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7-21 14:56:15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作文15篇(通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作文15篇(通用)

端午节的作文1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中,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有端午节最快乐的时光。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听父亲说:“战国时有个爱国者。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多次劝国君联合反秦,无奈无能的听了小人之言,国家破家。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要灭亡了,就拿着石头投到老洛江里。当地人听到消息后,立即去划船打捞,直奔洞庭湖,却再也没有见到屈原的尸体。为了防止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都做粽子,然后把粽子放进老洛江,让鱼吃不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是慢慢传下来的。端午节也以赛龙舟的形式纪念屈原,佩戴丝带和悬挂香囊。”爸爸说完,我点点头。

  “来,包饺子!”妈妈喊道。我们赶紧跑出去了,我拿了两块粽子,包得跟我妈的一样,但是不像我妈的',糯米洒了一地。我生气地把粽子叶扔在地上。母亲说:“如果你不能半途而废,就逃跑。慢慢来。先把叶子包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进去。”我照妈妈说的做了。我做了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地说我会做粽子。后来我接连做了几个粽子。这时我妈说,说:“在我们老家,要插艾草、菖蒲、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包完粽子,我们就煮了。过了半分多钟,粽子煮好了,妈妈给了我。哇!很好吃。很好吃。这是我们的粽子。不太油腻。“几分钟过去了,一个挂着的粽子被我们吃了。

  哇!今天过得太快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民俗,这让我觉得很开心,很开心能完成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2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而今,这一天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每年的端午节,家乡人都要包粽子,今年我硬要老妈教我包,想亲自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我家乡用竽叶包粽子,首先要把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糯米做馅,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馅,再放上几颗红枣,包出棱角。最后把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老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马兰叶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就赶紧改,最后经过验收,合格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因而特别难忘。

端午节的作文3

  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的门把上都挂着物业送的新鲜艾叶,手机接送着各个软件发的“端午安康,快进入领福利”的信息,微信里也有朋友们发的“五色神艾草香,你我共度端午”的祝愿语,家里可更是不一样!

  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餐。刀与砧板咚咚的撞击着,水蒸气冲出气阀,呲呲地响着。厨房里不时飘出缕缕馋人的香,夹带着清新的粽叶,刺激着饥饿的胃。门被咚咚的敲响,是亲戚们来了。按家乡的习俗,长辈们会给小朋友一个红色的鸡蛋。我得到红蛋后,便把蛋放入专门的网袋,一个都舍不得吃,还带着网袋去厨房给父母炫耀一番。妈妈一边嫌我幼稚,一边说我碍事,将我推出了厨房,索性我便呆在外面,与亲戚们说闲话……

  “吃饭啦,来来来,大家都搞快点啊!”饭菜陆续被摆上了桌,菜都遵循着“五红五黄”的习俗:茄子,胡萝卜,大虾,西红柿和苋菜便是“五红”,黄瓜,黄鱼,鸭蛋,雄黄酒和黄鳝便是“五黄”。在所有菜的中央放着装着粽子的蒸屉,还飘着热烟呢。

  家里还有个传统的游戏。在吃粽子时,谁拿到第一个粽子里有咸蛋黄,那好运就会伴着他。奶奶一般只会包2到3个咸蛋黄馅儿的,但玩这游戏也是讲究方法的.,叶子泛黄一点的就是咸蛋黄馅儿的,这是我屡战屡败和外公悄悄告诉我的。

  将粽子的一端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的从细线里脱出,小心的剥去粽叶,露出中间白玉般的糯米,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禁不住诱惑,轻咬下一口。

  清、香、滑、甜、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有些轻微的粘牙,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屋内,是少有的充实与温馨。

端午节的作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喝雄黄酒,看龙舟比赛,用艾草洗澡……

  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奶奶教我做粽子。我们先准备糯米、素油、蜜枣、粽叶粽绳,把粽叶粽绳放锅里煮开,取出后将粽叶剪去两头。我想:这锅这么烫,要用什么方法把粽叶取出来呢?我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了。我拿起筷子,用筷子把粽叶取了出来,奶奶在一旁直夸我机灵。接着,我们把糯米洗干净,再加些水浸泡,过一会儿再搅拌几次,糯米似乎是一股力量磁力紧紧吸着,搅拌起来必须咬紧牙关,还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搅拌了起来,然后在糯米中加入素油,蜜枣,最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取出粽叶后,奶奶说要把光面朝里,我很纳闷:哪面是光面呢?算了,随便点。于是,直接包了起来,奶奶看到了说:“孙子啊,你怎么包反了?”说完,她让我对比两面,一摸,我就马上认出光滑面。奶奶教我把粽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入漏斗里,放完第一勺米后按压一下,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有棱有角。紧接着拿粽绳把粽子紧紧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我把粽绳紧紧一拉,里面的东西从缝中喷了出来,把我变成了小花脸。于是,我又重包了一次。粽子终于做好了。

