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

时间:2021-01-23 15:08:08 动作 我要投稿

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

  对于作文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掌握的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

  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1】

  【名师开讲】

  质朴叙事是写作的主干能力。

  培养叙事能力之初,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在感受体验基础上写作,学生容易做到有话可说。

  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共同生活情境之后进行的初始写作,可以成为后续写作的重要资源。

  第一次写作可以要求要素清楚,叙事具体。

  对写出的作文,可以组织班级互评和交流。经历的共同生活,不同的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感受体验的重点不一样,选材和构思的眼光不一样,写出的文章也会丰富多样。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养。

  创设的共同生活情景,可以成为多次写作训练的素材资源。比如写具体之后,再围绕叙事能力目标“写得生动、写出波澜、写出新颖”进行多次修改练习,让学生在同一素材的反复运用中掌握叙事的技巧,培养叙事的能力。这种“挖深坑”的方法,有如捏泥人的用一团泥反复捏出各型人儿,有如学裁缝的用废旧报纸剪来剪去在不断实践运用中学习裁剪技术。

  2011年11月11日语文课,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动作和语言“传真”的游戏,就是选出十个学生,我做出一个动作或播报一则新闻,让这十个学生依次传递下去。传递的最后结果如同一辙,动作语言严重变形,面目全非。同时,用微型录像机将这些过程实录下来。

  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感兴趣,感受和体验相对直观和深刻,宜运用此生活素材进行多次写作,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进行叙事能力的训练。

  第一次:游戏后即写作——写清楚——要素清楚,来龙去脉明晰。

  第二次:观录像察细节——写具体——记录细节,描摹动作表情。

  第三次:再观录像想象——写生动——虚实想象,传神修辞语言。

  第四次:审视结构顺序——有波澜——悬念跌宕,讲究顺序起伏。

  第五次:变换表现方式——写新颖——视角文体,表达创新别致。

  【课堂实例】

  体验“传真”失真

  一、解读“传真”

  黑板上板书“传真”二字,请同学解说对“传真”的理解。

  百度“传真”注释:传真,英文称作fax。传真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即先扫描即将需要发送的文件并转化为一系列黑白点信息,该信息再转化为声频信号并通过传统电话线进行传送。接收方的传真机“听到”信号后,会将相应的点信息打印出来,这样,接收方就会收到一份原发送文件的复印件。但是四种传真机在接收到信号后的打印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的工作原理的区别也基本上在这些方面。

  二、动作“传真”

  1.交代规则

  这个动作“传真”游戏名为“展望”。

  邀请十个志愿者站立教室过道。

  讲解游戏规则:请大家背对老师。呆会儿我拍一下前面一个同学的肩膀,被拍的同学请转身面向我,我会做一些动作,请你根据老师做的动作要领,拍一下你前面这位同学的肩膀,把老师“传真”给你的这个动作传递给你前面的这个同学,按照这样的方式依次传递下去。

  座位上同学游戏规则:认真看,及时笔记,会心笑,不指点同学。

  2.示范“展望”

  动作要领:拍前面同学的肩膀;转身右侧,举右手做孙猴子手搭凉棚瞭望状;转身左侧,举左手仍做孙猴子手搭凉棚瞭望状;回正身子,双手向前摆动示意前面同学开始“传真”动作。

  动作象征义:充分展望,立即行动。

  3.“传真”展望

  十个学生将动作传递下去。座位上未直接参与游戏的同学,认真观察游戏的发生发展进程,及时记录游戏中发生的关键人物、关键节点、关键事件。

  三、新闻“传真”

  1.“传真”规则

  十个同学在教室外等候。第一个同学进来,站到讲台上,老师把一则关于“神八与天宫”对接的新闻复述给他。第二个同学进来,由第一个同学向他复述。依次进行,直到第十个同学结束。

  2.“传真”新闻

  “传真”新闻素材: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取得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对接新突破。

  指定传唤者,依次序叫门外同学“接收”新闻和“传真”新闻,直到第十个同学结束。

  第一个传真后,叫他及时在教室记录新闻。最后一位同学结束,叫他把听到的新闻板书到黑板上。

  3.及时记录

  参与者:记载自己参与过程及心得体会;

  观察者:记在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感悟体会。

  四、写作练习

  训练话题:“传真”游戏。

  训练要求:交代清楚六要素,将事件叙写具体。

  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2】

  如果进行一个调查:有多少语文教师在进行正常的作文教学?那结果一定不乐观。

  如果再进行一个调查:有多少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是有效的?那结果一定很可怕。

  造成这样的现状,与写作活动的特点,与作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与大家对作文教学的理解,与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环境,与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等等都有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作文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还是不要过于理性,不要过于理想化;要更多地立足学生的实际,立足教师的实际,立足作文教学本身的实际。这样做或许会更有意义。

  这也就是很多人已经讨论过我还要再说几句的原因。

  作文教学,大家在教什么?

