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时间:2022-08-16 09:43:21 国学 我要投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800字(精选2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征文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800字(精选26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经典国学为什么可以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因为它包含了民族智慧的结晶,

  寒假里,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中。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第一关是“我爱记诗词”是根据大屏幕显示的关键词,选手依次背诵包含关键词的古典诗词、名句。第一关的关键诗词比拼让我聆听到了一句句美妙的诗句,让我欣赏到了选手们的风采。第二关的比拼更是精彩,选手们要按自己选择的分值题目回答问题。这一关,不仅让我感受到到选手们敢于挑战的精神,更让我领略了选手们胸有成竹的自信。第三环节是“美德大考验”我认为这一关是最精彩的一个环节。这一关是考验选手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的传统美德,每一位选手都表现的非常好,他们在阐述时都能结合国学经典阐述。特别设置的隐藏环节,选手在无意识状态下,是否践行传统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比赛越来越激烈,选手们更是争先恐后、大显身手。

  观看这个节目以后,我被诗句的优美、诗韵的高雅所吸引。我也爱上了古诗。假期里,我背诵了不少的唐诗宋词。我每背一首古诗,不但要读出它的韵味,理解它的内涵,而且还根据诗的意境绘画出风格不同的图画。通过诵读,我理解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苏轼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婉约……通过那一读、一诵、一写、一画之间,我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我将自己与诗融为一体。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我读《弟子规》,通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孝》篇: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才是人们行善的开始。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诵读《弟子规》,后我反省到,看似很容易遵守的孝道,“我做的够好吗?”我不仅问自己,但回想起来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有时候对父母的话语倾听不够仔细,有时候还常以不耐烦的口气和父母说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诵读国学经典,我比以前更懂事了,邻居叔叔阿姨经常夸我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也常常偷着乐呢!

  《国学经典》陪伴我健康快乐成长,国学经典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生命里的阳光。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几乎家家都有,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诗歌,还能家喻户晓吗?

  倘若你要问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作品以亿万计,数不胜数,究竟何为珍品?”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浑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经典文化古诗词。”

  瞧,唐诗宋词和五言七绝玩的多欢啊;四言诗经和五言古风配合得多默契呀!他们或短小精炼,或深沉悠长;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笔。

  倘若你要问我“为何古诗词如此难以背诵?”我会告诉你,幼年时的我也有相同的疑惑。在我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对我而言最最困难的就是背诗了,我那时根本不关注诗句的翻译,只知道死记硬背。特别是背七言律诗的时候,更是让我苦不堪言:“这简直堪比登天啊!”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诗词的下面还有翻译啊!怪不得这么那么难以背诵呢。于是我每次背诵古诗词时,都会结合诗句的翻译与诗词的情境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把整个诗篇贯穿成一个小故事。就这样,诗词不仅成为了我的爱好,还成了我的主要得分点。

  上了中学后,随着文言文的逐渐增多,背诵又成为了我的一大难点。于是,我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又了解到了一个方法:结合课文,在网上搜索他人的朗诵及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书籍等。说干就干,在我做完这些任务之后,诗词果然好背多了。

  可我并不限于此,于是,我便一直想找一些诗词比拼的节目,于是,我意外的发现了《国学小名士》栏目。里面的哥哥姐姐们知识储备量非常多,在成为我的榜样的同时,又让我学会了一种记忆方式:找关键词。

  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想要做到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颂诗词,就要结合诗词的翻译、书籍、意境、朗诵和关键词。

  做到诵读经典很容易,下至六岁孩童上至八十老翁,只要识字,便都可以做到。可传承美德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特别重视礼节,中国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这几点或许从六岁孩童至八十老翁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我们是否像孟郊一样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呢?我们是否像文天祥一样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呢?又是否像周敦颐一样明知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呢?

  诗人众多,诗风自然也就多。我喜欢李白诗风的雄奇豪放,想象力的瑰丽丰富;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星夜长河,天上的星星数以万记,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星星有明有暗,要想为闪亮,便要好学习。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3

  假期里我观看了经典诵读节目《国学小名士》。比赛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有三个环节,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节目把传统经典中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人受益匪浅。

  节目第一关“我爱记诗词”,我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啊!太难了!能答上来的选手,绝对是下过一番苦功夫准备过的啊!但选手们都能对答如流还不重复,我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份敬意。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选手是周榟童、刘康宁、陈韵竹和宋文晓,他们每人运用诗词各自做了有特色的自己介绍后就开始了比赛。小选手们巧舌如簧,在紧张的气氛中灵活地做答诗词。尤其是周榟童小朋友,三年级的小妹妹来和初中高中的大姐姐比拼,着实让我为她捏把汗呀,虽然背诵诗句没有别人多,但沉稳的状态实在让人佩服。他们对国学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小妹妹真是为我做了个榜样啊。

  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中,选手们有的稳中求胜,有的大胆挑战,题目不同,但精彩纷呈。

  第三关“美德大考验”是出现一个考点,如捡纸团、抄试卷……是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国学美德。当我看到一个“捡纸团”的考验时,心中不觉一惊,四个人,只有一人捡起了纸团!小选手们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他们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啊。知是行的开始,而行是知的完成,知而不行是未知啊,要相辅相成才行。看着看着,我心里暗自打算着:嗯,如果是我,一定会遵守规则的,保护好我的劳动果实。这时脑海里又冒出一个小人对我说,这并不是重要的考试啊,而且我们都是一起比赛的队友啊,应该互相帮助才行啊。就在脑海里的小黑人和小白人要打仗的时候,评委老师说了,孔子曰:“要以直报怨,并不能以德报怨。”要先判断问题的原则,再采取措施,要多角度的看待他才行啊。我又明白了,助人为乐也要分场合的,严肃的考场上是不能作弊的,我们应该帮助他学习,而不是告诉他答案。

  看完每场比赛,我都会深刻的反思着生活中的自己,无论是自己的国学积累,还是美德修养,都需要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并且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争做一个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4

  公交车上,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车内的人都默不作声,一派死气沉沉的气氛。

  忽然,车停了一下,上来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爷爷,灰头土脸,身上也脏兮兮的,让人不禁有点儿反感。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了,老人只好拼命直起那仿佛被什么压弯了的背,去够车顶上垂下来的扶手,但即使是他很艰难地踮起了脚,他的手指也只是勉强刚刚能抓住扶手。

  车又缓缓启动了,看得出来,老人在竭力保持着自己身体的平衡。可车上的人全都无视这一幕,包括我。我认为自己并不缺少一声赞扬,也不必为一声赞扬而献出舒适的位子,何况,这个老人实在没法让人有让座的欲望。我想车上的人大概都是这么想的吧。没人给老人让座,老人在车的颠簸下更显得颤颤巍巍的。车上没有人说话,车里显得更沉闷了。突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车上的沉默:“老爷爷,坐我这里吧!”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一个身穿校服的小男孩儿的身上。

  “谢……谢谢……”老人感激地连声道谢,坐上了男孩儿的位子。我发现座位靠窗的人们都把头转向了窗外,而其余人则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可小男孩儿不管这些,用亮亮的眼睛扫视了车内一圈,一蹦一跳地站到了我身边,还一脸的笑容,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看着男孩儿脸上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我忍不住问:“给人让座有这么高兴吗?”

