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作文

时间:2023-03-03 13:59:27 抒情 我要投稿

精选借物抒情作文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借物抒情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借物抒情作文8篇

借物抒情作文 篇1

  我爱富丽堂煌的牡丹,爱清香淡雅的茉莉,但我更爱默默奉献的臭绣球。

  在外婆居住的铜梁县人民政府的大院里,几株黄桷树下长着许多粉红色的花朵。没人施肥,没人浇水,它却长得十分茂盛,它就是臭绣球。

  每一个“绣球”都是由若干朵小红花,一圈圈排列,紧紧密密地围着,活像一团“绣球”。它有桃形的绿叶,将绣球衬托得异常美丽。它虽是一种美丽的花朵,然而却得不到人们的喜爱。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叶和花都会发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臭味,让人避之不及,更不用说有谁会欣赏它了。但外婆告诉我,别看它比不上牡丹的'富丽堂皇,没有茉莉那样的芳香。但是它专门吸收空气中来自各方各面的臭气,对净化环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听了外婆的讲述,我再次来到这几株臭绣球前,欣赏着一团一团的绣球花,品着那一股股由它发出的臭味,心中不禁对它表示肃然起敬。

  望着臭绣球,我不禁联想到环卫工人。他们在充满灰尘的大街上辛勤地劳动,在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堆里默默地清除垃圾,自己满身臭汗,却给人民营造了优美洁净的环境,他们不正是一株株令人敬佩的臭绣球吗?

  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有多少像臭绣球一样的人们,不计较环境的好坏,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才变得一天比一天美丽。

  我花了一个上午,画了一幅画:在一个冷清的角落,几株臭绣球开得十分茂盛。我把它一直挂在书桌前面的墙上,因为我需要它随时来提醒我要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多做贡献。

借物抒情作文 篇2

  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写前引路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四)作业布置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借物抒情作文 篇3

  周末,天气晴朗,云龙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我们来到了湖东路的十里杏花村赏杏花。

  杏花林大约有十里路长,所以叫十里杏花村。每逢春天,杏树上就开满杏花,整个杏林就变成了杏花的海洋,引得远近的游客前来观赏。

  远远望去,杏林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一阵阵微风吹来,那香气把我深深吸引,并把我带入杏林。

  近看树枝,上面开满了杏花,密密层层,一团团,一簇簇。树枝向外伸展,像小孩子的手一样张扬着,好似在说:“过来看看我吧,看我长得美吗?”有的向里长,则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美极了!

  摘一朵杏花,花瓣是那么脆弱,如雨滴状,美丽自然。它约有二十多个雄蕊和十个雌蕊。雄蕊“张扬”雌蕊“内向”,花儿们受粉后,就会长出一颗颗又大又甜的'杏来。

  当然每朵杏花也有一滴甜甜的蜜。摘一朵杏花,把根部放入口中,吮吸里面甜甜的蜜,让那一滴慢慢地流入喉咙,心也觉得滋润起来。

  两位相濡以沫的老人,来到了一棵粉红色的杏花树下,老奶奶轻轻摘下一朵,将它靠近脸,慈祥的脸上流露出甜蜜的笑容。老爷爷手拿相机不停地拍,仿佛老奶奶又回到了当年那美丽的时刻。

  旁边的一个四口之家,在一棵白色的花树下玩游戏。爸爸做出了骑马的动作,小弟弟和小妹妹爬上去,爸爸艰难地走着,不时学着马叫声。妈妈则一边拍照,一边摇着杏树,使杏花像雪一样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孩子们高兴地大喊:“下雪了!下雪了!杏树下雪了!我要堆雪人!我要打雪仗!”

  哦,杏花!你没有桂花那迷人的香气;你没有梅花那样坚强;你没有牡丹那样富丽堂皇。但你有你的清幽,有你的纯朴,平凡而短暂的生命同样绽放了精彩!

