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忆的作文

时间:2022-09-18 10:38:02 记忆 我要投稿

精选春节记忆的作文合集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记忆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春节记忆的作文合集8篇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1

  中国有许多节日,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春节的街市最热闹,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街旁卖对联的不计其数,还有卖红红的灯笼的,鞭炮,烟花数都数不过来。超市里的人们纷纷买起了年货,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礼物欢蹦乱跳。街市上人来人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

  春节的夜空最美丽,除夕之夜,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在空中,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银蛇狂舞,还有的像一簇美丽的珊瑚……真是形态各异。天空上的烟花砰砰直响,地上的孩子们哈哈直笑。

  春节的亲情最浓,每年的三十晚上,我们一家都要去奶奶家拜年。我跑的快,第一个奔到爷爷奶奶面前,一本正经的向爷爷奶奶拜年。拜过年后,奶奶笑着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红包。我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它。嘻嘻,里面有100元哦!

  过春节时的房间最漂亮。我拿起一副春联,粘上些胶水,然后工工整整的贴在了门上,爸爸拿起一个“福“,倒贴在门上,姐姐也在屋里忙活,她把一些红红的小灯笼挂在了每个房间里,好像一个个红彤彤的脸庞。

  我喜欢春节,它代表一个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我又长了一岁。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2

  过春节,庆新春,年拜完了,亲串遍了,肉吃过了,酒喝足了,还要尽情地玩一玩、乐一乐。人们对春节的兴致一般要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夜晚,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既然是夜晚,就要有光亮,必然要张灯。

  小时候,过完大年初一,便翘盼正月半。一俟到晚上,吃了圆子,便吵闹着点上传统的兔子灯,或在大人的陪伴下,或与小伙伴们三五一群、四个一党地上街玩灯、观灯去了。

  那时不像现在的灯,五花八门,高档得很。记得占据我整个童年的,是那只爸爸做的装有四个小木轮的红彤彤的五角星灯,恰恰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时髦和取向。因每年仅有四五天玩的机会,所以五角星灯保存得较好,偶有破损,父亲就用红纸重新糊一下,又成新的了。如此年复一年的,从我三四岁起一直到小学毕业,这一"红星"成了我的"唯一",但我却感到非常满足、自豪和威风。因为那时不是每家的小孩都能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的,大多只是用河蚌壳做的"歪歪灯",或学着冰心文章中做的"小桔灯",更多的是空着两手跟着有灯的孩子后面奔跑、吆喝了。

  那时的我,每每拉着红星灯,昂首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头,总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在跟着我走。于是便很神气,仿佛天与地、人与星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那神秘的氛围至今还铭刻在脑海里。

  岁月在风雨中穿行。后来,当我也成了父亲,一双儿女蹒跚学走路的时候,每到正月,都要带兄妹俩去买灯,但心境已经与我小时候有些不同。看儿子玩着"金猴",见女儿挑起"荷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灯嬉戏,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欣慰。节日是永远属于孩子们的.呀。

  置身于元宵节街头、广场那灯火辉煌的海洋,观赏着花样繁多的花灯,不免感慨。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有意义也有情趣。试想,正月初一十三亿人都说吉利话,都穿漂亮衣,举止都讲文明,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吗?千灯竞放,游人如织,锣鼓喧闹,火树银花,令人疑是走进童话世界。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骚客所作的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等诗句。

  民俗文化的沿袭与变更,也会刻上一个国家物质文明进程的年轮。譬如这元宵灯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为亘古的传统;"上灯圆子落灯面",是久远的食俗。我们小时候传唱的"高灯圆子落灯面,今年吃了望明年"的童谣,放到现在,孩子们就很不以为然。圆子和面条,有什么望头?是啊,生活困窘的时代,一年能有几次吃到圆子和面条呀?那就只能借助节日来满足生存的欲望了!

