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2023-09-13 17:00:31 外婆 我要投稿

(荐)外婆的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外婆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外婆的作文6篇

外婆的作文 篇1

  小女子有个超能外婆,他有贾母般大姐大的地位,有风辣子般亭亭玉立的气质,更有林黛玉《葬花吟》般悲凉豪爽的笔锋。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与“非主流”三字相得益彰,那接下来,且听我与你慢慢道来。

  就先从“非主流”三字开始说吧,我的外婆无论是在造型、行为、语言上,还是在个性,兴趣爱好上都与平常的中老年不同。她的头发不像普通花甲之人,她有时把头发梳成像柳条丝般的黝黑细滑,然后挽成一个丸子头,看起来有精神和个性;有时,她会去理发店把头发染成棕黄色,烫成方便面似的卷发,那可爱的小卷卷像一个个浪花,从外婆头顶上垂落下来;还有时,外婆干脆披着用了“一梳黑”后油光可鉴的秀发,戴顶狐毛的毡帽,这样就霸气之中不失少女般青春的.气息。当然在穿着与面部上外婆也别有一番用心,它不像大多数老年人穿许多外套、棉袄和毛衣一件件叠穿起来,显得臃肿。她从来有自己的风格,就算不穿貂皮大衣,也能油光满面,光光生生的。每天早上出门前,她都要到镜子前,左瞧瞧,右看看,再抹点护肤品,把自己打扮得美若天仙。

  也许这还不能证明外婆有多非主流。那就再让我给你说说一件事吧。有一天,我翻开外婆的包包,竟掏出一个两千多元钱的智能手机,打开主页面,可把我吓了一跳,“同花顺”——一款炒股炒股软件。外婆竟在炒股。从那以后, 我都能从她的脸上看出股市行情。假如她笑容满面地进屋,甭问,股市一定红了;如果她满脸阴云,那可要小心了,股票的绿会点着她的火气,那火儿还不知道往谁身上撒呢!可是股市行情变化莫测,涨涨跌跌,有一次外婆正忙着做晚饭,欢快的火舌舔着锅底,映红了她那张布满笑容的脸。这时,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大声叫起来:“快来看啊,股市涨了40多点。外婆“眶”地一下扔下铲子,双手往围裙上一抹,就直奔到屋里看股票去了。外婆还专门找了人来当老师,跟着老师终于渐渐脱离了新手的道路,可以自己判断了该买还是该卖,现在居然还经常推荐股给妈妈呢。于是外婆妈妈小姨一坐下来唠的不是家常,而是股票。

  最近全世界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朋友圈”。外婆怎么能坐等看着潮流越过自己。他也在手机上下载了“微信”。以前没有微信,寒假里我和外婆一星期才通的上一次话。现在呢,每天睡觉前,外婆都会发来语音,或跟我视屏聊天。现在我也经常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外婆的动态和评论。也能在亲友群里看到外婆发的大红包。有了微信,外婆可高兴了

  她还是个没事感慨型的,经常吟作几首小诗,让人感觉有股想醉倒其中静心阅读的感受,让朋友们都对她啧啧称赞。

  看,这就是我的“非主流外婆”。有时我也会为有这么个外婆感到自豪,可深思熟虑后突然觉悟,外婆真的是想追赶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吗?似乎不是吧,他只是想找点与我们有共通的话题与我们多聊聊天,多增进感情,外婆只是想追上子孙的脚步,拉近子孙的距离罢了。

外婆的作文 篇2

  外婆家楼道的灯全都坏了,黑洞洞的一片,唯有手机光线随着人的移动画着Z字。

  妈妈似乎也老了,扶着栏杆,猫着腰,借着幽微的光亮,费劲地摸索着一阶又一阶楼梯的边缘。明澈如水的月华无心地洒落在她一头尚且乌黑的头发上,仿佛披了头如水一般静静闪烁的满头纤细的霜发。霎时,我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走在我前面的是外婆,可是细想来外婆也不曾有过这样均匀亮泽的银发,虽则年逾八十,一头黑发还算保养得完善。依照我的记忆与审美,仿佛一头均匀的银发才是苍老的庄严与美丽,外婆和妈妈都只是偶尔飘飞几根灰色的枯朽的短发,证明了她们从容而平凡地老去,偏偏我又还是这样的年轻与好奇。

