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2-23 08:12:3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九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唐代诗人文秀写的名叫《端午》的一首诗。其中提到屈原投江自杀,就是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一个传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大臣,由于他倡导举贤才能,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却又无能为力,于农历五月初五抱恨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愤异常,纷纷来到江边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丢进江里,想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死体;有位医师则拿出雄黄酒往江里倒,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其他传说,也有其他风俗,例如:佩香袋、迎鬼船、悬艾草、击球、比武、荡秋千、躲车等等。

  以前的人们过端午节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去纪念屈原;而现代人们则带着欢喜的心情过端午节。

  这就是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就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然而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就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就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就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就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吃包蛋,好吃好耍。可当我走出家门,才看到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是啥样。街面上的人们来去匆匆。都是忙着买卖的,没有了平时闲逛的人群。那买艾蒿和菖蒲的人们没有谁闲着。骑着三轮车买艾蒿的,车斗里放着大捆的艾条,边走边吆喝:“买……艾蒿哦,买……艾蒿哦。”

  走走停停,时不时的有人买艾蒿。那骑自行车卖艾蒿的更是不一样,可够灵活了,一大捆艾蒿架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就像拖着一个大尾巴,一双脚不停地蹲,在人流里、大街小巷穿来穿去,吆喝着:“买艾哦!买艾哦!”好像要让所有的人都买到他的艾蒿一样。卖菖蒲的则在街边,把菖蒲一小捆一小捆整齐地摆在地上,堆着好大一堆,旁边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草类,只要有人从面前走过就叫卖,还说今天一切植物都是药,熬水洗澡可去百病。当然除了买艾蒿和菖蒲之外,还有一样东西——雄黄,也是只有在今天才卖的,都说雄黄有毒,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买呢?

  买东西的人就更多了。好像每个人都不空闲,有手提的、背篓背的、自行车架的、摩托车装的……但所买的东西都大同小异,不外是蔬菜、肉类、包蛋或盐蛋、艾蒿、菖蒲这几样东西。看着这些人买的东西,我想我妈妈买的是不是还是这些?为什么今天都买这些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1端午节

  大家猜猜我今天介绍什么节日呀?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都不是。是端午节。

  如果端午节到乡下去,也许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门前会有:龙船花、石榴花、菖蒲、艾叶、蒜头这五样植物。乡下的人说,菖蒲挂在门前,可以辟邪。艾叶像一面小旗,可以招屈原之魂。对了,忘告诉你,这就是“五端”。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也是有来历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国家被灭(楚国),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光滑的大圆石投进了汨罗江里,汨罗江附近的渔民得知后,便都划着船,打捞屈原的肉身,但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没捞到,便纷纷把饭团丢进湖里,说是希望鱼、虾、蟹、龟等水族不再吃屈原的肉身,这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了。端午节每到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会划龙舟纪念屈原呢!

  端午节自然少不了吃。“五黄”这就是一大特色,有黄鱼、黄瓜、或鸭蛋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对了,南方端午节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

  哎呀,说了一大堆,还没告诉你儿歌呢: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对了端午节还叫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还有许多习俗呢!没时间了,哎,再见!

  2端午节的介绍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儿歌就是我们在端午节念的儿歌。让我给你介绍:什么是端午节吧!

  你们知道吗?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午节,重五节。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胫,手腕或足倮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相信龙舟竟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远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的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的节日。

  3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很有学问。他是一位大夫,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当时楚王的重用,一心想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可是后来的昏君楚王却听信了奸臣的慌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过程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都已经被敌人占领了,百姓遭难,十分悲愤。于是我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对国家的爱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了屈原投江的消息后,都非常悲痛,楚王得知了这一消息,也终于醒悟过来,可为时已晚,我们伟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几个时辰了,等到百姓们去捞屈原的尸体时,就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他们便划着船把食物仍进河中,希望鱼蛟虾蟹吃饱了,不要再去吃屈原遗体。

  久而久知,也就形成了这个习俗,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会举行龙舟大赛,这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而且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那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来历真有趣!

  4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捆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捆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捆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5端午节的由来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为什么在这个节日要吃粽子呢?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设立的。

  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又香又甜的粽子,而且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包粽子。

  记得那年包粽子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先上市场买材料,买了又宽又绿的粽叶,珍珠似的糯米、红豆沙、肉和八宝豆。在买粽叶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又宽又绿的呢?”妈妈告诉我说:“宽的叶子好包,绿的'叶子更香啊!”

  材料准备齐全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先跟着妈妈学,妈妈用娴熟的手法一眨眼的功夫就包了四五个,我则笨拙地跟着做。跟妈妈学完后,我便开始自己包了,我先包了几个粽子,结果个个都露馅了,然后我便带着沮丧的心情向妈妈请教。妈妈耐心地跟我说:“你看,妈妈用的是两片粽叶,而你用的是一片,当然会露馅了。”我恍然大悟。于是,我便更加用心地观察妈妈的动作和手法,边包边给自己打气,没事的,我总会成功的。不知失败了多少次,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我心里想:我终于做到了!当我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告诉妈妈时,妈妈说:“哎呦,你小子还不错嘛!”