  要开始煮粽子啦,奶奶把所有粽子放入高压锅,高度不能超过三分之。煮上一小时后,我听到了高压锅那“吱吱吱”的`声音,一股股粽香飘入我的鼻腔。

  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美滋滋的,我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5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唱起这首童谣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喜欢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名字,端阳节,龙舟节,解粽节,五黄节等,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我最爱吃外婆包的蛋黄馅的粽子,很香很美味,每年都要叫外婆包给我吃。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有好几种,其中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广为流传。据说屈原死后,人们为了不让鱼把他的尸体吃掉,纷纷把竹叶包着的饭团扔到河里,慢慢的变成吃饭团,这个饭团就叫粽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让人遗憾的是屈原的尸体没有找到。在查端午习俗时看到西北人有“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这个说法,我想没那么严重吧。

  每年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我都把馅留到最后吃,在我心里馅最好吃,可是大人对我说好吃的就应该快点吃掉。可是我想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我过了那么多个端午节了,但是我只看过一次赛龙舟,是去年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的,人很多,他们三个在岸边看,我走到河边看见许多条龙舟,龙舟上有十多岁的`小伙子和二三十岁的叔叔,正在卖力划着,嘴里喊口号,划得很有序,鼓声和喧闹交错着,那个场面真是热火朝天啊!天气很热,看了一会我们就回去了。

  我喜欢可以吃粽子,看龙舟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6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的作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

  ——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放纸鸢……但是,最有趣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先要准备馅,蛋黄肉粽馅先要将咸鸭蛋打在一个过滤勺,过滤掉蛋清,留下蛋黄备用,一个个放在大碗里像一个个小金蛋。肉馅就是把五花肉切长约5厘米宽、高约2厘米的肉条,里面加入酱油、盐、糖,把它们腌起来,当然最后还要准备拌了酱油的糯米。咸馅调好了,现在咱们准备甜馅。甜馅很简单,只要准备乌溜溜的`蜜枣和拌红糖的糯米就可以了。

  洗净晾干粽叶,我们就可以包粽子来了。先包肉粽子,先把长长的粽叶两手卷变成一个三角形。再把糯米抓一半少一点放在三角形粽叶里,再把蛋黄放进去,接着再把糯米放进去,直到填满为止,最后把粽叶盖上系好花绳,一个三棱锥的肉粽子诞生啦!

  再包一个甜蜜蜜的小甜粽,先把混合了红糖的糯米放进那个重叠的三角形里,加上一个乌溜溜的蜜枣,加上糯米,盖上粽叶,绑好花绳,可爱的小甜蜜粽子就包好了!

  蒸粽子了,先底层放一些筷子,再铺上粽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粽叶上。加点水,要没过粽子,水烧开了还需要再加一些凉水,

  大火烧大概20分钟,再焖5分钟。一锅香喷喷粽子就蒸好了!

  糯糯小小精致的粽子等你来吃哦!

端午节的作文8

  今日是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吃完午饭后,我们一家到闽侯竹岐的金水湖看龙舟赛。

  来竹岐的路上,天上突然乌云密布,不一会,下起了蒙蒙细雨。来到比赛场地时,湖边已经人山人海了。等我找到位子时,已经有四条船准备开始比赛了。湖中央有四个赛道,赛道中有四个浮标,谁先拿到浮标上的旗子,谁就是冠军。

  比赛开始了。四条船一齐冲出了起点。只听一阵锣鼓声,第二道和第三道的船占据了第一和第二的领先位子。

  开始冲刺了。第三道的龙舟和第二道的龙舟并驾齐驱,最终,两艘龙舟几乎是同时到达终点的,只见第三道的龙舟上的船员把船浆举过头顶,才明白第三道的龙舟获胜了。

  预赛结束了。从前四场预赛中选出的最终四支队伍要进行决赛。我看得目不转睛。只见一枚彩色的信号弹从湖边放出来,比赛开始了,胜负在此一举。四条龙舟不约而同地冲出了起点。前300米,四条龙舟不分上下,并排地在湖面上行驶。

  只剩下300米时,四条船开始冲刺了。第一道和第四道的龙舟慢慢的'和其他两艘龙舟拉开了距离。在只剩100米左右的第方,第四道的龙舟突然加速,最终以3~4秒的优势夺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