  “嘘,”男孩儿忙示意我不要出声,并瞅了瞅四周,发现没人注意,这才小声说:“当然高兴了!我这要让座的该死的作业终于完成了!要是你,高不高兴啊?”

  “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才……”我愕然。

  “你说呢!不然谁会这么傻啊,有座位不坐让给别人,你当我白痴哦!”男孩儿不屑地说。

  “哦……”我想说点儿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看着小男孩儿那兴奋的样子,我的心却再也静不下来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并不是这样的吧?我们给孩子标识的榜样又是什么呢?…

  再扫视车内时,车内的死气沉沉已将男孩儿眼中的光亮掩盖住了,完完全全地盖住了。若那老人知道真相,会不会感到悲哀?

  如果说这个孩子的“美德”,仅仅是为了交作业,那么我们这些不需要“交作业”的人难道就对“美德”弃之如敝衣吗?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难道不需要在“社会公德”这个大课堂上交一份自己的“作业”吗?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5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的奶奶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从小,奶奶便教育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资源。记得那次,吃过晚饭,我随手抓了三张纸巾往嘴上一抹,就丢进垃圾桶。奶奶见状,眉头皱成一团:“扬扬,擦嘴巴用一张纸巾就好!你想想,如果一次用三张纸巾,一年得浪费多少张纸?浪费多少资源?”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不忘给我科普怎样节约资源,比如:洗脸水、洗菜水可以用来冲马桶,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点长明灯……

  奶奶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我不再浪费资源,也不乱花钱。班上同学喜欢买各种稀奇昂贵的文具,我却从不乱买,同学们都说我小气,我却引以为豪。因为我知道,我们吃的每一口饭,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挣来的!

  奶奶的勤俭节约使我深受教育,而妈妈的爱岗敬业更令我敬佩不已。2020年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在我们中国蔓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为抗疫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妈妈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在疫情期间,国家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妈妈自从接受上网课这个任务,就马上行动起来:备新课,做课件,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网课期间,妈妈足足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深夜十二点了,我看到妈妈还在书房里挑灯批阅作业。灯光下,我蓦然发现妈妈眼里的红血丝格外刺眼,蓬乱的长发掩盖不了一脸的倦意,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的却是爱与执着。那一刻,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妈妈这种敬业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妈妈身上,我学会了责任与担当。

  我有一个爱岗敬业的妈妈,还有一个孝顺父母的爸爸。爸爸常常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心之举,此乃天经地义。”所以,他常常用实际行动,教育我要行孝。爸爸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会挤出时间来陪伴爷爷奶奶:陪爷爷下象棋,聊聊新闻;为奶奶削水果,唠唠嗑,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养大,长大以后,我也要好好照顾父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家家传美德,才能铸就和谐、文明的华夏国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6

  “日子过得健康,先生不断努力自己完善;正如地球的容量是可以容纳的一样,绅士也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美德来承担这个世界。”每当我看到笔记本上的字,我的心似乎受到沉重打击,因为它总能激发我心中对美德的崇敬。

  我们知道有许多种美德。在一百朵花中,一片叶子不接触身体。是一种诚实的美德;“如果镜子坏了,它不会改变它的光;如果兰花死了,它不会改变它的香味这是一种跃上顶峰的美德。“一天做一件好事。是一种小小的美德;“爱护你的心,照亮你的历史。是一种伟大的美德;“哦,我怎么能严肃地向高级官员和身居高位的人鞠躬致敬,他们永远不会忍受被人展示出一副诚实的面孔”是学者不屈的美德;“我从横刀上对着天堂微笑。军人不愿屈服是一种美德。

  然而,什么是美德?古今无数的圣人就像空中闪耀的星星,建立了“德国”一个好例子。然而,就像星星一样,它们代代相传。美德和伟大的成就照耀着后代,但它们总是让我感觉如此遥远。虽然我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但我不知道我小小的自己是否与这些美德有任何关系。

  一天,我读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封我父亲写给未出生的孩子的短信,但其中有一句话我无法忘记:“爸爸只想让你成为一个好人......”

  从那以后,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同时也慢慢化解了我心中的困惑。我逐渐意识到所有的美德都有相同的来源:良心。美德是凭良心做正确的事,为正确的事而努力,为每个爱你的人真诚地生活。

  虽然简单明了,但这绝不是普通人的道德。真正懂得良知的人,不难理解屈原的刚毅,关羽的忠义,鲁迅和朱自清的坚强,因为他们和许多伟人一样,是带着良知和精神,在特殊的时刻作出特殊的选择的。

  因此,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好人都和圣人有一些共同之处。即使人们不能面对需要他们做出生死抉择的情况,他们也应该像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一样生活。

  俗话说:“麻雀虽然小,但它们有所有的五个器官。”那些能够一生都按照这个原则生活的人也应该被视为神圣的。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人,包括那些站着的、躺下的、跑着的、醒着的、喝醉的、卑躬屈膝的和正直的......