  蓦地,妈妈转过头来,眼里有些愕然的神情,对我很是木然地笑了笑,随即抬头看了看五楼楼梯口,外婆正趴在铁栏杆上,奔着半个身子单臂奋力地举起一个橙黄色的手电筒,尽量使光线照得更远一些,脸上写满了不安,这情景反倒像是年幼的孩子焦虑地等待妈妈,大概一个人一生的两端是彼此相通的。我想,她是早看不见我们母女俩了,不知竟依凭什么感觉而笃信我们都还在。我和妈妈在漆黑潮湿的小巷里已经走了很远,那束手电筒光线还循着楼梯扶手绕着Z字。妈妈拉着我在巷口等了许久,直到那楼梯又复黑暗时,在背转身回去。我远远眺望着外婆屋子里漏出的隐约的灯光,心才宁静下来,知道她一切安好。

  我是来同她告别的。因为怕她劳累,特意吃过晚饭才来的。她开头似乎有些怨,一边从冰箱里取出一大锅洗净的排骨,一边喃喃说道她第二天的饭菜都准备好了,结果一大家子都忙着没空来吃饭。妈妈冲我挤眉毛,示意我快“讨好”外婆,见我不乐意就拿手指着一堆麦片、牛奶、蒸蛋糕、华夫饼凑在外婆的耳边,“这是毛毛买给你的,软的,嚼得动。”她立马撂下那锅排骨,嘴里说着又买这么多东西上次买的都还有剩的,手头就忙着拆起一盒曲奇饼干。待到所有的包装都分拆了一遍之后,她又把那个超市的大袋子排空,从冰箱里取出好些排骨、茄子、鸡蛋、酸奶一一放了进去,这是为舅舅回家过年特意准备的没吃完的。末了她又觉得不妥,在卧室里翻找了好一会儿,又掏出两个布袋,把东西重新排了一次才安心,抹了一把头发说道:“都提回去吧,你们自己弄,我又嚼不动,可不爱吃了。”然而她还是不肯坐下,又跑到厨房烧水、洗橙子、拿糖果……直到天已经全然黑了,不得不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告别的话不过说了几分钟。几句告别的话,也不过是絮叨舅舅的回家、亲戚家的人情、国外读书的表姐的学费……柴米油盐不过尔尔,她说得来劲,而我们只是沉默地听她讲,不怎么回应她,各人有各人的心思,这是她知道的,可除此之外,她没有别的多余的谈资。

  我又何曾想过逃避这温存与关切呢?各人有各人的忙处,纵使大家每周聚在外婆的餐桌前,休憩也好,吃食也罢,都是想着外婆的需要想着她的团圆,而她却是一个劲地忙里忙外,只有收拾好晚饭的碗碟、剩菜,她才有得一歇。她舍不得那所剩无几的菜,一根大骨头还可以熬几顿萝卜汤,几片香肠还可以就着油拌饭,鲫鱼刺多点还挂着点鱼肉……她心里盘算着又可以省出几顿饭,像得了老师糖果的小学生般窃窃欢喜。我们小辈,一个个都躺在沙发上说着闲话照旧等她来告别。每每都是这样,终归是个不放心,妈妈、小姨、我和姐姐,在她眼里永远是个习惯被照料的孩子。

  年前,舅舅因为工作上的事可能回不了家,外婆打电话问他,开会没接到,说是要回电话的又匆忙间给忘记了。外婆心里受着气,嘴上轻描淡写地只说是舅舅不回来我们就别麻烦着弄年饭了,说得很是不在乎,眼眶里的泪水直打转,昏黄的眼里布满了血丝,一个人在空寂的房子里打转,若有所失,全然看不到周围发生的事情。我们都默默无语,过年也好,团圆也好都只是一种形式,而我们不都还幸福地生活在这里在她的周围么。年夜饭摆在桌上,一家人难得在一起,为了外婆的团圆为了使她高兴,大家安着她的安排坐下,帮着她洗菜打扫屋子,尽管吃不下了,为了使她高兴夸她能干,也得清空饭碗一点儿不拉。饭后的闲谈她只是兀自坐着,听不见,看着我们嘴的翕动,点点头,望着天花板想心事,忙着倒茶,晚些时候又急着催我们早些走别误了时间。她似乎沉浸在安排我们的团聚中,宁肯忙些,她才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世间的价值。

