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作文

时间:2023-03-05 09:08:36 人生 我要投稿

【精选】人生作文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人生作文6篇

人生作文 篇1

  人生犹如一首歌,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人生仿佛一本书,写满了酸甜苦辣,记录着喜怒哀乐;人生恰似一条路,有山重水复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

  人一生下来,便开始了这奇妙的人生旅途。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曾失落过,徘徊过,也曾迷惘过。对于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值得深思的感悟。

  感悟人生,为人生而歌。

  小时候,我们不懂人生,不理解生命的含义,这是正常的。那时的.我们爱玩,好吃,总爱问为什么,大人们总捉摸不透我们的心思。童年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十二三岁,升入初中的我们,渐渐明白了责任,在老师们的教育下,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学习中奋斗拼搏,刻苦钻研,为精彩的人生作准备。成年后,我们组建作文了家庭,小心翼翼地经营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在承担家庭责任中,度过了这平凡但美好的一生。这样的人生,在我看来,是充实的,是值得我们歌唱的。

  美好的人生,从感激开始。不要埋怨,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如果你盼望彩虹,就应该容忍风雨。怀着一颗感激的心,看待一切,你会发现,天空原来这么蓝。不要求你成为伟人,不要求你创造奇迹,不要求你名垂青史。只要求你认真对待人生,对待身边的美好事物。

  为人生而歌,唱的就是你。命运负责洗牌玩牌的我们自己。少年时期,珍惜时间,奋勇前进,这样的人生我喜欢。经历了生老病死不论结果如何,让我们为人生而歌吧!因为有许多事物给予了我们欢乐,有许多“雷锋”带给我们温暖,有许多残疾人士曾经深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放开喉咙,为美好人生high起来吧!

  愿大家都能为人生而歌。美好人生,今天你感受到了吗?

人生作文 篇2

  微笑,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动作,一个可以彰显你心情的符号。笑不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爱笑的人总被认为是可爱的,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笑对人生,展现你对待人生的态度,你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笑对人生,收获一份淡然与豁达。东篱采菊的隐士——陶渊明,他因不愿在官场的黑暗中虚度,而屡屡辞官回乡。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后,他并没有因此而丧气。反而采取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他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去寻求属于他的那方广阔天地。正是因为陶渊明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我们才能欣赏到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才能欣赏到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

  笑对人生,拥有一份洒脱与不羁。李白——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充满大胆的夸张与奇特的.想象,他的诗风灵动飞扬。纵使官场失意和冷落,但他笑对人生,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篙人”的感慨。他笑对人生,勇敢地追求自我,才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万丈。他笑对人生,不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坚守自我。他笑对人生,才能成就玉环磨黑,力士脱靴的千古奇谈。

  笑对人生,领悟一份自信与坚强。刘伟——一个折翼的天使。刘伟因事故而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双臂,这个热爱音乐的大男孩,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深深的绝望。他笑对人生,转换自己的心境,用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即使失去了双臂,但他仍然能用双脚奏出美妙乐章,响彻维也纳金色大厅。犹记得当他站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说出那句“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时所绽放的自信笑容。他因笑对人生而领悟到了自信与坚强,更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柔美的洒在大地上时,匆匆忙碌的人们请卸下麻木的面具,用真诚的微笑面对世界,你将转换一种心境,迎来一个快乐的早晨。

  笑对人生,你的人生境界将得到提高,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十分美丽。

人生作文 篇3

  我想或许是因为长期宅居在一间固定的方方正正的密闭空间,以至于今天看见的色泽异常明亮,碧空如洗,一览无遗。

  这大抵也算得上是对我这双长久没有接触过外界的眼睛一种补偿。

  避轻就重而言,今天只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我遇到一位推销膏药的阿姨。

  八月十五,应该是和和美美的日子。

  于是我爸一如既往按照惯例,领我去市场上买月饼。

  卖月饼的店铺后面是一个推销点,推销--膏药。

  短头发,大眼睛,素面朝天,眼神温婉明亮,一套红色工作服很是惹眼,这是脑海里面浮现对她的第一印象。

  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形容,那张未施粉黛的素颜上笑颜如花,从不间断,无论被人冷眼相待,亦或者是漠视,熟视无睹,亦或者是虚情假意的问几声,她皆是笑意盈盈,眼睛眯成缝,牙齿熠熠生辉。