  然而,道德值得一生去完善和追求。因此,我只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者和一个站着的人。凭着良心,度过每一天,无愧于心。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7

  美德是一本书,记载了华夏文明的开端;美德是一颗星,照亮了神州大地;美德是一根柱子,支撑着中华大业。

  中华美德是华夏文明的璀璨结晶,它有着支撑国家的巨大力量,是每一个时代的必备。没有了它结局就只有没亡。忠、勇、义、孝、诚个个都是它的宝石,是它们引领着祖国走向国泰民安、走向繁荣昌盛、走向世界之巅。假如一个国家没有了美德将会怎么样?二战时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是一个工业强国,但过得膨胀的野心覆盖了美德与良知,让它变成了一个恶魔,入侵东亚和东南亚,侵占朝鲜、菲律宾,掠我中华国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引起亚洲人民的愤怒,但这样的国家怎么会被世界接受,它迟早是要受惩罚的,终于在美、苏两国和亚洲众国的共同努力下它屈服了,迎接它的是两颗原子弹的惩罚,两座城市的废墟成了它抛弃美德的见证和代价。历史不容弄虚作假,它时刻在提醒我们,抛弃美德的血的代价是多么昂贵。

  美德也无处不在,小到一句问候、一句对不起、一句谢谢。达到舍身取义。例如黄继光,面对杀害战友的机枪,他英勇地拿自己的身体“扑灭了”那条“火舌”,虽然自己牺牲了,但却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那就是勇和义的诠释。还有文天祥,虽为战俘,但在群敌之中,不损尊严,以死报国,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里忠臣的典范,他就是忠的展现。孝则是感恩的表现,若一个人没有孝,那么他将不能被社会所容纳,而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从来是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很少为他人着想,缺少合作能力。但我希望年轻一代们能从现在开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一点点而已。

  美德是开不见摸不着的,但它能感受到,那么让我们用自己的一点努力把世界感化成温暖的天堂。有些发虚。

  “什么?”爸爸一拍桌子,大声说:“不说实话别吃晚饭!”

  我不作声了,低着头,心想:爸爸怎么知道的?难道他有“千里眼”?过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有错误,改了就是了。再说,这也是为你好,你好好的练琴,争取取得一些成绩!”

  后来,我每天扎扎实实地弹琴,越练越有信心,琴声也越来越动听。我觉得自己可以考一个级了,果然,琵琶六级一下子就通过了。

  这时,我才正真懂得了诚实的重要。

  看,这就是诚实的力量。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8

  孝,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而孝,在我们身边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人推崇的。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孝子。

  在那多少的风风雨雨之中,是他,用一双稚嫩的小手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无怨无悔。在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上,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憾他的世界的事:母亲被撞,司机肇事逃逸,父亲又因母亲撞断了双腿而合母亲离婚,另觅新欢。只丢下了他和妈妈相依为命,数十年为一日。不置可否,其景象令人心痛不已,不愿回想。

  以前的他,本有着和他人一样的幸福童年生活,无忧无虑,有人疼、有人爱。

  但因爸爸外出与朋友喝酒、打牌时,他妈妈去找他的爸爸,而在过马路时看到他的爸爸正在和一个女人拥搂,他的妈妈怒火中烧,向他爸爸飞快的跑去。但是却因走的匆忙而没有注意到旁边飞驰而来的面包车,被其撞飞,双腿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而司机却因害怕而匆忙逃走,父亲也逃之夭夭,母亲却因未及时救治而失去了双腿。

  本就身体不好的外公、外婆听到这个消息后心脏病突发。而外婆因为身体底子差而不幸去世,外公也因受不了双重打击而精神不清,身体也落下了残疾。

  这一切来的都太突然了。小小的他在听到这些消息后,几次哭昏了过去。从此,他觉得他好恨自己的爸爸,也好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小小的他也知道,从此以后,他,就是家里的男子汉,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天。

  于是,他便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而在妈妈的面前佯装笑容,从不在妈妈的面前掉下一滴眼泪。

  仅仅只有十二三岁的他,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笑。但却因为这些事情变得坚强起来,变得成熟起来。本该是父母亲做的事,他却完全承担了下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母亲……一系列的事情他都学会了做。

  每天早晨在天还没亮时,他便起了床,做好饭。吃了以后再给妈妈盛好饭,待微凉后,便喂妈妈吃下,然后再帮助妈妈洗脸、梳头、上卫生间……待安顿好妈妈后,他便要马不停蹄的赶往学校,开始在校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照顾妈妈而耽误了学业,反而越学越好,多次被评为优秀生、三好学生……

  孝心无价。孝,是人的最根本品质,因为有了“孝”,人世间也不再寒冷,有了暖暖的爱。因为有了“孝”,每个人才更完美、更独特。

  孝心无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

  在教育界中,有一位顶尖级的肖川教授。一天,教授正在给老师们作报告,渐渐出汗了,于是,教授拿出一包卫生纸,抽出一张,习惯性地把纸撕成两份,再用其中的一份来擦汗。顿时,台下一片哗然,教授见状,平静地说:“大家不要以为我小家子气,其实,我在教师中算是最富裕的,只要我愿意,我每天都可以挣到很多钱。但我知道,无论有多少钱,都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后大为不解,那么有名的教授,挣的钱早就可以买无数包纸了,干嘛“吝啬”那半张呢?当我一次次品了教授说的“勤俭节约是美德”这句话后,才开始明白了教授的所作所为是为何。

  节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司空见惯。但是这一点一滴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这数字一定大得惊人。

  回想起以前,我就是擦擦钢笔上的墨迹,就要用一大张纸,纸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用到,就被我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

  还有一次,我买了一个面包,刚吃了几口,就感觉肚子已经饱了,望着这剩下的大半个面包,我想:面包吃不下了,先放进冰箱吧,这可是用钱买来的,以后想吃了再拿出来。可又想:不想吃面包了就扔了吧!一个面包值几个钱?扔了它,也没人知道。

  于是,我走到垃圾桶旁,悄悄来了个“标准投篮”,面包转眼间就消失在了它不该去的地方。

  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惭愧极了,浪费是可耻的,是不容宽恕的。铺张浪费已成为危害人类未来的定时炸弹,很多同学以为,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奢侈浪费才足以显现自己很“阔”,恰恰相反,这正成为别人看不起你的一种因素。勤俭节约才是美德!

  关于勤俭节约,还有一位典范——我的石头。一天,领导请石头吃饭,大家都脱掉了外套,只穿着毛衣,领导们的毛衣大都是名牌,最便宜的也得有几百元吧,唯有我的石头,还穿着自己儿子中学时穿小了的、几十元钱的旧毛衣。但石头并没有觉得颜面扫地,她照样谈笑风生,丝毫没有感觉“丑”。石头依然是大家心中的那位好老师,并且是勤俭节约的好老师。

  以前,在我心中,节约只不过是一种降低档次的德行,而现在,我真正意识到,勤俭节约是修养,是素质,是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0

  孟子说:“积善成德。”善事做多了变成了德。古人以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着一个善良的心,我们应用这颗善良的心去做善事,让我们的社会具有道德。

  善良有道德是每个人内心的本质,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有着这么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者仅存在于陶渊明的桃花源中吗?这样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仅能在我们的幻想中和美梦中吗?