  考察一下作文教学大家在教什么,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形:

  1.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写作必然会涉及写作知识。比如记叙、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比如论点、论据和论证等文体知识,比如联想、想象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如此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但写作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教学的目的和重点。

  可是,相当一部分老师的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还是以讲写作知识为主。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套写作知识,什么主题如何如何,什么剪裁如何如何,什么结构如何如何,什么记叙文的倒叙,什么散文的线索,什么散文和记叙文的区别。更让人担心的是,写作训练也是在概念上花工夫。听过一节“感悟亲情”的写作课,先是欣赏歌词《父亲》《母亲》,归纳出“修辞方法、细节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亲情的写作方法,再阅读欣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归纳出“开篇夺人、侧面描写、细节渲染、精致结构、真情实感、抒情议论”等表现方法,接着就是套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一节课的教学,就是以这一大堆概念为中心展开。

  我不止一次听过“联想和想象”的作文课,几乎整堂课就是学习联想和想象的知识,诸如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各有什么类型,思维怎么展开,注意什么问题,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不同,有时候也会穿插一些训练,但完全是为了例证概念、理解概念、接受概念。

  写作知识对于写作活动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写作课只是讲知识,只是学知识,写作活动也是为掌握写作知识服务,这对于写作能力培养来说,很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一位老师在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课上,就把材料分为情境型、问题型、话题型、寓意型、事例型、名言型、数据型、图表型、漫画型”等类型,然后再一一说明每个类型的特点,接着就教给学生应对不同类型的审题方法;再提供材料分别进行审题训练,并交流分别用了什么方法。不要说学生,就是我们听课的语文教师,也被秀得眼花缭乱:不要说运用,那么多知识概念要记住并能区别就不容易。

  2.把写作方法和技巧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无疑对学生的写作是有益的,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是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尤其是对于写作来说,方法和技巧本身并不是写作能力,也不是写作素养。没有学习过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写好文章;学习过写作方法和技巧,甚至系统地学习过写作方法和技巧,也未必就能写好文章。作家班几乎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作家,或者说大作家。

  现在很多写作课,主要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什么审题的几种方法,选材的几种方法,结构的几种方法,开头的几种方法,点题的几种方法,议论的几种方法,分析的几种方法,抒情的几种方法。有的一节课,就是在讲方法。先是概念,然后是举例,再接着就是训练,学用结合,立竿见影。但是否知道了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概念,了解一两个例子,就能运用了吗?这是把复杂的写作活动简单化了。也有的课堂,先花大力气归纳方法,然后再进行运用方法的训练。比如写人,就是先由阅读的课文中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然后依样画葫芦描写人物。或许,课堂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要真的提高写作能力似乎不大可能。

  我听过一节作文课是“让你的语言亮起来”,就是先列举大量的例子归纳出语言生动形象的种种技巧,然后再模仿运用。从现场看似乎是有一点效果的,但大家都知道语言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节课两节课就见效,更不是学一两招技巧就有用的。甚至有老师指导学生写散文、写诗歌也是先通过阅读范文(一篇散文、一篇小说或者一首诗)引出一两种写作方法,然后现场进行模仿训练或者叫迁移训练。这与其说是写作训练还不如说是语言知识运用的训练。

  3.把阅读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但又有各自的课程定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也是各有其责。把阅读课上成写作课,不可取;把写作课上成阅读课,也不可取。

  一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内容是“细节描写,让记叙文亮起来”,其教学环节有:(1)感受细节。去掉鲁迅小说《祝福》中“五年前花白的头发……

  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个片段中的细节描写,然后要求学生和原文比较,说说哪一段更好,为什么。(2)品味细节。要求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孔乙己》《项脊轩志》中的五个片段,指出描写的类别并分析其作用。先讨论归纳出“动作细节、神态细节、语言细节、衣着细节”等细节描写的类型,分析其不同的作用,然后“提炼”出“观察生活,锤炼词语,典型化”等细节描写的方法。(3)添加细节。给一篇习作添加几处细节。不难看出,这节作文课,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教学活动,都把重心放在了阅读上。