  我想,她是个好人。

  第二件事情,一对年纪半百的侏儒夫妇卖核桃。

  当天当时,时过黄昏。

  一对侏儒夫妇携手来到市场。

  男,一身破败棉袄,覆盖上经年累月的陈旧气息,身高不过一米五,皮肤黝黑,寸头。

  女,一声花花绿绿的俗气棉衣,头发散乱,面庞皱纹横布,行动不便,瘫坐于轮椅之上,头顶似乎挂有营养液,不便进食。

  总而言之,两人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

  路人避而远之。

  起先注意到他们,只以为是讨饭来的,不屑一顾。

  直至那位推销阿姨帮他们从麻袋里面哗啦啦的倒出几十斤核桃,

  然后立上纸牌:

  8元一斤。

  平心而论,核桃成色很不好。

  后来发现,应该是极差。

  纸牌上面还有歪歪扭扭的字,大抵是说家境不好,希望好心人能光顾生意。

  那个阿姨忙前忙后,转过去抹掉一把汗。

  第三件,我爸大发善心,讲所有的核桃尽数收于囊中。

  我爸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至少从认识他的那天起,我从不不这么认为。

  可是那天,他站在纸牌面前,认真的'凝视着,凝视着。

  再之后,大手一揽,好多斤?我买了。

  因为这对夫妻的特殊,陆陆续续的在小摊四周围上许多无所事事,妄想看热闹的闲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周围断断续续,纷纷扰扰的嘀咕声被风吹进我耳朵里。褒贬皆有。

  大多是,“哟,这小伙子真是个好人的哇。”

  也有说脑子进水,买这种烂核桃,几十斤不知道有几斤可以下咽。

  可是我的胸腔也被我爸这句豪气干云的话给点燃,一股莫名其妙油然而生的自豪以一泻千里的速度疯狂萌发,破芽而出,最终在心脏的顶端枝繁叶茂,屹立不倒。

  我爸买了核桃,168元,没有高得离谱,也没有低廉的优惠。

  我爸说,今天中秋节了,早点回去过节昂,中秋节快乐。

  我一直听到,那个阿姨扭过头对我爸说,你可真是好人呐,其实全当做好事了,无所谓啊。

  我爸附和着。我也跟着点头,像是一个不明世事的懵懂无知的幼童。

  在买了核桃之后,我问我爸,要不要給他们两个月饼啊?

  我爸义正言辞的拒绝,給什么給?人家又不是要饭的,他们靠自己的本事,要你给!

  那宛若惊雷的话至今还保留着难以湮灭的余温,持续不短的我脑海里炸裂,炸裂,以那棵枝繁叶茂的树桩为中心,方圆十里蔓延。

  是啊,人生在世,各凭本事,没有人可以说完全的接济谁,所有人现在紧紧把握着的一切,不过都是各凭本事罢了。

人生作文 篇4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句话听起来肆意,我觉得要么是腰间盘突出的广告,要么是无意之人的感叹。人生真的像一部戏,但这部戏不是一部可以用美颜滤镜隐藏的电视剧,而是最后一部京剧可以用淡粉红眼睛唱。

  出丑,弹琴唱歌。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竞争,但每一个角色的剧本都已经安排好了:花旦永远是五颜六色的礼服,色彩在冯眼中挥之不去;而小众则永远是蓝玉冠,面带微笑,充满书卷气和凌厉,似乎永远站在巅峰成为第一,与他们相比,网和丑角似乎可笑,永远是陪衬,永远是配角,永远没有人的目光会停留。但他们可以好好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波澜的度过余生,携手祝福男女主角,用反派咸咸的眼泪阻挡一切纯真。

  结局都写好了,剧本也细化到了每一句的'表达,但演员终究不是本色,只是合适罢了。

  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脱下伪装,站在这么熟悉的地方,看到的是一张张柔软陌生的脸。

