几家能比,他的权利,名望也足以让他的孩子上名校,做好职业,甚至可以不用工作,也足以养活后半生。但是,他这样做了么?回答当然不是。他不但没有溺惯他的孩子,反而让他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节俭,并且他的孩子都有真才实学。这么一个大人物,还让他的孩子自己有真本事,那些“拼爹”的孩子们应该醒醒了。

  现在你们的爸爸有权,有钱,能为你们开辟一道“光明路”,但是他们不能永远陪伴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本事,永远也成不了世界的主宰,要想立足,立深足,那么只有靠自己。

  “拼爹“的时代总会成为过去,我们还是用自己的学识、技能掌控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吧!

论读书作文 篇2

  大学生起薪低不会引起读书无用的担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格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无可争议的共识。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起薪低却引发了一种新“读书无用论”,挑战着我们对读书的信仰和追求。起薪低,会降低民众对教育的投入热情,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干吗要读书?”“读书无用?”

  这里所说的“读书无用论”,指的是庞大的教育成本,置换来相对较低的回报,造成人们对读书的现实功效的一种否定与怀疑。大学生就业起薪低的`“寒流”,可能会冷了无数投资教育者的心,尤其是那些寄望靠教育来改变现实的困窘的家庭和个人,低起薪带来巨大的预期落差,会令他们深感失望,产生“读书无用”的悲叹。但是,我认为,评判读书是否有用,起薪高低不能是唯一的杠杆,大学生起薪低不会引起读书无用的担心。

  第一, “起薪”本身意味这样的薪酬标准只是暂时的。种种事实说明,那些有真才实学,在工作岗位能够证明自己价值与能力的人,获得高额回报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恰恰体现的是用人单位的理性与务实。较之过去薪酬分配“惟学历、惟文凭”的做法,这种工资薪酬制度则是明显的进步。所以,我认为,简单的以“起薪”的标准来认定读书的“有用”或“无用”,无疑是一种短视。

  第二,大学生起薪低一方面说明中国大学教育存在问题,让大批学生荒废数年青春时光花费数万金钱却学无所成,绝非社会不尊重知识,绝非读书无用。事实上,当前的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层次、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出现大学课程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以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顺应市场的需要。比如学非所用,或者说没有学到知识,师生共同混课堂就值得关注。因此,如果我们提高教育质量,让大学生真正读好书,也不至于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甚至是今天这种“读书无用论”的出现。 第三,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养,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 。西汉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虽然此处的读书是狭义的读“书”,但毋庸讳言,读书确实能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带给人们的丰盈的思想以及知识无限的可能。

  最后,大学生起薪虽然低,但进步的空间很大。事实证明,经过多年知识积淀的大学生,在担任一定的职位后,其知识能力就能很快发挥出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其思想和知识自然会出类拔萃,如两个人从事同样工作时,成绩一样,一旦工作变得有挑战性,读过书的人就会脱颖而出。起点仅仅是起点,并不影响进步空间以及未来的发展。

论读书作文 篇3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杜工部的一首七言,感慨了《三国演义》中,最被神化的诸葛亮之死,的确,千古来,多少人为孔明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为他的功败垂成仰天长叹。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位三国最杰出智者,蜀国的成功在于他,蜀国失败也在于他。

  刘备在“危难之间,败军之际”,在徐庶的推荐下,三顾诸葛亮的茅庐,隆中一对,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被刘备惊为天人,拜为军师。

  诸葛亮的确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排兵布阵,从心战到兵战,为刘备赢得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兢兢业业替刘备打下蜀汉基础,直接推动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从舌战群儒到锦囊妙计,从赤壁之战到六出祁山,从七擒孟获到逝于五丈原时的托付,甚至差点真的一统中原。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也就没有蜀国,甚至没有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

  然而,作为蜀国的丞相,实际权力的一把手,在这一段时期,诸葛亮却一直没有培养新的人才,以致吴魏二国谋士无数,而蜀国却只有诸葛亮一人独立支撑。这种情形下,他还一点也不着急,他太过自信了,认定单凭自己一人就一定能助刘备父子夺得天下。即使刘备逝于白帝城,懦弱无能的后主登基,他也不慌不忙,除了马谡这样徒有其表的谋士,仍未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而是手揽大权,事必躬亲,导致人才青黄不接,他死了之后,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多么可悲的局面阿!

  同时诸葛亮为人过于谨慎,这是他最优秀的品质,也是他最致命的缺点。他的谨慎,在守空城时,骗过了多疑的司马懿。可也因谨慎,六出祁山,寸土未得。特别是首出祁山时,魏延大胆提出了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长安的妙计,可惜,这位谨慎的丞相只是笑了笑:“此非万全之计也。”就拒绝了魏延,哪怕此时镇守长安的是笨蛋夏侯懋,而不是带兵之术过人的曹真,可孔明还是笑着拒绝了这个最好的时机,不能说是胆怯,但也绝对是谨慎过头了,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以致机会稍纵即逝,缺少了果决的魄力,“改出手时,未出手”。

  合上厚厚的《三国演义》,只能长叹一声:“纷纷三国多少事,论蜀汉气运,成也孔明,败也孔明!”只愿当今时代的人们能吸收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多一分开拓者的勇敢与信心,少一分寸步不前的谨小与慎微!

【关于论读书作文3篇】相关文章:

轮扁论读书哲理故事10-02

《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11-21

《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范文08-03

《学历无用论》读书笔记范文05-30

朋友论作文01-18

论挫折作文07-14

论自由作文05-11

论勇气作文06-21

论合作作文06-21

论勤奋作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