  行动起来吧,这个社会需要道德,如果连你们本纯洁美好的心灵都随着时间的洗刷而变得污浊,那这个社会谁来拯救?向你周围看看吧,有多少需要你的帮助,那山区的孩子们,多么希望来到大城市过着好一点的生活,多希望自己有新衣服,多希望每天都可以吃好吃的。他们每天还没亮就穿着破了的鞋子去僻远的学校,回家开始干各种重活,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包含了多少的辛酸与坚强。你们都看见了,你们都听见了吗?多少人对他们视而不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是永远不会深刻体会的。我们每天少买一袋零食,少买一些对我们并非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把这些钱捐给他们,他们是多么感激你,对他们帮助有多大。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公平,连出生时的地位可以与别人差那么远,所以这个社会需要道德,需要大家的相互帮助。

  听见了吗?大街上又是谁的吵骂声,周围有那么多人,从口中出来的都是一句句脏话。不知道又是谁做买卖多收了别人几块钱,就一直在闹。一个打死不承认,一个偏偏要要回多给出去的钱。第一,我认为做小生意是挺不容易的,但是就算再不容易,也不因为了几块钱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第二,我认为多给了几块钱的人,没有必要为了几块钱而在那里大吵大骂,让别人看笑话。请还周围一片安静,这个社会需要道德。

  现在有多少人不敢再去扶摔倒的老人,谁会知道,在你把他扶起来的那一刻会不会拿出他们熟练的演技说是你推倒他,向你索要赔偿。老人们啊,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请收起你肮脏的想法,这个社会需要道德。现在有多少人在公交车上时刻检查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被偷。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和会是多久变成这样,很多人的心,也不知是多久从最初的善变成了后来的恶。我们在外面都要时刻担心我们的东西是否会被偷,让我们不能得到放松。这都是违背自己道德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活在假象与不安中。

  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才会变得美好。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1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千年。其中的道德,可以涵养性情,高雅脱俗,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先贤的谆谆教诲,穿越时空萦绕在耳畔。那是对为人处世的精准总结,让我们有了日常行事的准则,使其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灵气。

  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

  然而,一个人做到这些之前,最基本最主要的那就是要有仁义道德。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倾向于讲和善的本性,现在提倡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欣赏和表扬,以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内在潜能,这体现了与人“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这是一句熟知的名言,但里面阐述的道理,早在千年前就被撰写了下来。《弟子规》中有这么一段:“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俞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设想,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人是非,非君子也;如果过分地憎恶,对方就会恼怒,“受撼者,常若刻骨”,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所以别人做了坏事,不是说不要和他斗争,但斗争要讲究方式,注意策略,光凭一时的意气,贸然行事,往往会出问题,甚至招来大祸,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也不能说出来。人家当你是朋友,你不可以不仁不义,出卖朋友的隐私。好友就当相互善劝,相互劝勉,要毫不犹豫指出对方的缺点,要帮助督促改正,这样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不会在品行上留下任何缺陷。“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因此,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要记得坦诚相待。

  仁义,它可以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真正的美丽,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同时也用尽一切方法让其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这就是仁义之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2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至于部分已为人父者更是死守“三纲”不放,在与子女的交流过程中缺乏平等对话,没有尊重互信,取而代之的是强权甚至暴力,沦为失败的家长。

  身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拥有的是青春活力,学习能力得天独厚,但我们涉世未深,缺少的是理解与辨别。在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多闻阙疑,博学勤思,读懂古人的思想,更要明察秋毫,善于分辨,取古人精华去腐朽糟粕。正如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3

  大海是河流的方向,所以才有河流奔流向前的画面;天空是大树的方向,所以才有大树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也需要指明的方向,而人的指明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王昭君。她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她在汉宫里本可以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却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塞外,与之相伴的只有琵琶。当她在与汉王告别的时候,她只是淡淡的一笑。她在塞外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了他们,使北方边境出现了少有的安定局面。她虽然是一位女子却做了当时原本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她没有爱国、爱家之心她会去那遥远的塞外吗?我想她是不会去的。正因为她有报效祖国的心,,所以她的故事才会被流传。现在我们男女平等,女孩要像他们一样学习要有爱国、之心,爱家之心舍己为人的精神

  黄香是东汉人,在他9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在他母亲去世之后,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他的父亲身上。冬夜,他钻到他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焐热;夏夜,他就用扇子把他父亲的枕席扇凉。因此,人们都称赞黄香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了特大水灾。因为这特大水灾,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黄香就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那些灾民。真可谓是‘天下无双,江南黄香。’黄香他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长大后才会爱百姓。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孝顺父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只有先孝顺父母,在灾难到来时,我们才会给他们一次小小的问候,一次小小的帮助。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是流传下来的古话。商鞅因为有了这些品质,商鞅变法才会成功,才会有秦国统一。商鞅在变法前为了让人们相信他的变法是真的,就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告诉人们,如果有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就赏黄金十两。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黄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北门,商鞅当场就给了那个壮汉五十两黄金。后来百姓们都执行了他的命令,因此,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就因为商鞅得到百姓们的信任。诚信是一种美德,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守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也不能小看它。诚信,就如黑暗中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的宫殿。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多都是人们所能做到的,就看那个人是否有心去做。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4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它的美德传遍天涯海角;它的事迹令许多人惊叹不已;它的传奇数不胜数。今天,我要带大家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想必大家都知道孔子,孔子可是一位大学者,如今他还被我们称为“孔圣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外国还有“孔子学院”呢!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孔子外出时,路过一个小村子,见一个小孩在路边玩,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想着便去问小孩几个问题,没想到小孩不仅如实答上还反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过了许久,孔子回答不上来,便向小孩请教,小孩告诉了孔子答案。大人们都疑惑不已,堂堂一位“孔圣人”怎么会被一个小孩难倒呢?其实孔子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他也有不懂的地方,也需要向别人请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不耻下问》同时这也表现了孔子的高尚品德。

