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8-23 10:17:4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荐)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已是第七个年头,虽然民俗专家不断呼吁重视和保护传统节日的风俗,但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人心中,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只是放假一天。食粽、悬艾、竞渡、祭奠,诸多风俗虽沿袭至今,但这些仪式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却逐渐褪去,隐藏在了历史记忆的深处。

  学人对端午节的源流和嬗变考论颇多,一般认为,今人观念中的端午节,是历经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人“恶月”的岁时节气观念有关,因夏初时节,虫毒并作,疫病易行,人们心怀畏惧,禁忌多端。另一方面,对祖圣先贤的敬意,最终转化和浓缩为对屈原的祭奠,并被纳入到端午节的内容和形式之中。由此,端午节的风俗和仪式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筛选、改造和重构,最终形成了它延续至今的两大精神内核:一是顺应天时,通过禳灾祛疫的风俗,体现古人朴素的科学观念和道法自然的生命法则;二是家国情怀,通过祭奠屈原的仪式,表达对先贤忧国爱民、坚持气节、勇于担当的敬意。

  20世纪中国的前半叶,在向近代民族国家转轨的过程中,端午节的精神内核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在20世纪20年代,时人已将端午节“禳灾祛疫”与现代意义的公共卫生相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东亚病夫论”的一种集体回应。翻开当时的报刊可以看见,舆论一方面肯定古人朴素的'防疫保健观念,另一方面要求以科学的手段替代端午习俗中徒具巫术性质的繁复仪式,从而达到卫生防疫的目的。甚至还有人对具体的习俗提出商榷:饮雄黄酒不利健康,多食粽子影响消化,龙舟竞渡的存废之争也曾被纳入到体育锻炼和竞技安全的讨论范畴之中。

  而端午祭屈原,更是与自五四运动以来波澜壮阔的爱国思潮汇聚相融,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显示出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纵观救亡的时代主题之下有关端午节的时论,有人主张捐出节日开销,或筑公路,或兴学堂,或办慈善;有人建议商家大力开发诸如“五毒模型”之类的儿童玩具,既照应风俗,又倡用国货;而抗战军兴,停竞龙舟、捐资抗敌、毁家纾难的端午节之议屡屡不绝。端午节还渗透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沉重的家国情怀,鲁迅借《端午节》批判乡愿、怯懦的犬儒;郭沫若在《屈原》中呼唤新时代的到来。屈原的形象早已不是“忠君”典型,而成为心忧天下、直言敢谏、针砭时弊、铁骨铮铮,与国家共进退、与民族共荣辱的爱国者形象。

  今天的端午节,大约与“消费”“休闲”的关系更为紧密,商家追求节日经济,大众享受假日欢娱。然而,端午节愉悦表象的背后,应该蕴藏着历史记忆深处的敬畏与忧患。因为敬畏自然,所以顺应天时;因为心忧天下,所以勇于担当。这个时节将个人与自然的变迁、个人与家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尊重传统,不是回归无从考证、繁文缛节的形式,而是应当把握传统中传承赓续、历久弥新的价值尺度。或许,这才是端午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魅力所在。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一个个例如金字塔的粽子已经摆在我眼前,让我口水大流哇,我忍不住拿了一个,拨开一看,啊!是我最喜欢的蜜枣,啊呜!我大咬了一口,哇,一口甜滋滋的,幸福饱满,爸爸过来说:“想吃粽子就要干活哦,干活3次就可以得到一个粽子。”为了可爱的小粽粽,我只好答应爸爸了,我第一个扫地,扫了大半天,终于扫完了,一件活干好了,第2个拖地板,倒了一桶水,拿着拖把往里一伸,因为用力过猛,全身都是水,扫扫拖拖,几小时后干好了,我脚已经酥软了,但在坚持一下还是可以的.,哈,倒垃圾,是最轻松的事了,几分钟后,我回来了,终于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小粽粽了,我哼不得马上拨开一看,是我最不喜欢的咸肉馅的,不管怎么样都是我劳动的果实,啊呜,哇!比刚才的蜜枣好吃多了,爸爸说:“劳动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这次端午节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的果实比无劳动的果实好的多!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星期六、星期天这两天,父亲母亲带我外出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在端午节外出旅游。