  又如,在古人信念中灯星互代,放灯即为迎来诸星,求得丰收太平。现在,大街小巷、商店门楼霓虹闪烁、张灯结彩,文化外延大大丰富了,它昭示着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至于人们扶老携幼,上大街玩灯、观灯,欢歌笑语从内心深处飞出,则彰显出社会的繁荣与祥和。

  元宵街头观灯,寻找童年的欢乐,追忆似水年华。现今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小点的孩童也许不再会痴迷于那些传统的手工制做的灯了,长大的孩子也许正迷恋于电脑网游……然而,在天下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最明亮、最好看的一盏灯。所以,现在看满街的儿童挑灯嬉戏,看店面彩灯如火龙欢腾,看孩子们手中各种异彩纷呈的灯,感到极其亲切,心中似乎也点燃了那盏最明亮、最好看的暖暖的灯。

  于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拉着红星灯,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又在跟着我走……

  作者介绍 倪道辉,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诗歌等文学专著9部。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3

  残雪留寒,羊羊得意。不闻爆竹噼啪响;不见亲朋酬酢时;不尝酒肉桌桌满;不觉年味岁岁淡。年逝年来,春去春归,此刻此景,异乡异客。爆竹梦中扰,吊钱上窗,饺子出锅,红包占手,桃符压邪。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紫气东来,春光伊始,愿得来年“喜羊羊”。20xx年2月,我与加拿大寒冬的初次见面,多伦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春节前夕,难得清闲,伴着窗外雪纷纷,静静地浏览着网上的文章,几分惬意。无意中,“春节”两个字印入眼帘,内心一颤,《北京的春节》-老舍。六年级时学过此文,语言朴素却不乏生动,我至今印象深刻。今日再次拜读,一见如故,备感亲切。虽与今日相隔百年,却毫无隔世之感,望着桌前日历,百感交集,勾起我些许的春节记忆。按照传统天津的春节差不多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最热闹也就是三十儿到初五几天而已。腊八节意味着春节的开始。虽说是传统,但家里一般不怎么熬腊八粥。腊八醋一定要泡的,奶奶家总会提前泡上一大桶,过年时那醋色味双全,一直可以吃到出正月。年前少不备吃的,现今大都是冷冻的食材,加热即食挺方便。奶奶一般会做好素什锦,顿好牛肉、猪肉,炸好丸子,买些酱货置于冰箱,预备着过年。二十四,扫房子。现今大都是钟点工的活,拿一扫帚裹上布,房顶,柜顶无一死角,有扫除一年晦气之意。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道酉。老讲究儿,搁在今日定有些许不合适,或许我家唯一按照这个讲究的就是二十九那天,贴道酉。道酉即为如今的“福”字,“吊钱儿”。“吊钱儿”天津的特殊称谓,在市区很常见。象征红红火火,幸福吉祥。若家家户户贴上几张“吊钱儿”,“福”字,总能热热闹闹地映衬出几分年味儿。每年年前,我和爸妈都会去天津古文化街。古香古色的建筑群,配上灯笼及富有春节特色的霓虹灯,像是办喜事,人来人往些许嘈杂,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儿。有的摊位一年就出来这么几天。我总能在戏楼前面空地上,黑压压一片众多卖“吊钱儿”的小棚子找到那个摊,买几年与老板熟。“福”字、“吊钱儿”买几张,大小,贴在哪,我门儿清。有时还会画上一张家里的平面图,都是我一手设计的。再配上一副对联,几盏灯笼,好似家庭庙会一般。小时候爸妈还喜欢给我买华服(汉族传统服饰),一般三十儿穿上,戴上阿哥帽,再配上一双老美华的布鞋,乍一看,大户人家的少爷,甚是讲究。当然到古文化街一定要来上一碗一碗热腾腾的茶汤(天津小吃),端着热腾腾着茶汤,嘴里冒着热气,看着来来往往穿梭于戏楼前的人们,手里拎着刚买的年货,每每此刻此景,说不出的欣喜。二十九的晚上,贴上买回来的“福”字,“吊钱儿”。我享受此过程,搬着梯子满屋跑,能折腾一晚上。爬上梯子,熟练地接过爸爸在下面递给我的擦好牙膏的“吊钱儿”(为揭下来时方便,所以“掉钱儿”都用牙膏沾)。贴时要注意要正面朝外,而且讲究必须是双数。大概摆好位置等待爸爸一声令下“贴吧!”这才贴好一个。立体的“福”字比较棘手,由于胶带固定不住,所以有的时候会拿钉子楔在墙上。爆竹声中一岁除。年三十总是被楼下的放炮声吵醒,虽说已经是中午,但总是困意十足。懒散地起床,换好新衣服。傍晚原本水泄不通的道路上仅有屈指可数几辆车,整座城市如空城一般。年夜饭在外边吃,我们一大家子,几家亲家也总会聚在一起,管他味道好与坏,一年一次,热热闹闹。小时候吃完年夜饭总闹着要去姥姥家,后来懂事知道初二才是“回娘家”的日子。前几年吃完年夜饭会在小区前面放上几个烟花,阵势不次于焰火表演,那时候总会引来周围居民的驻足观望。近几年,雾霾严重,我也长大,少童年对烟花的神秘感,就不买花。回到家,大人们包饺子,我挑三拣四地看春晚,看看微博,微信,熬到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楼下的鞭炮声络绎不绝,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素馅饺子,象征来年平平安安。