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4-03-04 16:42:37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热)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窗外,雨,依然在哗!哗!哗地下着。天气有点凉,空气中弥漫着端午的气息。那古老的节日,那些古老的风俗至今仍旧埋藏在人们的记忆里。今年的端午节,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乡下和奶奶爷爷一起共度这个佳节。

  家乡的端午的热闹的',恬静的。粽子是乡下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点心之一。所以,我打算在今年的端午节学会包粽子这门小手艺。在端午前夕,家家都要量一萝新糯米,洗净后放在大桶里,拌入一些已煮熟的红赤豆,盐、油和酱油,将其搅拌均匀。再准备一些猪肉,梅干菜放一旁备用,我们就开始包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棕叶,一股淡淡的清香便扑鼻而来。我深吸了一口气,将它们交错迭起,模仿奶奶的样子折出一个角,再在折好的角筒内放入一些已调制好的糯米,塞上一快大猪肉,夹上一点梅干菜,又用糯米把它们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次准备把棕叶盖好时,意外出现了。糯米们就像调皮的孩子似地不听我使唤了,接二连三的跳了出来。我急的直跺脚,头上也开始冒出了晶莹的汗珠,辛亏奶奶及时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围——拔了一点糯米。经过不小的挫折,在奶奶的帮助下,包粽子工程总算是到了最后一步了,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粽绳。小KS,看我表现了。我得意的拿起粽绳,将粽子五花八门的棒了一圈,还认为奶奶扎好绳的粽子样子特老土,就自作主张的把绳子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那也是很结实的。大功告成了,我拿起粽子准备扔进竹篮里时,一不小心拉了一下伸出的粽绳,只听见啪地一声,棕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在地上。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提起“屈原”,那可是人人皆知,家家知晓。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左徒,也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屈原虽然忠于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心急如焚、悲痛欲绝。就在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最后在绝望中投汩罗江自尽。就这样,为了纪念屈原,古人把五月初五定为传统佳节“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还有许多风俗。例如:吃粽子、划龙舟。

  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一看外面,天气不是很好,就想:看来天公公也在悼念屈原,心情自然也就沉重些吧!这时,妈妈向我走来,说道:“嘉嘉,我买了粽叶、肉、糯米,等会儿我们一起包粽子。”我听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妈妈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肉和糯米放在一个碗里,再倒入一些酱油,紧接搅拌一下,馅便做好了。把粽叶拿出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妈妈不紧不慢地拿起几片粽叶,围成一个类似的圆锥体,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步骤包了起来。粽子包好后,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蒸。没过多久,粽子蒸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然后把它剥开,尝了一口,忍不住说道:“好吃!”妈妈笑了笑,说:“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端午,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传统端午佳节的由来。

  传统端午佳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请问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端午节!”

  对,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哈哈,不知道了吧?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怎么样?知道了吗?其实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别好,这不,姥姥给我买来了粽叶、糯米、馅、还有绳子,让我自己包粽子,啊,这可让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样子,笑了,并为我讲了包粽子的简单过程,然后指导了一下就去扫地了。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姥姥把米馅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了点糯米,再加块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绳扎好,啊哈,一个粽子做成了!

  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

  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吧。向下一个粽叶发起了“进攻”!

  我又放了点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里,嘴里还哼着小曲,终于做好了,嘿,还可以!

  包了第十一个粽子时,我发现糯米馅快没了,可我还包在兴头上呢,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咦有了!

  冰箱里不是还有蜜枣吗?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滥竽充数?对,这主意不错,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枣做了馅。看着一个比一个像的粽子,真是开心极了!

  爷爷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煮好之后,爷爷品尝了一个,结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枣——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颗假牙给碰掉了!

  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可爷爷没骂我,还夸我呢!