  哦,我恍然大悟,配角的原唱也可以是长相出众的男生或女生,青衣的原唱也可以是铁血英雄。原来白天杀帅的白马公子是温柔的女儿家。她会放下剑和笔,摘下柳花,在星光下逗着锦鲤,享受那个其实并不充实的月份。

  他们真实的面貌,真实的性格,其实都是生动可爱的。只是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一个不是自己的角色,虽然那种生活总是很适合自己。

  但是说不通,那你知道了怎么办?第二天早上第一件事,还是化浓妆;当我到达目的地时,我看到了浓妆艳抹的面孔。

人生作文 篇5

  邻居的一位老人,刚退休不久,准备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他报名参加了老年人舞蹈班,筹备舞会,组织表演赛。可是就在他上台表演的前一刻,优雅的舞曲响起,他对舞伴说:“我有些……”可能是“晕”吧,这字还没出口,便倒在地上,再也没能醒过来。

  生命像蛋壳一样脆弱,死神的手指轻轻一碰,便会破碎。

  从前,学过一篇课文讲小草坚韧的品性,说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总会从石缝中探出头来,把手掌伸向蓝天。这是我最初对生命力的认识。这以后,看的励志文字就更多了。于是乎总以为自己是所向披靡的勇士,长期把自己搞得像一只拧紧了发条的闹钟,或者说是一个永不知道疲倦的陀螺,不停地转呀,转呀!臆想着自己生命力的潜能就像《时间简史》中讲的宇宙大爆炸一样可以无限延展。

  生命像草根一样柔嫩,然而又是那么的'坚韧。

  曾看见这样一条受伤的狗,它怯怯地躲在一角,用长长的舌头不停地添着自己腿上流血的伤口。因怕它是一条疯狗,路人总是拣起石块或是操起棍子向它砸去。我仔细观察,它虽然卷曲着身子,但从它那健硕的四肢和那又粗又长的尾巴,我可以推断它一定是条高大威猛绝不亚于西伯利亚狼犬的狗。但面对路人的追打,它总是千方百计地躲开,即使站起来逃离,也是夹着尾巴,踮着脚,低眉顺眼地往暗处里避。这时的它,把自己的凶猛遮得严严实实的。我知道,它是在呵护自己的生命!

  生命像流浪犬一样卑微,却又是这样的弥足珍贵。

  我的父母年纪很大了,身体也不好。父亲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为母亲拍一辑相片,并挑照得最好的那张随身带着。我问他为什么。父亲说:“你母亲有心脏病,随时都可能会离开我们,我把她的样子记录下来,以后闲来便可以多看看她。”

  生命像张照片这样轻飘,但仍然这样的让人依恋。

  正瞎想着,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打麻将。我用短信回复道:不去了,太累了,得在家休息,好好呵护我们的脆弱的生命。

人生作文 篇6

  天气晴好,与友人驱车前往甲子镇,见江初先生。江初何许人也?实不相瞒,抵达之前,我所知甚少:老艺人,从小学习潮州二弦,心系正字戏,颇有造诣。我生于潮州,从小被潮剧氛围熏陶,自然,对江初先生及其才情充满期待。

  午后的甲子镇人潮汹涌,车在路旁缓缓停下。见一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向我们招手,笑意灿烂。此人正是今天的主角。有人说艺术家大多“不正常”,此言差矣,江初先生衣着整齐、一脸干净,正常得像邻居的阿伯。他有说有笑地把我们引向一座再普通不过的住所——家,房门窄小,三米之外是邻居家的门。我停下来,触一摸一着冰冷的铁门,心顿时生起一股辛酸感:这就是艺术家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所谓“艺术”到底值几钱?为何有些艺人以“艺术”的名义在台上狂吼一曲就能收入几万甚至更多?不远处喇叭声不断,我突然感到它的飘渺与无助。

  进门,满目工整。房子很小,我们八九个人就把它坐满了;家具简单不过,不见任何奢华的东西。但文化气息浓郁足可迷人:四壁挂着精致的书法、国画;右上角是一个四层的小书架,摆满了书;书架旁边挂着两把二胡。陽光从窗口披洒进来,熠熠夺目。江波先生、尤永江先生已等候多时。江波是江初的堂叔,已是杖国之年,却鹤发童颜,背直腰挺,精神饱满;尤永江是江初的挚友,五十几岁,高而瘦,性情豪爽,乐呵呵为我们冲起茶水。他们是热爱艺术的“三角铁”。