  想必大家都知道尽忠报国的岳飞吧!他是一位十分有礼貌的人,《岳飞全传》上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这天,牛皋骑马来到这里,不知不觉中迷了路这时他看见一位老人便骑马上前,见到老人就向他吼道:“呔,老头,爷问你,小校场怎么走。”老人不但不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起码来到这里,他先离蹬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的给他指路。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大家认识这位称之为“有着和雷锋一样光芒的”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吗?她就是――欧阳志红。

  欧阳志红今天己经12岁了,也是一名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英勇事迹吧!前年初,相邻的许家村大桥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半途停工了。欧阳志红想:“每年涨大水时,河对岸的同学们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河水发愁,涨几天水,就要耽误几天课。”于是她拿出父母给的50元钱,交给许家村党支部书记,支援大桥工程。许家村震动了,几天时间,全村为大桥捐了上万元钱。大桥工程如期竣工,乡亲们再桥旁立了一块纪念碑,第一个名字就是欧阳志红。

  欧阳志红心里装的人和事还真不少,小同学的衣服扣子掉了,她给缝上;邻家大爷病了要服药,她代买;哪位小朋友交不起学费,她代交。她真不愧对于大家送给她“有着和雷锋一样光芒的小姑娘”的称号。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古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我以后也要“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5

  前年过年,外公家里人大团聚,那时我才4年级。我们一家子到了,16岁的小表姨立刻走出来迎接我们:“外甥女好,表姨父表姨母好,表姐表姐夫好!好久不见,好想你们啊。”她过来抱抱我,把我牵了进去。吃饭时间差不多到了,菜其实早已上齐,但小表姨说菜刚刚上完。妈妈对我微微笑了一下,我读懂了,想:她人真好,为了不让我们觉得内疚,说了善意的谎言。我为了调整一下气氛,回了一句:“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赶紧进去吃吧,别耽误大家时间啊。”

  我刚坐下就抓起筷子去夹菜,大家也开吃了。可小表姨还坐在那,我问她为什么不吃,她说年龄最大的人还没动筷子,她也不可以动。过了一会儿,年龄最大的人也开吃了,可她的碗里依然没有菜。我又问她为什么,小表姨说,在别人夹菜时,是不能转转盘的,要看过了所有人,有没有夹菜,再判断该不该夹。“这么多人,你看过以后,即使开始没人夹,你看人会耗掉一些时间,不就又有人夹了吗?这样很难吃到菜,你不饿吗?”我对她说。小表姨摇了摇头:“听过‘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句话吗?”我很感动,顿时觉得小表姨多么值得我学习。

  对呀,“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觉得这句话颇有道理。举个例子来说吧。清朝皇帝腐败无能的统治,让老百姓没得过好日子。清朝时代的全体中国人是集体,老百姓们就是个人。如果集体不好,个人也不会好;如果集体没有利益,个人也不会有利益。家就是个集体,想要维护家的利益,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做:做个有教养的人。

  在家里就该有个样,素质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不学好,养成不良的习惯,长大怎么能成为良好公民,更别说有教养的人了。当别人说你没家教,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从你人品上,行为上思考有什么不对。别人一旦这么讲,那你不管学习好,对集体多么热情,那都没用了。做有教养的人,是人必须做到的事。如果没有做到,好听点讲,你没家教,难听点讲,你就不配做懂道理的中国人。中国人是有传统美德的,不懂中华美德相当于不懂道理,因为中华美德是从生活中该怎么做人的道理中提取精华,加深含义而产生的。在懂得中华美德的情况下,光懂得中华美德不够,要把中华美德发扬光大,就像小表姨教我道理一样。

  有家教就是懂道理,懂道理就是懂美德。让我们从小开始,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才能“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啊!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6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超市工作人员,他没有很高的地位,没有很高的收入,也没有很高的级别,但他和蔼可亲,热爱工作,和睦待人,时时处处影响和教育着我。

  爸爸对待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他把各种商品的价格、位置都记在心里,有人询问时很快就能找到。超市里有什么脏活累活,不管是不是他分内的事情,他都抢着干,从来不计较什么。每天,他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客人,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比如帮助老大爷、老奶奶往车上装东西,帮助人家照看物品。他的热忱换来了顾客的信赖,谁在超市里遇上了小难题都喜欢找他帮忙,这时候他总是无私地伸出援手。超市里的同事也把爸爸看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谁有什么心事都和他说,有什么难题都请他帮忙。爸爸从不推辞,热情相助。在家里,爸爸十分疼爱我,关怀我,陪我学习,看我玩耍,满足我的要求。他教育我要从小学会自立自强,男子汉要敢于担当、勤奋上进。爸爸还十分地孝顺,每天都抽出时间去看望爷爷奶奶,给他们劈劈柴、挑挑水、烧烧锅,陪他们聊天。农忙的时候,他抽出时间帮助收小麦、种玉米,帮助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

  爸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学着他的样子去待人接物。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无论是哪个老师上课,我都会提前擦好黑板,维持好班级纪律,给同学们收发作业;班上哪个同学有了困难,我会第一时间慷慨相助。记得上次刘旭的脚扭伤了,干什么都不方便。我就背着他上下楼梯,背着他上厕所。虽然每一次我都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是我的心里面十分地甜蜜。每当到卫生大扫除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扛起扫帚冲出教室,认真地打扫卫生。每当有同学生病在家的时候,我就利用放学时间去给他补习功课,和他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解除他的郁闷。回家的时候,我会主动地和小同学一起回家,尽量把他们送到家后自己再回家。在家里,我听话懂事,学习之余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家务活,给爷爷奶奶捶肩揉背,给他们讲故事,逗他们开心。见了亲戚邻居,我也会有礼貌地招呼。老师夸我是个好学生,同学们夸我是个好同学,大人夸我是个好孩子。

  其实,这一切都是爸爸的功劳。正是他身上所具有的诚实热情、勤奋上进、和睦待人等诸多美德影响着我、教育着我。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7

  清风送爽,登高远望,品酒赏菊,今又重阳。今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法定的第八个老年节。时下,若要寻找最具诗意却最易忽视的节日,那一定是重阳节了。

  “常回家看看”是老人眷念子女的拳拳之心,也是子女们敬老的浓浓之情,言简而意真。但立法前,一些“劳燕纷飞”的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屈指可数,老人盼儿女回家看看盼得望眼欲穿,甚至求助法律帮助者也不鲜见,真可谓:盼儿女回家,望断天涯路。之所以出现这种看似“薄情”的结果,只因为以往对子女“常回家看看”缺乏法律依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有八年了。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把法定义务变为自觉行动,因为亲情是最珍贵的感情。其实,不论是在重阳节,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有敬老之心、尊老之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尽管我国有2亿多老年人口,重阳,仍是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节日。与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的火爆相比,在各大商场,你不难发现,多数商家对重阳节反应冷淡,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促销活动几乎没有,有也仅局限于药品、保健食品等零星几项。一项针对近万名基层打工者的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打工者半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见父母一次,老年人“亲情饥渴”现象尤由突出。

