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风的作文

时间:2022-08-07 08:45:23 民风 我要投稿

精选民俗民风的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俗民风的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民俗民风的作文合集8篇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1

  今年,我和妈妈去了一趟陕西,那里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2

  我们和导游一起坐上大巴车,一路上导游跟我们说了一些关于苗族人的介绍,还告诉我们苗族人的祖先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苗族人的祖先却是赤游,一个头上长牛角的怪物,那时赤游和我们的炎帝发生了战争炎帝荒落而逃,战败之后炎帝和炎黄帝一起商量要打败赤游。最终赤游也被打败了,他逃过了张家界的两条大河,在第三条和的前面停了下来。从此他们只能住在大山里了,在那里繁衍后代,他们的后代就变成了现在的苗族人。后来苗族人又和汉族人发生了冲突,最后汉族人赢了苗族人也逃过了大河。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吉祥物是龙,而苗族人的吉祥物却是牛,因为苗族人过河的时候都是牛载着他们过去的,当然他们也杀牛吃牛。苗族人还喜欢佩戴银子,因为他们认为银子可以辟邪。有一些科学家想查清楚苗族人为什么那么长寿,查出来的结果令人震惊,苗族人喝的水里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他们喝水前都用银杯子过滤一下再喝,如果杯子变黑了,就说明不能喝,如果没有变的话就是能喝的。他们吃果子也一样,他们用的是银叉子,把叉子插进果子里,如果叉子变黑说明有毒不能吃,如果没有变说明没有毒可以吃。苗族的男人们都戴银耳环,因为银耳环是他们的身份证,上面刻着自己的姓名等一些重要消息,在他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耳环交给自己的亲人,如果戴着去打仗的话,你战死了,耳环被别人抢走了就麻烦了。苗族人结婚需要三银,而我们是需要三金。苗族人的辟邪方式也很特别,如果一个孩子出身了但他却一直哭他的'家人就会认为他是恶魔付了身,那一个已经煮熟了的蛋,把蛋黄拿出来,把银子放在里面,在小孩的身上滚来滚去,就这样小孩就不哭了。

  一路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宾馆,我们各回各的房间睡觉了。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3

  中国是一个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传统的风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中国春节的民风民俗。

  民俗之一――贴春联。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民俗之二――帖窗花。中国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也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民俗之三――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挂门神,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

  民俗之四――压岁钱。说来说去,还是得回到春节儿童们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发压岁钱了。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害人。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也有人在儿童的枕头下面放压岁钱,保护儿童。在明清时代,“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因此一些地方把给儿童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儿童,祝愿儿童“连连高升”。给压岁钱虽好,沿袭了传统,也表现了长辈们对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这就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民风民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如今,无论什么人走进一个什么地方,都会被那里的美景、吸引,我的家乡———鄂城,有着独特的风俗,其中,属元宵节最热闹,最引人入胜!

  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呀!这不才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向菜市场奔去,我家也不例外,你瞧!妈妈正在和“魔鬼”做斗争呢!我抢!我,呼呼,终于战胜了这名顽强的魔鬼。

  回到家,妈妈拿出准备好的“锅碗瓢盆”,只听“哗”的一声,元宵下锅了!!(⊙v⊙)嗯?什么味道?真香呀!原来是元宵好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元宵,顾不上烫,也顾不上斯文,放入嘴里,轻轻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里洋溢着一种既美好又满足的感觉,屋里被幸福、快乐所包裹着。

  晚上一家人吃饱喝足后,来到江边游玩。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人们温暖的心房!咦?这些灯上怎么有字?原来是“猜灯谜大赛”呀!瞧!那每一个灯笼上都“雕刻”着“中国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灯笼像萤火虫般吸引着人们,让人们聚在一起,使这里充满着笑声与欢乐!!

  看!星星在天上眨了眨眼睛,他把自己的祝福送给人们,将自己的希望洒向人间。整个大地都被这节日的气氛所包裹,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元宵节喜庆的色彩!!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来到商之都门口,那里围着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人群中还搭建了一个露天舞台,上面有8个小孩在吹气球看谁先吹炸。别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样子有些弱不禁风,但吹起气球来还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里拿着麦克风不停的呐喊加油,使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大厅内。大厅里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凑上前一看原来是猜灯谜,猜到了就到总服务太兑现。我看了浑身都是精神,连忙拉着父母上二楼。到了二楼抬头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灯笼,有些灯笼下面还挂着红色的纸条,那上面写的便是谜面。有的是打一个成语,有的则是一个字,有的则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还是一本书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种各样,让人伤透脑筋。到了卖内衣的地方有一个谜面让我一看就知道谜底:水上健儿(打一成语)我猜的是如鱼得水,因为这则谜语曾在电视上播过。正当我兴奋的准备到总服务台报谜底时,爸爸的一句话让我犹豫不决:“肯定不对,‘如鱼得水’和‘水上健儿’有什么关系?”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记得是对的呀,对,要相信自己。元宵灯谜真好玩!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6

  那是在太原过元宵是的情景: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灯火辉煌,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整个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店铺里堵得水泄不通,望着这热闹劲,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我忘乎所以地吟诵了起来,却毫不发觉姐姐以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的后面,“呦!表妹好雅致,这样看有什么意思,咱俩不如去逛逛?”“好呀好呀!”我连忙拍手叫好。 来到街上我们也融入了这个热闹的气氛里,姐姐拉着我走东蹿西,一路逛下来,我们发现了不少灯笼,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我垂涎三尺,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广场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马灯,这只走马灯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远处的夜空中鞭炮齐鸣,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时,吐露出“元宵节快乐”的五个醒目的大字,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元宵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那一盏盏美丽的莲花灯,帮人们传递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么吸人眼球,但我却享受做花灯的过程。 做花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挑选好竹子是关键,竹子的好坏直接决定花灯的成败,不过我只会说说而已,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实战经验丰富的姐姐了,竹子挑好,框架也准备好了,我可不能闲着这刺绣就交给我了,你可别小看我,我可是卧虎藏龙哦,说得轻巧,实践起来可难着呢,不是刺错了就是刺反了,反正就是漏洞百出,经过一番周折我可算是完成任务了。“嗯,不错不错可以买个好价钱了。呵呵” 在这一天,纵使有多少不愉快,也一扫而光了。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7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8

  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处处可见一朵朵盛开的白花”,这就是牧民们的家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特有的象征,它的形状亦有圆满完整、平安吉祥之意。

  包”在蒙古语中就是家”的意思,充满智慧的牧民们为了生活的需要,设计了这样的房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高10-15尺,由哈那(支架)、天窗、椽子和门组成。蒙古包的大小是由哈那的多少决定,最大的蒙古包哈那有十二个,面积有600平方米左右,远看如城堡一般。蒙古包不仅方便建造与搬迁,而且还具备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的功能,十分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也住上了蒙古包。我细细观察蒙古包,看着这白色的帐篷以及包顶天蓝的图腾时,仿佛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腾,也似乎感受到了牧民们那辛苦的游牧生活,我的内心一度震撼。这就是蒙古包特有的魅力,果然名不虚传呀!

  蒙古包虽然没有客家民居的壮观,也没有傣家竹楼的别致,但却也因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体验!

【民俗民风的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作文06-19

民俗民风的作文06-23

民风民俗的作文08-14

民风民俗作文03-27

民俗民风作文04-20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2-27

民风民俗作文四百字:壮族的民俗民风03-14

家乡的民俗民风作文07-05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07-06

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