压岁钱来喽!“爷爷奶奶过年好!”“大大娘娘过年好!”红包就拿到手。吃完饺子,炮声也渐渐平息,我们就准备回家。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就没有一宿不睡的守岁。爸爸一般会去大悲院祈福纳祥,基本年年如此。正月初一的中午去奶奶家吃饺子。下午到舅爷家拜年,这或许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正月初一的晚饭是比较丰盛的,奶奶年前精心准备的素什锦、炸丸子、炖牛肉、扣肉到这一天晚上才会出场。晚饭过后,沏好茶水,切好青萝卜,备好水果,支好牌桌,掏出那一年不见光的麻将牌。大人们开始打牌,年年都是爷爷奶奶输的最多,却乐在其中,过年图个热闹儿。我喜欢坐在边上“观战学习”,甚至有时候还是“替补”,一般打到十一、二点就结束。正月初二,天津的“姑爷节”,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天是姑爷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姑爷手里肯定要拎着富有特色的“京八件”,马路上人来人往,大都拎着点心盒子。我们一般都是中午去姥姥家吃饭,姥姥也会在年前准备素什锦、炖牛肉之类富有春节特色的饭。“姥姥姥爷过年好”,姥姥姥爷就会把压岁钱拿出来,而且不止一份,因为初一好多亲戚拜年来就把钱给,所以我喜欢初二,收到的压岁钱多。正月初三、初四多以家庭聚会为主。一天“娘家人”,一天”婆家人”。我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听相声。天津人民体育馆,郭德纲每年初三、初四都有天津的省亲专场,其中一天我和爸爸一定会去的,而且票必须是内场的,年年都座无虚席,听相声也成天津人民过年的一种活动。正月初五这天“剁小人”,俗称“破五”。这天不能串门,家家户户要包饺子。初五回到奶奶家吃饺子,印象最深的就是把菜板剁得叮咚响,向邻居以示“剁小人”。这天过完,春节的高潮部分也就结束。正月初五以后,大都是朋友聚会。我们家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出去旅行,一般会去南方暖和的地方或者出国。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十四这一段时间基本都外地旅游。这一段时间也是春节的“低谷”期。正月十五,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春节最后的小高潮,这一天都会回到奶奶家,晚饭依旧很丰盛,有鱼有肉。晚上还会把没放完的鞭炮解决掉,这天晚上的炮声会多一些。晚饭过后,大家一起吃元宵。相比年三十,这天总有些许低落,圆月悬空,伴着渐渐消失的爆竹声,这年就算过完。正月十六“遛百病儿”。这一天大伙都会出来溜达溜达,祈求把身上不舒服的地方全部“遛”掉,象征来年健健康康。对于学生来说,那时候应该已经开学。二月二,龙抬头。放学剪个头发,回家吃两口焖子,不知不觉的来到新的一年,春天来。停笔向窗外一看,阳光明媚,光线透过窗户打在屏幕上,有些刺眼。洋洋洒洒两千多字,一篇以时间为顺序流水账,却是对春节满满的回忆,回忆甚多,感触颇多。临近春节,与家人电话闲谈,均抱怨年味儿不足,毫无心气儿。我笑道:年味儿看不见,摸不着,那是种心态,一种感觉。过去年前街上车水马龙,一派国泰民安之氛围,如今年前的马路上总会交通瘫痪,尤其周末,灯红酒路的城市中总洋溢人们年前的那种浮躁,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过去胡同家家张灯结彩,弄的灯火通明,如今各大商场也是通红一片,年货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总循环着那首《恭喜发财》,再看看拿着广告单精挑细选的人们,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过去一大家子在年三十聚在一起,吃到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如今各大饭店爆满,除夕晚上的城市如同空城,街上走过弥漫着刺鼻的爆竹味,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当除夕晚上新年的钟声响起,那一声声的拜年短信,那一阵阵的爆竹声,那一锅锅的素馅饺子,也许是年年一成不变,让人们厌倦,觉得年味儿淡。全家团圆的那种气氛;朋友圈晒的各种美食;微博发的旅游照片;除夕晚上那熟悉的春晚;广播里那激昂的拜年声。这不正是年味儿吗?有多少人一边浸在现代的“年味儿”中,一边抱怨“年味儿”没有。“年味儿”其实没淡,只不过是换种形式,就让有的人牢骚不断。现在人们所吐槽的“年味儿”淡其实是对过去简单、幸福生活的一种怀念罢??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年复一年。春节过后也就意味着春天来,一年之计在于春,紧张忙碌的一年又在这个崭新的春季开始。愿诸位在羊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和妹妹冉冉做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儿…。