  《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唐时被定为正式的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去年修订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重阳节,除了继承传统的习俗外,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常回家看看你们父母被岁月浸染的白发,是否又掉落了几许?布满老茧的双手,经年劳损的关节是否依然疼痛?曾经为你们遮风挡雨的身体,又向前曲弯了几度?重阳时节,谁又能不感怀父母养育之恩、抒发思念之情?人生易老天难老。世事迁移,日月轮回。古往今来,人生的脚步总是这么匆忙,经历了人生的拼搏后,放下所有纷扰,常回家看看,让你们父母在平和、安祥里,感悟深藏在岁月尘埃中的五彩年轮,安享幸福的晚年。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老吾老,及人之老,已期他日老吾,因为,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善待明天的自己,就从今天开始。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8

  暑假的一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做作业了。正做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耳边传来奶奶的声音:“宝贝,把脚抬一抬”。我眼一斜,原来奶奶正在拖地。我把脚抬了起来。突然,我发现她的背弯成了一把弓,脸上都是汗水,头发也有很多变白了。“哎,奶奶年纪大了,还这么幸苦”我的心微微有些疼。 我对奶奶说;“奶奶,我帮你拖地吧”。 奶奶笑了笑:“没事,我自己来就行了”。我听了奶奶的话,无语,心里却难以平静。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无意间,我发现奶奶把地拖好了,现在正躺在沙发上休息呢。她皱着眉头,微微喘气,脸上还挂着汗珠,估计是累了。我轻轻的把对着我吹的电风扇转向了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平时不回家,都是奶奶在照顾我。每天她都要送我上学,还要做饭,洗衣服。每天都很累。而且,奶奶年纪大了,稍微做点事,就会腰疼。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尊敬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我呢?想到这,我的脸有些发烫。我都已经10岁了,已经长大了,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平时在上学,没时间做帮奶奶做些家务,现在是暑假,有很多时间,我应该帮奶奶分担一些事了。于是,我四处看了一下。当走进卫生间,看见洗衣机上还有一堆脏衣服。我学着奶奶的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放了水,加了洗衣液。加洗衣液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不知道加多少。唉,以为很简单的事,没想到做起来这么复杂。我突然想到,奶奶做这些家务事还真是不容易。看来以后要多向奶奶学学了。也许是洗衣机的声音把奶奶吵醒了。我正满头大汗的时候,奶奶走了进来。她脸上满是惊讶“呀,我的宝贝,谁让你洗衣服的,快歇着去,我来弄”。“不要!”我突然激动起来“奶奶,今天你就歇着,衣服我来洗,我以后要经常帮你做家务!”奶奶愣住了,眼眶有些湿润“好,好,好,宝贝。唉,我家宝贝长大了,弄得照顾人了,奶奶真高兴啊!行,你洗衣服,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去。”说着,奶奶屁颠屁颠的走出了卫生间。就洗洗衣服,至于这么高兴吗?我愕然了。

  第一次洗衣服,感觉很累。但是心里很高兴,因为,我看到奶奶脸上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多。一件小小的事就能让奶奶高兴半天,这是我不能料到的。平时在学校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扬传统,树美德。我们说起来都是头头是道,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多少呢?

  望着奶奶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明白了传统美德不是一句口号,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些小事。我知道,接下来我该怎么做了。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9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更加拥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心留意了,你就一定会发现。

  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美德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在我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是助人为乐。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心里会感到温暖,而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的心中也同样会感到安慰。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被别人帮助过的事情。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来到学校,我打开书包,突然发现我没有带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没有笔、没有学习文具,让我怎么学习,怎么写字啊!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让我们写复习本,全班同学全都低头写复习本了,惟独我,在那里傻傻的看着复习本,一个字也写不了。我正在发愁,旁边的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啊?”我告诉她我没有带文具盒。同学热情的对我说:“用我的吧!”说着,从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支蓝水笔:“给你,快写吧!”我道了谢,赶快写了起来。可是,这节课下了,还有数学课和英语课怎么办呢?我还在发愁。当我周围的同学知道了我没带文具盒时,我的好朋友都伸出了友爱之手,打开自己的文具盒,这个借我一支铅笔,那个又借我一块橡皮。我连忙说谢谢,我还说:“明天一定还给你们。”她们都说:“没事,没事大家都是好朋友吗。”看着她们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还有那一双双援助之手,阵阵暖流温暖着我的心灵,有如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从中深深体会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会有多么的温暖。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会给对方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我们整个社会大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道是:“一方有难八方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点爱心,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我们的社会又将是怎么一幅美好的景象啊!

  互相帮助也是我们的美德之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身边的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0

  早上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文明小学生”。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这种美德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为了这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了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续传承这一优良传统,立志报效祖国,争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同学们还记得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吗?他在少年时,由于他的数学特别棒,父亲说要给他找个老师,他觉得一定会给他找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结果父亲给他找了个国学老师。这位国学老师给他讲了一个暑假,使他眼界大开。后来他多次回忆,说那一个暑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他的熏陶,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

  而今天,我们常常会看到还有一些与传统美德不和谐的一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做到见到老师和长者主动问好,仍有乱扔废纸和杂物,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乱写、乱刻、乱画的现象,在教学楼内偶尔还有喧哗打闹、不说文明语言等等。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来争做文明的小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改掉各种陋习,走在校园里,自觉地弯腰拣起脚边的纸屑;走在教学楼里,主动地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问好;步行在大街上,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车上,真诚地为身边的老人让座……其实“文明”并不遥远,它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争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来到学校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朗朗的书声和欢歌笑语在校园里回荡。让我们在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当有一天我们步入社会,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有公德、守法纪的好公民。“成于心而形于外”。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在自己监督于自己完善中逐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使习惯成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学生。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1

  “人类的精神体现贵在宽容,可是为什么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多无辜者死于不宽容的屠刀或是战火之下?”