  对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们传统的母语教学,就没有分什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阅读和写作始终是一体的。这的确是事实。但当时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还是一种不分科的综合型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语文教学,并不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程。而且,即使从课程的角度看,它既然把阅读和写作不加以分隔,那么教学中“不分家”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课程发展到今天,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领域已经定型,也比较成熟,有着各自明确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仍把写作课上成阅读课,只能说明对课程缺乏应有的基本理解,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得不到落实。

  4.把展示佳作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有些老师的作文课,虽然没有把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上,也没有在阅读上花很多时间,却把大量时间花在优秀作文的展示和交流上。听过一节作文课,先是名家名篇的展示,再是高考优秀作文展示,接着布置写作,然后小组交流,接着就是各组优秀作文的展示,最后是老师自己作品的展示。

  作文课上,展示一些优秀的习作,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交流,能够激发写作兴趣和激发写作动力。但类似这节课的做法,就很值得推敲。我们认为,在学生写作之前,展示名家名篇,并不适宜,这对学生的写作心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而不是积极的示范。因为,一般的中学生要能够有效模仿名家名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生硬的模仿意义也不是很大。而学生习作的交流,仅仅只是展示优秀的习作,我们以为也没有道理。写得比较成功的习作,一个班级总会有的;但更多的可能是写得一般的甚至是写得不太好的。教学的目光应该关注那些写得一般的,写得不够好的,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帮助这些同学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至于最后展示教师自己的成功习作,则更不应该。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角度看,教学活动的意图是不明确的,甚至动机是不良的。如果缺少和学生写作过程的有效整合,展示自己的习作,能对学生的写作起什么作用呢?

  5.把习作的评判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作文评讲自然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但作文评讲并不是作文教学的全部,更不等于就是习作的评判。现在不少老师的作文课,就剩下了作文评讲;而作文评讲,主要就是评判学生的习作。或者是开“表彰大会”,或者是开“批斗大会”。有时候是列出优秀习作和问题习作,逐一进行评判:有时候是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而这种评判的尺度,基本是套用高考和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

  看上去,这样的作文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上,其实只是关注写作的结果,而不是关注写作的过程,更没有致力于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写作素养的提高。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二元对比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它的学习效果,但也有着显著的副作用。总是如此,对很多同学的写作心理会造成伤害。

  6.把应试的套路训练当做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

  作文教学不能不考虑应对中考和高考的需要.但不能把应对考试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全部使命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提高学生应对考试作文的能力,也要遵循写作能力提高的规律。

  很多老师,就像阅读课就是做阅读题一样,作文课就是进行应考的针对训练,重点就是学习对付考试的套路。先是考点出示,然后是考点解释,再是评分细则,接着正面佳作,然后是反面例子。一切就是为了弄清楚这样的题目中考高考阅卷会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作文得高分,什么样的是中档分,什么样的是低档分。

  重视考试作文训练并不错,我们承认应试作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既然是一种能力,就必须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这样把评改标准和评改方式,或者说把应试作文格式训练,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应试作文的能力来说,只能是缘木求鱼。大家都知道,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作文能力的培养,也必然包括应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立竿见影的事情。

  作文教学内容诸如此类的错位,或许还能列出一些表现,而这几种是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没有大错,比之于几乎没有作文教学的老师,甚至可以说是应该肯定的。但毫无疑问,它们对作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都有着较大偏差,其共同的问题是把和作文教学相关的内容当做了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教什么?

  那么,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教什么呢?

  根据当然是课程标准。

  但遗憾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没有“教学内容”的专门章节,自然也就不能直接找到关于作文教学内容的说明。我们只能分析其他相关章节从中间接地获取需要的信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的第8条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后,在后面的“阶段目标”中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

  很显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包括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有9条要求,其中1-6条都是对写作的要求: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

  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

  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比之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高,表述也比较具体全面;但仍不是立足“教学内容”的表述。

  事实上,课程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远远不如高考的作文评价标准。我们不妨再来看高考作文评价的要求。

【活动作文教学的解释】相关文章:

精力的近义词解释03-30

热心的近义词解释03-29

往常的近义词解释03-28

雅观的近义词解释12-14

鲜艳的近义词解释12-11

山穷水尽的近义词解释12-06

内人的近义词解释12-01

依据的近义词解释12-01

削减的近义词解释11-29

村落的近义词解释11-23