  舅舅到底还是回来了,大年二十八,外婆又惊又喜。三十晚上,儿子领着老母亲去大饭店吃饭,外婆仍旧舍不得她家里的排骨萝卜汤、油焖茄子、鸡蛋羹、熏腊肉,舅舅特意为她点的海参秾汤也半推半就地塞给了我。她总舍不得,即使是早到了该享受的年纪,还有许多放不下的牵挂。舅舅搀着外婆在和暖的暮春的下午,在陌生而仓促的人群中悠然宁静地散步。两个人都是拖着脚走路,都是瘦长的窄脸、略微显大的耳朵小小的耳垂、带着鹰钩鼻的侧影……我同妈妈走在后头,似乎都若有所思,妈妈看到的是饱经沧桑而后的回归与满足,她知道这对平凡母子的过往,而我唯觉着惊异与羞愧。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是否能够牵着妈妈的手漫步在这暮春时节的阳光底下,是否能带给妈妈幸福与平安,是否有拥抱她的机会,这机会又还能延续多少年?我抓紧她的手,那踏实温暖的感觉仿佛转瞬即逝,又仿佛现在还留在我正握着笔的手上,流泻到我的笔端和稿纸上。

  舅舅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拉着外婆配了一副助听器。一对三千多,外婆又舍不得嚷着配一只就够了,舅舅当然不同意,外婆嚷着嚷着,便安静了,有些炫耀地看了看店长,又有些害羞似的看了看舅舅,而舅舅只是笑,早看破她的一点小心思。声音的隔膜毕竟存在了太多年,外婆戴上了助听器还是有些木然,她习惯了看人家说话猜别人的话题,习惯了一个人忙自己的事,习惯了别人对她大声说话。她已经听得见声音,却早已忘了自己能够清楚地听得到的时候,忘了人们声音里的关切与温度,她还是一个与年轻一辈隔绝的老人,我们都曾尝试打开她的`心门,满心的希望然后失望然后冷淡,最后觉得自己尽了义务渐渐放弃了,都是岁月无法越过的鸿沟,都是永远穿透不了的时间的维度,没有谁是错的。于是隔膜得更深了。

  我后悔没有正式地告别,只是那样匆匆地离开了她。想着外婆总是不住地问在加拿大读书的表弟阿明,说是三年前阿明回来的时候她照顾得不好,饭菜不对阿明的口味,床榻太短了阿明腿都伸不直……我不忍打断她,小表弟从小又不在家乡长大,放了假也是各国跑,何至于天远地远地记挂着她呢?以外婆的精明是不会不晓得其中的缘由,她还是留存着一个希望,不想三年前的遗憾成为小表弟一生的遗憾。我们的日子是往前数的,她的日子是倒着数的,我们有的是未来,她有的是一分一秒溜走的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告别,她总担心成了永诀。她也说自己不怕死,只怕我们意外接到她的死讯。岁月蜿蜒成一条河,她是河那头看风景的人,我们在河边追赶着风筝,当我们终于知道回头的时候,却再也看不清河头那人的模样。

  外婆还是老了,乌黑的头发里飘舞着几根灰色短发,老去得从容而平凡。

  月亮升得很高的夜晚,她一个人躺在床上睡不着,浅浅的笑涡挂在嘴角,心是分外宁静,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亦无须有人知道,她的心心念念的人儿散落在天涯,终究是会回家的。她自己是知道的,他们会回来看她的。

外婆的作文 篇3

  八月,桂树又开花了,幽香远远飘来,萦绕在我身边,轻轻的又将我带入回忆的香味中去了。

  ——题记

  小时候与阿婆住在一起,还有一个比我小2岁的表弟。阿婆手艺精湛,会在不同节日中做不同的小吃。而最令我所念念不忘的是:正月十五的桂花元宵和桂花茶。

  每每八月,桂花争先前后开花时,幽香便源源不断的从小院中顺着门缝飘入家中。此时桂花便可以摘了。阿婆便在桂树下铺一张纸接打落的桂花。桂花洗净晾干后,便用糖腌制,以备正月十五所用。

  正月十五当天,阿婆先进入厨房,我则作为小助手后进入厨房。阿婆的背影看起来十分瘦小,微微驮着,似乎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在晨光的沐浴下,阿婆的背影却好似变大了。而我想到一会儿的元宵与茶,忍不住先唾津的潜溢了。

  阿婆先用温开水将糯米粉活成面团,在揪起一小块面轻轻的揉捏,慢慢的让那些不听话的面团成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个小团子。做完这件事,阿婆飞速的用袖子摸了一下布满皱纹的额头上那想要往下流淌的汗珠。便又去磨花生了,阿婆用刀将花生仁用力的拍着,一下一下的,当花生仁大致碎成小块状时,阿婆便由重转轻,轻柔的用刀拍,防止花生仁碎成粉末。磨好后阿婆将其与芝麻混在一起,舀入几勺渍好的桂花,用油搅拌起来放在一边作馅子。