借物抒情作文 篇4

  十多年的时间,给丫头做嫁妆我一直坚信着人和树在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一棵和自己血脉相通的树。

  或许在某个冬天。

  人的一生里应该拥有一棵树,可以感受到大树里流淌的汩汩生命力连通自己的血脉,我却很想对她更好一些。

  人注定是不安分的动物。

  我曾认定了奶奶不疼我,就坚定不移,我的树会留在寒风里。

  属于我的那一棵树,又共同垂垂老去,可奶奶不肯,现在的它,或许在老家的院子里,落叶归根,现在只剩下两堵残墙,干净的树干,只是站在这棵树下时,一样的沧桑,深邃。就像孩子相信世界的另一端会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样的人。我们一同在成长,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见证,一直望着远方。而那棵梧桐却一年年高大起来,这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见证,我会很幸福。

  一个人在旅途中走累了,都可以搂着它的臂膀像搂着外祖母的脖子,和我的树一样,大而漂亮的'树叶。

  我的梧桐树俊秀挺拔,就必须在生命里游走,自己和树,留棵树,我们都只属于自然,会有一棵和我血脉相通的树,是棵梧桐。

  不过生命里有一棵树和我共同生活过。当我们站在高大的树下仰望时。成长也好,生了双腿,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去,足可以守护着老房子的根基,上面生了很多很多眼睛,老房子从房顶老到了门槛,在那一刻便成了整体,辽远,静静离去,一样的温暖,生了根。

  树是坚贞不渝的,衰老也罢。

  而树是沉稳的。

  姑姑说它长的不是地方――将来会挡了老房子的窗。

  我相信在我曾每天都走过的地方。那一刻。

  我记得当时奶奶说,这些涟漪或是印记含着时间的风沙铺就着身后的历程。

  同样的时间在树木上漾开涟漪的同时也会在人的皮肤上刻下印记,泥糊的墙一层层剥落,要砍断它。

  或许我也会老去在某一年的冬天里,可以像当年那个顽皮的孩子仰着头看自己英俊的父亲一样,在印象中它很完美,会情不自禁地想像大树的孩子一样。我们喝的是同一泓水

借物抒情作文 篇5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家门前有一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桃子长果实的季节里,外婆让我看管这棵桃树,我非常的乐意。我想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部分的口粮,所以在看管桃树的日子里,总是让我心惊胆战的。天空中飞来的.鸟,路边上行人的脚步声,夜晚里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是有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会使我为桃树搞到牵挂。但

  在我看管桃树的日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结出了青果,当时诱惑就悬挂在我的头顶。我默默的抬头望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还不能吃,但却很想爬到树上去摘一个。可是却一直都没有勇气爬上去,因为桃树的树干又粗又高。直到有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想法,我爬了上去。当然我也得到了回报,那就是亲手摘到了一个桃子。虽然那时的桃子还很苦涩,但我却无比的喜悦!

  我曾经尝过这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滋味。外婆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的甜。于是,我就只好等待,等着藏青一点点褪去,演变成深红。但是,让我受了很大打击的是,不经意的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了。成熟的果实已被外婆偷偷摘下,连夜挑到了镇上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留下眼泪,已经无济于事了。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虽然很舍不得,但是我的也心感到了满足且踏实。

  那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是没有可能。摘桃子并不难,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所以生活中要有尝试!

  不等待的果实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的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一头是空虚。

借物抒情作文 篇6

  自从在阳台上看见了那朵水仙,我也想养水仙了。于是,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一盆水仙。刚买回来时,我特别细心地照料她。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我家那只淘气的小猫跳上了桌子,把水仙花碰到了,锋利的爪子把水仙花划得遍体鳞伤。我就把水仙放在窗台上,不去管它了。过了好长时间,我跑去看了那水仙花几眼,发现原本枯萎的水仙花又活了过来,还长出了花骨朵儿!

  在被伤成这样的.情况下,她活了过来,还长出了花骨朵儿。她的坚韧,另我着迷。

借物抒情作文 篇7

  阳光洒下,投在文具盒角落里那枚小小的身影上。

  橡皮那嫩白的皮肤如一块无瑕的豆腐,像一位新生的婴儿,纯洁简朴,展现了橡皮本身的光明、向往。轻轻捏一下,强中轻软,刚中带柔。放在鼻下闻一闻,带着春天的芳草,鸟语花香;带着夏天的荷叶,火热;带着秋天的`落叶,凉爽;带着冬天的雪花,宁静……

  虽然橡皮是新买的,可在文具盒中并不显眼。那一只只荧光笔、钢笔,每一只都比橡皮地位高,每一只都比橡皮贵。这相差,好似一个农村野孩子来到满是“身份”的城里上学,每个人都不想和他打交道,每个人都远离他,每个人都觉得他配不上城市,所以每个人都孤立他……

  我第一次来到补习班,一进去,无数双星星般的眼睛对我打量着。“他怎么还穿这么土的衣服呀?”“是啊,好土啊,好像个农村野孩子,感觉他好穷的样子!”我低下头,双手一直掐着自己大腿,努力地让眼角的泪水不落下。“还是离他远一点吧,我妈可说了,农村人身上全是病毒,尤其是那农村野孩子!天天在地上打滚,快快,快过来,快离他远点!”

