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1-07-02 19:36:15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

  吴市吹箫是什么意思? 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

  [成语]吴市吹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释义]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近义] 吴市之箫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胥的画像,以便将其捉拿归案。

  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多少饥,最后跑到了楚国边境昭关,见楚军把守严密,自己无法过关,一夜间急白了头发、胡须和眉毛。

  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很同情伍子胥的不幸遭遇,便让他在家中住下,帮他想办法混出昭关。后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容貌与伍子胥长得很像的人,给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让他先过关,结果假的伍子胥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伍子胥就趁这个时候溜了出去。他一路向东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上的钱财已经用尽。伍子胥只好打扮成一个叫花子的模样,在大街上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成语释义

  指人才被埋没。

  ◎故事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鼓腹吹箎,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出处译文

  伍子胥带着行李逃出昭关,白天躲起来晚上行路……在大街上鼓起肚子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并帮助吴王阖闾成为霸主。

【吴市吹箫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之吴市吹箫05-19

「成语故事」关于“礼”的成语故事02-08

很经典的成语故事01-20

经典成语故事01-18

成语故事05-09

成语故事精选01-26

经典的成语故事01-21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02-17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