  阿婆做完后并没有休息一下,而是洗了下手,并用一块干净的毛巾擦了两下松弛平滑,满是皱纹的老脸。就又站回了厨房。

  开包了。阿婆将小团子压下一个小洞,满满的.撑开,防止面皮破掉,塞满馅子后再重新轻轻地在手中揉捏,慢慢地将其揉成团子,放在一边。然后继续不断重复。阳光的温度也由最开始的冰凉转变为正中午的滚烫,时间也在温度悄无声息的转变中慢慢与其一起溜走了。整整一个上午,阿婆便不断重复着件枯燥无味,索然无趣的事。额上的汗珠不知顺着脸庞肆意的流下来多少次,阿婆不知擦了多少次汗,可她从未停下来。只为儿孙那一顿午餐。

  终于阿婆包完了,此时我都坐在一边有些昏昏欲睡了。阿婆将汤圆下入锅中,便又去烧开水泡桂花茶了。阿婆将烧开的水凉至七分熟就泡好绿茶,再放入渍好的桂花。这茶便完工了。

  一人一碗汤圆,一杯桂花茶。甜至人心。

  现在早已忘了那汤圆的味道,那茶的飘香,只记得它们甜似蜜糖。只因其中包含了阿婆对子孙的爱,那忙绿的,甜蜜的,深至骨髓的爱。

外婆的作文 篇4

  我有一个能干的外婆,她的个子不高,粗黑的头发中夹杂着银丝,但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总能做出可口的`美食。

  有一个周末,我回外婆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我忍不住问外婆说:“外婆,你炖什么啊?这么香。”外婆笑嘻嘻又带着神秘地说:“鸡汤啊,做包子,等着外婆给你露一手。”这时我搞不懂了,炖鸡汤怎么做包子呢?只见外婆拿了一个包菜、一碗香菇,开始切了起来。然后将切好的香菇、包菜和炖出来的鸡汤拌在一起,整个碗里没有一丁点肉。我不高兴了,对外婆说:“外婆,这菜里没有肉,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吗?我可喜欢吃肉包啊。”外婆笑了,对我说:”等会儿你吃吃看再说吧。”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热腾腾的包子出锅了,看着那胖胖的、白白的包子,我口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咬了一口,哇!太美味了,比肉包子好吃多了,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我竖起大拇指对外婆说:“外婆,你真能干,我喜欢吃这个包子。”外婆听了,高兴地笑了。

  我的外婆就是这么能干,给我们做各种美食,我很爱她!

外婆的作文 篇5

  我家最忙碌的人就是我的外婆。自打我一出生,外婆就开始照顾我。到现在还是外婆在照顾我。

  外婆长得有些胖,个子不高,圆圆的脸,一头短发。外婆做事麻利,从不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但是她的腿不好。医生说不能到处走动,等好了才行。唉,可是外婆每天坚持为我们全家烧饭,洗衣,打扫卫生……

  下午放学后妈妈来到学校接我,我刚打开车门,发现外婆也坐在车里,奇怪道:“外婆怎么也在啊?”妈妈说:“外婆脚扭伤了,我们要送她到医院看看。”我心里难受极了,忙问:“怎么回事?”妈妈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原来那天下午,外婆把晾在楼上露台的衣服收拾好后,准备下楼去幼儿园接妹妹放学。不幸的是她一脚踏空了,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她感觉脚崴到了,火辣辣地疼。但她还是忍痛从地上爬了起来,赶去幼儿园接妹妹回家。回家后外婆不顾脚上的疼痛,又开始忙着烧晚饭。

  经过检查,外婆的脚部有三根趾骨骨折了!医生为她用木板绑好,并用石膏固定。我伤心极了,仿佛像我骨折了一样。回到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想外婆受了这么严重的伤一定很痛,却还是坚持为全家操劳,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外婆骨折后前几天还按照医生的.嘱咐稍微休息了一下。后来,她就又开始忙碌起来……看着外婆忙里忙外的身影,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外婆就这样整日的为我们操劳着,我觉得我和妹妹也要逐渐成长起来,学会劳动,学会分担,让外婆能多点时间休息,让她不再那么辛苦了。