  我打开门冲出教室,眼角不停掉下泪水,刺眼的阳光使我不得不低下头。泪水落下,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大笑脸,我咬着牙,提起脚在那一个个大笑脸上跺了几脚,跺得排山倒海,跺得山崩地裂,可还是解不了我心中的气。突然,我看见两只蚂蚁搬着一粒米,两只蚂蚁搬不动,又来了第三只,第三只搬不动,又来了一群蚂蚁,它们一起把米搬回家。蚂蚁尚且能团结友爱,为何人类却不能?

  友情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为什么城市人那么不愿和农村人一起呢?团结才最重要,不管你是农村人、城市人,还是中国人、外国人,团结友善才是美德。

  “砰”,在阳光落下时,我把文具盒关上了,我愿它们也能够团结友爱。

借物抒情作文 篇8

  音乐之美,美在纯真。俞伯牙、钟子期,命运因为它而紧紧相连;音乐之美,美在哀婉,白居易的心系在了琵琶琴弦上。音乐之美,美在刚毅,《广陵散》在夜空中诉说着不屈。

  碧水红舟,他于江心弹拨着自己的愁苦,怨愤的心弦;柔石浅滩,他于对岸拍手叫绝:“此曲只应天上有。”他抬头,他颔首,两人相视一笑,俞伯牙,钟子期,千年的交情便在音乐的萦绕中萌生了。

  俞伯牙用心在拨动旋律,钟子期用心在感悟音乐,有了心的承载,音乐滋润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在音乐中相遇,在音乐中携手,在音乐中觅得知音!高山流水是连结心灵的纽带。

  天籁鸣心,音乐只有回荡在心灵的天空,才可以称之为“天籁”!

  那夜,同样在水边,枫叶,荻花,秋风萧瑟,撩动他的衣襟。心中怅然而失落,耳边却响起了幽幽的琵琶曲。他的心一颤,灵魂一振,曲中传递着淡淡的哀伤与幽怨,似曾相识。他诚心的请求,女子尽心地弹奏,使得他在长期远离了丝竹管弦,忍受了山歌村笛之后有了“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受。那是真挚的音律淌进了他的心里,如春雨般滋润着他对音乐的干渴。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有着不同但相似的苦衷。一个是失意迁客,孤寂凄凉;一个是天涯歌女,感怀悲伤。同样黯淡的心灵被音乐相连,“凄凄不似向前声”,女子为了这份相似促弦拨动;“江州司马青衫湿”,他为这份相似泪洒衣衫。

  是音乐在二人的心湖中掷下石子,激起共鸣,使心灵体会着音乐的华美与凄楚。音乐在心灵的沟通之下升华出了那份浓浓的情感,经久萦回。

  澎湃的音律升起,那喧闹的街市上静寂,静寂,他端坐在刑台上,镇定自若,手中的琴弦变幻出不同的情感,低诉、置疑、呐喊,孰不知,周围的百姓正为之哀伤落泪,台前的刑官正为之胆颤,远处的山涛正为之羞愧,他用心拨动着旋律,用音乐表达着心情。

  他坚定,他的.音律也坚定,他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他宁愿带着自己的《广陵散》共赴黄泉,《广陵散》成为了千古绝唱。自从刑场上人们被它感动之后,就再无人有缘去感受那激昂的乐章。但那次,音律传出的他的坚定与信念却回荡在世间数千年,依然清脆,悦耳。

  音乐,由心而发,由心来听,它联系心与心的共鸣,交汇心与心的情感,表达心中的志向,回响心中的意念……而音乐的内含要由心去体会,去感悟,去承载。

【借物抒情作文】相关文章:

借物抒情作文12-23

借物抒情的作文02-04

借物抒情的作文07-08

借物抒情-高中作文01-15

作文借物抒情菊花01-13

借物抒情作文落叶03-31

初中借物抒情作文07-05

借物抒情蒲公英的作文01-10

借物抒情作文范文02-27

借物抒情的作文范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