  说我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忠臣屈原,他抱着石头,跳入江河。老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伤心极了。为了不让屈原饿死,老百姓们每当自己家有好吃的,都会投入江河给屈原吃。

  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梦到了屈原,屈原非常瘦,老人就问道:“我们不是给了你很多吃的吗?你为什么这么瘦呢?”屈原说:“你们给的那些吃的,都被那些鱼抢走了。”老人听了马上醒来告诉老百姓们。老百姓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一个小朋友说:“把食物包起来,看起来不像食物,鱼就不会吃了。”于是老百姓们就把食物包到叶子里,再投入江河。这个传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慢慢地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把米和肉或红豆混在一起放进叶子里,包成一个个粽子,然后放进锅里蒸,过几分钟,粽子蒸熟后,那香味让人口水直流。

  吃粽子啦!有肉粽、白米粽、蛋黄粽……可好吃了。端午节吃了粽子,还要喝雄黄酒呢!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伴着愉快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

  先说说它的由来:端午节由来最多的说法还是指屈原。当时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挤秦,遭官宦强烈反对。楚怀王得知此事,把屈原流放在楚国边境。没过几年楚国就被灭了。屈原得知后,心如刀绞,便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得知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悼念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想捞起屈原的真身。有位法师把饭团、鸡蛋“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有一位药师把雄黄酒倒进汨罗江里,说是要把水龙药晕。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子包饭,外缠丝带,现在发展成了粽子。此后的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以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具体的步骤如下:先将竹叶清洗,泡一会儿,在这泡的过程中,准备馅料:将糯米准备好,然后按个人喜好放食物。可以放肉、红枣、红豆……然后拿泡好的叶子拿两片,一头朝外一头朝内,然后裹成一个圆锥,在里面放上准备好的.馅料,接着用线缠好,最后把它放进蒸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蒸出来的粽子香喷喷的,看着都就好吃。

  现在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门上挂艾叶、菖蒲。以后我长大了,也会把这美好的习俗给延续下去。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星期天,妈妈带我回姥姥家过端午,一到家里就看见姥姥在包粽子呢!我高兴得喊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姥姥听到后乐呵呵地给我搬来了凳子和桌子,叫我和她一起包。

  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起来,包着包着,突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于是我问姥姥:“姥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姥姥听后把手里的粽子放了下来,开始耐心地跟我讲起:“中国古代有一位非常爱国的大诗人叫屈原,他的国家被敌人占领,他就投江自尽了。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长江奋力打捞他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和鸟蛋投入江中。从此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这样,端午节被代代传了下来。

  完了姥姥的'故事,我心里充满了对大诗人屈原的崇拜和敬仰,坚定了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的信心。最后,在姥姥的耐心教导下,我终于包出了第1个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虽然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认为,南方的端午节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尤其是在我的家乡、琼海。我的家乡在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和插艾叶的习俗,还有洗龙水,以及北方少见的轰轰烈烈的龙舟赛。

  每逢端午最让人嘴馋的就是粽子了。家乡的粽子有五角型粽子和长粽子两种。五角型粽子一般是咸味的,里面放着肥瘦相宜的猪肉、咸蛋黄和腊肠等材料。而长粽子一般只是放糯米。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诱人啊!而长型粽子则透着一股淡淡的糯米香,解开粽子,沾着白砂糖一口咬下去,那滋味妙不可言,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最令我们兴奋的就是赛龙舟了。比赛那天,博鳌三江入海口的两岸红旗飘飘,彩旗猎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此时人山人海,热闹无比。随着一声令下,由当地人民组成的龙舟队在水面上奋勇争先,伴着阵阵喧天的锣鼓声,队员们桨叶翻飞,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般向前面射去。河岸上的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着:“加油!”“加油!”……

  家乡最有特色的一个就是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洗龙水。每到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妈妈会准备好五种花草:槟榔花、海棠花、野菠萝花、艾草、一种芦苇的芯,寓意“五月五日”。然后,在端午节当日大清早就去井边取龙水(如果家中、附近没有井的,就用河水或者自来水代替),先把五种花草清洗干净,用盆或者桶装好放在祖屋门口用来中午祭祖的时候让祖先洗漱,待祭祖完毕,全家老小再用泡了一天的龙水来沐浴,说是这样可以在沐浴中沾得龙神恩泽,可以洗去身上的病魔和晦气,强身健体,而经过龙水洗浴的孩子,会得到龙神的保护,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怎样,我家乡的端午节不同寻常吧?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一起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轶事作文-端午节作文01-11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01-16

端午节作文:飘香的端午节02-03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关于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11-22

端午节记事作文开心的端午节10-0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过端午节啦十四 - 体裁端午节作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