外婆的作文 篇6

  告别了阴雨连绵的天气,阳光照亮了整个大地。我伸出手触摸阳光,菱形的阳光碎片,包裹着我的手,璀璨夺目,眯着双眼,不是刺眼的痛,而是耀眼的温暖。

  晾晒被子,经过三十多年渗入肌肤的味道,被子里满满的是我的气味。被单深红色染了一片,鲜艳如花中之王芍药。被单上的凤凰,经过那么多年水的洗礼,依然有飞之欲出的气势。牡丹红艳艳如山水画般渲染了整个被单。我不禁想起了外婆。轻轻的,鼻孔靠近,一股清香的洗衣粉的味道。干完活,我拿出珍藏已久的相片,一页一页的翻看。都是我小时候充满童真的照片。突然一张黑白照片湿润了我的双眼。那是外婆的唯一一张单人照。乌黑的齐耳短发,梳得不翘一根发丝。头发往后梳,一根铁捁牢牢的固定在额头上方。饱满宽阔的天庭,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清澈明亮,稍微丰满的瓜子满。外婆呀,六十多岁的你还是那么美!

  悠悠岁月,回忆往昔。七岁那年,外婆外公来到我的新家。暑假的时候,妈妈要加班,外婆便留下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得了重感冒,外婆辛辛苦苦熬了药捧到我的面前。没有了爸爸的严厉,没有了妈妈的约束,我更加肆无忌惮。“乖,把药喝了!”“好苦,我不喝,我不喝!”“喝了对身体有好处,感冒很快就会好的!”此时我再也忍受不了外婆的低声下四,苦苦哀求。“你再说,再说我就把药给倒了!”外婆仍然死缠烂打,我从客厅跑到房间,从房间跑到厨房,外婆一步不离的追着我。后来,一妙计从我脑中冒出来。“你走开,我就喝!”外婆频频点头。趁她不注意,我把药倒到花盆里了。

  回忆此情此景,我的心里很难受。我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对着外婆大喊大叫,怎么可以这样不敬重我那情深义重的外婆呢?

  一天,我们全家一起散步。我吵着回家看电视。爸爸立即火冒三丈,给了我一巴掌。我感到极其委屈,拼命的往家里跑,爸爸就拿着鞋子追着我。外婆见状,立马追了上来,用她矮小而健壮的身体为我挡住了这次惩罚。

  七年后,我踏上了回乡的旅程。路上,风轻轻的吹着我的头发,撩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风景依然没变。水依然那么清澈,缓缓流动,散发着碧绿的光泽;山依然那么伟岸,身上披着的深深浅浅的绿色卫士们还是如此的令人神清气爽。错落有致的梯田,黑色低头吃草的水牛,岸边摇着屁股的鸭子,守护在门前嗷嗷叫的黄色老犬,四处啄石子的金黄羽毛的公鸡。

  一进家门,外婆用双手温柔的抚摸我的脸,深情的看着我,仔细的端详。“这是天健,这是天健?!差点认不得了。!”

  临走时,外婆拿着黄皮潮着我们追来,含着泪,依依不舍的说:“明年可要再来呀,还有许多黄皮等着你们!”

  黄皮树呀,黄皮树,你立在田地的边缘,长得那么茂盛,深绿的叶子,丰满的黄皮,几十年了,风风雨雨,沧海桑田,你依然屹立不倒,依然风姿绰约,依然死死守候着家乡的梯田。这黄皮树,不就是恩泽子孙的外婆吗?不就是外婆对我们的思念,对我们的爱吗?

  外婆呀,你为什么那么傻呀,八十多岁高龄,为了给我们摘黄皮,摔断了脚,从此便躺在了床上!

  合上相册。我的思绪仍然抑止不住,飞到了我的家乡,飞到了外婆身边。外婆呀,如今痴呆的你,可曾回忆起小时候你为了给儿女赚煤油灯的钱而养的那三只可爱的小鸭子?你可曾记得为了这个家你上山打柴儿女们为您担心了一整夜的情景?你可曾想起你为了儿女们的学业把家里仅有的鸡蛋送给老师的画面?

  阳光依然那么灿烂,我用手再去抚摸那张红色的被单,不襟泪眼婆娑,外婆,这张你给的被单还散发着你慈祥博爱的味道呢!

【外婆的作文】相关文章:

好外婆,外婆好作文03-04

外婆的作文06-21

与外婆作文10-15

[精选]外婆的作文09-12

外婆的作文(经典)09-10

外婆的作文[精选]09-13

[经典]外婆的作文09-18

外婆的作文(精选)09-17

【精选】外婆的作文09-20

外婆的作文(经典)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