  大家相见如故,品茶聊天,不亦乐乎。江初先生递给我《江初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和《正字戏大管弦改革浅谈》,娓娓而谈。我洗耳恭听,渐渐感到惭愧与敬佩的澎湃:老艺人的一生,真不易——

  江初先生从小热爱音乐,19xx年调入陆丰县正字戏剧一团一担任领奏,从此坚定了他的一生。起初剧一团一的头弦多用北方剧种常用的板胡、粤剧的高胡,而大管弦被束之高屋,因为大管弦音量较小,音色柔软、低沉,难以起领奏作用。江初深知一个剧种“特色”的重要性,用板胡、高胡作头弦并非出路:“一个剧种的头弦如果改用其他剧种的乐器就缺少自己的唱腔音乐特色,可能就意味着剧种特色的消亡。”身为剧一团一领奏,责任重大。他也深深感到改制乐器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19xx年,剧一团一经文化部特批,作为国家第一个县级一团一应邀赴香港演出。这是多么喜人的消息!但是,为呈现更完美的音乐,乐器必须在演出前改制成功。江初大花一心思,在各大剧种中寻找灵感:“要提高大管弦的领奏地位,塑造其乐声在乐队中的突出、主导形象,就要使它能发出近似于短杆乐器的.高、尖、亮音响效果。” 依此思路,江初忘寝废食地为乐器进行“手术”:锯短琴筒,使音速加快;截短弦杆,改成高音频;加厚面板,使发音硬朗、厚实;改用竹质码和钢丝线,使发音高尖、嘹亮。经一番周折,最终大管弦的音响基本达到预期效果,领奏地位突出。最后,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引起轰动,把正字戏的魅力和特色传播甚远。江初先生功不可没!

  接下来剧一团一参加了不少大型演出,如91年的省艺术节、92年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一团一”汇演……反响皆不错。可谁想过轰动之后是萧条的命运?后来剧一团一曾长期低迷甚至瘫痪,江初一度“卸甲归田”。直到03年4月,陆丰正字戏剧一团一才恢复排练、演出。江初先生热情不减,深思熟虑后,决定对大管弦进行第二次“手术”:延长弦杆,拉高“千金”,放低一个八度(定弦不变),改用硬木质码。如此一来,弦线张力适度,手指吟、一揉一自如,音色晴朗、饱和,悦耳动听,正好吻合演员的唱腔韵味。此外,还请师傅在大管弦杆头上作雕刻装饰,使其尽善尽美……

  “06年6月,正字戏申遗成功。”江初先生盘起腿,轻描淡写,但我知道过程的艰辛——05年7月剧一团一被省文化厅定为“人类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单位。当时市委非常重视,立刻成立“申遗”小组,江初先生被任命副组长,是核心人员。可申请程序复杂,单表格名目之繁多就叫人头疼,一时不知所措。幸好江初先生广交四方,潮学研究所的郑守同志帮上了忙。江初先生和他前往广州省戏曲研究所将传统剧目的音响资料复录,并请回省社科院许翼心教授做指导工作。江初先生还前往潮州、汕头等地搜集资料、请教相关专家,才使得报表填写顺利合格。然而,好事多磨:所有资料必须录制30分钟的音像光盘。情急之下,江初先生自掏腰包一千多元作活动经费(当时经费无着落),并请来电视台的录像师江潮坚等十几位老艺人,一起录制谈艺录、演技和绝活,以及正字戏音乐有渊源关系的祭祀、庆典、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历经十几天的奔波忙碌,才告一段落。接下来还有棘手的剪辑、合成和配白工作。为不影响电视台的演播时间,江初先生等人于每晚十一点过后进台制作。经六个通宵奋战,才大功告成。条件有限,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这些辛苦换来了‘申遗’的成功,太值了。”江初先生始终面带微笑,眼睛里有光。尤永江先生烟瘾重,在我们聊天时,悄悄坐到了另一旁。江初先生虽健谈,但相对内敛,于是尤先生又坐上前补充了不少信息:江初也很注重“承先启后”,做好传、帮、带,新学员的吸收为剧一团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乐队在他的带领下,和谐、共进,亲如一家,成为海陆丰的一流乐队。