  一大早,我和妹妹穿好了漂亮的衣服,便下了楼———送贺片。贺片上写着我对五个邻居的祝福,如:欢天喜地啦、万事如意啦、财神到来啦等等。然后发给他们,贺片里会有一颗我最爱的巧克力。

  我们先去了305楼5单元1楼东户,那里住着一位老太太,她和蔼可亲,我对她说明了目的,送过了贺片,她非常开心,送了我们一个小礼物,我的是一个2厘米厚的笔记本,姝姝是一只钢笔。

  接着去了305楼5单元3楼西户,做完我们的事情,那个叔叔给了我们二个袋子,一人一把糖,我们可开心了……

  我们还去了300楼8单元13楼中户。我们像前几次一样送出了贺片同样也收到了礼物。

  我们又出了…。

  今天,我和妹妹非常开心,我们带着所有收到的礼物满载而归了!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5

  过春节讲究的是团团圆圆。我的春节是在我的老家过的。这里有我的亲戚,我的妈妈、爸爸、奶奶,还有很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他们都在这里,有这么多的人我这个春节过的真的是幸福又美满,想知道我干了什么事吗?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在春节里,小朋友们都放寒假了,到这个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放炮,因为只有春节时才可以放炮。放炮也是春节时很重要的一个习俗。为什么要放炮?因为要赶走年兽,传说年兽最怕红色和爆炸声,所以人们在新年时会穿红衣服和放炮。

  除了放炮,压岁钱也是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东西,长辈们给小朋友压岁钱是为了压岁,对于小朋友们收到压岁钱大多都是异常开心的,这可是很多小朋友一年花的零用钱啊!真是太珍贵了,但是遗憾的是有的小朋友的钱都被他的家长收走了。

  在大年三十时要吃年夜饭,年夜饭时要吃元宵,要放炮。年夜饭时就是小馋猫和大馋猫大饱口福的时候了。我家的年夜饭也吃得很好,因为我也是小馋猫,我吃了好多东西,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东西是腊肠。夹一块进嘴里,嚼一下,那肉汁立刻从腊肠里溢出,再通过味蕾传到大脑里,那滋味软软的、糯糯的、香香的。在这个时候也要贴门神和对联保佑一年的平安幸福。

  过年就要要回老家,看亲戚,这叫探亲,也是增进关系的一种方式,有时你看别人了没看他他心里就会不开心,所以再忙也要抽空去多看看你的亲戚,我们家就是这样其乐融融的去看望每一个亲戚的。

  春节是一个增进朋友亲戚感情,保佑人人平安,团团圆圆的的一个好时候。

  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一年来我最开心的时候。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6

  新春即将来临,我不由得想起过去春节的情景。每逢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呈现喜庆热闹的气氛。有人忙着贴春联,有人忙着挂红灯笼,有人忙着放烟花,还有的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买鱼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超市。超市里人山人海,特别是卖鱼区,早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缸里的鱼更是供不应求。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大家都抢着买鱼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因为大家都想图个‘年年有鱼(余)’的好兆头嘛!”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贴春联

  吃完中饭,妈妈赶紧去准备年夜饭,而我和爸爸便忙着贴春联。这贴春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总是将春联贴得歪歪扭扭、横七竖八,实在很难让人看清这贴的是什么玩意儿。于是,我便让爸爸贴,而自己在一旁当指挥。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将上联、下联以及横批整齐地贴在大门上,现在就剩下贴“福”字了。

  这贴“福”字也是有讲究的。要将“福”字倒着贴。正所谓“福”倒了就是“福”到了嘛!虽然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认为这是迷信,但这毕竟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祝愿。

  吃年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晚上。随着一声“吃年夜饭啦!”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便陆续跳上了餐桌。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互相祝福着,吃起充满暖意的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一会儿,汤圆小分队挺着圆鼓鼓的肚皮闪亮登场,成为这次年夜饭的主角。妈妈告诉我,过年吃汤圆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的过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是啊,团圆是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始终追求的愿望。随后,爸爸妈妈给我送上了一份圆鼓鼓的红包,并送上美好的祝福。我捧着这沉甸甸的新年礼物,心想:这不仅仅是一份厚重的礼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啊!