  这,是人类长久以来所面临的一个沉重的命题。

  许许多多的智者仁人对此作了不懈的探讨。

  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时刻准备着为宽容而战,并且时时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房龙看来,大部分信仰的出发点都是朴素乃至浪漫的,但它们一旦和世俗权利相结合,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上演出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不宽容的悲剧。

  先驱者的足迹往往与世俗相悖,他们大胆地质疑祖先的智慧,勇敢地踏上未知的征程。他们不畏艰险,用血与泪架起了一架通往幸福的桥梁,用燃烧的热情点亮未知的征程。虽然那条探索之路布满先驱者的血泪,然而这用生命换来出路,仍然为世俗所不容。先驱者,一个最先向黑暗和恐怖的未知世界挑战的人的名字,他终将把人们引向自由的新天地,但世俗对先驱者的迫害,往往却是致命的。难道先驱者真的只能被收到恩惠的后代朝拜吗?

  人们渴望理解,盼望和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时至21世纪的今天,这一幕幕悲剧确乎并未过去,战争的暴虐、种族的歧视、思想的禁锢等等,无一不在呼唤着宽容。诚如房龙在书中所写下的心愿,不宽容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但愿将来不再发生。

  “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定会到来,它将成为人类史上的进步!”数十年前,房龙曾经这样满怀希望。人们总是在等待着那个近乎天堂的宽容时期到来,却不曾想过要从自己开始做起,在这个经济物质充斥着生活的时代,人们更容易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在利益、信仰、民族面前越来越尖锐。房龙的心愿在我们的时代,被无情的践踏。这个时代使尖刻的人更加尖刻,宽容的人更加宽容。

  是的,这个世界仍然远远不是一个幸福的世界,它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学会超越仇恨、愚昧、残忍和偏执。虽然这看来有些痴人说梦,却又那么真实的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智者仁人为之不懈的努力。

  学会宽容。一句最简单的话道出人类最本质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奢侈品。正如房龙所说,“‘购买’它的只回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

  那么,我们呢?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2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因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人们都不愿意被别人说自己缺德。

  但是,确“德”的人却常常有。三国时期魏帝曹睿大兴土木,为自己建华丽的'宫殿,劳民伤财。少傅杨阜曾上书曰:“臣闻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筵耳。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极宫室之美丽,以调敝百姓之财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纣为倾宫、鹿台,以丧其社稷;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可曹睿非但没听从,还灭其家族,最终是魏氏灭亡,致是自己含恨而终。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我们有什么资格浪费?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将其倒进垃圾桶,这又是什么心理?大家的资源被个人故意地糟蹋就是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有些人的挥霍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

  然而,一个人只有不缺“德”,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容易地显现。据资料显示:福建连江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两度成为大陆“首慈”,由“地产大王”一跃成为“慈善王”,今年头4个月已有近亿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个人生活中却跟奢侈无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被称为“世界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这两年捐助慈善机构的总额已达256亿美元,可他生活上却相当节俭,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汉堡包,没有随从。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遗嘱,宣布把不到财产的2%留给自己的3个子女,而把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把这笔钱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节约的背后是乐善好施的美德。

  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节约不是“可为不可为”,而是“为与不为”,愿为则百事可成。把节约看作创造价值、塑造自己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地厉行节约,体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视节约为麻烦,把节约当负担,就难免被动应付,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

  勤俭节约如同数学中的繁式化简,不仅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要“天天过‘节’”,还是要“天天过节”,自己去选吧。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3

  外婆家的地下室里,专门有一个方型的小坑空出来,那里是放什么的呢?

  小时候,我只是看见大人们会把废弃的瓶瓶罐罐扔到那坑里,我想,那大概就是个丢垃圾的吧,所以,我就把没用的饼干包装纸盒,还有吃完枣子吐出来的核,一股脑儿地全扔进那儿了,那天,当我扔完“垃圾”,准备拍拍手走人的时候,被外婆叫住了,没想到的是,平时和蔼的她这时变得非常严肃起来,她厉声对我说:“这可不是随便让你扔垃圾的垃圾桶,这里是我们家专门用来收集废旧易拉罐的,这不,你瞧瞧里面,不全是易拉罐吗?以后可不要这么随便了!”我点点头,怪不得他们总是往里扔易拉罐呢,我顿时明白了,这坑原来是专门用来收集各类饮料罐用的,收集完了,外婆会把他们交给专门收这类废品的人,省却了他们挑挑拣拣的麻烦。从那次以后,每次喝完饮料后总是不忘将饮料瓶扔进里面,还喜欢站在楼梯上往下扔,喜欢听着易拉罐与易拉罐之间碰撞而产生的声音,很清脆,然后再笑着跑上楼去。

  记得前几天,我在马路上逛时,顺手就将喝完饮料的空瓶子扔进附近的垃圾车里,当我一转身,竟然看见有些年轻人随手就将喝完的饮料瓶扔在马路上,完全就无视了离他们只有几步之遥的垃圾车,还将那些瓶子踢来踢去,弄出哐哐铛铛的声响,这声音在我听来格外的刺耳,和我以前听过的清脆声完全不同。一旁的清洁工阿姨看见了,就过来把瓶子扫进畚箕里,还提醒着他们下次要注意,不要随地乱扔了。那些人只是笑笑,转身就是走人了。其实在他们扔下易拉罐,罐子与地面撞击发出声响的那一刻,我就很想趁清洁工来清扫之前叫住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扔的垃圾丢在垃圾桶中,而不是要清洁工来打扫他们自己产生的垃圾,可是当时的我却又没有那个勇气,当此时,心里就在想:这些人怎么这样没素质,还是外婆的心地最美丽,总是把这些罐子默默地收集在一起,可是,我怎么就没有胆量制止他们?