  我想:得到冠军的代表队,必须是一个团结的队伍。

端午节的作文9

  端午节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是谁在唱歌谣呀?哦,原来是邻居家的小孩正在唱歌谣庆祝端午。有些小朋友会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呢?这个问题我来告诉你吧,相传龙舟竞赛都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则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还有一些小朋友想问:“端午中的`“午”与数字“五”音多么的像呀,一定有一些关于“五”的风俗,可就不知道有哪些?的确有很多,如每家在端午节那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并且这一天有许多孩子额头上都有用雄黄酒写的“王”字。有些孩子没有写,我想应该是父母认为只要有做人的品德就行了,不需要是第一,称“大王”吧!在这天中,有的孩子还佩戴着五颜六色的香囊呢!说了这么多,都忘了告诉你们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我国政府为了弘扬我们的悠久传统,前两年已经把端午节列为法定假日,全国人民在这天有更多的时间去走亲访友,相互团聚,旅游观光,更好的体现出节日的气氛来了。

端午节的作文10

  五月五,是端午。一说起端午这个传统节日,人们立马会想起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象征,没有粽子的端午节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阵微风拂过,粽子的香味袅袅袭来,空气中不时弥漫着艾叶的缕缕芬芳。

  当剥开粽子,放进嘴中时,我又不由得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头投河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河边往江中投放粽子,防止鱼儿吃屈原的'肉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说是要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划来划去,想要捞回他的真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xx年的中华文明了,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世代流传下来的,我们不能将它忘怀。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早已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更爱过那些所谓的洋人节。我想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国家,我们要过自己的节日,不过洋人节!”

  让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继续把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去,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端午节的作文11

  有一个节日,可以流传千古,这个节日好似一个梦,魂回梦里,把你带回这古老的梦里。这节日好似一本蜡黄的书,尽管那样破旧,人们却爱不释手。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人们为了不让投入江中的屈原被鱼儿啃咬,便用竹叶包了米粒投进河里。这样的来历,怎么不令人好奇呢?

  五月初五当天,一群可爱的孩子一阵风似的在大街上飞奔,在欢庆端午节的'到来,大人们抛却工作的繁忙和生活中的烦恼,回到家和老人谈笑风生。我和姐姐带上五彩缤纷的五股绳,欢跳着庆祝。所有人都被这愉悦的气氛所感染着,脸上洋溢着过节的愉悦和幸福!

  回到姥姥家里,我们一下子就被粽香四溢的锅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深吸一口气。香,真香啊!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香。我和姐姐吃着美味的粽子,来到龙泉湖岸边。岸上早已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鲜艳的龙舟在湖面上一字排开,整齐划一,“咚咚咚”龙舟赛开始了,在岸上的人们也似乎在在这一瞬间沸腾开来,或是呐喊助威,或是讨论赛绩。湖上的龙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人们尽自己全力摆动双浆,那敲鼓手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也不怕鼓被敲破。时间争分夺秒地过去了,有两支龙舟不分下下,直冲终点。在冲向终点的一霎那,有欢呼声,也有叹息声,但人们毫不受这影响,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都谈笑风生。端午节就在这快乐的气氛中离去了。

  既然端午节是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把它记录下来,永久保存着这个梦,既然端午节是一本古老的书,那就把它珍藏起来成为最美好的回忆。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要把这传统的节日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端午节的作文12

  提起端午节,或许人们会立即想到粽子、想到咸鸭蛋。但对于我,端午节却有着特别的、难以名状却永生难忘的味道。

  佳节意味着团圆。从小到大,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分享妈妈亲手包的饺子、亲友送来的月饼、奶奶精心腌制的咸鸭蛋,还有全家合力制作的粽子。一年又一年,我们重复着这样的方式,平淡中蕴藏着幸福的味道。

  升入初三,中考在即,复习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书山题海中奋力拼搏的我们早已无暇顾及什么节日。每一天都以同样紧张和忙碌的步调匆匆走过。端午前一晚,宿舍里不知哪位细心的舍友说:“明天是端午节吧?”这才恍然记起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佳节。望着窗外无边的黑夜,想起了以往和家人共度端午的情景,想起了那香 喷喷的美味粽子。可明天,这一切都只能化作浓浓的思念,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惆怅,久久无眠。