  赏烟花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紧挨着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当新年钟声悠扬的响过十二下,顿时,宁静的夜晚沸腾了起来。左邻右舍、大街小巷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天空中也不断地升起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烟花。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耍着,追逐着,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啊!整个天空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电视荧屏,上面正在播放万家庆新春的精彩节目,这真是“灯火辉煌庆佳节,欢声笑语迎新年”啦!

  春节已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块烙印,它所带给我的欢乐,依旧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猪年即将过去,猪年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你是否也跟我一样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春节的来临呢?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7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微微敞开的窗户,洒向了小碎花边的床单上。在经过与困倦的战争后,我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头发微微地翘了起来。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玩着勺子,就是不吃饭。终于在妈妈的一声怒吼下,才慢慢将碗里已经微凉的饭菜倒进肚子里。

  走出门,看见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是呀,要过年了。下了楼,先入眼的是一片空地,原来成排的汽车都消失了很多,只有零星的几辆还停在那里。想到大家都回家了,而自己因为还有一次补习课要上不得不晚一天回老家,心中不免泛起一丝郁闷。

  这时,一个老大爷走进了我的视线。他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扫把正在扫地。难道他不回老家吗?

  “嘉嘉,来帮忙。”妈妈叫我。

  我轻声回答,走了过去。原来是车子卡在杂物中,前面又有几辆载重车挡着,推不出来了。我和妈妈试了好几次,也没将车推出。不由自主地我的眼睛瞟向那个老大爷。他的左右手不停挥动着,刚才还肮脏不已的地面瞬间干净了许多,看着让人十分舒服。我看得入了迷,连妈妈的呼唤都没听见。她拍了我一下,表示了她的不满。我不为所动,只是木讷地听她指挥,而心思全在那个老大爷身上。

  经过好几次实验,我们还是没能把车推出来。我有些生气,跺着脚。这时那个老大爷走了过来。他笑着说:“小姑娘,来帮我一下,我们一块儿把这些挪开,就会好推了。”

  我乖乖地走了过去。在我们三人的努力下,终于挪开了那些杂物和车子。妈妈连忙谢谢老大爷,而那老大爷只是说了句:“没事。”

  我和妈妈骑车走了。在拐弯之际我看到老大爷又一位小姑娘拾起了掉在地上的手套。风吹来,我把冻红的小手放在嘴边呵了口气。面上迎来丝丝凉风,冻得人只打哆嗦。可是一想到那个老大爷,心便在不知不觉中暖了起来……

春节记忆的作文 篇8

  犹如羊儿渴望草原,犹如白鸽期盼蓝天,犹如麦苗等候返青,我也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春节的来临。

  翘首东望,新春招手,寒冬隐退。春风带着欢笑,温暖了整个大地。我伸开双臂,敞开心扉,让春风肆意。和煦的春风,在丛林间回旋,报春的鸟儿飞出了小窝,传递着新春的喜讯,仰望天空,湛蓝碧透,明媚的阳光,唤醒冬眠的大地,春天从解冻的河水中“叮咚,叮咚”而来。春风回荡,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满院春光,出门见喜,迎来阵阵欢快的笑声。新春的节奏已经悄然降临,大街小巷,迎春的对联已经贴上了门框,红火的“福”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孩童们脱下旧衣裳,穿上了新装,喜上眉梢;老人们享受天伦:福至双亲在眼前,孙男嫡女膝下绕,其乐融融。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笑看芳草溪岸柳绿花红,耳听鞭炮震震响遍四方。春风荡漾,万物生辉,骏马奏凯,祥羊降临!

  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向着明天,向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我紧紧握着手中的鞭儿,甩响那新年的第一声:羊年,你好!

【春节记忆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记忆精选作文02-14

春节记忆作文06-28

春节的记忆作文01-09

春节记忆04-03

春节记忆作文【荐】02-15

难忘的春节记忆作文11-28

春节记忆高中作文04-15

记忆中的春节作文03-10

春节的记忆初中作文03-07

春节记忆优秀作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