  我只是感到愧疚,从小在外婆家生活,确实是养成了好习惯,但这样的好习惯,却没有使我去做出正确的行动,阻止他人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其实,仅仅是将易拉罐归位,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如何,而一个个人的行为,又正好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的道德地位。

  所以每一个人的微笑行为,都会影响整个城市。

  所以我们生活中小小的瓶瓶罐罐,里面也蕴藏着美德。

  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点点滴滴的行为,让我们的家乡成为更加文明美丽的。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4

  不知何时何刻,我们的社会又多了一种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那就是自律。自律给我自由 ,在某个范围来说,这句话显然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自律确实被过分夸大了。也就是说,自律,有可能是我们当代人类过分高估的一个标准。

  一、适度的自律还是很棒的

  尽管这可能是被过分夸大的成功标杆,但事实上它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一个主旋律,依然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道德品质。成功的人一定都非常自律吗?世上万事万物都不绝对,但毫无疑问,大部分人都是自律的。这难道是一种猜测吗?其实并不是的,这都有事实依据。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前进,我们又怎能不遵循早出晚归的规则?加载在我们身上的社会压力是巨大的,总归要自律。所以说,适度的自律仍然是一种非常棒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拥有。

  二、完美主义?过度自律的趋势

  身边经常有很多朋友感慨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那可真是太糟糕了,对生活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但对于那些很自律的小伙伴们来说,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追求过于完美的心态。你可能想说的是自律和完美,嗯,这两者之间难道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其实我们可以从自律的目的出发。我们大部分人严格要求自己,都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幻想,有一些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最后达不到,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这样的自律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如果自律的度没有掌握好,对自己太苛求于完美了,就很有可能陷入一种过分纠结的境地,然而这是不必要的。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发展过程,我们应当遵循这个规律,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而不能企图在短时间之内严格要求自己,就要取得怎样的成绩。

  三、自律就能心想事成?成功需要多元

  自律给我自由,你是因为什么而选择自律呢?是尘封多年的梦想,还是即将开启的远行,又或者仅仅只是一场考试。高三是氛围最紧张的时候,伙伴们坐在教室里面,同心合力拼搏高考。在这样的高压下,上过度的自律并不能带给我们心想事成,反而是一些忧虑和紧张。不仅如此,即便掌握好了自律的度。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是一个多元化的标准,如果仅仅只是夸大当中的某一个因素,就很有可能导致我们产生偏见,带来不好的效果。

  自律应当有度,有度的自律才能换来无限自由。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5

  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中这样唱道:“你有,我有,全都有啊,风风火火闯九州。”“我有,你有,全都有”是每个人都期盼的平等。但世上没有绝对的平等,要让“我有”成为“你有”,成为“全都有”,需要我们具有与人分享的美德。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能将温暖和快乐传递他人。拥挤的公交车上,让站着的人与你同挤一个座位,陌生的他笑得像初春的阳光:疾风骤雨中,与陌生人同享伞下的一片晴空,他的笑脸如雨后的彩虹;自家院中的一泓井水,让左邻右舍在停水时也能遍尝甘甜,你家的院子盈满欢声笑语。分享如同三月的阳光,冬月的碳火,温暖人的心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然分享能使“众乐”,那我们何乐而不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不仅使“众乐”,而且还会使我们内心充满欣慰的感受和愉悦的体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被贬滁州的欧阳修不是也陶醉于分享百姓举家出游的快乐吗?身居草庐的杜甫,不是祈愿天下寒士分享“广厦千万间”就内心足矣吗?放眼天下,懂得分享的人,多数是内心充满深切人文关怀的人,分享不仅施惠于人,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他们“兼济天下”的心理。

  若人人具备分享的美德,这个社会必定更和谐、更进步。在澳大利亚考驾驶执照,交通法规第一条是交通部长给初学驾驶的人的忠告:“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和别人分享道路。”试想,若每一个驾驶员驾车上路,都抱着“路是我的”自私想法,那么占道、抢道引发的纠纷事故将比比皆是。不懂得分享换来的将可能是交通的阻塞、瘫痪,事实表明,我们只有具备分享的美德,我们才会利用好我们的公共资源。这正如我们打开互联网,就可以查阅各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懂得分享的人慷慨的施与,正因为有了他们乐于与我们分享,我们才可以足不出户“读万卷书”,写各种“有理有据”的论文,获得各种你想获取的信息。

  乐于与人分享,这个社会才会高奏和谐、共进之歌。

  分享常常还是一种感恩,当你向日夜操劳的父母汇报工作成绩时,当你把成功的消息告诉辛勤耕耘的老师时,当你把快乐传递给朋友时……

  既然分享如此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虚伪自私、自负自守。以长远的目光放眼将来,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对待他人,以友善、博爱之心,让我们共同来浇灌“分享”这种奇丽的花朵,让它盛开在每个人的心里,让它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6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更是道出了节俭的历史与民族意义。节俭,是一种坦然的生活方式。当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奢侈豪华的光鲜外表,而被迫于空虚与冷漠的寂寥内心,节俭便成为睿智生活中的一种美德。

  翻开史册,徜徉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与人物故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者总在时刻向我们提醒,而那些成功者更是用无数事实来证明,节俭的无价。从墨子的“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到荀子的“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都义正严词地告诫后人,切不可丢弃节俭的美德。从硝烟战火中一路走来的中国人,更是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哲理。节俭,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是属于民族性情的美德。

  如今,我们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不断磨砺与发展之中,在无数机遇与巨大成功背后,也不能丧失了这种美德。一次次目睹极度奢华的宴会与高档饭店后的残渣泔水,又一次次亲历诱人心醉的国际前线品牌活动与地铁里衣不蔽体的颤颤身影,“节俭”却开始被令人晕眩的欲望所击破,直至苍白无力地消隐褪去。我们也如鼠辈般,只见得眼前荣光,来换取一刻的自得与别人殷献的眼神。可惜,这一刻却让人生失去了本应执著的光彩美德。

  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富裕了,甚至在经济、地位上取得了不可抹杀的荣耀,于是,他们逐渐在金钱与利益面前淡忘了还有“节俭”的美德。他们可能会得意而自信地辩驳,我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金钱的满足,我有能力来一掷千金、别墅香车美人,你凭什么来限制我对金钱的支配?我们确实无权干涉,但我依然要振臂高呼。即使有钱有地位,我们还可以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如既往的节俭。我更期待着属回归心灵宁静与安逸中的美德。

  那在烛火中期待读书的眼神依然令人心颤,那在洪水中倒塌的民居依然要重建家园,那在大学校园门口捏着红彤彤的入取通知书徘徊的青年或许也需要陌生人的一臂之力。节俭,不是不对生活要求,而是将生活的快乐与美好传播给更多的人,生活简约而精神美好的人生态度,才是时下更为流行的生活时尚。节俭,应成为如今时尚旋律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享受美丽人生的瑰丽珠宝。将它紧握手中,就是春天成就了整个秋天而硕果累累。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相关文章:

诵读传承美德征文(精选24篇)05-06

2017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02-17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优秀范文)02-06

2017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02-05

最新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主题征文02-07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优秀征文范文07-05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800字02-05

2017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800字02-05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800字201702-09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精选范文3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