  “江初这一生步步是音韵。”尤永江先生嗓音大,把此话强调了好几遍。我知道,江初先生也嗜好古典诗词。剧一团一这几年的大门、厨房的对联都自出他手,04年赴省特刊海报标语也由他构思、撰写。在翻阅江初先生的作品时,我想到门口贴着的对联:“扑朔逐春至,铿锵送福来”,横幅:“春满乾坤”。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打垮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人。“只要生活继续,乐观与向上就应该继续。”我似乎听到了谁的脱口而出,暖人心窝。

  江初先生膝下有一女,二十芳龄,貌美,唤作俊栩,生性略微羞涩,像她的父亲。当我们得知挂在右壁的楷书作品为其所作时,震惊了——必定花费不少功夫练习,比许多所谓“著名书法家”优秀多了。俊栩的字清秀、圆一润,但落笔有力,字间有一股真气,而非匠气,实在难得。我们纷纷请求赠予墨宝,她也爽一快地答应了,并一一落款、盖印。“还处于初学阶段,显得稚一嫩,不足挂齿。承蒙各位喜欢,不胜荣幸。”江初先生低头,连连为闺女谦虚。其实,我更欣赏俊栩的是,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她能保持淡定自若,可见年纪轻,心境之好。三位先生培养有方。有这等闺女,不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音韵”吗?

  江波老先生为人谦虚,一直沉默,看似不善言语。当我一靠近与之交谈,却见眼睛睁大,闻字字珠玑:“好的艺术中都有音韵,音韵是自然、柔美、节奏。搞艺术的人,最好要学习音乐……江初做到了。”三人皆持“音韵”观点,可见志同道合,“艺术是相通的,心浮气躁的人难以在作品中表达‘美’……”经这么点拨,我读懂了尤先生“江初这一生步步是音韵”一话的深层意思:环境与一个人的心态息息相关,作品的好或坏皆诞生于此间。

  其实,江初先生这一生就像一跌宕起伏的曲子,走一步,诞生一个音符。音符再美妙,音韵再和谐,无他人演奏或演唱出来,它依然是纸上沉默的风景。那么,谁来关心、支持艺术家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为艺术奉献了一生的人。还记得著名哲学家宗白华的名言:“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何谓“物质”?精彩绝伦的音乐背后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他们为音乐唱响一辈子,头发白了,背部驼了,声音沙了,而谁愿意为他们唱响?哪怕只有一小曲……

  夜幕很快降临,该是握手道别的时候了。相聚皆是缘,大家无拘无束,聊得真愉快。他们站在路旁,目送我们离开,夜风吹乱了头发。车窗外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好不耀眼,江初先生现场精彩的二胡演奏还回响在耳畔。可当我再透窗而望,却不见影子了。想起江初一篇文章的一句话:“‘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本人立志在临近黄昏之年更不断进取、求索,为正字戏这株古老、珍惜的艺术奇葩添花加叶……”——19xx年进剧一团一,整整三十年了。“他们的家境一直不是很好。”身边的兄台突然轻声说。我转过头,泪悄悄地滚落下来……

  哦,人生不过如此:我们只花费一个下午,就大致了解。而人生真的不过如此吗?不,人生生生不息,艺术永垂不朽!“与艺术相濡以沫的日子,艰辛而幸福。”在离别前转身看见他们的眼神后,我就更坚定这念头了。“这是一群心甘情愿为美而死的战士。”我又不禁一笑。——再见了,江初先生、江波先生、尤永江先生,还有那可爱的江俊栩;再见,让人爱得如痴如醉又恨得咬牙切齿的真艺术。咱们后会有期!

【人生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人生作文11-07

(精选)人生的作文10-11

人生的作文(精选)10-18

人生作文【精选】10-15

(经典)人生作文08-14

人生的作文[精选]08-16

人生的作文(经典)08-17

【精选】人生的作文07-17

[精选]人生的作文07-13

人生作文[经典]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