  星期六,父亲母亲带我去江西省弋阳县的龟峰景区游玩。我看到那里的山峰变化多端,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狒狒,有的像乌龟。其中像乌龟的山峰特别多,有的像大乌龟,有的像小乌龟,特别有趣。

  星期天,父亲母亲带我去鹰潭县的龙虎山游玩。这里青山绿水,坐在竹排上,我不由想起了: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到了中午,我们上了岸,准备吃午饭,突然鞭炮声四起,震得我连忙捂住了耳朵。为什么这里的'山民都放鞭炮呢?我正好奇着呢,这时候母亲告诉我:“今天是端午节,这儿的人放鞭炮,大概是为庆祝节日的到来,也为了祈福——以后的日子能红红火火,生意兴隆。”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在以前的端午节,看着妈妈给我买的香包,以为做香包是特别难的`,所以这回亲手制香包,特别激动。

  我们先准备了艾草、流苏、桃木球、皮绳还有线针、布。为什么要用桃木球呢?因为桃木球的功能是辟邪的。开始做香包了,我先拿出桃木球,在拿出皮绳,把皮绳穿过桃木球,打个结,再穿针引线,然后把布反着对折,缝上边……

  端午节的习俗是来自屈原投汨罗江之后,老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鱼和虾吃掉,各家拿出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赛龙舟。

  希望以后端午节还有机会做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先传来阵阵响彻云霄的吆喝声,后飘来丝丝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的气息,不禁使整个城市,都浸泡在端阳之中……古城温州,也恰似如此。

  ——题记

  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端午,虽没有过年那般热闹光景,但是,那别有一番的情趣,也不得不让人留恋与盼望。

  故乡的端午,也亦是如此。在故乡,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必然会准备一些箬叶,还有那泡过的白白的糯米,来包粽子。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喜欢吃粽子,大人们也总会多做些,来解解我们的馋。包粽子,当然也是一个相当细致的活儿,不然,又怎的会这么麻烦!往往在包粽子之前,大人们会先选材,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糯米有两种,长糯米不适合包粽子,因为没有圆糯米粘性足,口感糯,所以,常常会选些圆糯米来。粽子,外加些自己的口味,大部分人都是喜欢蛋黄肉馅的粽子,所以,大人们把鸭蛋中的蛋清取出,留下蛋黄,放在一个碗里,然后在分一个碗,里面放一些搅拌过的不是很松散的小肉块,选材就算好了。但最麻烦的'步骤还在下面,是包粽子,这也是最重要的。先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接着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一个蛋黄,附加着一些肉块,然后再放点糯米把这些盖住。糯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瘪,太多了包不住。最后,折叠粽叶使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4―5圈,系上活扣,吃粽子的时候方便解开。粽子也就算是包好了,放在锅里蒸一下,马上,一股清香便随之飘然,弥漫在空气之中。

  端午,也不仅仅是包粽子一种活动,它还有一个更振奋人心的比赛,那就是赛龙舟了!

  赛龙舟的场地也不止一个,但是,人们往往会聚在南塘河一带。每逢此时,大人们抱上孩子,匆匆跑到那儿,来准备观看。坐在龙舟上的23个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个个都精神焕发,气势足足的。开始了,开始了!每一只船都向箭一般的冲了出去,站着岸上的人,纷纷加油助兴;船上的人也十分团结,一个个队员动作一致,又快捷,船中打鼓的人,奋进全身力气,边打鼓,边“一二一二”地吆喝着。这声音,响彻云霄,迎来了许多路人的驻足观望。渐渐的,渐渐的,人越来越大,声也越来越大,愈传愈远。大家在欢笑,吆喝声中,欢乐度过。

  故乡的端阳,是那么的令人留恋,每每想起,总是那么的美好。端阳,盼你早点来到……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5-26

端午节的作文05-27

端午节日作文11-24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8-21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8-09

端午节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