  粽子包好了,就该上锅蒸了,我们先把水接上,再把粽子放在蒸笼里,最后在把盖子盖上,把火调到最旺。刚开始五分钟我还算平静,可是到了第六分钟的时候我就有点迫不及待了,不停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熟,妈妈说20分钟就能蒸好。可是我越想克制自己越是想看。在第十分钟的时候,香味就飘出来了,我就越来越焦躁,在剩下的六百秒里,我简直像是每一秒像是等于一个世纪似的。

  粽子终于出炉了,品尝着自己做的美味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收获,而且这个端午节过得非常有意义,我也很开心。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五月里,端阳到。汨罗桥上好热闹,好热闹。鼓儿咚咚,旗儿摇,龙船比赛开始了,开始了!铿冬铿,铿冬铿……”四面八方的龙舟伴着有节奏的锣鼓声争相而来。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更有100多年前初一皇姑命名“奉聘金龙”的“黄蒲特”飞龙……东江龙舟,除了龙头按其村庄古时供奉的神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外,大致都船长七丈四尺,首尾尖而翘高,中间粗而低椭,前有威武龙头,后有旌旗长鞘。船分二十七栏,大鼓置于正中,两锣鼓声统一着五十四位划船健儿的桡拍,在指挥的率领下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使龙舟在浩瀚的江中疾速前进。赛龙,是龙船节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号令一发,倾刻喧天锣鼓如春雷滚动,漫天水花似春雨飘洒。这种龙舟竞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较量,是团结合力的大比拼。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赛龙舟成为一个娱乐的节目也成为了端午节传统的庆祝项目。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屈原投江》的文章,读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合齐国反抗秦国。足见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江的一幕。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都是属于华夏中国,那后世效忠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回来看看屈原离骚之所以成为后世的榜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爱国投江的影响使人们衍生的了解并爱好,其实同时代的宋玉等人写的也很好,为什么就比屈原名气小呢?政治跟文学结合起来了啊。还有一个就是气质问题了,屈原爱国,所以写成离骚,如果他不爱国,或者说不爱的那么强烈,不去投江,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灭亡的最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较强硬,现在的楚地有人说土话“不知周,大概那时候流传下的。我觉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个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灭的也那么快,败也由楚。

  有些人没事就说什么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杀的人,不管出与什么样的原因,都很难联想到伟大,就算他爱国。

  当你看到有这样一个节日,一定非常惊讶。是啊,那么多的节日:“儿童节”、“劳动节”、“圣诞节”、“妇女节”、“国庆节”、“端午节”……应有尽有,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泡泡节”呢?想知道吗?请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我们学校,你总会看见有一些孩子,在廊子上吹泡泡,他们把泡泡“呼哧呼哧”地吹上天,泡泡便随着风儿飘动。于是,许多泡泡缓缓地升上天空,然后又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在泡泡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时,“啪”地一声,尽管声音极小,泡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然后,许多新的泡泡又从我们的“嘴里”诞生了,在孩子们欢快地 “吹促”下,它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飞上了天……下课时,我们就会看见满天的泡泡飘浮在空中。那泡泡总是一群群的,还有各种怪异的形状:有爱心形的,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无限的遐想……可是,老师却把吹泡泡当作违纪的事情,从我们课桌里没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宝宝的 “母亲”,让我们无比难过与遗憾。我觉得,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泡泡,是校园里一处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缕彩虹,尽管它们的生命短暂,却充满无比的活力。

  “泡泡节”又是什么意思呢?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好像是一个吹泡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日子。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心灰意冷的屈原投入汨罗江。人们听闻屈原去世的消息,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乘船来汨罗江投粽子,防止小鱼小虾将屈原身体吃掉。后来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即为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起床,发现奶奶正在包粽子。一个个三角形的小粽子在板子上放着。别看这小小的三角形粽子,包起来可非常费劲。首先将粽叶、米、枣、绳子洗净。然后,挑一片大小正好的粽叶裹成锥形,将米、枣放进去。最后,用线绳一绑,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做好了。我把粽子放到蒸锅里。出锅的`粽子香甜可口,不愧是端午节的头牌。

  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还有划龙舟呢。这一天,人们聚集在河边,举办激动人心的划龙舟比赛。赛场上,人们拼尽全力向终点划去,而观众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加油”,希望他们能够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名次。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地处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区,按说是过北方形式的端午节,但由于我们这里是山水相间,有北国小江南之称,也就有了独特的端午习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叶、喝雄黄酒,又有北方少见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的龙舟赛。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鸡蛋或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喝雄黄酒。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厨房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条粽子。吃完饭后,我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于是,我便去河边看赛龙舟。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端午节前几天,他们就摆开了阵势。龙泉湖两岸,红旗飘飘,彩旗猎猎。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龙泉湖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江边泊着两条龙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它们龙头翘起,蓄势待发。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响起,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的目标进发。船上鼓声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两侧,每人手中紧握划板,一鼓作气。河岸上,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起来:“黄龙加油!”“青龙加油!”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河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劈江斩浪向着河对岸疾驰。一条百十米宽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钟的时间就横渡过江。一场比赛下来,双方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人们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5-26

端午节的作文05-27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8-29

端午节作文09-12

端午节作文08-05

端午节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