  第二天早早来到教室,惊讶地发现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放着粽子和鸡蛋!啊!我猜到了!是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的。全班四十几个同学,这么多的粽子,老师要包多久啊!我双手捧起这还带着温度的粽子,轻轻地剥开,里面是白白的糯米,还有两个大大的红枣。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加之棕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看着老师布满血丝的眼睛,想必她昨晚没有休息好吧。我知道,老师是想让我们感受和家里一样的欢乐与温暖。我真的感受到了,小小的粽子里满载着爱的味道。

  也许,每个人对各种节日的不同味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深刻记忆。而这种体会和记忆,不仅仅源于各种节日食品的`美味,更是源于掺杂其中的某种情感。就像这端午的味道,那是清清的棕叶香、浓浓的红枣甜、淡淡的感动和深深的师生情。

端午节的作文13

  早晨,刚刚起床,便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走进厨房,发现妈妈正在包粽子,猛然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我拿起艾草就往门上挂,还系了个蝴蝶结。

  不一会儿,妈妈大喊一声:“吃—粽—子—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风一样地跑进厨房。见粽子还冒着热气呢,便用筷子把它夹成两半,黄澄澄的蛋黄与瘦肉相伴,好似在逗引着我的味蕾。我禁不住美食的诱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粽子闲来无事,便蘸着雄黄酒画在脸上,妈妈看了之后哭笑不得,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在古代百越之地,是用来表示对龙的敬仰,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一活动。后来,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愤而投江自尽,以表心迹。人们怕水中的鱼虾把他吃掉,便在河中投放粽子,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崇敬爱戴之情。这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听妈妈讲完了故事,我们一家就准备出门了,去干嘛呢?看赛龙舟呗。我们到达了指定地点。只见宽阔的江面上,停放着一条条龙舟。这些龙舟个个面目狰狞,翘着尾巴,都是洋洋得意的样子,好像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比赛开始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麻利地登上龙舟,开始了激烈的比拼。顿时,鼓声震天,叫喊声更是不绝入耳,整个江面炸开了锅。那两艘龙舟互不相让,双方队员使出了浑身力气往前划,鼓手在为自己的队员加油打气。他们的动作都很一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两艘龙舟赛完之后,没想到我们也可以上前去体验。我们在龙舟上吃力地划着,行驶速度非常慢,而且没有技巧。前面的小女孩一失手,直接把我泼成了“落汤鸡”。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端午节就这么完美地结束了,但给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和回味。

端午节的作文1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玉粽袭香千舸竞”,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当天,大家都聚在一齐,赛龙舟、吃粽子,其乐融融。这时,大人往往还会给孩子们讲为什么要包粽子、赛龙舟,也饶趣味味。

  在民间,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最广。相传在战国时代,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可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杀。

  端午节为什么有包粽子、赛龙舟呢?因为当老百姓闻知屈原投江时,都纷纷开船打捞屈原的尸体,妇女们都包粽子,然后都把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让鱼儿吃饱后不食屈原的尸体。可是打捞了三天三夜后,还是没人打捞到尸体,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当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的。

  是啊,像屈原这样忠心的'人真是世间少有,我也必须要像屈原一样,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人!

端午节的作文15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楚国之后,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极了,便跳入汨罗江自杀。两岸的民众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糯米粽叶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鱼虾食用。端午节由此而来。这个感人的来历使我对端午节喜爱有加。

  端午节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绳、带荷包、插柳条这几件风俗活动。去年我们在老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奶奶将粽叶几下折成一个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叶里倒入糯米,放入几颗枣和葡萄干,接着包好粽 皮,用细绳扎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和奶奶手法很熟练,包起来井井有条;每一个粽子都那么饱然,棱角分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一煮,顿时热气腾腾, 香气四溢。奶奶用漏勺将粽子一个个打捞出来。我嘴很馋,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个。“小机灵鬼!”奶奶不忍心骂我,每次都这样说。粽子香甜可口,嚼 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着淡淡的枣香,让人吃了还想吃。

  戴花绳和戴荷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尽管,我并不喜欢这项活动。奶奶用五彩的丝绳制成花绳,戴在手腕和脚裸上。据奶奶说,这样可以防止被蛇咬。奶奶 绣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狮张牙舞爪,长长的鬃毛倒竖着,身上还有一些花纹图形和金色的小铃铛,狮子的'四个爪子分别挂着一条线,每条线上是三个生肖 动物,四条线合起来,正好有十二个生肖。

  插柳条是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讲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门上。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从柳树上折下了较好的枝条四五支,拿回家中。爸爸顺着木梯爬上房檐,在适当的位置,插好柳条。

  怎么样,故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吧!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7-16

端午节作文06-12

端午节的作文06-12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

端午节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